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激發初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興趣是引導學生獨立學習的重要源泉和動力之一,它能激發和引導人的思想和意志去努力探討事物的奧祕,能促進其智力的發揮和學習效率的提高。學生有了興趣,才會有求知的慾望,才能積極思維努力探索。所以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正如孔子所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然而興趣不是天生的,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呢?下面我就結合初中歷史教學,淺談如何激發和培養初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一、教師要有很好的專業素養,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重要因素
興趣不足是和個人的認識和情感密切聯絡著的。如果一個人對某些事物沒有認識,也就不會產生情感,因而也就不會對它發生興趣。相反,認識越深刻,情感越豐富,興趣也就越深厚。而初中歷史特點之一就是強化主題性淡化體系性,學生學習歷史僅僅是拘泥於書本這樣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教師的教學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學生是不會對這一學科有足夠的認識,學習興趣就無從談及。
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學生,給他們充足的空間自主學習。書本知識他們通過預習、自學就會消化大部分,而上課這些知識就不用再次強調了,我們可以擴充套件與深化歷史教學。這裡的擴充套件與深化指的是對歷史知識的橫向擴充套件與縱向深化。這就需要歷史教師具備淵博的知識素養,比如說在講授關於岳飛的歷史知識時,根據這個人物的歷史與現實意義,我專門用了將近兩課時來講解這一歷史人物。由於學生在大量的影視作品及武俠小說當中對這個人物有所認識,在他身上有很多見聞和疑問,所以讓學生們在課下廣泛的蒐集資料,在課上我在對這些內容分類,哪些是歷史真實的面貌,哪些是後人杜撰的,最後給這一歷史人物一個客觀準確地評價。這時候教師本身的專業素養就會發揮作用,讓學生在擴充套件知識面的基礎上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式與方法,不僅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而且獲得了更多的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
二、教師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或言語幽默,或激情四溢,感染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幽默風趣的課堂往往充滿了笑容,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也最能吸引和提高學生的興趣。但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認為幽默風趣是由個人的性格決定或者是一種語言藝術,與知識豐富無太大關係,是因人而異的。幽默風趣固然與個人有關,但我認為淵博的知識是幽默風趣的基礎,只有當你博覽群書你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相關的趣聞,然後採用適當的語言加以組織達到意外的效果。
另外教師在課堂上如果充滿激情,那肯定會感染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是怎樣做到有激情呢?首先要具備歷史正義感,即對於歷史的是非曲直必須要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對歷史上的醜惡現象應給與無情的抨擊,對正義的行為則大加讚揚,這對於初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非常重要。其次要具備一定的表演能力,在講臺上老師就是一個演員,把自己置身於歷史中,如在分析甲午中日戰爭戰敗原因時,老師儘可能把慈禧對大臣的說話時的醜惡神態充分表現出來。教師應注意語言上的抑揚頓挫。語言上抑揚頓挫直接將老師的情感表現出來,如講到近代歷史上清政府簽訂的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時候,表現出對清政府的憤怒,對國家不幸的惋惜;講到五四運動時用激昂的語言表達對青年愛國行為的崇敬。第四、舉止得體是激情在姿體語言上的表現,課堂上除了慷慨激昂的語言外,姿體語言也非常重要,講述歷史人物模仿他們動作,當講到精彩處可以揮動雙手或者緊攥拳頭等。實踐表明一個充滿激情的老師最能感染學生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三、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學手段,從而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在歷史教學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它能通過圖片、動畫效果、影音資料等再現已經發生過的事件,這能夠極大地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初中學生仍然處於感性思維狀態,多媒體對於初中歷史教學尤為重要,多媒體教學軟體中豐富多彩的視訊影象,優美動聽的聲音,色彩鮮豔的圖片,歷史影片的剪輯都是能吸引學生看、聽、動手和動腦的興奮點,對這些因素加以綜合運用,加上教師的及時講解,定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那麼如何充分發揮出多媒體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首先,選好課文,在中國近代史中五四運動、紅軍長征、抗日戰爭由於涉及的知識較為廣泛,教師很難把握,多媒體的優勢較為突出。例如講述紅軍長征時,通過多媒體的動畫效果可以將長征路線生動形象展現出來,同時也可以通過圖片和影視剪輯展示紅軍長征中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故事,這些通過學生自己觀察並歸納長征精神,遠比老師直接講解的效果好。其次,精心準備課件,課件的對老師的技能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如影片的剪輯,簡單的製作動畫,一個精美的課件往往最能吸引學生的眼球;課件的選材也非常重要,一個內容精彩的課件往往最能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講到紅軍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這些長征故事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最能展現長征精神的畫面和影片。第三,老師一定要及時講解,以前很多歷史老師反對多媒體課的原因之一就是多媒體熱熱鬧鬧,學生只關注那些圖片和影視忽略了知識。多媒體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老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是永遠都無法取代的,因此在多媒體課中,老師必須注意好引導和講解,通過這些圖片、動畫、影視達到更好的效果。
