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

  教養孩子是個不斷要協商的過程,而且不時要重新界定與孩子間的關係,還必須坦率地溝通。父母只有綜合地做好上述各點,才能真正地做到與孩子的坦率地溝通。下面小編整理了家長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家長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的方法01

  ***1***密切親子關係。要做到良好的溝通,就必須密切親子關係。陳以誠在1999年9月17日《中國婦女報》上所開的親子關係新處方,值得父母們借鑑。其新處方是:

  ①多從孩子角度考慮問題,儘可能地讓孩子明白父母始終是關心和接納他們的。

  ②除了學業成績外,每個孩子還可以在許多方面發揮潛能和拓寬發展的領域。

  ③由於一個問題有多種解決方案,因此,不要執拗於一種答案而與孩子發生衝突。

  ④父母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情商、智商,自我開發各種潛能。放下面子,去傾聽各方面的教育經驗。

  ⑤多采用遊戲、音樂、活動的方式培養親子關係。

  此外,要密切親子關係,在父母與子女之間要相互信任。為此,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要正確對待孩子的缺點,幫助孩子改正錯誤;為孩子提供施展才能的機會;切忌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等等。

  ***2***營造聆聽氣氛。父母要設法讓孩子覺得那樣做是很自然的。其訣竅就是讓家裡時時刻刻都有一種“聆聽的氣氛”。這樣,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就會來找父母商談。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好方法就是經常抽空陪伴孩子。如利用共聚晚餐的機會,留心聽孩子說話,讓孩子覺得自己受重視。

  ***3***學習平行交談。父母用“平行交談”的方式跟青春期的子女談話,往往能引起熱烈迴應。美國《用心去教養子女》一書作者羅恩·塔菲爾提出的“平行交談”,其意思是父母與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動,一面交談,重點放在活動上,而不是談話的內容,雙方也不必互相看著對方。這種非面對面的談話方式會讓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輕鬆自在。父母與孩子的談話內容,最好是多談一些如何學會求知識,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做人等。在交談中,還要注意從事情到關係、從事情到感情、從一般到特殊等原則,從而使孩子與父母之間什麼話都交談。

  ***4***只做孩子顧問。由於父母提出的意見,即使是好意見,青少年大都不喜歡聽。因此,父母應做孩子的顧問、盟友,而不要做經理人。顧問只細心聆聽,協助氛擇,而不插手干預,僅建議改弦更張。心理學家伊麗莎白·艾利斯說:“父母應該協助子女仔細檢討整個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到叫人拍案叫絕的解決方法。”

  ***5***有自己的空間。“青少年需要感到自己的生活並非完全受父母控制,”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有自己的空間,“父母尤其不可擅入他們的房間。”《跟孩子說話的技巧》一書的作者艾德莉·費巴說;“很多父母不明白的是,儘管孩子想避開父母,卻不希望父母也那樣待他們。”

  ***6***把說的話寫下。有些專家建議,父母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說出或不中聽的話寫下來。家庭關係顧問邁克爾·波普金說:“一般人都認為白紙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把話定下來,話的分量也會增加。”

  ***7***不要無所不問。父母提問過多,很難使孩子講心裡話。麥可·列拉說:“青少年通常不會把很多有關自己的事告訴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這樣,你應該把孩子告訴你的任何事情都視為禮物,加以珍視。”

  ***8***表露矛盾心理。在同一個時候,孩子可能對父母又愛又恨。對父母、老師和所有對孩子有權威的人,孩子的感情往往是雙重的。但父母對孩子的感情的二重性通常是很難接受的。其實,在人類的現實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辯證觀念。哪裡有愛就必有恨;哪裡有羨慕就有嫉妒;哪裡有熱誠也會有敵視;哪裡有成功就有擔憂。所有這些感情都是合理的:正面的、反面的、矛盾的。因此,父母應該學會接受孩子身上存在的雙重感情。父母對孩子所表露的雙重感情就用不著擔憂或內疚。人類都有感情,感情是孩子天性的一部分。美國心理學家金諾特說:“感情教育能幫助孩子瞭解他們的感情是什麼。對一個孩子來說,瞭解他自己的感情比了解他為什麼有這種感情更為重要。當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感情時,他內心就不會再感到一切都混亂了。”

  家長與孩子進行心理溝通的方法02

  父母與孩子進行心理上的溝通是十分必要的,父母可及時發現、瞭解孩子的心理問題,並以正 確的方法給予引導,這對孩子的心身發育是有益的。父母應細心觀察和研究自己的孩子,孩子在不 同的年齡階段有著不同的心理髮育特點,家庭教育就必須根據孩子心身發育特點來進行,否則會給 孩子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壓力,甚至影響孩子的人格發育。父母要與孩子進行心理上的溝通,就應掌握溝通的方法。

  如果自己的孩子性格外向,喜歡與父母交談,父母就應解除自己的封閉狀態,多聽孩子的講話,每天全家最好有一段交談時間,相互傾訴自己的心聲,這樣孩子就會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並信任父母,當孩子遇到難以排除的問題就可以及時在家中談出,父母可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如父母在工作中遇到困難或在生活中遇到苦惱之事,可平心靜氣地與孩子講述,讓孩子懂得父 母的難處,產生為父母分憂的念頭,父母應對孩子能理解父母和為父母分憂的願望表示欣賞,可與

  孩子一起分析、想辦法、出主意,採納他們有價值的建議,這樣孩子就會感到父母十分尊重自己,更感到自己長大了,同時又使孩子學習到了待人處事的正確方法,使孩子健康成長。對於性格內向的孩子,父母應主動地與孩子交談,如讓孩子談談學校的生活鼓勵孩子對某一現象發表自己的看法,當孩子說出自己的觀點時,父母應予以讚揚與自己的觀點不一致時也不要批評孩子,要耐心地與孩子交換看法,統一認識,這樣孩子就能逐漸地願意與父母交談。

  父母與孩子進行心理上的溝通時,要掌握孩子的心理脈搏,分析孩子的現狀,孩子的心理及性格特點,平時多鼓勵孩子養成獨立的生活能力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遇到任何事情要有主見,能掌握正確的處事方法,不要過多的依靠父母。如孩子做事不周、欠恰當,父母不應指責、挖苦孩子,應坐下來與孩子交談,統一看法,只有這樣才更加有利於與孩子進行心理上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