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體育概論論文

  社會體育在我國體育事業中佔有重要地位,它關係到人民體質的增強、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是文明、科學、健康生活方式的組成部分。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社會體育學視角下的體育教育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逐漸深入,關於體育的素質教育改革已然成為了改革的重點內容,素質教育改革下的體育教學在很大的程度上區別於傳統的體育教學,它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的個人發展以及體育精神的構建,而不是一味地以體育的水平和科學的指標來衡量學生的體育素質和體育水平。在這一點上,社會體育學的宗旨和內容與這一點不謀而合,因此將社會體育學的觀念充分地與當前體育教育結合起來,對於當代的體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有著積極的啟示意義。

  關鍵詞:社會體育學;視角;體育;教學

  一、社會體育學視角下體育教育的目標

  1.打破嚴格的競技標準,突出人性化發展。

  社會體育學是一種大眾化的體育學習,適用於社會的所有成員,強調的是體育的精神功能和社會功能,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有明確指標的體育教學,而是以學習者的體育素質為核心,以不斷地增強體育能力為根本,促進個人在體育練習過程中技能的提高,體育意識的增強及體育素質的上升。將社會體育學與當前的體育教學聯絡起來,能夠不斷地促進真正素質意義上的體育教育的發展。

  2.更加強調一種健康積極的生活態度。

  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融入社會體育學的核心價值,突出個體發展過程中的精神水平的提高,不斷地打破嚴格的競技標準,更加強調一種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更加強調個人情感的健康、身體體質的增強。實現社會體育學與當前體育教學的結合,能夠充分地構建學生的健全體魄和精神建設,對於個人的成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社會體育學視角下的體育教學能夠實現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體育教育,對於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有著至為關鍵的推動作用。

  二、當前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

  1.一味地以競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

  目前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一味地以競技的標準來要求學生,忽視了個體的發展。競技只是體育教育結果考核的一個指標,而不是體育教學的全部內涵,但是在很多的體育教學課堂上卻忽視了這一方面,認為競技考核的標準是體育教學的最終意義,忽視了體育教學的內容和必要的技能的訓練,一味地重視考試和測試的結果,對於學生個人的成長是很不利的,對於素質教育改革的貫徹產生了較大的阻礙作用。因此要想充分地實現真正素質意義上的體育教學,就要首先改善這個局面和觀念。

  2.從觀念上忽視了社會體育學的價值。

  對於社會體育學的認識不到位,是目前體育教學中問題產生的另一個因素。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很多的老師和學生錯誤地認為體育能力就是競技和考核的成績,忽視了體育素質和能力的訓練。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體育學的發展就是體育教學的根本目標,就是完完全全地實現體育的精神功能和社會功能,不再單單地以一個人的體育成績來判斷其體育水平,在具體的體育學習中更加強調體育精神的構建、體育素質的提升及體育的實用價值的融合,實現體育學習與應用的相融合,這是素質教育改革下的體育教學的根本所在,也是體育教學的關鍵。

  3.在體育課堂上沒有更多地融入以人為本的觀念。

  在很多的體育課堂上對於體育認識的錯誤導致了體育學習方向的偏頗,在具體的體育學習過程中,很多的老師只是嚴格地按照固定的體育學習標準來進行體育的教學,忽視了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例如體育學習和訓練中分成好多個不同的專案,不同的專案對於學生鍛鍊的重點不同,但是錯誤的觀念認為,只有將所有的專案都做好才算得上是合格的學生,這種認識本身就是有問題的,那就是忽視了學生的個人特長的發揮和學生體育能力的差異性。有的學生可能在有的專案達不到正常的標準卻在另一方面有超常的水平,如果只是一味地一刀切,會對學生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傷害。

  三、如何實現社會體育學與體育教學的融合

  1.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實現重心由競技向精神層面的轉化。

  實現社會體育學與當前的體育教學相融合,首先要做到的是在具體的體育學習過程中要實現教學重心由競技層面向精神層面的轉化,就是說要更加重視體育帶給學生的精神意義的提高,讓這種精神逐漸地滲透在學生以後生活的各個領域,促進他們個人能力的全面提高。學習體育的終極意義就是為了全面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充分地實現他們的各項技能的訓練,不斷地增強自身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實現社會體育學觀念對於體育教學的滲透,不斷地促進學生各項能力的提高。歸根到底,體育的訓練和練習是為了提高個人的競技精神,而不是競技本身,這是一種追求形而上的理念,並將這種精神作用於形而下的學習和生活中。

