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黨建思想政治理論研討論文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我國高校教育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是高校黨建的重要內容。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黨建思想政治理論研討論文,供大家參考。

  黨建思想政治理論研討論文篇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大學生黨建工作契合問題研究

  摘 要:新形勢下,大學生黨建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機遇與挑戰,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大學生黨建工作存在著緊密的內在聯絡,在實際工作中兩者完全可以滲透。探討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作用的途徑與方法,不斷提高大學生黨建工作的水平迫在眉睫。

  關鍵詞:思想政治理論課;大學生黨建;方法

  一、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的地位

  2005年《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中明確指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立黨立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作用,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當代大學生,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是社會主義大學的本質特徵,是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的根本保證。並且認為,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立足於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教育,開展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教育,開展科學發展觀教育,開展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教育,開展基本國情和形勢與政策教育,不斷增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說服力、感染力。同時強調,組織部門、宣傳部門、教育部門要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作為高等學校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教學工作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

  思想建設始終是黨建核心,黨員不僅組織上入黨,更重要是思想上入黨。大學生是一個年輕的特殊群體,在其中發展黨員,尤其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以其獨有功能和優勢,對提升學生黨員思想素質和政治理論水平,保證大學生黨員質量,具有十分重要作用。因此,努力實現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政”課教育有效結合,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迫切要研究和解決的重要課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和學生黨建工作是在高校黨委領導下開展的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兩項重要工作。相對於學生黨建工作而言,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更加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和理論性,但兩者在根本目的、主要內容和意義上都具有相同之處,另外,表面看來思想政治理論課屬於教學工作,而學生黨建工作屬於學生工作,但是實際上不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還是學生黨建工作都是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內容,而且這兩項工作都歸屬於學校黨委管理。因而將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和學生黨建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的作用,不僅必要而且可行。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大學生黨建工作契合方法

  適應學生黨建工作需要,有針對性進行“思政”課教學內容改革,進一步突出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內容。一方面可以增強“思政”課教學內容針對性和實效性,另一方而可以彌補學生黨校理論學習不全、不深、不透問題,從而實現“兩種教育”互為補充、相互促進,有助於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高學生思想理論水平和政治素質。創新學生黨建工作思路與方法,實行“政治輔導員”制度,鼓勵“思政”課教師深入參與大學生黨員發展培訓工作。這樣給“思政”課教師深入參與學生黨員發展培訓工作提供了契機和發揮專長的舞臺。這種參與意味著對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從課內拓展到課外,從固定的有限時間轉變為“全天候”。加強校園網路資源建設,讓網路成為大學生黨員學習的園地和成才的基地。思想政治網路課堂是大學生黨員教育的新陣地,這不僅是工作手段上的創新,而且推進了學生黨員教育的深入。

  首先,“思政”課教師要適應新需要,在知識結構、責任意識、精神狀態等多方而提出新要求。如要有黨建、學生工作、管理等方面知識;要有奉獻和更多付出思想準備。其次,加強學生幹部與“思政”教師間聯絡。兩條線上老師既要隨時個別溝通,又要以定期或小定期聯席會議等規範、靈活方式,經常性舉行工作交流,討論解決問題,形成互通有無、彼此相融、親密無間和諧工作氛圍。最後,以激勵為導向,形成學校、二級學院系、部兩級管理機制。“思政”課教師全面參與學生黨建工作,雖強調奉獻和犧牲精神,但也要考慮適當補償。在制定相應管理規則時,要突出激勵、褒揚政策導向,如合理考慮教師工作量、制定科學規範工作制度等,以提高教師積極性和工作效率。防止定任務、定指標做法。發展黨員是很嚴肅事情,絕不能摻雜任何攀比心態。不能把諸如入黨積極分子多少、發展物件多少、預備黨員多少、正式黨員多少的數字任務化、指標化、絕對化,更不能以此作為考察教師工作好壞和成敗依據,否則,不僅挫傷教師積極性,而且影響學生黨員質量。

  三、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的特色作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注重大學生內在精神世界的構建,承擔著育人為本的想政治理論教育工作重任。我們從事思政教育的教師在這一方針的指導下,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服務於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在具體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工作中忠實地落實黨的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方針,積極響應中宣部和教育部關於新課改方案精神,紮實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改革和建設工作,切實突出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黨建工作中的特色作用。我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圍繞大學生黨建工作作了大量具體工作。

