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教學的主陣地,
是師生雙方共同參與的活動,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主陣地。這一矛盾統一體中的兩個方面——教師與學生,都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主觀能動性的生動活潑的人,因此要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特別是課堂教學環境,和諧的課堂氣氛是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讓學生的內在潛能得以主動、充分發揮的重要因素。古人說得好,“和為貴”。在哲學上和諧是真善美的統一,是事物存在的最佳表現形式,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科學發展的最理想狀態是和諧,就象一幅畫的美就在於它的色調、構圖等方面的和諧,一首歌曲的優美就在於它的音色、音調、旋律、節奏等方面的和諧。和諧能產生動力,提高效率,產生最佳效益。
那麼怎樣呢?我將從以下三方面談一談:
一、課前創設良好的情境來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1、創設良好的課堂序幕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情緒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因此教師應控制自己的情緒,以自身飽滿良好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學生。試想如果一位教師愁眉苦臉、沒精打采、昏昏欲睡地走進課堂,那將給學生帶來多大的負面效應。相反,如果一位教師以高昂飽滿的情緒進入課堂,將會使學生得到鼓舞,感到輕鬆愉快,從而給和諧的課堂拉開一個良好的序幕。
同時我們還可以採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去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比如我們課前與學生齊唱一首他們喜歡的歌曲、做個小遊戲、講個小故事等等。其次在課前複習匯入新課環節我們可以使用質疑法、激趣法、情境創設法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求知慾望。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絕大多數老師的習慣是上新課前先要講前一天晚上的家庭作業情況,我認為不如把這個環節放在結課後幾分鐘。圍繞作業不少老師說的是張三李四今天為什麼沒交作業,某某作業做的太差、書寫太亂,有的老師氣極了又是請家長,又是破口大罵……試想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下對於那些學習習慣差的學生還能靜下心來聽這一節課嗎?
2、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創造的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應該延伸至整個活動結束才算成功地授完一堂課,而能否繼續保持這樣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在於我們教師。因為通常來講,作為一個教師你一走進課堂學生們便會以你為中心,他們的思想、言行便會跟著你轉。這時你相當於一個樂團指揮,指揮得好,樂手們便會吹奏出一首首優美的樂曲。一曲奏罷,你又必須是觀眾,一點嘉許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一陣熱情鼓舞的掌聲將會給樂手們帶來自信。
我認為,教師除了以自身良好的精神狀態影響學生外,還應力求教授語言的生動、風趣、幽默,要運用恰當的例子和適當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化抽象為形象,化陌生為熟悉,化專業為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接觸、感受、領悟。比如:“風把小樹吹倒了”和“小樹被風吹倒了”,只改變了句型,而沒有改變本質,卻淺顯易懂,使學生領悟到了各學科之間潛移默化的作用。再如應用題:“有梨18筐,桃是梨的2/3,又是蘋果的3/5,蘋果有多少筐?”筆者給學生舉例:“小明是小紅的哥哥,又是小蘭的哥哥。”這個很簡單的例子,使學生輕鬆地領悟了此應用題的數量關係。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是和諧課堂氛圍最關鍵的一個要素。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是一切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現代師生關係應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教師在要求學生尊重自己的同時,也必須尊重學生,因而一切體罰、諷刺、挖苦學生的言行必須摒棄。師生之間應是一種相互信賴的朋友關係,教師與學生在朋友的基礎上,彼此進一步發展成為知己,建立合作關係,並努力創造最高境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以情感作為紐帶的。情感是教學的催化劑,愛是教育的原動力。在課堂上,老師真誠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動的話語、語重心長的教誨,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每個學生都渴望受到重視,渴望做家長和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在自己的表現得到讚許和鼓勵時,會覺得自己也是一個可塑之材,從而在學習上變成一種無形的動力。即使回答問題錯了時,老師也應肯定他做對的環節,語重心長地指出他錯誤的原因。當他走神沒注意聽講時,不妨走到他身邊,摸摸他的頭,或者給他投去惋惜的眼神。總之,不管在什麼時候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愛他的、沒有拋棄他,這樣學生關閉、防範的心門就打開了,敢說了,敢問了,學習的源動力就有了。
三、營造良好的合作關係
人們常說,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而很多外國人認為,一箇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是一條蟲。這說明中國人單打獨鬥能力很強,而合作互助的能力比較欠缺,這與我們過去課堂過於強調獨立思考有關。新的課堂教學理念要求學生間的關係應體現平等、互助、合作、競爭,其中最重要的是合作。科學是沒有最高峰的,正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後人才能不斷攀越高峰,絕大多數的成就都是集體的結晶。因此教師可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如小組合作討論問題、合作表演節目、合作發明創造,通過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做到取長補短,求得同學間的“和諧”,並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老師們,社會需要和諧,生活需要和諧,課堂也需要和諧,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又能使師生雙方都處於積極向上、和諧的精神狀態,有助於促進課堂氣氛的和諧。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吧,為了教育的明天!
