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經濟區農業發展戰略重點淺析論文

  農業發展戰略即一國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具有全域性性、決定性、長遠性的有關農業發展重大問題的籌劃與決策。通常包括戰略目標、戰略重點、戰略步驟、戰略措施等方面的內容。在實際應用中農業發展戰略就是農業發展的長期規劃。以下是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黔中經濟區農業發展戰略重點淺析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閱讀!

  黔中經濟區農業發展戰略重點淺析全文如下:
 

  黔中經濟區要想成為拉動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就不能忽視農業的發展,基於貴州省的自然條件、經濟社會的發展程度以及環境保護的要求,黔中經濟區農業發展應該是追求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現代農業體系,這種可持續的現代農業不僅是資源上的可持續,還是經濟上的可持續。資源上的可持續性指的是要合理利用各種農業資源特別是各種農業自然資源,保證各種自然資源能夠永續利用;經濟上的可持續性指的是農業生產能夠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為實現資源和經濟上的可持續性,黔中經濟區農業發展的戰略重點應該在以下三個方面:①積極開展生態農業建設;②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③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

  1、積極開展生態農業建設

  中國在農業生產中的化肥農藥平均用量遠遠超過世界上農產品高產的國家,但糧食的平均單位面積產量卻比不上這些高產國家。農業化學品的普遍使用所導致的環境汙染問題加劇了我國的赤潮問題、水汙染問題和食品安全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使用生態農業的方法。

  生態農業是一種在保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態學、生態經濟學規律,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和現代科學技術,集約化經營的農業發展模式,是按照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原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和現代管理手段,以及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現代化農業,是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的農業生產方式。

  貴州省位於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的上游,其生態較脆弱,水土流失較嚴重,全省有明顯侵蝕的土壤面積為7.329萬km2,佔全省總面積的41.6%。因此在農業生產上必須注重環境保護,這樣發展生態農業就成為必然選擇。另外,貴州省的省情也為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能和便利。首先,貴州省仍處於工業發展的初期,三廢的排放量少,工業汙染對環境的破壞程度小,這位生態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前景。其次,貴州省儲存了較好的自然和生態文化,全省森林覆蓋率為39.9%,比全國高出1.2倍,有利於生態文明的建設。與此同時,貴州省明顯的立體氣候特徵和複雜多樣的噶斯特地貌,同時具有氣候、生物的多樣性、低緯度、高海拔的農業生態特點,也為生態農業的建設提供了便利[1]。

  近年來,貴州省的生態農業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過分依賴傳統技術、封閉經營、規模狹小等方面,仍然沒有擺脫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特徵。黔中經濟區作為貴州省經濟發展最好的區域,擁有較好的基礎設施、技術條件和較大的市場需求,是發展生態農業最適宜的區域,而且黔中經濟區通過積極開展生態農業的建設來實現生產發展、能源再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經濟效益等相統一的綜合性效果,有助於為全省農業發展樹立榜樣,有助於黔中經濟區成為貴州經濟發展的發動機。

  2、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

  特色農業就是將區域內獨特的農業資源開發成特有的名優產品,轉化為特色商品的現代農業。特色農業的發展是以追求最佳效益--實現最大的經濟效益和最優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為目的,因此發展特色農業應該依據區域內整體資源優勢及特點,大力突出地域特色,圍繞市場需求,堅持以科技為先導,高效率地配置各種生產要素,以某一特定生產物件或生產目的為目標,形成規模適度、特色突出、效益良好和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非均衡農業生產體系。特色農業的發展是適應當前社會消費需求、世界經濟一體化和全球農業市場細分需要的必然結果。

  貴州省生物資源豐富,是多種植物區地理成分匯聚地,北方植物、南亞熱帶植物、中亞熱帶植物、北亞熱帶植物,暖溫帶植物等在貴州省內均有生長。貴州南部接廣西,東部接湖南,北部接四川,西部接雲南,因而多種植被交叉彙集於貴州。貴州所擁有的植物種類僅次於雲南、四川、廣東三省,在國內居前列。除熱帶作物外,全國的農作物、果樹、蔬菜、畜禽的種類在貴州均適宜種植和養殖。這一切均說明了貴州氣候對農畜生物具有多宜性,農業結構調整的迴旋餘地大,生物資源的深層次開發極具潛力。在各類生物資源中貴州中草藥資源尤其豐富,貴州擁有4294種中草藥資源,僅次於雲南的5050種和四川的4354種,但如果按平均國土面積上藥用植物種類的數量來排隊,貴州省則居全國第一位[2]。

  貴州省除了生物資源豐富外,其農村生態旅遊資源也極其豐富。貴州省岩溶地貌區佔73%,造就了貴州省優美的喀斯特風光和茂密的森林,使貴州省有山皆綠,有水皆清,有豐富的民族風情和古樸的農耕文化,宜人的氣候是南方炎熱夏季中的涼島,因而被譽為全國的“公園省”。

  儘管貴州省這些豐富的植物資源和風景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利用,但是卻給貴州省發展特色農業打下了紮實的基礎;黔中經濟區憑藉其良好的交通條件以及較好的工業基礎條件,通過農業科技園區和農業生態旅遊區的建設,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業,完全可以成為拉動貴州省和黔中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

  3、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

  農業產業化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主導產業、產品為重點,優化組合各種生產要素,實行區域化佈局、專業化生產、規模化建設、系列化加工、社會化服務、企業化管理,形成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農工商、農科教一體化經營體系,使農業走上自我發展,自我積累、自我約束、自我調節的良性發展軌道的現代化經營方式和產業組織形式。它的實質上是指對傳統農業進行技術改造,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的過程。這種經營模式從整體上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是加速農業現代化的有效途徑。

  農業產業化是一個農村複合生態系統,涉及到農業生產與二、二產業的聯合,由此在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時要考慮與本地的特色動植物資源和旅遊資源結合,使本地區的三次產業能夠實現有機融合,通過產業化鏈條的延伸來拉動農業本身以及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

  4、結論

  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農業必須是可持續的,而這種可持續不僅是資源上的可持續,還包含經濟上的可持續,發展生態農業能夠有助於資源可持續性的實現,但經濟上的可持續就要依靠發展特色農業和農業產業化來實現。實際上,黔中經濟區農業發展的思路應該是以生態農業建設為前提,以特色農業為基礎,通過農業產業化來實現產業鏈條的延伸,從而實現經濟、生態、社會三者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