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服務論文

  社會服務與社會工作有密切關係,社會服務作為一個實踐和學術領域有較長髮展史。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對大學社會服務職能的幾點思考

  【摘 要】教學、科研和服務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大學的三項基本職能。大學社會服務的職能雖然是在其他兩項職能的基礎上產生的,但如今已成為大學三種職能中發展變化最快的一個。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發展都離不開大學的服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大學的服務職能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大學仍要把教學和科研放在首要位置,否則大學的精神將不被延續,大學也將失去它存在的價值。我國如今已是高等教育的強國,但要做到高等教育強國還需要付出很多努力,這其中就包括要處理好大學教學、科研和服務職能之間的關係。

  【關鍵詞】大學 社會服務 思考

  一 大學社會服務職能的產生與確立

  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無論是在觀念上還是在實踐中,都首先是在美國產生的。1862年《莫里爾法案》的頒佈為美國大學社會服務職能的產生提供了法律基礎。該法案規定:聯邦政府在每個州至少資助一所從事農業和機械技術教育的學院,這所學院不排斥科學和古典學科,還需開設軍事課;每州凡有國會議員一人可分得3萬英畝的公用土地或相等的土地期票;可使用出售土地所獲得的錢購買聯邦或州政府債券或其他可靠債券,以贏利擴大永久性基金。永久性基金的10%可用於購買校址;如果該資金5年內未用,將退還聯邦政府。雖然這個法案裡沒有關於贈地學院直接服務於社會的條文,但贈地學院依法開設的各種實用課程和專業,正是使贈地學院朝著這個方向發展的基礎。贈地學院通過培養大批實用的經濟發展所急需的科學技術人才,為美國工農業現代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威斯康星理念則是大學服務社會職能真正得以確立的標誌。威斯康星大學的校長範海思明確提出:“教學、科研和服務都是大學的主要職能。”威斯康星思想的核心就是“大學要走出圍牆,把大學的知識和技術優勢推向社會,傳播於社會,讓大學中的專家、學生直接參與當地的農業生產,實現大學與社群、社會的一體化。”正如布魯貝克所說的,“20世紀早期,威斯康星大學最徹底地實現了與美國州立大學相關的一個重要理想。這就是為民主社會所有需要提供服務的理想。”這不僅為當時美國其他州立大學所接受,而且後來影響了整個高等教育界,併為世界各國的高等學校所效仿。

  二 對大學社會服務職能的幾點思考

  1.大學三項職能之間的關係

  大學為社會服務職能的產生,是在大學的其他兩項職能基礎上孕育產生的,因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大學的教學和科研職能的延伸。從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的發揮來看,這一職能往往是以大學的教學和科研為依託,通過教學培養社會各個領域需要的人才,通過科研為社會提供廣泛的新知識,從而推動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從這個角度看,培養專業人才和發展新知識是為社會服務的基礎。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與其他兩個職能之間存在著天然的聯絡。

  潘懋元教授認為,“教學是基本職能,科研是重要職能,社會服務是必要職能。”但在具體實踐中,不同型別的高校對三個職能還是有所側重的。誠如教育部前部長賙濟所言:“各類高等學校的職能都是育人為本,教學、科研、社會服務協調發展,區別在於科研和社會服務所佔的比重不同。”

  我認為,對於大學而言,社會服務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做好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正如詹姆斯•杜德斯達所言:“科研與教學是大學最主要的職能,是對社會最重要的貢獻,也是教師最大作用之體現。當大學變得過度關注其他活動時,它們不僅僅要犧牲其核心任務,還會影響它們在社會中的優先權。”因此,要正確處理好大學三項職能之間的關係,不能本末倒置,這樣才能有利於大學的發展。

  2.大學社會服務的目的

  大學為社會服務職能的產生,是大學對社會開放並走向社會的結果,是為了滿足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服務社會的目的是為了自身建設的需要,因此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在人們眼中,大學已不再是那個研究高深學問的地方,而是被稱為“服務站”。“服務站”這個名稱聽起來彷彿是對大學的一種蔑視,它把大學看成了國家的工具、經濟的工具。大學已經在社會服務中漸漸地失去了自己的核心價值和象徵意義。