  1、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健全和強化了學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改革的領導和組織隊伍建設。2005年按照中宣部教育部《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05]5號和《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實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我校即由學校黨委和教務處、馬克思主義學院等相關領導組成了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改革實施領導小組。   2、重視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教學和改革、服務於學校“創優升本”工作大局,突出思政教育在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勞動者首要的素質要求,決定了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育教學是大學生進入大學階段“第一課”的重要性。因此,自2010年上半年伊始,我們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及其實施方案精神,在校、系領導下,逐步開展落實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的相關工作,結合我校人才培養模式,以《雷鋒精神概論》課的新課程改革為重心,積極響應學校課程改革要求,深入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工作,突出了服務學校的大局意識。深化雷鋒課教學改革,推進雷鋒精神研究。進一步探索雷鋒課模組式教學改革,把開展學雷鋒活動與促進教育教學工作相結合,努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3、不斷加強對黨的理論與政策精神的學習,提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的專業能力,尤其是面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社會歷史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認知能力、判斷能力和思考能力。及時瞭解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的動態,積極學習和借鑑其他院校的經驗。一方面是外出學習。自2010年以來,為更好地推進課程教學改革,我們先後有30多位老師參加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培訓,在他們回來後教研室專門組織全教研室老師集體聽取傳達課改的精神和兄弟院校課程改革的經驗。另一方面是開展專題培訓工作,提升教學業務能力。在部門主任的領導下開展了教師培訓和青年教師業務水平培訓。

  4、大力宣傳典型,擴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的作用和影響。 政治教師可以把發現、培養、宣傳先進典型作為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推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步驟。充分發揮他們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風建設、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建設、校風建設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從而帶動影響周圍的同學,做到“發展一個,帶動一片”,提升大學生黨員在同學中的形象,樹立起“一個黨員一盞燈,一個黨員一面旗幟”的良好形象,形成強大的以點到面的輻射帶動作用。

  5、開展專題式教學。大學生並不排斥馬克思主義,而是希望教師把富有強大生命力的馬克思主義講得更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興趣,教師可以多開展專題式教學與以往平鋪直敘的灌輸式教學不同,專題式教學可以更好地貫徹“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突出重點,緊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既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主要內容,又使理論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中普遍存在的認識誤區、理論困惑。這可以使理論與學生實際密切聯絡起來,增強理論教學的實效性,並且能及時有效的解決學生思想上的困惑,從而使學生更自覺地堅信馬克思主義信仰,為大學生入黨打下思想基礎。

  6、注重隱性課程的開設。如果說政治理論課屬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顯性課程,那麼校園文化、學生社團、社會實踐、心理健康教育、行政管理中滲透的思想政治教育,則屬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隱性課程。只有既加強顯性課程建設,又加強隱性課程建設,才是真正體現和貫徹馬克思主義整體性原則。不僅要通過政治理論課傳授理論知識,而且還必須通過在各種交往實踐中陶冶情感、增強體驗,才能把書本知識變成自己情感化的認識、變成信念,進而實現由知向行的轉化,培養起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馬列主義理念。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正是屬於情意方面的教育培養。只有將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有機結合,才能真正鞏固和確保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實際效果,使大學生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論內化為自己的政治信仰。

  7.在大學生中開展學雷鋒系列主題教育和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學雷鋒主題班會、雷鋒知識競賽、報告座談、讀書徵文、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激發大學生做雷鋒傳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開展“續寫雷鋒日記、放飛青春夢想”校園部落格創作大賽和“魅力雷鋒、美在瞬間”微信攝影大賽;做好雷鋒式樓座、雷鋒式班級和感動校園人物學雷鋒典型評選以及志願服務和社會公益等活動,聘請雷鋒戰友、雷鋒輔導過的學生、當代學雷鋒標兵和道德模範等為校外輔導員並來校作報告。

  參考文獻:

  1、張勇志.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調研與思考【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底3期