  2.充分地尊重學生個體的體育能力發展。

  充分地尊重學生個人的體育能力的發展,是體育教學的關鍵所在。在對於體育的教學和能力的訓練過程中,要把重視學生的體育精神、體育能力放在首位,不斷地通過專項的訓練來達到這一目的,而不是以訓練過程本身作為最終目的。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體能力的發展,就是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不能通過單一的訓練標準和評價指標來對學生做出片面的評價。個體的差異性是造就體育才能、推動體育事業發展的關鍵所在,正如眾多的體育運動員,他們所擅長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項或者兩項。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個人的特長,同時也不能過多地強調個人學生的平衡性,要容許差異的存在。這種差異效能夠以人為本,充分地尊重學生個體的發展。

  3.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要增強體育的社會功能和價值。

  積極地在體育的教學過程中融合社會體育學的因素,就要充分地重視社會體育學的社會功能和社會價值。關於體育的學習已不再簡簡單單的是一種學科的訓練,而要將它的發展與社會相結合,即將它部分實用化,這對於社會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推動意義,同時也能夠極大地促進素質教育下的體育教育改革。社會教育學帶給學生的是真正意義上的體育能力的訓練,包括個人的抗壓能力、生活狀態的調整等。因此在具體的體育學習和訓練中要充分地保證這種實用精神的實現,在授課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學手段還是教學宗旨都要充分地體現這一點,這對於學生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實現社會體育學與當代體育教育的結合,能夠不斷地將社會體育的社會功能、精神功能與體育的教學相融合,在很大的程度上打破了較為單一的體育教學標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人性化體育教學。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體體育能力的發展,突出體育本身的實用價值,即實現身體素質水平的提高,而不再是僅僅的體育競技成績的提高。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不斷地融入社會體育學的內涵和標準,對於素質教育下的體育改革有著至關重要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徐曉燕:社會體育學教學初探[J].浙江省第十四屆運動會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2010.

  [2]黃靖:體育社會學的教學改革創新與實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12.

  [3]矯禎玉:“三點式”教學法在學校體育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3.

  [4]方千華、黃漢升:我國體育社會科學研究課題特徵分析——以1997年-2004年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體育學立項課題為例[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6.

  [5]陳曉斌:加強創新提高學校體育教學質量[J].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11,5.

  [6]馬豔紅:《學校體育學》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程式及策略探析[J].瀋陽體育學院學報,2007,1.

  篇2

  淺析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有效銜接

  摘要:為了促進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更好地銜接,本文通過文獻資料、邏輯分析法及訪談法對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研究。研究的內容涉及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現狀、異同點、相關關係、作用以及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銜接方法等問題。研究結果顯示: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體育組織的各項體育活動、學校體育在課程方面進行整改、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引進社會體育人才進入學校等手段都是非常有利於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進行有效銜接的。

  關鍵詞:學校體育 社會體育 有效銜接

  當今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好,生活條件也隨之發展的越來越好了,所以說人們對自身的健康要求也就越來越高了,人們對體育健身的慾望也就越來越強烈了。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是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將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有效的銜接是當今很重要的事情。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應當處於一種互動發展和協調發展的狀態,它們之間的互動應該是多方位、多種形式、多種內容的協調銜接。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有效銜接為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都達到了一種捷徑,讓人們的健康達到了一種有效的保障。學校體育轉向社會體育的過程,使學生走向社會,同時融入社會,社會因素進入學校,學校因素進入社會。

  1 研究物件與研究方法

  1.1研究物件

  社會體育和學校體育。

  1.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訪談法。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關係

  學校體育是指學校及老師在學校內對學生進行的學校體育的一種教育方式,從而達到對學生有目的性的有效教學,從而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是有節奏有章法進行著教育。社會體育是指職工、農民和街道居民自願參加的,以身體運動為基本手段,以增進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的社會體育活動。雖然說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都具有自己的獨特性,但是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發展卻具有緊密的銜接關係。學校體育就是社會體育的基礎,學校體育起著對社會體育一個推動的作用,學生在學校裡學到的體育技能經常是社會體育健身的手段,如各種球類及體育舞蹈。而社會體育健身的手段也經常被學校體育教學所利用,如空竹等。所以說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發展關係是不可分割的,他們之間有著互相制約的關係。他們的關係應該是穩定協調發展的。

  學生自身應當堅守自己正確積極健康向上的體育事業夢想,社會相關體育機構也應當積極創造給學生們施展夢想的機會與舞臺,讓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相輔相成,以長補缺。在整個過程中,相關機構以及學校教育起到至關重要的地位,就像天空需要白雲,白雲需要陽光一樣。學校體育是促進社會體育發展的重要催化劑,社會體育是學校體育遠航發展的重要舞臺。