  我認為,大學的社會服務職能主要是強調“服務性”,而不是“功利性”。大學通過教學和科研,培養大量人才,創造新的知識,最後把成果回報給社會,這才是社會需要的,是大學服務社會的最終目的。對於大學自身來說,不能抱有功利的想法,單純是為了盈利才去服務社會的,這樣有損於大學一直以來具有的高度聲望和享有的尊敬地位。大學生命力的長久與興盛在於它對文化的創新與傳播,社會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大學。對於那些唯利是圖的大學,根本不配稱其為大學,而是營利性組織。 3.大學社會服務的限度

  不可否認,大學社會服務的職能發展至今,無論是在服務的內容、形式,還是範圍上都更加豐富。例如,很多大學相繼開展成人教育、繼續教育,開展技術推廣服務,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也日益頻繁,高校的圖書館、實驗室等教學資源和設施也逐漸地向社會開放。長期以來,大學在不知疲倦地去適應社會的需求,這樣會使大學喪失了自身的目標和獨立性。因此,在對大學社會服務職能的認識上,應把握一個度的問題。首先是量的限度。對於教師來說,他們的主要責任是教學,所以應該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培養人才上。現在有很多教師都在校外擔任兼職工作,從而忽視了教學。在課程的設定上,大學不能一味地迎合社會需求,要根據自己的特色區滿足社會的需求。第二是質的限度。社會服務要以教學、科研為基礎,不能為了單純地服務社會而犧牲了對課程質量、人才素質培養的要求。例如擴招問題。雖然國家政策的初衷是好的,是為了讓更多的人都接受高等教育,但這必然會導致一些質量不高的學生進入大學,而這些學生可能會稀釋教育資源,使大學無力為真正有能力的學生提供足夠優越的教育條件,使真正有能力的學生得不到充分的發展。本來大學是想通過擴招培養更多的人才,但是結果培養出來的大學生質量在不斷地下滑,大學生數量的增多也給就業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所以,要在大學內部正確處理教學、科研和服務三大職能的關係,不同型別、不同層次的大學履行不同的社會服務職能。

  三 解讀《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我國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大學社會服務的能力,不僅在《高等教育法》中鼓勵高等學校開展社會服務,在這次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上再一次強調要增強大學的社會服務能力。在第七章高等教育部分中寫道:“高校要牢固樹立主動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全方位開展服務。推進產學研用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開展科學普及工作,提高公眾科學素質和人文素質,積極推進文化傳播,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發展先進文化;積極參與決策諮詢,充分發揮智囊團、思想庫作用。鼓勵師生開展志願服務。”在第十三章建設現代學校制度中也寫道:“要擴大社會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學校理事會或董事會,健全社會支援和監督學校發展的長效機制。探索高等學校與行業、企業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進高等學校與科研院所、社會團體的資源共享,形成協調合作的有效機制,提高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能力。推進高校後勤社會化改革。”

  在綱要中涉及到了大學的政治服務、經濟服務、文化服務和科技服務等方面。需要注意的是,經濟服務職能主要體現在培養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創新上,而不是直接介入經濟領域從事商品交易。大學要為經濟服務,但不能成為經濟的附庸,防治商業化;大學可以為政治服務,但決不能政治化,不應該成為政治的奴婢;大學要為科技服務,但不能為實用而科學,防止功利化。

  我認為,國家在綱要中如此強調發展大學社會服務的能力,雖然是體現了國家對這一職能的重視,但同時也反映了國家對大學的過分干預,或者說是在向大學暗示:只有順從國家的意志,滿足社會的需求,才能得到國家的支援,才能生存下去。國家給了大學太大的壓力,以至於讓大學無法專心於教學與研究。為什麼現代的大學越來越偏離大學之道,我覺得就是大學承擔了過多地社會服務職能。大學變得越來越複雜,更容易受政治、經濟的影響,變成了“政府工具、經濟工具”。資金在大學的發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現在的資源競爭十分激烈,大學已不再是以前社會的寵兒,為了生存、為了發展、為了獲取資金,無論是校長、教師還是學生都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大學有所為,有所不為。“大學不是風向標,不能流行什麼就迎合什麼。大學應不斷滿足社會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慾望。”大學能在形形色色的要求中蓬勃發展,並一直具有高度的聲望,其實並非是它滿足了各類需求,而關鍵在於它核心價值和象徵意義的存在。因此,我認為國家不需要刻意去提醒大學:你們要多為社會服務。其實大學在培養人才、科技創新的過程中本身就是一種社會服務的過程。讓大學專下心來搞教學、搞科研就是對社會服務最好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賀國慶.從莫雷爾法案到威斯康星觀念——美國大學服務職能的確立[J].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83