四、巧妙設定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問題教學是當今課堂教學普遍採用的方法。關鍵是如何從問中引趣,問題要環環緊扣,由淺入深。問題設計既不能有過去的滿堂灌到滿堂問,學生嫌煩,又不能設計得過難使學生產生畏懼感,這不僅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而且還可能會厭惡學習歷史。所以,問題的設計要有科學性。首先要有“問”的價值,書本上已經有的,一看就會的,最好不要作為問題去設計;太難的問題,又必須解決的,可以把問題分散開,變成幾個小問題來解決,或者老師給出背景材料加以引導,創設情境。
例如在講述《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一課,五四運動爆發時,我先讓學生閱讀課本後回答“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是什麼?”學生回答:“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我再追問:“巴黎和會上中國提出了哪些正當要求?”當學生興奮地回答“中國要求廢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要求把戰前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侵略權益歸還中國”後,我用沉重地語氣說:“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參會提出的這些的正當要求為什麼遭到無理拒絕?”同學們一片愕然,我再提示到“日本曾經以退出巴黎和會迫使西方列強答應就德國在中國的侵略權益轉交給日本,最終西方列強答應了日本的要求,為什麼中國的正當要求他們卻不予理睬?”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立即展開積極的討論,紛紛發表個人的見解,最後大家通過相互討論後認識到“是因為中國太落後,落後就要捱打”。這樣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的落後是中國在外交上失敗的根本原因,從而鼓勵他們要認真學習,長大後為國家多做貢獻,爭取祖國的早日強大,揚眉吐氣。因此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疑問時,才能引起他們的思維的積極性,巧妙地質疑設問,能碰撞出學生思維的火花,開啟學生心靈之窗,從而引發學習的興趣。
五、教師要豐富課外活動,強化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教師搞好多種形式的歷史課外活動,這樣也能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初中歷史教育方式單一死板,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以及初中學生求知慾強,接受能力快和活潑求新的特點,我們可以對歷史課外活動的形式進行積極探索,如可以採用:(1)歷史專題報告會。(2)播放錄影片。(3)歷史故事會或演講會。(4)結合紀念重大節日,開展系列教育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定能有力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應該分析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徵,認真研究教學工作,在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大膽創新,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激發他們對歷史探索的熱情,改變學生對歷史學科的看法,讓他們更加努力的學好歷史。
一、教師要有很好的專業素養,這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最重要因素
興趣不足是和個人的認識和情感密切聯絡著的。如果一個人對某些事物沒有認識,也就不會產生情感,因而也就不會對它發生興趣。相反,認識越深刻,情感越豐富,興趣也就越深厚。而初中歷史特點之一就是強化主題性淡化體系性,學生學習歷史僅僅是拘泥於書本這樣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如果教師的教學只是一味的照本宣科,學生是不會對這一學科有足夠的認識,學習興趣就無從談及。
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學生,給他們充足的空間自主學習。書本知識他們通過預習、自學就會消化大部分,而上課這些知識就不用再次強調了,我們可以擴充套件與深化歷史教學。這裡的擴充套件與深化指的是對歷史知識的橫向擴充套件與縱向深化。這就需要歷史教師具備淵博的知識素養,比如說在講授關於岳飛的歷史知識時,根據這個人物的歷史與現實意義,我專門用了將近兩課時來講解這一歷史人物。由於學生在大量的影視作品及武俠小說當中對這個人物有所認識,在他身上有很多見聞和疑問,所以讓學生們在課下廣泛的蒐集資料,在課上我在對這些內容分類,哪些是歷史真實的面貌,哪些是後人杜撰的,最後給這一歷史人物一個客觀準確地評價。這時候教師本身的專業素養就會發揮作用,讓學生在擴充套件知識面的基礎上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式與方法,不僅讓學生積極地參與,而且獲得了更多的知識,激發了學習興趣。
教師幽默風趣的課堂往往充滿了笑容,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也最能吸引和提高學生的興趣。但實際教學中很多老師認為幽默風趣是由個人的性格決定或者是一種語言藝術,與知識豐富無太大關係,是因人而異的。幽默風趣固然與個人有關,但我認為淵博的知識是幽默風趣的基礎,只有當你博覽群書你才能在知識的海洋中找到相關的趣聞,然後採用適當的語言加以組織達到意外的效果。
