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論文參考

  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把我國帶入了生產和發展的黃金時期,如果建築施工的管理工作做得好,專案經濟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使國民經濟得到健康的發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有關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範文一:土木工程管理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土木工程建設是我國一項比較大的工程專案,世界經濟飛快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們對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要求越來越高,但施工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土木工程質量還沒有達到人們需求的結果。土木管理部門必須根據出現的問題,科學的進行管理,有效的進行施工,採取有針對性的去解決實際問題,有效的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質量,讓土木工程質量達到國際標準。

  一、土木工程管理施工過程質量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有效的監督與制約機制

  現在很多土木施工企業沒有認識到建立監督與制約機構的重要性,很多土木工程專案施工存在一定問題,但在施工驗收是合格的。因此很多土木企業沒有把握質量關,而是弄公關,因此不重視監督機制的建立。即使現在很多企業建立了監督與制約機構,基本都是形同虛設,都是應付上級檢查的,監督機構沒有認真履行職責。監督機構不科學、不繫統,監督力量不夠,致使土木工程專案質量不合格,嚴重的話可能給土木工程質量帶來毀滅性災難,因此要重視監督機制建立,科學的、系統的去監督與管理,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質量,嚴把質量關。

  2.施工設計方案頻繁變更

  施工設計方案是做好土木工程施工專案的基礎,也是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對土木工程施工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現階段,很多土木工程施工專案之所以會出現施工質量問題,就是由於施工設計不規範造成的,導致在施工過程中設計方案的頻繁變更,影響了正常的施工進度,降低了土木工程的施工質量很多土木工程施工企業沒有認識到施工設計方案的重要性,僅僅將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的重點放在具體的施工階段,導致施工企業產生投資超限等問題,阻礙了土木工程施工過程的正常開展此外,很多施工設計方案存在著設計不完善!準備不充分等問題,使具體的施工過程與施工設計方案存在著很大的偏差,也會造成施工設計方案頻繁變更。

  3.施工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我國處於社會的建設時期,土木工程建設規模越來越大,導致專業技術人才與職業素質人員大量缺乏,促使施工人員的素質不高,很多工人對土木工程專業技術不瞭解,職業素質能力不強的人進入土木工程施工單位,促使土木工程質量下降。很多土木工程施工企業注重經濟效益,忽略工人的崗前培訓,降低了成本,但嚴重影響土木工程的質量。工程質量提高一方面依賴於嚴格的監督與管理,主要依靠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與職業素養,要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質量,人員素質提高是勢在必行的。

  二、土木工程管理施工過程質量控制的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質量監督與制約機制

  為了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水平,打造高質量的土木工程,必須建立健全施工質量監督與制約機制,通過利用現代化!資訊化的施工質量監督與控制手段,提高施工質量監督的技術水平,建立完善的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監督與控制體系,並完善施工質量的測評與預警體系,以滿足土木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需要應當根據土木工程的建設目標和施工設計方案,科學規劃施工工程的流程與架構。此外,應土木工程施工企業應聯合建設單位、建立機構、承包單位和業主方聯合組成質量控制與監管小組,對土木工程的施工過程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與管理,確保土木工程施工過程符合工程建設標準。

  2.加強設計階段的質量管理

  土木工程施工依賴於土木工程設計,施工完全依賴於施工圖進行施工。土木工程設計對土木工程質量有很重要影響,因此比較加強設計階段的質量管理。

  三、加強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

  施工階段的質量控制需要主要做好以下幾方面:首先要加強對施工人員、施工裝置、建築材料的控制,提高施工人員的操作技能和知識水平,使其具備施工過程需要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素質,樹立起強烈的責任心與使命感,提高施工效率要做好建築材料的控制與管理制度,加強對於建築材料的檢驗與管理,杜絕質量不達標的建築材料進入到施工場地中來。其次要嚴格控制施工工序與施工環境,根據工程專案建設的需要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做好施工裝置和施工材料的管理,避免出現建築材料亂堆亂放的現象,為土木工程施工營造安全、文明的施工環境。最後要加強施工進度控制,綜合考慮工程建設的需要、合同工期、施工環境的相關因素,制定出施工進度計劃表,對施工裝置、工種排程、施工方法等方面做出具體的安排要加強施工進度進行監督和管理,確保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計劃表施工。總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必要的,是保障土木工程施工質量的關鍵因素。工程質量是關係民生的大事,有關部門要大力抓土木工程質量問題,施工企業要培養合格的施工人員,保證土木工程施工的質量,工程質量是整個土木工程施工的最重要階段。

  有關工程管理專業畢業論文範文二: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安全事故探析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作為事業單位在安全生產工作上有自身的特點。2014新《安全生產法》規定,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理安全。為此,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必須適應新的形勢,積極踐行“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理念,開創安全生產工作新局面。

  1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安全生產工作面對的三個層次

  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肩負著維護、管理堤壩設施安全的重任,把防洪保安、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作為第一要務,其安全生產因工作所處的環境不同也各具特色。按照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性質和工作任務的不同及承擔的安全風險不同,筆者將其劃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以堤壩設施、裝置維護為重點的安全生產工作,包括堤壩的日常除雜、堤面平整、機械定期保養、林業管理、年度險工險段的觀測與整治計劃的落實,通過實施月工作檢查考核,督促日常工作任務的完成;二是以堤壩設施、裝置操作執行為重點的安全生產工作,包括涵閘的開啟與關閉作業、堤防通行設施的管理及各種潛在的不安全因素的預防等,通過相關操作程式與規定的落實,防止人身意外安全事故的發生;三是駐地機關日常性的人財物安全性防範。