  2.2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有效銜接

  2.2.1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會體育組織的各項體育活動

  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之間的相互融合,首先一點是鼓勵學

  生應該積極的參加社會體育組織的各項體育活動,學生完成自己的學業踏入社會之後會經常面臨社會體育活動的問題,因此學生們現在應該提前學會融入社會體育的機會,從而來提高和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和適應能力的重要手段。這要求學生積極的參加社會組織的社會體育的各項活動,比如社群舉辦的各項活動和比賽,還有社會體育中的各項工作,例如健身俱樂部的各項工作。參加工作後在工作單位中不斷的學習和融入,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我和提高自我。這樣就可以把自己在學校學習的東西不斷的在實踐中相互結合,這樣的話就將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很快的就融合在一起了,這樣不僅僅很快達到了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很快融合,自己也能很快融入社會體育的家庭中,使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在不斷的接觸與實踐中,形成了自主的融合與發展。

  2.2.2學校體育在課程方面進行整改

  為了使學校體育更好的適應與社會體育的互動,學校體育需要在課程方面進行整改,多開設一些社會上大家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將這些活動作為學生必學的專案來學習,使學生離開學校後能很開融入到社會體育健身的大潮中,這也體現了素質教育的培養要求。在進行素質教育的同時就少不了與社會體育相結合進行全方面的互動實驗。學校的相關教師應進行社會調查,瞭解社會上大家喜聞樂見的體育專案,瞭解這些專案的開展條件,瞭解學校開展這些專案的可行性等等。如果某些專案是社會大眾所喜歡的並且學生也比較喜歡,而且學校也很容易開展,那麼一定要想辦法在學校開展這樣的專案,即使遇到很多困難,我們也要創造條件開展這些專案。這樣的專案是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有效銜接的關鍵。

  2.2.3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

  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學校體育渴望進入市場。運用市場營銷手段對體育專案進行策劃、包裝、定價、推銷,最大限度的體現學校體育的價值,讓學校以及師生看到學校體育能帶來的有益改變。所以在經濟方面,學校需要與社會體育在經濟上的互動發展。

  不管是社會體育還是學校體育,硬體設施是其中少不了的重要環節,在相關的硬體設施上比如體育館,各種球場等的管理應該轉變思想,由一般的行政管理可轉化為更貼合市場的經濟管理,學校體育場館可以向社會開放,讓社群居民可以走進學校體育場館,將社會體育活動帶入學校,使學生更好地瞭解社會體育開展的活動,例如,社群居民經常在學校體育場地上進行的空竹鍛鍊、太極拳鍛鍊、快走鍛鍊都對學生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學校體育硬體設施也可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產生資源共享。

  2.2.4引進社會體育人才進入學校

  在對體育人力資源的管理上,學校體育可對師生進行一定的社會活動,將專業知識與專業組織相關技能帶入社會體育。這樣不僅使學校體育眼界得到開拓也使專業技能達到與時俱進。同時,我們也可以將社會體育中特別優秀的人才引入學校,讓他們來指導我們學生的體育鍛煉。比如說,在抖空竹專案中,我們發現有不少社會上的空竹高手,他們經常來學校進行鍛鍊,我們就可以請他們當我們學生體育鍛煉的培訓師,以此來促進我們學生的學習。

  學校也應該多請一些社會體育的專業人士經常在學校為學生做一些學術報告,應該多引導學生好好的瞭解社會體育,從而為學生達到一種捷徑,以後踏入社會後就不會那麼茫然,不是僅知道理論不知道實踐了,這樣的話學校體育將會很好的與社會體育銜接在一起,從而也減少了很多學生在畢業後轉入社會體育的適應的過程,從而有效的到達銜接。

  3 結語

  如何將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有效的銜接並不是個單一的課題或者一方可以獨立完成的階段。在我國當代的大時代體育背景下,這一問題不僅值得人們思考,更是值得社會思考。富國強民最基礎的意義便是人民要“強”,“強”最基礎的便是指人民要身強體健。隨著中國國力和影響力的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體育健兒在世界賽場展示風采,越來越多的中國兒女走上了全民健身的強體大道。走進新世紀的中國,以一個全新的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學校體育便是促進這一發展的紐帶,學生便是這其中的關鍵銜接者。社會體育與學校體育的有效銜接是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核心,是廣大中國體育界值得認真思考以及去實踐的重要任務。

  參考文獻:

  [1]郭希賢.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之間的互動發展研究[J].體育觀察,2013年第1期.

  [2]呂偉.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互動發展研究[J].視點關注,20113年第7期.

  [3]郝延省.學校體育改革如何與社會體育發展實現對接[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0年第5期.

  [4]王保華.和諧社會視野下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協調問題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2010年第1期.

  [5]陳喜珍.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一體化研究[J].現代教育管理, 2009年第3期.