那麼怎樣呢?我將從以下三方面談一談:
一、課前創設良好的情境來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
1、創設良好的課堂序幕
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情緒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因此教師應控制自己的情緒,以自身飽滿良好的精神面貌去感染學生。試想如果一位教師愁眉苦臉、沒精打采、昏昏欲睡地走進課堂,那將給學生帶來多大的負面效應。相反,如果一位教師以高昂飽滿的情緒進入課堂,將會使學生得到鼓舞,感到輕鬆愉快,從而給和諧的課堂拉開一個良好的序幕。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絕大多數老師的習慣是上新課前先要講前一天晚上的家庭作業情況,我認為不如把這個環節放在結課後幾分鐘。圍繞作業不少老師說的是張三李四今天為什麼沒交作業,某某作業做的太差、書寫太亂,有的老師氣極了又是請家長,又是破口大罵……試想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下對於那些學習習慣差的學生還能靜下心來聽這一節課嗎?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創造的良好和諧的學習氛圍應該延伸至整個活動結束才算成功地授完一堂課,而能否繼續保持這樣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還在於我們教師。因為通常來講,作為一個教師你一走進課堂學生們便會以你為中心,他們的思想、言行便會跟著你轉。這時你相當於一個樂團指揮,指揮得好,樂手們便會吹奏出一首首優美的樂曲。一曲奏罷,你又必須是觀眾,一點嘉許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一陣熱情鼓舞的掌聲將會給樂手們帶來自信。
我認為,教師除了以自身良好的精神狀態影響學生外,還應力求教授語言的生動、風趣、幽默,要運用恰當的例子和適當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化抽象為形象,化陌生為熟悉,化專業為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接觸、感受、領悟。比如:“風把小樹吹倒了”和“小樹被風吹倒了”,只改變了句型,而沒有改變本質,卻淺顯易懂,使學生領悟到了各學科之間潛移默化的作用。再如應用題:“有梨18筐,桃是梨的2/3,又是蘋果的3/5,蘋果有多少筐?”筆者給學生舉例:“小明是小紅的哥哥,又是小蘭的哥哥。”這個很簡單的例子,使學生輕鬆地領悟了此應用題的數量關係。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師生關係是和諧課堂氛圍最關鍵的一個要素。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是一切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必要前提。現代師生關係應是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教師在要求學生尊重自己的同時,也必須尊重學生,因而一切體罰、諷刺、挖苦學生的言行必須摒棄。師生之間應是一種相互信賴的朋友關係,教師與學生在朋友的基礎上,彼此進一步發展成為知己,建立合作關係,並努力創造最高境界,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以情感作為紐帶的。情感是教學的催化劑,愛是教育的原動力。在課堂上,老師真誠的笑容、信任的眼神、鼓動的話語、語重心長的教誨,都會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每個學生都渴望受到重視,渴望做家長和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在自己的表現得到讚許和鼓勵時,會覺得自己也是一個可塑之材,從而在學習上變成一種無形的動力。即使回答問題錯了時,老師也應肯定他做對的環節,語重心長地指出他錯誤的原因。當他走神沒注意聽講時,不妨走到他身邊,摸摸他的頭,或者給他投去惋惜的眼神。總之,不管在什麼時候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愛他的、沒有拋棄他,這樣學生關閉、防範的心門就打開了,敢說了,敢問了,學習的源動力就有了。
三、營造良好的合作關係
人們常說,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而很多外國人認為,一箇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是一條蟲。這說明中國人單打獨鬥能力很強,而合作互助的能力比較欠缺,這與我們過去課堂過於強調獨立思考有關。新的課堂教學理念要求學生間的關係應體現平等、互助、合作、競爭,其中最重要的是合作。科學是沒有最高峰的,正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後人才能不斷攀越高峰,絕大多數的成就都是集體的結晶。因此教師可通過組織各種活動,如小組合作討論問題、合作表演節目、合作發明創造,通過學生間的合作與交流,做到取長補短,求得同學間的“和諧”,並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老師們,社會需要和諧,生活需要和諧,課堂也需要和諧,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助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又能使師生雙方都處於積極向上、和諧的精神狀態,有助於促進課堂氣氛的和諧。讓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吧,為了教育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