什麼是小學生心理健康

  你們知道什麼是健康嗎?健康不僅僅是身體健康,其實也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那麼怎樣才是心理健康的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小學生怎樣的心理才是健康的?

  心理健康就是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能夠友好地與他人相處,能成功了不驕傲,失敗了不灰心,敢於和困難作鬥爭,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愛學習、不向困難低頭,追求成功,這就是心理健康的人。或許,聽起來你們會覺的太深奧了!那我們來聽一個小朋友的故事吧!***"釘子" 的故事:有一個男孩有著很壞的脾氣,於是他的父親就給了他一袋釘子;並且告訴他,每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就釘一根釘子在後院的圍籬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釘下了37根釘子。慢慢地每天釘下的數量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那些釘子來得容易些。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再也不會失去耐性亂髮脾氣,他告訴他的父親這件事,父親告訴他,現在開始每當他能控制自己的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根釘子。一天天地過去了,最後男孩告訴他的父親,他終於把所有釘子都拔出來了。父親握著他的手來到後院說: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圍籬上的洞,這些圍籬將永遠不能回覆成從前。你生氣的時候說的話將像這些釘子一樣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別人一刀,不管你說了多少次對不起,那個傷口將永遠存在。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的傷痛一樣令人無法承受。

  注:人與人之間常常因為一些彼此無法釋懷的堅持,而造成永遠的傷害。如果我們都能從自己做起,開始寬容地看待他人,相信你***你***一定能收到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幫別人開啟一扇窗,也就是讓自己看到更完整的天空***

         那麼心理健康的小朋友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呢?

  ⑴活潑、開朗,喜歡和小夥伴玩耍,熱愛學習、熱愛勞動,有自己的愛好、興趣。***同學們當中有沒有這樣的小朋友呢?我們大家來選幾個小朋友。***

  ⑵能同家庭成員、老師、同學之間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以誠懇、謙虛、公正和寬厚的態度對待所有的人。特別是同學之間本著“寬容、理解、尊重”退一步海闊天空的心態,不計較小事,以和為貴。***同學們當中有沒有這樣的小朋友呢?我們大家來選幾個小朋友。***

  ⑶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瞭解自己,努力發展身心潛能。不會因為羨慕別人而怨天尤人,產生嫉妒、甚至帶有攻擊性行為,同時不易受社會不良現象的誘惑。***同學們當中有沒有這樣的小朋友呢?我們大家來選幾個小朋友。***

  ⑷思想應該有條理,行為前後統一,注意力比較集中,學習上有一定的毅力,能夠正確的面對挫折。並且有較好的心理承受能力,能適應環境變化,樂於接受新生事物。並且不會因為一點小小的挫折而放棄前進的步伐,敢於從哪裡跌倒便從哪裡爬起。

  ⑸同時,心理健康的小學生,應該具有良好的情緒,活潑、開朗,能夠經常保持愉快的心態,遇事冷靜,處理謹慎,同情老幼傷殘,憎恨壞人壞事。

  一個外表看起來很好的一個蘋果,如果裡面生了蟲子,過不了多久這個蘋果就會爛掉,而我們小朋友如果心理不健康了,對什麼事情都不會在意,總是快樂不起來,看什麼都不順眼。

       根據調查瞭解,通常我們把小朋友們在學習過程中體現出來的不健康的心理歸納為五個方面:

  ***1***懶惰

  ***不願意寫作業,不願意勞動……******互動:從身邊找找這種現象,咱們一起幫他分析這樣做到底好不好?以後該怎麼做?***

  ***2***自控力差

  ***課堂上總是管不住自己,總想乘老師不注意和同桌說說話,甚至看見別的同學有個好東西,明知道不能亂拿別人的東西,可還是忍不住將夥伴的東西裝進自己的口袋……******互動:該怎麼剋制呢?***

  ***3***逃學與厭學

  這些小學生主要是對學習缺乏興趣,學習比較吃力,導致長期跟不上進度,有缺乏趕上去的勇氣和毅力,老師也沒能及時地給予鼓勵,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他們或者在課堂上東張西望,神不守舍;或者在下面偷偷看動畫書或玩玩具;要麼就在課堂上打瞌睡;或者乾脆逃學、曠課。

  ***4***人際交往問題

  如果缺乏正常交往,就會使小朋友無法滿足依戀感,內心苦悶而無法宣洩和排除,影響了小朋友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要,對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由於目前的小學生絕大多數為獨生子女,他們在家庭交往的物件多為成人,在這種不協調的交往中,孩子常常是在“以自己為中心”“順境”下生活的,因此,學生普遍存在著較任性、固執、依賴性強的特點。從而致使小學生不能也不會與人正常交往。在與他人接觸中常出現過重的恐懼感,過強的防範心理,其結果是封閉自己。這種以失敗而告終的交往還會在小學生與他人交往中遷移、淡化,加重人際交往的焦慮感。

  ***5***過度依賴問題

  由於小學生自身的特點,還沒有自立生活的能力,只能長期生活在父母和他人的關係和愛護下,因此形成了小學生過度依賴心理。***互動:我們應該怎麼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