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國基礎教育服務均等化的問題與對策

  論文關鍵詞:基礎教育 均等化 問題 對策 
  論文摘 要:基礎教育問題是關係到國民基本素質和社會公平的基本問題,也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然而我國人口多、底子薄,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了諸多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基礎教育的發展。本文從我國基礎教育服務非均等化的問題表現上分析其產生原因,並結合我國現實的國情條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 
  ?? 
  一、我國基礎教育服務非均等化的問題 
   
  ?國家秉承著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將基礎教育擺到了空前重要的位置,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改革和發展基礎教育的政策措施,各級政府逐步加大了財政投入力度,使得當前農村基礎教育有了較快發展,但保障水平還較低,存在問題還不少,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育管理體制存在差異性 
  ?首先,由於教育管理許可權的下放和學校自主權的擴大,導致了中央政府關於全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方針政策與地方政府在發展地方教育、滿足區域性利益之間的矛盾,以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巨集觀調控與學校自身利益的矛盾。 
  ?(二)教育資源不均衡 
  ?在財力資源配置現狀方面,全國各省區市中小學財力資源配置存在著差異。在人力資源配置現狀方面,專任教師中小學高階以上職稱教師所佔比例均是城鎮高於農村,並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三)教育環境存在差異性 
  ?不論是從客觀的地理環境來看,還是國家投資建設的基礎教育設施環境來看,城鎮和農村的教育環境都存在著懸殊很大的差異。城鎮的交通條件便利,但是農村卻很差,上學路途遙遠且沒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很多學生上學非常不方便。教學環境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學校教學樓與教育相應配套設施上都是農村遠遠落後於城鎮。 
  ?(四)人才培養不當 
  ?課本知識只是一點共性知識,共性知識是不能使人成才的,使人成才的是個性知識,共性知識學的越好,佔用的時間就越多,學習個性知識的時間就越少,成才的希望就越渺茫。但是我們的教育要求學生好好學習,鼓勵學生考高分,實際上是要求和鼓勵學生浪費過多發展個性的時間,使學生不易成才。 
  ? 
  二、我國基礎教育服務非均等化的原因 
   
  ?(一)教育資源配置的政策和制度不合理 
  ?城鄉分割制度造成城鄉之間基礎教育非均衡發展。教師分配體制擴大了城鄉教師資源之間的差異。現行的校長負責製造成了教師管理權與使用權的分離,間接地限制了教師的流動。 
  ?(二)國家財政投入不足,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我國現行基礎教育財政體制要求把發展基礎教育所需的資金交由地方負責籌措與分配,實際上等於默許了城鄉經濟發展不平衡這種客觀差異對發展教育的不利影響和制約。農村教育經費中財政性經費投入嚴重不足,城鄉之間教育基本建設和維修經費、公用經費投入差異巨大。 
  ?(三)主管基礎教育的政府級次、職能部門過多 
  ?我國五級政府都對基礎教育的發展負有一定的責任,而且基礎教育的管理還涉及教育、人事、財政等多個政府職能部門,這樣一來,如此多頭的管理,一方面會造成政府間交易成本的增大,浪費寶貴的基礎教育財政資源,另一方面又容易助長政府之間互相推諉責任的可能性,從而影響基礎教育政策的執行和落實。 
  ?(四)教育師資人才水平參差不齊 
  ?城鄉教師整體水平與素質存在巨大的差異:就城鄉教師的學歷結構而言,一些城市地區已開始實現小學教師大專化,甚至本科化,而相當多的農村地區,小學教師合格率仍主要維持在中師學歷水平。在一些落後農村地區,代課教師的比例仍高居不下,合格教師的嚴重匱乏更凸現了城鄉師資水平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