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我國基層商業銀行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現狀與解決辦法論文

  人力資源是存在於人的體能、知識、技能、能力、個性行為特徵與傾向等載體中的經濟資源。人力資源與其他資源一樣也具有物質性、可用性、有限性。人力資源是可以無限開發的資源,人們的潛能開發程度與人力資源的實際潛能是很不相稱的。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淺析我國基層商業銀行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現狀與解決辦法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淺析我國基層商業銀行人力資源培訓開發現狀與解決辦全文如下:

  【摘 要】我國的商業銀行作為我國金融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也是我國人力資源整體性開發重要組成部分,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影響。本文將從當代商業銀行的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現狀入手,分析其不足,並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中國基層商業銀行;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現狀;建議

  1.我國商業銀行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現狀及必要性

  基層商業銀行是我國商業銀行經營的基礎單位和核心機構,現如今其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基本維持以下幾個形態:

  一是適應性形態,即對新入行員工或針對新的產品、技術應用、服務專案開展的以“已崗代訓”等為主要形式的培訓。二是從屬性形態。即根據上級行安排,參與培訓。此種培訓多為強制性,培訓效果並不理想。三是社會性形態,即通過鼓勵和支援員工參加社會考試、成人進修及學歷教育進行培訓。四是傳統性形態,即依靠傳統的師傅帶徒弟式的“傳、幫、帶”形式進行培訓。

  總體來說,我國基層商業銀行的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系統仍無法體現金融業的活力與競爭性。

  培訓是人力資源實現增值的一條重要途徑。培訓與開發對於任何一個企業來說,有助於改善企業的績效,有助於增進企業的競爭優勢,有助於提高員工滿意度,有助於培育企業文化。

  對於我國的商業銀行來說,雖然經過了股份制改造,其國有化的痕跡仍然很濃,在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方面仍是落後的。相對比當今國際一流銀行,他們通過培訓已經突破發展瓶頸。如匯豐銀行的“銀行家培訓專案”為其帶來了供應不斷的訓練有素的銀行精英;渣打銀行的“優勢培訓理論”培養出了一批創造性的金融人才;花旗銀行的“人才庫庫存專案”,使職工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和發揮。

  反觀我國當前商業銀行,其缺少系統、合理的人力資源培訓開發體系,人才使用模式十分僵化,因此,我國的商業銀行進行有效的人力資源培訓與開發很有必要。

  2.分析不足

  2.1對培訓開發的規劃、組織實施及評估不足

  目前我國基層商業銀行的培訓與開發力量薄弱,主動性不夠。培訓主要依賴於上級行的統一規劃和組織,缺乏系統性、針對性、連續性,多為適應性培訓和從屬性培訓,並且存在較大的被動因素和隨意因素;員工參與社會性培訓的熱情程度不高,解決工作能力和員工素質較為欠缺,傳統性培訓因為老員工“傳、幫、帶”意識不強、責任心不強以及激勵機制欠缺等問題的存在而效果大打折扣。

  2.2培訓與開發與激勵機制沒有確立

  我國的行業銀行的激勵機制主要偏重於利潤的最大化,並沒有重視人力資源的培訓與提升,這也與上級行的激勵機制不完善有關。培訓與開發是一個長期的投資行為,其價值在短時間內不會產生。並且上級行難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合理劃分到培訓與開發方面,並且對基層商業銀行的監督機制並不完善,培訓與開發應有的資源難以獲取。

  2.3培訓內容陳舊,培訓方式落後

  銀行主要依賴於適應性培訓和從屬性培訓的培訓與開發方式,對於員工的素質培訓與潛能培訓相對過少,高層級人員的培訓與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也並不多。這種培訓往往導致與實踐相脫節,使得業務熟悉同時擁有高素質的員工並不多。

  2.4長遠的培訓系統缺失,短期培訓過多

  在培訓與開發上,培訓活動臨時發起的多,統籌計劃、安排的少。承擔培訓開發任務的職能部門相對重視,但業務部門缺乏深層次參與和協助,結果低質量的重複培訓普遍存在。

  3.提出的建議與方法

  3.1上級行應重視人力資源配訓與開發,建立長期的培訓開發系統

  基於當前我國基層商業銀行現狀,上級行政策的制定尤為重要。上級行應該看到培訓與開發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並重視起來對基層商業銀行培訓的監督力度。更應該將培訓與發展規劃列於銀行的總體發展規劃之中。

  3.2建立相關激勵機制

  只有綜合利用員工的職業發展路徑規劃,建立完善的檔案員工職業發展和績效考核結果、補償的實現和崗位培訓等方法,才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員工參與培訓的熱情,獲得良好的培訓結果。

  3.3豐富培訓內容與形式,與實踐相結合

  ***1***建立完善的培訓制度。我們必須發展“長期的員工培訓計劃”,根據員工的工作確定培訓目標和培訓課程,加強師資力量的培訓設施。在篩選建立培養,培訓考核和培訓管理,評價體系,教育培訓制度等方面,建立全面的銀行組織內的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

  ***2***可以實行分層培訓計劃。針對不同的目標,提供不同的培訓方式。例如,銀行高管人員主要培訓管理方面的內容,定期對高管人員組織風險管控、綜合管理等進行培訓。基層員工要重視其基本業務的培訓,禮儀培訓等。

  ***3***減少強制性的、與實踐關聯不大的培訓數量。培訓要著眼於真正的培訓需求當中,行政性、政策性的培訓則減。

  ***4***拓寬學習渠道。一是建立E-learning等學習平臺,將專業知識、技術經驗等通過網路、電腦等終端傳遞到員工面前。並積極使用微博等通訊工具。二是建立員工選課平臺。將內外部培訓資源整合,為員工提供“培訓選單”,員工根據需要和時間安排自主選學。

  3.4建立起完善的反饋制度

  培訓不僅要重視過程,更要注重培訓後的總結和反饋工作。通過反饋,管理層及培訓部門才能知道培訓的真正效果,並對接下來的培訓提供有效性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