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中思想政治書論文
高中政治教材已實施了幾年,有喜也有憂。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一、關於教材內容的問題
1 教材內容偏多,課時明顯不足。其一,以往的高中政治課程包括政治常識、經濟常識、哲學常識三本教材,分三學年完成。新課改後的政治課程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和哲學四個必修模組,各模組36學時,必修模組的學習必須在高一和高二年級完成,一共是144學時。與以往相比,內容增加,而課時減少;其二,與舊教材相比,每一模組雖削減了不少繁、難、偏、舊的內容,但也增加了許多緊貼學生生活的內容,學習內容增加;其三,每一單元、甚至每一課都設定了探究活動,探究活動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完成;其四,在高中還要完成兩門選修課的學習,這些因素導致高中政治課程學習時間非常緊張。
2 教材內容的簡單壓縮導致學生學習的困難。新教材確實大量刪除了“繁、難、偏、舊”的內容,增加了符合時代要求和適合學生成長的新內容,但是也要看到:部分教材在對原有教材知識取捨上採用的是簡單壓縮方法,即將過去一個學年的學習內容壓縮在一個學期***一個模組***之中;很多理論觀點只給出結論,不進行分析。如《政治生活》中的“政協的三大職能”,只是指出有“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並沒有進行適度的解釋。《經濟生活》中的紙幣的職能、價值規律及其作用、匯率變動及其影響,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巨集觀調控的三種手段等完全抽象的概念,學生難以理解。《哲學與生活》中的“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係”、“內、外因的辯證關係原理”等知識點等沒有相對集中的表述,也沒有相關的事例作為支撐。《生活與哲學》中的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囊括了傳統中學哲學教材中約佔60~70%篇幅的唯物辯證法部分。簡單壓縮的方法導致了教師處於兩難境地:如果不補充相關內容的說明、事實,學生就不能深入理解所學內容;如果補充相關知識,教學內容必然膨脹。再加上出於對高考的焦慮,教學內容必然大幅度增加,學生課業負擔急劇加重。
3 有些內容可以進行適量刪減。教材卻佔用了較大的篇幅。如《經濟生活》中“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現實意義不大,政治色彩太濃,可以刪去或縮減;《生活與哲學》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在以前的哲學教材中只是一個簡短的“緒論”,新教材擴充出來的內容***尤其是關於“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哲學的基本問題”等內容***,脫離學生思想實際,不符合高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可以縮減。
4 教材有些內容離學生現實生活較遠,學生學習有困難。如《政治生活》中,很多老師認為書中的知識***如民主管理中的村民自治、社會聽證制度、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等***是比較空洞的,特別是對於山區的學生來講,教材的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嚴重脫節,在教學中難以令學生信服!另外,教材很多內容與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經濟生活中許多內容引用的是2003年以前的材料與資料,尤其是用“2001年青藏鐵路開工建設”材料,“這條鐵路將為美麗的西藏插上騰飛的翅膀”明顯落後於事實。
二、關於教材編排體系的問題
1 單元的體系。新教材以學生的生活邏輯為主線組織教材內容,使學科的邏輯服從於生活的邏輯,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但是新教材在單元編排體系上也存在一些問題。
***1***邏輯性不強。對於政治課教學來說,引導學生形成知識體系與框架,這無論在新授課還是在複習課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教材在以生活為主題組織內容時,卻疏忽了理論的邏輯性。以《文化生活》為例,教材的思路是“感受文化――傳承與創新文化――理解文化――發展先進文化”,這個體系邏輯性不夠,許多老師反映,不如把第三單元《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編排在第二單元之前會更加好,“感受文化――理解文化――傳承與創新文化――發展先進文化”更符合高中生的思維邏輯。又如,《生活與哲學》中第三課“時代精神的精華”綜合探究活動“走進哲學問辨人生”帶有總結性,最好放在全書的最後一單元,學完這本書之後,學生主要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走進哲學問辯人生”的內容正好是全書的邏輯延伸和歸宿:讓學生開闊視野,明辨是非,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最後歸宿到學習哲學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以及應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問題。
***2***體系性不強。在《文化生活》中,關於發展當代中國先進文化***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表述前後多次重複,分別在教材11頁、93~94頁,97頁、113~115頁等地方多次出現,雖然每處出現都有其一定道理,但是從全書整體來看,其內在體系就值得研究,重複、雜亂的體系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習帶來困難。因為有專門的第九課講“發展當代中國先進文化”,再加上綜合探究“感悟當代中國的先進”,所以,在其他地方就不必用太多的文字重複,或換個角度講,這樣教材就會順暢些。
2 單元結構問題。教材中單元結構的設計思路是:面對現實生活中的主題,以啟動、展開思維活動的過程和方法為主導,每一框設計“情境匯入―情境分析―情境迴歸”三目,由具體到抽象,由問題到解決方案,引導學生先主動探究知識,再學習比較系統的知識,最後迴歸到學生的現實生活,體現了課程理念中的新的學習觀、學生觀,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但有些目與目之間、課與課之間條理不清,出現混亂。