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我國基礎教育小班化體制推行的必然性和可行性研究

  [論文關鍵詞] 素質教育 小班化教育 可行性研究 
  [論文摘要] 闡述了大班教學模式的弊端和原因,深入分析素質教育下小班化教學的特色和優點,提出實施小班化教學是當前推進我國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同時,對我國實施小班化教學的可行性進行了系統的探討和研究,對小班化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和價值。 
   
  隨著出生人口負增長、教育資源的充裕和家長對子女接受優質教育期望的提高,小班化教育已成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熱點,被稱為“教育領域一場靜悄悄的革命”。 
  所謂“小班化教學”,指的是:以促進青少年學生既全面又有個性的發展為目的,在縮減班級學生規模的基礎上,通過對包括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實施過程、教學策略和教學模式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種班級教學活動形式。 
  1 推進素質教育——我國實施小班化教學勢在必行 
  小班化教學是當代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是實現教育優質化的世界性發展趨勢,是現代化教育的發展方向和建設現代化學校的新模式。 推行素質教育,實施小班化教學在我國勢在必行。 
  1.1 小班教學使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 
  小班化的課堂教學,人數多在20~30人,符合教師的最佳關注範圍,有條件實施網式連線。在小班化教學上,教師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方便互動交流資訊,整個課堂是一張網,教師和學生都是這網上的線,任何一根線如有所反應,整張網都能顫動,教師隨時進行調節,真正做到變教案為學案,讓學生有更多練習、發言、展示、交流的機會,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有效輔導,學生學習知識更紮實、更豐富,能力得到提高。 
  1.2 小班化教學有利於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實現自主、合作、探究 
  新課程標準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學習方式,方式的變革離不開環境的支援,否則只能成為空談或淪為形式。而“小班”正是與“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最切合的教學環境。 
  1.2.1 小班化可以優化教學的物理環境。教學環境是學校教學活動所必需的客觀條件,是貫穿於教學過程中影響教師和學生的生物、物質和精神因素的總和。小班化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快地適應教學環境,減少學生之間的衝突,讓他們有更廣闊的空間學習、閱讀和娛樂。 
  1.2.2 小班化可以優化教學的心理環境。小班的組織形式給師生彼此的認識提供更多時空。教師能在單位時間內關心更多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受教師輔導的機會明顯增多,基本能做到“面向全體”,加強了情感交流和教學資訊的傳遞。 
  1.2.3 小班化可以優化課程設定。小班化教學資源上的優勢,為課程的設定安排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讓學生髮揮集體智慧,增進相互之間的合作與競爭,體驗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大部分學生不再是看客,而是真正課堂的主人。例如,可以充分進行分層教學法、遊戲教學法等。如此這般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增強,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和創新精神的加強。 
  1.3 小班化教學可以改善我國學生的個性和創新精神 
  小班化教學建立起一種全新的課程觀,強調知識的開放性和課程的綜合性,教師和學生不只是課程的“接受者”,同時也是課程的“創作者”。在師生相互交往的動態過程中建構課程意識,同時也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因此,小班化的改革為培養學生的個性、創新精神提供了更多的機會與舞臺。從而改變我國學生缺少自信、恭順無創造精神的個性。 
  1.4 小班化教學可以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 
  相對於傳統的大班教學,在教學時間上,由於班額減少,教師的工作量減輕,能有大量時間來分析學生的個性特點,做個別指導;在空間上,實行小班教學後,教師空間增大,能增加師生間、生生間交往的頻率,教師的“照顧面”明顯擴大,有更多的機會在教室內巡迴,有助於老師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面向全體;在形式上,小班教學可以採取各種教學形式,照顧到班級中學生之間的差異,靈活掌握教學要求和進度,並及時調整教學結構。 
  2 我國實施小班化教學的可行性 
  國家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教育發展的健康與否關係到國家的未來、前途、命運。在改革開放取得輝煌成就的今天,教育不容小視。在亞太一些地區,如新加坡、泰國等都在進行一系列教育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縮減班級規模。在我國,小班化教學也已具備了可行的條件。
  2.1 計劃生育效應為小班化教學提供了現實基礎 
  上世紀70~80年代,我國的人口基數大,實行的是大班教學制,一個班級的人數甚至達到了七八十人。班級的龐大給教師造成了不小的負擔。但隨著80年代後我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出生率明顯下降,升學壓力降低,這就為實施小班化教學創造了可能。 
  2.2 我國GDP總值的不斷增加是小班化教學的前提條件 
  教育的投入是小班化教學實施的關鍵所在。以泰國為例(泰國的各方面情況類似於我國),政府資金是泰國教育發展的主要來源,總的教育支出從1987年的13.48usd增加到1997年的68usd,再到 2000年的70usd。2000年,總教育支出佔政府財政預算的25.7%。從1991年開始,教育支出成為中央財政預算中最大的份額。而在我國如果能提高教育支出在政府財政預算中的份額,小班化教學將成為可能。我們來算一筆賬(以某城市為例):現任小學教師為6000人,按師生比1: 19.5 的比例來說,學生有117000人。一個有50人左右的班級,教師大約有2人左右,把班級拆為25人左右的班級,教師大約1人,但是他所面對的學生數卻減少了一半,若實行包班,就可以在不增加太多教師的情況下實現小班化教學,也有利於綜合課程的實施。目前,我國的GDP已達到小班化實施的前提條件。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投資,需要五至十年甚至更長的過程才能見到效果,但是足以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後續發展。 
  2.3 師資條件和教育資源為小班化提供了可能性 
  教師通過各種渠道的繼續教育,高學歷、高素質的教師成為小班化教學的生力軍。他們可以有效地開展小班化教學,為“綜合性的課堂”的推行展開一片新天地。其次,本科全日制小學教育專業教師也大大提高了小學教師隊伍的素質,壯大了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在推行小班化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原有的教學資源,緩解小班化校舍緊張的問題,將就近的學校整合起來,共享教學資源,合理分配老師以及教學場所。 
  2.4 小班化教學的實施應“由點及面”進行推廣和普及 
  上海、北京等地的部分小學已開展了多年的小班化教學實驗,在教學內容、方法、組織形式、實施過程、策略和模式上已有了初步的經驗,這就為我們在較大範圍內推行實施小班化教學的實踐提供了寶貴的借鑑。 
  小班化教學繼承了班級授課制的所有合理核心,又克服了大班授課制的弊端,增加了個別教學的優點。既不過分增加教育的成本,又可充分發展學生的個性。小班教學與大班教學相比,教學成本提高了,但教學效益提高了。學生獲得更多的指導,特別是享受更加充分的優質教育資源,教學質量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而大班教學使部分學生得不到更具體的指導和幫助而出現“吃不飽”或“消化不了”的現象,在小班化教學中可以得到比較有效的克服。 
  不難看出,小班化教學以它特有的優勢,逐步引領著世界基礎教育的改革浪潮,小班化教學帶給我們的將是有獨特個性的學生,有創新意識的人才。我們彷彿已經看到了“小班化教學”為素質教育帶來了曙光。 
   
  參考文獻: 
  [1] 樂毅,朱雪雯. 也談小班化教育與教育機會均等——基於美國縮小班級規模實驗的比較研究[J]. 常熟高專學報, 2003, 6: 15-17. 
  [2] 郭榮球. 小班化教育改革在美國[J]. 安徽教育學院學報, 2004, 1: 111-112. 
  [3] 谷力. 小班化教育初探[J]. 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2, 1: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