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貢獻有哪些

  亞里士多德作為古希臘著名的科學家和哲學家,他的一生是極不平凡的,作為這樣一個被歷史記住的偉人,亞里士多德貢獻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到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哲學觀

  雖然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但他卻是第一個公開批評柏拉圖的人.他特別反對的是柏拉圖哲學中有關數學的部分.有人認為雖然亞里士多德熟知當時的數學,他卻從來沒有理解柏拉圖的數學.

  除此之外,亞里士多德對柏拉圖的相論也有批評.雖然他同意一個事物的“形式”是恆古不變的,但他認為這個“形式”本身並不存在,而是人們在感受到實物後形成的概念.因此他認為,“形式”其實就是事物本身的特徵.他指出,我們所擁有的任何一種想法、觀念都是透過我們的感官進入我們的意識.

  但是亞里士多德並不否認人有理性,正是有了理性,人才能將不同的感官印象區分開來.但是他同時指出,在人的感官經驗到任何東西之前,理性是完全真空的.

  亞里士多德認為自然界有因果關係的存在.他認為自然界有四種不同的原因,古希臘人的“原因”觀念不同於近代以來的“因果性”觀念,“原因”與“為什麼”相對應,並不與“結果”相對應.即“目的因”、“質料因”、“動力因”和“形式因”.

  亞里士多德在邏輯學方面則提出了所謂的三段論.他的這個理論在後來的兩千年內,在西方一直是唯一被承認的論證形式.

  倫理學方面,亞里士多德強調的是所謂“黃金比例”.這或許和希臘自然派哲學家的“和諧”概念類似.他認為,人不應該偏向哪一個極端,惟有平衡,人才能過快樂和諧的生活.

  亞里士多德認為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人不生存在社會中便不是真正的人.他還提出三種良好的政治制度:君主制、貴族政治和民主政治他稱之為“Polity”.

  2.科學觀

  亞里士多德在古希臘科學史上標誌著一個轉折點,因為他是最後提出一個整個世界體系的人,而且是第一個從事廣泛經驗考察的人.

  在天文學方面,亞里士多德創立了執行的天體是物質實體的學說.

  在物理學方面,亞里士多德認為各物體只有在一個不斷作用著的推動者直接接觸下,才能夠保持運動.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說法,“真空”是不能存在的,因為空間必須裝滿物質.這樣才能通過直接接觸來傳遞物理作用.

  後世的物理學家牛頓指出了亞里士多德這一論斷的謬誤,指出了“力不是保持物體運動的直接原因.力只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可以說,在牛頓經典力學體系的大廈沒有造起來之前,整個西方世界都被亞里士多德的物理學統治著.

  3.藝術觀

  在戲劇方面,亞里士多德的《詩學》是第一部探討古希臘悲劇藝術的總結性著作.他在書中提出了著名的“摹仿說”,認為悲劇“描寫的是嚴肅的事件,是對有一定長度的動作的摹仿;目的在於引起憐憫和恐懼,並導致這些情感的淨化;主人公往往出乎意料的遭到不幸,從而成悲劇,因而悲劇的衝突成了人和命運的衝突”.這是藝術史上第一次對戲劇的本質做出探討,更開創了亞里士多德的詩學傳統.他的觀點後來被古羅馬的賀拉斯在《詩藝》中加以發揮,從而間接影響了整個西方藝術史.

  4.著作

  《工具論》

  《形而上學》

  《物理學》

  《倫理學》

  《政治學》

  《詩學》

  《天論》

  《氣象學》

  《動物學》

  《起源與衰滅》

  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有哪些的故事

  關於亞里士多德的故事有多則,其中“沮喪的妒忌者”講訴的就是亞里士多德的故事。話說,亞里士多德在雅典呂克昂學院教學時期,經常和學生們在一起探討人生哲學。有一次,一位學生問亞里士多德:“為什麼心懷嫉妒的人總是有低落而沮喪的心情呢?”亞里士多德聽完學生的提問後,回答道:“心懷嫉妒的人不但要承受自己的失敗和挫折,同時還承擔著別人的成功,所以他總是以沮喪的心情示人。”

  亞里士多德的父親是一位宮廷醫生,亞里士多德出生後,父母十分重視亞里士多德。亞里士多德十七歲時,被父親送往雅典的柏拉圖學園修學。由於亞里士多德天資聰穎,並且勤奮刻苦,因此很受老師柏拉圖的重視。柏拉圖擔心亞里士多德誤入歧途,便對亞里士多德說:“要給你戴上韁繩。”言下之意就是,亞里士多德思維敏捷,不同於一般人,如果不嚴加管教的話,亞里士多德就不能成為柏拉圖期望的人。

  雖然亞里士多德很尊敬柏拉圖,但是在學術問題上,亞里士多德有自己獨到的思考和見解。所以,亞里士多德有一句名言:“我愛我的老師,但是我更愛真理。”柏拉圖晚年間,亞里士多德和柏拉圖因為學術觀點不同,所以經常發生爭吵。等到柏拉圖去世後,亞里士多德又在柏拉圖學園呆了兩年時間,等到新領導上任後,亞里士多德便離開了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