如《經濟生活》中“供求與價格的關係”,編者在第一框題“影響價格的因素”中先講“供求影響價格”,然後在“價值決定價格”中講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同時又說明供求對價格的影響,而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這一道理,還必須向學生闡明價格對供求的影響,否則。學生就不明白在供不應求、價格高於價值後為什麼還會下跌,供過於求、價格低於價值後為什麼還會上升。在第二個框題“價格變動的影響”中,教材又分別闡述價格對消費和生產的影響,這實際上就是闡述價格對需求與供給的影響,結果“供求與價格的關係”這一知識前後多次出現,顯得零亂、口述層次不清,不利於學生準確把握知識。又如教材“市場配置資源”中,把市場經濟的優點和缺點分開講,中間卻插入市場秩序這一題目,前後內容聯絡不夠緊密。
三、關於教材探究活動的問題
1 探究活動過多。教材設計了較多的探究活動。如教材每一框的導人設有“探究與共享”欄目,教材的正文是由探究活動和原理共同組成,最後又在每一單元結束設
有綜合探究活動,其編寫的意圖是非常好的。但這樣一來,教材探究活動非常多,如《文化生活》中就有200多處探究的地方,探究活動是需要時間的,高中課時滿足不了這樣的需求。
2 一些探究活動的難度大,可操作性低。《經濟生活》中,“在‘商品――貨幣――商品’的流通過程中,‘商品――貨幣’階段的變化既重要又困難,‘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為什麼說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就一定不是商品?”高一對這一問題是無法探究的。生活與哲學教材第一單元的綜合探究“走進哲學問辯人生”中的“探究活動建議”第一條:“觀察周圍的人和事,思考其中包含的哲學道理。”下文中根據列出的“田忌賽馬”等成語故事,提出兩個探究問題:“這些故事中包含哪些哲學道理?”“這些哲理與人們的生活和實踐有什麼關係?”這些問題對剛接觸哲學,還沒有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中生來說,有點勉為其難,學生同樣無法回答。另一處活動探究設計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學生在不懂“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情況下來回答“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無論是唯物主義還是辯證法思想,都具有侷限性?”在還沒有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情況下來回答“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以往哲學相比,在內容上有什麼不同?”這樣的探究活動設計由於難度過大而無法完成。
3 有些探究活動距離一部分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如《經濟生活》中第一課的第二個框題“信用工具和外匯”,編寫者在講“信用卡”這一內容時設定了一個探究活動:“現金消費與刷卡消費有什麼不同?”對一些地處農村或偏遠地區的學生來說,大多數學生都未使用過信用卡,有的甚至不知信用卡為何物,他們又怎麼能進行比較呢?這樣的探究題就忽視了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對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說就沒有實際意義。
四、關於教材表述的問題
1 有些概念太簡單,前後聯絡不緊密,造成學生理解上的困難。如《政治生活》中的“國體”,在舊教材中它是這樣講的:“國體,即國家性質,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而統治階級的階級性質決定國家性質。”在新教材中講完“政體”的概念提出“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是與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相適應的政權組織形式”,國體的概念讓人感到困惑。《生活與哲學》中關於“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係”,“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則導致相對主義和詭辯論”中的“相對主義和詭辯論”,不僅正文中沒有相應說明,而且在相關連結中也沒有相應的解釋,這樣的表述令人不解。
2 語言的準確性不夠,有些用詞值得推敲。在《政治生活》中關於“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是這樣寫的:“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有立法權、決定權、任免權、監督權”,沒有區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
另外,《文化生活》中表述繁雜,重要地位、重要位置、重要標誌等等類似的表述有很多,讓人應接不暇。
五、關於教材編寫形式的問題
1 教材低幼化。課文中插圖過多,其中卡通人物較多,版面太花哨,像個幼兒讀物一樣,插圖內容也有點幼稚。一些教師認為,《經濟生活》中第84頁“稅收和納稅人”,“公民怎樣增強‘自覺納稅’意識,做一個守法公民”,書中有一漫畫,一個生命垂危的老人在病床上還牽掛著要繳的稅,感覺像小學的教育,不符合高一學生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
2 輔助欄目具有補充、補白、釋疑的作用。有的老師認為,相關連結與專家點評應再多點,特別是對一些易混淆的概念、一些抽象的哲學原理,名詞點選、相關連結或專家點評應增加具有針對性、答疑性、拓展性的內容,以加強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當然,新教材作為新事物有不足之處是在所難免的,只要方向正確,一線教師也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更期待它能夠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成熟,從而贏得師生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