  [2]張應強.高等教育現代化的反思與建構[M].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0

  [3]潘懋元.新編高等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4]賙濟.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推動高校科技創新工作蓬勃發展[A].大學校長縱論科技創新[C].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5]〔美〕詹姆斯•杜德斯達.大學服務社會應熱度幾何[J].教育,200717

  範文二:關於地方高校開展社會服務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論文摘要:地方高校社會服務職能的產生和發展是歷史的必然,為實現高校和社會的雙贏,科學發揮高校的社會服務職能,剖析了我國地方高校開展社會服務存在的政府巨集觀管理和高校自身發展這兩個方面的主要問題,提出政策引導、優化社會服務職能的建議和原則等。

  論文關鍵詞:地方高校;社會服務;原則

  一、地方高校開展社會服務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滿足知識經濟的興起、區域經濟的發展和地方高校自身發展的需要,地方高校社會服務職能不斷增強,但同部委直屬高校或西方發達國家的地方高校相比,我國地方高校的社會服務起步晚、實力弱,在管理和建設方面不可避免地還存在一些問題。

  1.外部管理問題

  由於我國地方高校主要由政府管理,所以管理方面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政府對地方高校干預過多。由於計劃經濟的慣性作用以及地方高校本身基礎薄弱,當前我國政府對大學開展社會服務仍然干預過多,不利於調動各類機構開展創新活動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制約了地方高校社會服務職能的發揮。在一些重大社會經濟決策方面,政府也很少聽取地方高校的專家、學者的意見和建議,缺少對地方高校的引導和激勵。

  二是政府對地方高校的資金投入不足。我國教育投入一直不足,與重點大學相比,地方高校的投入更加式微。政府投入往往過多考慮經濟效益,對地方高校自身的建設與發展不太重視,對地方高校的經費和物質支援不夠,這必然會影響地方高校社會服務的開展。另外,在有限的資金支援中,政府往往側重於地方高校的物質建設及形象工程,對智力投入不足,不能很好地利用地方高校的人才和智力優勢,從而阻礙了地方高校社會服務的開展。

  三是政府對地方高校與企業的合作缺乏指導與協調。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地方高校與企業這兩種性質不同的社會機構之間產生了越來越密切的聯絡。地方高校可以利用知識主動為企業的發展服務。企業也可以為地方高校提供訓練和應用場所,促進高校發展。地方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有利於雙方實現互利共贏。然而在地方高校與企業的合作中,由於政府的缺位,使得校企雙方的合作難以為繼或擴大。

  2.自身建設問題

  影響我國地方高校社會服務工作開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方高校自身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非理性的辦學定位及辦學規模造成資源浪費。任何大學都必須從現有的實力和條件出發,制定適合自己的辦學定位。但是,近年來一些地方本科高校對自身的性質、特點、師資力量、辦學設施等認識不夠深刻,導致不顧區域經濟發展的實際千方百計拔高辦學層次,擴大辦學規模。從長遠來看,地方高校定位的不切實際必然會導致它喪失自身的優勢和特色,難以形成面向區域經濟社會的服務型教育體系。

  二是趨同的專業設定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學科和專業是高校組織的基本構成單元,是高校發展的關鍵。地方高校社會服務的領域、範圍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高校的專業結構和專業規模決定的。但是,目前我國地方高校在專業設定上受到很多限制,低水平重複設定比較普遍,不能按照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有針對性地培養人才及服務地方,制約了地方高校服務區域的領域和範圍,影響了社會服務工作的開展。

  三是科學研究總體實力差,科研成果轉化率低。地方高校科學研究由於基礎薄弱,經費投入不足,零星散打,名師和學科帶頭人匱乏,難以形成氣候,科學研究總體實力差;一些科研選題全憑個人興趣或學校要求,脫離社會實際,與市場脫節,科研成果難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轉化率不高,從而影響了地方高校社會服務的水平。