另外教師在課堂上如果充滿激情,那肯定會感染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可是怎樣做到有激情呢?首先要具備歷史正義感,即對於歷史的是非曲直必須要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對歷史上的醜惡現象應給與無情的抨擊,對正義的行為則大加讚揚,這對於初中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非常重要。其次要具備一定的表演能力,在講臺上老師就是一個演員,把自己置身於歷史中,如在分析甲午中日戰爭戰敗原因時,老師儘可能把慈禧對大臣的說話時的醜惡神態充分表現出來。教師應注意語言上的抑揚頓挫。語言上抑揚頓挫直接將老師的情感表現出來,如講到近代歷史上清政府簽訂的一個個不平等條約的時候,表現出對清政府的憤怒,對國家不幸的惋惜;講到五四運動時用激昂的語言表達對青年愛國行為的崇敬。第四、舉止得體是激情在姿體語言上的表現,課堂上除了慷慨激昂的語言外,姿體語言也非常重要,講述歷史人物模仿他們動作,當講到精彩處可以揮動雙手或者緊攥拳頭等。實踐表明一個充滿激情的老師最能感染學生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伴隨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在歷史教學中得到廣泛的運用。它能通過圖片、動畫效果、影音資料等再現已經發生過的事件,這能夠極大地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初中學生仍然處於感性思維狀態,多媒體對於初中歷史教學尤為重要,多媒體教學軟體中豐富多彩的視訊影象,優美動聽的聲音,色彩鮮豔的圖片,歷史影片的剪輯都是能吸引學生看、聽、動手和動腦的興奮點,對這些因素加以綜合運用,加上教師的及時講解,定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那麼如何充分發揮出多媒體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首先,選好課文,在中國近代史中五四運動、紅軍長征、抗日戰爭由於涉及的知識較為廣泛,教師很難把握,多媒體的優勢較為突出。例如講述紅軍長征時,通過多媒體的動畫效果可以將長征路線生動形象展現出來,同時也可以通過圖片和影視剪輯展示紅軍長征中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故事,這些通過學生自己觀察並歸納長征精神,遠比老師直接講解的效果好。其次,精心準備課件,課件的對老師的技能素質提出了較高要求,如影片的剪輯,簡單的製作動畫,一個精美的課件往往最能吸引學生的眼球;課件的選材也非常重要,一個內容精彩的課件往往最能震撼學生的心靈,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講到紅軍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這些長征故事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最能展現長征精神的畫面和影片。第三,老師一定要及時講解,以前很多歷史老師反對多媒體課的原因之一就是多媒體熱熱鬧鬧,學生只關注那些圖片和影視忽略了知識。多媒體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老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是永遠都無法取代的,因此在多媒體課中,老師必須注意好引導和講解,通過這些圖片、動畫、影視達到更好的效果。
四、巧妙設定問題,來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問題教學是當今課堂教學普遍採用的方法。關鍵是如何從問中引趣,問題要環環緊扣,由淺入深。問題設計既不能有過去的滿堂灌到滿堂問,學生嫌煩,又不能設計得過難使學生產生畏懼感,這不僅會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而且還可能會厭惡學習歷史。所以,問題的設計要有科學性。首先要有“問”的價值,書本上已經有的,一看就會的,最好不要作為問題去設計;太難的問題,又必須解決的,可以把問題分散開,變成幾個小問題來解決,或者老師給出背景材料加以引導,創設情境。
例如在講述《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一課,五四運動爆發時,我先讓學生閱讀課本後回答“五四運動爆發的導火線是什麼?”學生回答:“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我再追問:“巴黎和會上中國提出了哪些正當要求?”當學生興奮地回答“中國要求廢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要求把戰前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侵略權益歸還中國”後,我用沉重地語氣說:“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參會提出的這些的正當要求為什麼遭到無理拒絕?”同學們一片愕然,我再提示到“日本曾經以退出巴黎和會迫使西方列強答應就德國在中國的侵略權益轉交給日本,最終西方列強答應了日本的要求,為什麼中國的正當要求他們卻不予理睬?”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立即展開積極的討論,紛紛發表個人的見解,最後大家通過相互討論後認識到“是因為中國太落後,落後就要捱打”。這樣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中國的落後是中國在外交上失敗的根本原因,從而鼓勵他們要認真學習,長大後為國家多做貢獻,爭取祖國的早日強大,揚眉吐氣。因此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疑問時,才能引起他們的思維的積極性,巧妙地質疑設問,能碰撞出學生思維的火花,開啟學生心靈之窗,從而引發學習的興趣。
五、教師要豐富課外活動,強化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教師搞好多種形式的歷史課外活動,這樣也能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初中歷史教育方式單一死板,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和提高學生素質的需要,以及初中學生求知慾強,接受能力快和活潑求新的特點,我們可以對歷史課外活動的形式進行積極探索,如可以採用:(1)歷史專題報告會。(2)播放錄影片。(3)歷史故事會或演講會。(4)結合紀念重大節日,開展系列教育活動等。通過這些活動,定能有力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應該分析初中學生的心理特徵,認真研究教學工作,在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同時,大膽創新,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激發他們對歷史探索的熱情,改變學生對歷史學科的看法,讓他們更加努力的學好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