  2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安全事故常見型別綜述

  1堤壩潰口安全事故。堤壩潰口屬於重大安全事故,能導致一方區域群眾生命財產出現重大損失。但這類重大安全事故只是在特定條件下可能發生,如高水位下的水庫涵閘潰壩,或在汛期堤防高洪水位下的潰堤。從工程安全技術角度論證,這是重大安全事故發生前是有預兆期的,也是可控可預防的,關鍵在於預防,及早發現險情隱患,就能及時成功處置,避免險情擴大釀成潰口重大事故。當前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區域社會財富積累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潰口性水災所造成的生命、財產的損失是巨大的,因而也是淹不起的、竭力避免的。

  2堤防工程設施執行對人造成傷害的安全事故。如涵閘開啟,不提前對下游河道進行公告,下洩高勢能水流就可能對停留在河道中的人員產生危害;再如堤防土堤面晴通雨阻的攔車卡設施,因低位攔杆夜間放任不收回,就可能因警示訊號不明導致行人與之相撞的情況發生,若是駕駛摩托車等通行,發生相撞致人傷殘或死亡的可能性更大。

  3堤壩日常管護工作發生的人身傷害事故。這類一般性安全事故發生率了很低,傷害物件以個體為單位,如在操作機械勞動過程中不穿戴防護物品、不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仍有可能發生眼睛及手腳四肢等部位受到物體傷害的事故發生。

  4堤壩在建工程安全防護設施不到位及竣工後安全隱患來清除導致的他人傷亡事故。在建工程因安全防護設施不到位,導致有遊人在附近河道游泳發生意外事故也是可預防的。但事故發生了,工程建設方或施工方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還有一種特殊情況下的安全事故發生,是通過追溯以往歷史而形成的一種特別責任關係,如工程建設方或施工方在河灘上取土形成的深坑,在工程竣工後沒有恢復原貌,到來年的某一時候,洪水來臨或其它物體遮蓋後,危害險表象消失,使不熟悉的人產生誤判,可能誤入深坑溺亡,導致人身傷亡民事訴訟產生,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往往成為了第一被告。

  3運用安全生產法對常見事故的剖析得到的啟示

  1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安全責任意識、風險意識要加強。按照防汛、工程整治及日常堤壩設施維護的工作性質不同,工程管理單位在安全生產工作中所承擔的責任是不同的。一是汛期堤壩安全責任。如防汛工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水庫、堤防部門按預案要求要切實履行好技術保障、資訊保障、指揮機關正常執行後勤保障等職責,安全工作不能缺位、失位。二是堤壩安全主體責任。如日常維護與管理工作,工程管理單位要切實承擔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設施、裝置執行安全的管理,防止對他人人身傷害的事故發生,同時,對基層一線勞動的工作人員,不論是本單位人員還是臨時僱請人員,都要加強安全技術指導,打造較好的安全生產環境,防止安全事故發生。三是涉堤涉河在建工程的安全監管責任。工程管理單位主要職責是管理、一般不承擔工程專案建設任務,不是涉堤涉河工程專案類的業主,但是法律賦予其有監管、審批許可許可權,因此,涉堤涉河工程無論是在建之中還是竣工驗收之時,應把安全監管責任落實到實處,安全防護不到,工程不允開工;隱患不消除,驗收不允過關。

  2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要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抓手。2013年,水利部針對水利安全生產工作的實際,出臺了適用於水利工程管理單位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評定的標準,該標準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範》AQ/T9006-2010的核心要素為基礎,共設定13個一級專案、44個二級專案和122個三級專案。2015年,湖北省水利廳出臺《河道堤防工程管理考核辦法》及《河道堤防工程管理考核標準》,要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堤防日常管理工作中現部署、同考核、同兌現。目前,該項工作已進入廣泛宣傳發動階段,計劃在年底正式實行。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要以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為抓手,要重點解決安全生產存在的重形式輕實幹、重措施輕兌現、重治標輕治本、重處罰輕教育、重靜態輕動態、重事後輕事前等問題,建立健全相關配套規章制度,努力打造水利行業安全文化,持之以恆地培育、引導,全面提升安全生產工作的綜合水平。

  3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要安全生產體制機制上創新進取。一是努力減輕堤壩洪災的影響程度。防洪保安是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主業,但目前情況來看,水利工程單有些堤壩的建設標準並沒有完全達到防禦百年一遇的標準,而且在學術研究層面上對是否所有堤防都要達到防禦百年一遇的標準存在爭論,且防洪減災等非工程措施的運用,為堤壩防洪減災安全工作指明瞭一個方向,因此,探索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安全生產體制、預警機制、應急管理機制及防洪減災體系,很有必要。特別在洪泛區、分蓄洪區,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領導,參與區域防洪規劃設計,逐步完善區域防洪預防預案,建立洪水保險機制,減輕洪災安全事故的影響程度。二是在安全生產經費年度預算管理制度上要創新。當前,國家對企業安全生產的經費保障方面,已有明確有法規保障,但在事業單位安全生產投入上,安全維護費用、教育培訓支出、安全文化建設、職業健康保護及工傷保險等方面,各單位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主要原因是安全生產經費在年度預算上沒有形成統一的共識,安全生產的經費積累沒有可靠的渠道保證,且上級撥付與單位自籌等經費積累路徑,不好強制性規定。但筆者認為,從各單位的水土、林業資源創收收入中以一定比例來提取安全生產專項儲備經費,加上年度上級安全生產專項投入,逐年積累,就能形成安全生產投入與效益的良性迴圈,為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推進提供財力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