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課不能忽視課後的鞏固與延伸
摘 要:活動課一定要選擇適合於活動的內容、適合於活動的課型,要新老教法結合,揚長避短,不能千篇一律地活動。安排活動課還要兼顧整個教學過程結構上的科學合理。預習環節切實地讓學生進入教學內容、思考教學內容。在第二堂課活動中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成果。注意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同時形成;第三節課要做好知識的鞏固、遷移延伸運用。
關鍵詞:活動課 鞏固 延伸
新課程改革中比較流行的是活動課。課堂由課本中心、教師中心逐漸轉向活動中心、兒童中心。無疑這是一種進步,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某種程度上能夠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風氣,使獲得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過程。課堂和諧、民主、公平,能尊重學生個體。但實際教學過程中令人糾結的是,很多教師往往會將活動課當做反覆彩排、導演的重點而忽視了課後的鞏固、遷移延伸。這會形成以下弊端,影響教學目標達成。
一、形式單一,求活求變求實求新都難以完成
課堂要注意節奏變化,力爭每一堂課都不相同,否則對再美的藝術,學生還是會毫不例外地產生審美疲勞。每一堂課都進行活動,難免形成新的活動疲勞,產生反活動心理,學生參與互動合作的激情會逐漸消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以更快的速度降低。何況活動課也有它的不足之處,並非百試不爽的靈丹妙藥。看似熱鬧,稍不注意課堂的走向會出現偏差,學生形成的問題仍然會流於膚淺的、低層次的層面上。加上他們的知識積澱、生活閱歷、哲學修養都跟不上,使得知識的體驗過程浮在表面。要引導學生走向知識形成過程的深水區,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落實教學目標、落實每一知識點,時間上難以保障,重複次數的量上嚴重不足。教學的主要任務要給學生展示和分析知識的發生過程、思維過程,但學生與課本的交流、學生之間的交流、師生之間的交流,都是基於一定知識積澱基礎上的,不是重點並不意味著可以放棄記憶、積累。而學生的品悟、與生活的對接、聯想、想象以至於創造的過程,都需要教師靈活地先加工,再新穎地、巧妙地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首先構建起模型思維,形成知識的合力,才談得上學生再加工。而這些知識技能的形成或許應該在活動課的熱熱鬧鬧之後。
二、活動課的動態流程主要體現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過程,而思的靜態過程被對衝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學和思的動靜結合過程,也是學和練結合的過程。參與式、互動式、活動式其實都有類似的毛病。
看似學生成了主體,教師只是導演,是活動中的一個角色,課堂的維度多了起來,但更多的還是教師以各種提前預設的問題,或與學生預約的問題,使課堂的流程僵化。
至於學生在活動課上的體驗該如何鞏固、如何遷移和運用不是活動課上所能完成的。合作交流、互問互答仍在被消化、被加工的範圍。想靜下來思考,想再造想象、想創造性地思維,那隻能在另外一個靜態的環境中。
設定好第三環節,即課後的鞏固、遷移延伸運用,就得換一個課堂結構模式。重新設定一個適合學生思考的環節,有許多思考誘因。學生能夠真正獨立思考、苦思冥想、自己查詢資料、形成問題機制,真正做到了“困於心、衡於慮”,教師“道而弗牽、達而弗喻”才是理想的境界。
三、活動課不一定適宜於所有課程和所有學生,追求時髦會形成新的教育不公
人文學科,有些適合於活動,但更多的需要多次反覆,運用滴水穿石之功,舉三反一才能起作用。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大概都是強調積累,不能太過功利,特別是語言學的東西。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更需要“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式的薰陶。要學生一點點地積累,厚積之後慢慢地品悟。任何人的記憶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衰弱的。不在適當的年齡階段鼓勵他們厚積,一味地使用活動課,其結果必然使該多次重複才能記住的東西、該慢慢領悟的東西都流於表面的忙碌。如果語言學的東西也可以不注重知識的結果、可以忽視積累,要學生形成能力是難以讓人相信的。
再則,就學習過程而言,個人的學習特點也不同。有人通過眼睛看能加深印象,有人通過聽效果更好,有人通過動手效果明顯,有人要調動各個器官。不能要求他們整齊劃一,這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否則就抹殺了學生的個性,抹殺了差別。所以一旦所有的課都以活動的形式出現,就會造成新的教育不公,擠壓掉不喜歡活動的學生的學習空間。