  四是地方高校缺乏與地方之間積極互動的主體意識。一些地方高校由於與當地政府、企業間缺乏資訊交流與溝通機制,沒有深入瞭解當前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進展情況、對區域內的資源未能進行很好的分析,對區域的發展目標和發展趨勢不瞭解,因而難以真正把握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脈搏,對當地政府的發展戰略思路、戰略目標、戰略重點和戰略路徑等缺少了解,不瞭解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對教育的需求,使得地方高校難以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與社會銜接,從而使得高校社會服務往往是有規劃無落實,影響了地方高校的社會服務。

  五是服務地方使命感的缺乏以及社會服務機制的不完善。目前相當一部分高校往往把對社會、市場的教育服務等同於對社會現實需求的簡單服從和適應,在服務社會和市場的過程中未能實現對社會發展的引領作用。此外,地方高校社會服務機制的不完善也不利於地方高校潛在社會服務能力的充分發揮。一部分地方高校社會服務管理觀念落後,管理機制不完善,對開展社會服務者缺乏相應的激勵政策,各部門的職權劃分不明晰,管理組織不完善,開展社會服務的隊伍“散”、“亂”現象嚴重,組織協調不力。

  二、地方高校開展社會服務的對策研究

  綜上所述,地方高校在優化社會服務職能時必須明確政府巨集觀管理的許可權和職責,加強高校自身的建設。

  1.政府政策引導

  一是擴大地方高校的辦學自主權。長期以來,政府對我國地方大學管理過細過多,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發展。因此,地方政府要轉變觀念,進一步放權,鼓勵地方高校發揮各自的優勢,自主培養人才,合理配置資源。減少和規範對學校的行政審批事項,依法保障學校充分行使辦學自主權。政府對地方高校主要進行巨集觀調控,削弱政府在微觀領域的介入範圍和力度。政府部門在制訂教育方針、發展戰略、組織協調等方面加強巨集觀調控,引導大學社會服務系統的建立健全,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鼓勵社會各界參與資訊平臺的搭建,在高校與社會之間充當中介,建立透明的市場體系。

  二是在財政和稅收政策上扶持地方高校。一方面,各級政府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完善對地方高校資金投入的法律保障體系,以確保地方高校的教育經費能夠足額按時到位,保證地方高校持續穩定發展,保證其社會服務工作的順利開展。另一方面,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政府制訂相應的措施,鼓勵個人、企業和社會對地方高校進行投資,逐步建立以財政撥款為主、多渠道籌措資金的投資體制。同時,對於地方高校技術成果的轉化專案要給予稅收政策上的優惠。

  三是促進地方高校與企業的聯絡。企業是技術創新的主體,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最終要在企業實現,大學介入企業高新技術產業化的過程是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要形式。在促進企業與高校的合作中,政府的引導作用至關重要。政府採取積極的政策措施使地方高校與企業相互瞭解,密切合作,加強地方高校與企業的聯絡。還可以鼓勵地方高校與企業共建產學研基地,允許並支援地方高校和企業的專家教授、技術人才進行考察和調研;協助和組織地方高校和企業聯合培訓在職人員。

  2.地方高校開展社會服務的自我優化

  一是轉變觀念,強化社會服務意識。作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力量,地方高校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優勢,創新思路,打破單一服務模式,堅持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務意識,樹立合作雙贏的服務觀,走多方面開展服務之路。因此,地方高校必須摒棄為辦學而辦學的觀念,應主動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尤其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具體實踐中,以大學的精神文化輻射和影響社會。   二是合理定位,轉變發展方式。地方高校的準確定位是學校改革和發展的基本依據,引導著學校的發展方向。地方高校在進行定位時,必須堅持從學校自身的條件出發,考慮人才培養的規格,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型別和層次,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在辦學目標上,地方高校必須針對地方當前和長遠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等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提出包括專業、型別、層次、規模等在內的人才培養的具體要求,明確辦學目標。另外,在進行定位時,還要考慮自己的辦學特色。只有找準自己的方向,地方高校培養的人才才能滿足地方需求,才能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學校才能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三是加強專業建設。地方高校在人才培養、科技經濟、教育文化等方面為地方社會提供服務,而合理的專業是實現這些服務職能的重要保證。要結合地方實際和自身基礎,利用地方的地緣優勢、資源優勢和產業優勢,調整學科專業結構,找準適合自己的學科發展方向,設定對口專業,建設自己的特色專業,發揮專業的龍頭作用和品牌效應,滿足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