  2、彭立偉.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思考【J】,華中師範大學,2002年5月

  3、於連春.關於改進高校黨風建設問題的對策與思考【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7月

  4、孟慶恩.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思考【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1期。

  5、雷立成.論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科學化建設【J】,湖南社會科學,2005年14期

  6、魏桂紅.大學生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現狀和對策【J】,江蘇高教,2006年第3期

  7、劉偉.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核心內容和基本要求【J】,黨建研究,2003年第10期

  1、系2013年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項課題“大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有效結合問題研究” 課題編號:2013DJ011

  黨建思想政治理論研討論文篇二

  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影響
 摘 要: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關係人才培養社會主義方向的重要工作,是在黨委領導下對高等人才進行正確價值觀引導的重要工作。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陣地,兩者在高校工作中相輔相成。為了使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更好地推進學生黨建工作,改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改進教學方法。

  關鍵詞:模式創新 價值引導 相輔相成

  一、正確認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與學生黨建工作的統一性

  1.工作目的性一致。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對高校學生進行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育,旨在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在培養高專業技能人才的同時,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共產主義信仰,堅定黨的信念,擁護社會主義。由此可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具有一致的目標。

  2.工作內容相似性。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內容繁雜,主要是基層組織的建設、宣傳和教育工作。具體包括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發展物件的培養,預備黨員的培養考察以及正式黨員的教育培訓,其中對黨員進行先進性教育是其最重要的部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工作內容是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認識和理解,通過向學生講授馬列主義基本知識、中國近代史、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來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意識,理解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改革中的關鍵作用,增強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

  3.工作層面的統一性。學生黨建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物件都是高校大學生,只是前者側重於黨性較高,有入黨積極性或者預備黨員和正式黨員,他們都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有力接班人和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者;後者則是普適的教育,針對所有高校大學生。所以說學生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工作在工作層面上有著特殊到一般的統一性,有了理論課的基礎支援,黨建工作就能更好開展。學生通過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可以提高對社會主義、對中國共產黨的理解,有助於大學生堅定共產黨的領導,從而能夠有助於學生黨建工作。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學生黨建中的“輔”

  1.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為學生黨建工作的開展提供基礎理論支援。高校政治理論課共開設四門課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道德和法律教學,意在提高大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法律意識,匡正大學生的思想,為其在學習、工作、生活中提供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應用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側重介紹辯證法基本原理,馬克思政治經濟學,辯證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什麼是馬克思主義,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而學生黨建工作是以培養、提高同學思想政治素養為重點,這必然要求高校學生對黨和中國國情有著自主的認識。

  2.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對於提升學生黨員隊伍質量有著重要作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學習並踐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觀,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來要求自己的行為。有了這些基本認識後可以指導自己的實踐,最終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對於一些想提交入黨申請書的學生,可以在理論課學習期間重新認識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增強他們的入黨意識,端正他們的入黨動機。

  3.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夠增強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形勢與政策”是高校各專業的公共必修課,此課程目的是幫助學生認識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認識我國改革發展所處的國際環境和時代背景,瞭解黨的政策方針,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信心。中國共產黨是我們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者,我們要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攻堅克難,積極為社會主義事業敬獻力量。讓學生認識到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我們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讓高校學生更加深刻理解“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的深層含義。理解是時代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社會主義。

  三、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推動學生黨建工作上新臺階

  1.繼續堅持“正能量”教育,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思維,改良教學方法。引導、幫助大學生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奮鬥的政治方向。然而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國際環境依然不容樂觀,周邊國家挑釁不斷,西方“中國威脅論”依然散佈全球;國內改革程序中困難重重,敵對勢力也在我們中間左右輿論,社會的飛速發展顛覆了傳統的價值觀,不利的價值取向正在影響我們的學生。在教學理念上要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在方式上可以採用小組討論,彙報演講等方法活躍學生的參與度。

  2.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老師的政治覺悟和教學水平。老師的專業素養也是很重要的,授課是一門學問,怎麼能很好的引導學生學習,將自己的思想理念傳達給學生也需要老師積極思考,努力提升自我授課能力。

  3.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活動。理論課的實踐活動是提升學生對於理論的認識,是將知識有理性轉為感性,進而最後轉化為學生自我心中的理性必要環節。可以組織學生參與暑期社會實踐,“三下鄉”活動,讓學生們更加直觀地認識到我國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引導學生認識社會,個人是怎麼樣將國家政策,中央精神轉化到實際生產生活中的。通過這些形式的學習,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自己將理論聯絡實際。

  參考文獻

  [1] 王潤萍.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促進民辦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思考[J].四川省幹部函授學院學報,2014,02:62.