綜上所述,活動課一定要選擇適合於活動的內容、適合於活動的課型。要新老教法結合、揚長避短,不能千篇一律地活動。安排活動課還要兼顧整個教學過程結構上的科學合理性。預習環節要切實地讓學生進入教學內容、思考教學內容,再在第二堂課上活動,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成果,注意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同時形成。第三節課要做好知識的鞏固、遷移延伸運用。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在活動課上的體驗要做到恰到好處地反覆,加深對該積累的知識的記憶,引導學生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形成創造想象,並生成新問題、新知識。這樣才能使學習動靜結合,使課堂結構張弛有致,知識的分佈疏密有序,能變能新能活能實,也才能兼顧到各類學生,使得課堂的結構合理,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效率,達成目標。
關鍵詞:活動課 鞏固 延伸
新課程改革中比較流行的是活動課。課堂由課本中心、教師中心逐漸轉向活動中心、兒童中心。無疑這是一種進步,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某種程度上能夠形成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風氣,使獲得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過程。課堂和諧、民主、公平,能尊重學生個體。但實際教學過程中令人糾結的是,很多教師往往會將活動課當做反覆彩排、導演的重點而忽視了課後的鞏固、遷移延伸。這會形成以下弊端,影響教學目標達成。
一、形式單一,求活求變求實求新都難以完成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的過程本身就是學和思的動靜結合過程,也是學和練結合的過程。參與式、互動式、活動式其實都有類似的毛病。
看似學生成了主體,教師只是導演,是活動中的一個角色,課堂的維度多了起來,但更多的還是教師以各種提前預設的問題,或與學生預約的問題,使課堂的流程僵化。
至於學生在活動課上的體驗該如何鞏固、如何遷移和運用不是活動課上所能完成的。合作交流、互問互答仍在被消化、被加工的範圍。想靜下來思考,想再造想象、想創造性地思維,那隻能在另外一個靜態的環境中。
設定好第三環節,即課後的鞏固、遷移延伸運用,就得換一個課堂結構模式。重新設定一個適合學生思考的環節,有許多思考誘因。學生能夠真正獨立思考、苦思冥想、自己查詢資料、形成問題機制,真正做到了“困於心、衡於慮”,教師“道而弗牽、達而弗喻”才是理想的境界。
三、活動課不一定適宜於所有課程和所有學生,追求時髦會形成新的教育不公
人文學科,有些適合於活動,但更多的需要多次反覆,運用滴水穿石之功,舉三反一才能起作用。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大概都是強調積累,不能太過功利,特別是語言學的東西。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更需要“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式的薰陶。要學生一點點地積累,厚積之後慢慢地品悟。任何人的記憶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衰弱的。不在適當的年齡階段鼓勵他們厚積,一味地使用活動課,其結果必然使該多次重複才能記住的東西、該慢慢領悟的東西都流於表面的忙碌。如果語言學的東西也可以不注重知識的結果、可以忽視積累,要學生形成能力是難以讓人相信的。
再則,就學習過程而言,個人的學習特點也不同。有人通過眼睛看能加深印象,有人通過聽效果更好,有人通過動手效果明顯,有人要調動各個器官。不能要求他們整齊劃一,這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則,否則就抹殺了學生的個性,抹殺了差別。所以一旦所有的課都以活動的形式出現,就會造成新的教育不公,擠壓掉不喜歡活動的學生的學習空間。
綜上所述,活動課一定要選擇適合於活動的內容、適合於活動的課型。要新老教法結合、揚長避短,不能千篇一律地活動。安排活動課還要兼顧整個教學過程結構上的科學合理性。預習環節要切實地讓學生進入教學內容、思考教學內容,再在第二堂課上活動,充分展示學生的思維成果,注意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的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同時形成。第三節課要做好知識的鞏固、遷移延伸運用。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在活動課上的體驗要做到恰到好處地反覆,加深對該積累的知識的記憶,引導學生對解決問題的過程形成創造想象,並生成新問題、新知識。這樣才能使學習動靜結合,使課堂結構張弛有致,知識的分佈疏密有序,能變能新能活能實,也才能兼顧到各類學生,使得課堂的結構合理,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效率,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