  四是推進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學校要始終堅持教育教學研究與應用性、開發性研究並重的原則,緊密結合學校和地方的實際,立足於地方需求,從地方特有的資源出發,根據地方的需要調整研究方向,優化科研平臺,培育具有地方特點的科研特色。地方高等學校科研部門應該積極牽頭,搭建科研平臺,為服務企業提供硬體保證。同時高校採取多種靈活的科研方式,為地方提供人才、技術和諮詢等服務,利用高科技成果吸引企業投資,為地方創造財富。而企業可以依託高校科技力量,研發具有自主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解決企業發展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通過校企合作,促使大量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地方社會和高校的雙贏。

  五是完善社會服務機制。地方高校開展社會服務不是權宜之計,必須構建和完善地方高校的社會服務機制。社會服務機制涉及觀念、政策、措施、操作方式等方面及其相互聯絡,要在科學的組織形式和內部管理形式等方面建立良好的執行機制,強化提供服務的條件和能力。

  三、我國地方高校開展社會服務職能應堅持的原則

  1.人才培養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

  高等教育是一種以傳授和探究高深學問為主要內容的培養高層次優秀職業人員的活動。從職業人員的培養、學術理論型人才的塑造到實用型人才的培養,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專門化趨勢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知識的高度分化與高度綜合賦予了高等教育新的使命——為社會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不論時代怎樣變化,高等教育始終以人才的培養為基本核心。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機構,高校既承擔著儲存和傳遞知識的使命,又承擔著創造和應用知識的使命,而這些作用的發揮最終需要通過人才的培養來實現。只有做好人才培養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為經濟發展服務。

  在我國大學的外部規律中,社會服務主要以有償服務為主,缺乏公益性。這主要是因為大學面臨經費嚴重不足的困境,為了自我維持而不得不採取這樣的策略。高校社會服務的有償性使得一些地方高校產生了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他們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創收上,過分強調高校的經濟效益,忽視了對人才素質的培養,嚴重背離了高校為社會服務的宗旨,偏離了高等教育的本質。作為負有為人類社會及其未來培養人才和發展學術崇高職能的大學,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是責無旁貸的。如果不能得到充分的履行,將不利於大學的維持與生存。因此,為了有效地提高社會服務,同時也為了地方高校自身的發展,地方高校應該克服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錯誤傾向,做到社會服務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實現經濟價值和教育價值的統一。

  2.突出特色

  地方高校在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時,要考慮差異性,根據學校自身的地緣優勢和人緣優勢,揚長避短,打造社會服務的強項和品牌,克服同質化傾向,選擇適合自己的模式,形成各自的辦學理念和風格,以便更好地為社會發展服務。“特色是戰鬥力,特色是生產力,要異峰突起,出奇制勝,要在異和奇上做文章。”①地方高校突出特色是滿足社會發展要求,適應地方經濟區域化發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必須改變傳統的辦學模式,積極融入當地經濟建設,主動適應社會需求,充分了解服務區域內的產業結構、人才市場、民眾需求等狀況,與當地企事業單位建立穩定、可靠、互利的合作關係,利用高校的智力資源全方位服務於社會。地方高校的社會服務特色是地方高校長期追求的目標。

  3.地方與高校共贏

  堅持以社會服務為宗旨、走產學研結合之路是當前和今後相當長時期我國高等教育系統的一項重要工作。地方高校必須正確處理好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關係,建立協調的職能體系。地方高校要從本校和地方實際出發,把產學研結合列入學校發展規劃,和地方科研人員共同組成地方研究群體,使學校的科研更加貼近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與企業、地方政府共同建立產學研合作研究基地,積極參與科技攻關和專案研發等各類科研課題,將科研優勢轉化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推動自身以及地方區域創新體系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快速全面協調發展。

  地方高校社會服務職能的產生和發展是歷史的必然。地方大學在開展服務活動時應該面向未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如何在知識經濟時代更好地理順各級政府和地方高校之間的關係,協調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之間的關係,加強自身的建設,服務於社會的經濟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實現地方高校與社會的共生和雙贏,是需要不斷深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