  [2] 王祥.在加強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推進大學生黨建工作[J].開封教育學院報,2012,03:53-56.

  [3] 李爽;張玉麟;王真新.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大學生黨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瀋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6:701-703.

  黨建思想政治理論研討論文篇三

  思想理論建設是黨建經驗之本

  論文摘要:善於總結和運用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傳統,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高度凝練而科學地系統總結了執政黨60年自身建設的六條基本經驗,其中經驗之一是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本文詳解了這條具有統領意義的基本經驗,剖析其要義,解讀其精髓,以期進一步彰顯其重大意義。

  善於總結和運用歷史經驗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傳統,建黨以來特別是執政以來,黨一直保持著對歷史經驗的尊重和對新經驗的總結。經驗是財富,經驗是繼續前進的動力,今天的中國處於新的世情、國情、黨情下,黨中央清醒地認識到,在領導全國人民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建設偉大成就的同時,執政黨對執政規律的認識、對發展規律的認識、對黨建規律的認識都有待於不斷提高,因此60年來的執政經驗和60年來黨在執政中的自身建設的經驗都是彌足珍貴的。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高度凝練而科學地系統總結了執政黨60年自身建設的六條基本經驗,它是四中全會的一個亮點,也是它的一個重大理論貢獻。其中經驗之一是堅持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這對於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豐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本文詳解了這條具有統領意義的基本經驗,剖析其要義,解讀其精髓,以期進一步彰顯其重大意義。

  一、科學理論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立黨、興黨的最大政治優勢

  我黨是一個一貫重視思想理論建設的黨,把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作為黨的建設的根本,視為黨的建設的靈魂,思想理論建設在黨的建設中永遠放在第一位。因為在中國,如果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就不會有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更不可能有中國革命的勝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形成,也可以說,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建黨、立黨、興黨的科學理論。

  回顧歷史,隨著近代中國的沉淪,先進的中國人奮起抗爭和探索,不論是農民階級、地主階級還是資產階級領導的各種救亡圖存運動由於沒有科學理論指導,都歸於失敗。真正引導中國找到出路的是俄國十月革命後,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把它和工人運動相結合,以之作為指導工人運動的科學理論。正是靠這一政治優勢,才能夠在舊中國無產階級人數很少、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絕大多數、經濟文化十分落後的社會裡,建立起一隻團結統一、紀律嚴明、英勇善戰的工人階級先鋒隊,從此中國革命面貌為之煥然一新。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最終找到的救國救民的科學理論武器,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僅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而且在社會主義建設、改革中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縱觀20世紀以來的歷史,黨領導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及其所取得的一切成果,歸根到底都是與馬克思主義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緊密相連的。

  二、把思想理論建設放在首位,要求我們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水平

  黨領導的偉大事業是豐富的、發展的、與時俱進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擁有最先進的思想理論去能動地指導實踐。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根本標誌,就是擁有符合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理論,而且善於運用這一理論武裝自己和指導實踐,實現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黨的建設、 特別是黨的思想理論建設不是抽象的、靜態的、絕對的,而是具體的、動態的、相對的,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和時代背景下, 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具有不同的任務、特點和要求。因此, 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必須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過程中, 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中, 以這一過程中所產生的新的理論成果―――發展中的馬克思主義來指導”[1]。黨成立88年、執政60年的實踐從正反兩方面證明,什麼時候我們能把馬克思主義不斷向前發展,就能推動我們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反之,如果我們思想僵化、保守,固守馬克思主義的某些教條,事業就會受挫。我們要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不僅要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馬克思主義,更要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實際相結合,使之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我們黨的思想路線不動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指導偉大的社會主義事業。

  正是基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毛澤東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飛躍,產生了毛澤東思想,之後帶領中國共產黨人擺脫了使中國革命幾乎陷於絕境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決議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束縛,系統地回答了有關中國革命的一系列基本問題, 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找到了一條不經過資本主義社會階段而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的道路。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毛澤東等領導人曾試圖探索一條屬於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但由於主、客觀歷史條件的限制及當時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並沒有成功開創出來,但毛澤東思想及其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是我們取之不盡的寶貴財富。

  中國要繼續前行,既要繼承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又必須超越它,這就需要中國共產黨繼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這樣的思想路線重新恢復,終於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二次飛躍,產生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共同構成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體系,撐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

  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每當歷史發展到關鍵時刻,思想解放往往會成為一個重要的開路先鋒,使我們形成或進一步豐富、完善我們的科學理論體系,由於我黨把思想理論放在首位,它又對實踐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從而指導偉大的實踐不斷地走向前進,而鮮活的實踐,又需要理論的不斷與時俱進,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都是在持續不斷地推進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產物,而要用科學理論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又必須使之大眾化。這樣黨的理論和實踐才能始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三、思想理論建設的一個重要作用, 就是為黨建各項部署提供思想保證

  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黨的建設,因為黨的建設歷來同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密切聯絡,圍繞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即黨的政治路線進行,為實現黨的中心任務服務,這是黨的建設的目的。是否圍繞黨領導的偉大事業加強黨的建設決定著黨的政治路線的貫徹,而卓有成效的自身建設保證正確路線的貫徹執行,同樣關係到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黨的建設要確保始終圍繞黨所領導的偉大事業,為它起保駕護航作用的就是黨的思想路線,即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是黨的政治路線正確與否的前提和基礎。在中國只有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來武裝全黨,才能確保黨建工作始終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保證黨始終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執政黨建設千頭萬緒,而黨建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提高治國理政的能力、保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這兩大歷史任務。同志曾經也講過這樣一段發人深醒的話,他說:“在充滿挑戰與希望的21世紀,我們黨應該怎麼加強自身建設,我們國家應該怎麼奮發圖強,怎麼保持黨的事業興旺發達和國家長治久安,這是全黨同志首先和經常考慮的非常重大的問題。要圍繞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的能力這兩大歷史性課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那麼要實現這樣的黨建任務必須以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為抓手。思想是實踐的先導,在思想理論建設中,只有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黨性原則,從思想理論上不斷加強和鞏固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才能真正掌握執政黨建設的本質要求,最終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

  黨的建設的核心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中國誰都清楚沒有人民的支援,就沒有共產黨的江山,中國共產黨最大的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絡群眾。黨執政後,為誰服務、為誰謀利,這是執政黨建設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而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其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今天中國社會轉型為發展型社會,而發展型社會的到來又影響了整個社會公共服務需求,共產黨站到這樣一個新起點上,要真正做到一切為了人民,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就必須時刻把老百姓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中。而這一切的根本首先是從思想上真正把共產黨鍛造成為民、務實的無產階級政黨,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創新發展理念,拓寬發展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切實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黨就能永遠立於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不敗之地。

  堅持改革創新,是黨不斷增強生機活力的動力、源泉。能否改革創新,決定著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而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這就要求執政黨不斷適應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要求,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用時代發展要求審視自己、以改革創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我們在60年執政黨建設實踐中堅持不懈地推進黨的建設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工作創新和方法創新,不斷為黨的建設注入新的活力,而這一切的創新,前提必須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不斷研究執政黨建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從而保證黨在任何時候都能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和我國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更好地完成了執政興國的歷史使命。

  黨風廉政建設已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所以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這是我們黨從長期執政黨建設的實踐中得到的重要認識和結論。從黨的作風上看,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同作風建設更是密不可分。黨風是黨的世界觀和黨性的外在表現,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和黨性就有什麼樣的作風,加強黨員的思想教育,增強黨性,樹立共產主義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是端正黨風的堅實基礎。所以能否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因為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問題實質是黨的生存發展問題。

  總結

  我們黨成立88年、執政60年自身建設的經驗,其中關鍵在於黨的建設始終是圍繞著黨的思想理論建設展開的,黨的思想理論建設是馬克思主義政黨自身建設的根本。

有關黨建思想政治理論研討論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