  篇3

  淺談社會體育實踐教學的策略

  1調查現狀與分析

  社會體育專業的目標體系主要體現在各個學校的社會體育專業培養方案以及各級政府的政策指引方針上。通過上述幾個圖示的資料結果,可以發現,大部分學校將社會體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向定在體育活動的策劃、組織,以及運動技術指導方面;在被調查的61名體育教師中,近1/3的教師對學校的培養方案並不十分了解,同時,社體專業的學生對現已有的培養方案的態度也比較中立,部分原因可能是他們對培養方案的明細並不瞭解;管理者認為目標體系的問題存在於其重心太傾向於理論知識的教授,同時,欠缺培養實踐能力的具體目標。整體看來,各高校的社會體育專業培養大體方向是順應國家政策的指引的,只是在培養方案的宣傳方面不夠重視,致使體育教師和學生對具體的培養方案不瞭解,給實踐教學的實施造成了一定困擾。同時,在具體目標的設定上,對實踐能力的培養不夠突顯。

  2對策與建議

  2.1德育及素質的培養人文素質教育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為目標的教育,它包括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政治思想素質、道德文化素質、審美素質、智慧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德育及素質的培養主要在於基礎課程的設定,以及校園文化生活的薰陶等。

  2.1.1強化課程的“育人”功能通過思想道德課程、計算機課程、外語課程、體育課程等學習,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愛崗敬業、遵紀守法,具有基本計算機和外語能力且具有終身學習的能力。通過學校開設的基礎課程如心理健康教育、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思想品德修養、法律基礎等平臺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鼓勵教師充分利用課堂育人這一舞臺,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昇華對自然、社會和自我的認識,從中受到智慧的啟迪與心靈的撞擊,獲得精神的昇華,達到人性境界的提升。

  2.1.2加強“積極性”的教育通過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學方面的講座、研討會議,培養學生積極面對挫折、困難,保持樂觀心情的生活態度。在整個社會普遍浮躁的今天,學會保持熱情,保持對學習的渴求狀態是非常不容易的。學校應積極引導學生,克服大學校園裡日趨明顯的頹廢心理,使學生明確當下的目標和奮鬥意義,學會積極處事,這對學生畢業後的人生都會有正面的影響。

  2.1.3提高體育教師的人文素養教師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人格特徵、審美情趣等對學生的影響是終生的。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要從“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出發,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發揮教師育人的作用。教師要學會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只有彼此尊重,師生之間的交流才是一種心靈的溝通,才是一種平等的對話。教師要彰顯人文關懷,弘揚正氣;學校要樹立典型,引導廣大教師積極投身學院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設立師德標兵和教學示範崗,弘揚高尚師德,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校園氛圍,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的師德水平和整體素質。

  2.1.4構建校園文化生活人類是典型的群居生物,管理學中也提到人的從眾心理,從眾結果的好與壞,主要取決於所在大環境的積極與否,並且,環境對人的影響是終生的。良好的校園環境對締造學生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組織召開校園文化節既能豐富學生們的課餘文化生活,又能擴充套件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和知識視野,也能提升學生們的文化素養和愛心。號召大學生多閱讀一些人文經典書籍,通過專家、學者推薦形式,開展人文教育講座,引導學生讀書、讀報,培養學生文化底蘊,為踏入社會奠定文化素養基礎。

  2.2基本技能的培養專業理論知識是指所學專業的基本結構、原理和特點等形成的知識結構體系。專業技能主要是指球類、田徑等運動的能力。相較於體育教育專業和運動訓練專業來說,社會體育專業比較偏重於理論學習,對專業技能的學習比較泛,要求對所有運動都有所瞭解和接觸,卻不要求有較高的運動能力。

  2.2.1明確社會體育專業理論、技能學習的目標社會體育專業在招生的時候比較偏重於文化水平的選撥,這關係到學生日後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力。社會體育專業學生的專業素養主要成形於理論課程,相關的理論知識是 構建該專業學生能力的框架。因而,對於專業理論的學習,社會體育專業應該更加深入,更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對專業技能技術的學習則沒有必要像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專業那樣深入。主要是結合課堂上對各項技術技能的理論瞭解,在專業技能課上,充分感受各項運動,以便充分理解書本上關於各運動的應用。

  2.2.2鼓勵跨學科學習打破學科和專業界限,整合教學資源,跨學科學習,借鑑其他學科的堅實理論為社會體育專業的研究做鋪墊,建立理論教學為基礎,實驗訓練為主,專案研究為輔的實踐教學模式。

  2.3綜合技能的培養

  2.3.1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密切關注社會的動態、需求,增強與之相適應的專業設定、培養計劃,提出以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培養方案,使之更貼近社會發展需要。制定切實可行、操作性較強,以社會行業需求為導向的實踐教學規劃,是構建“重應用、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

  2.3.2深化三課堂聯動的教學理念第一課堂是主要課堂,是實踐課程的理論與技術儲備課堂,第二課堂是輔助課堂,主要是依靠學生的興趣與自主學習,是教師與學生溝通的主要平臺,第三課堂就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平臺,是延伸課堂。三課堂聯動教學管理制度體系涵蓋了教學過程管理、教學平臺建設、教學考核管理、師生職責管理等系列管理制度。學校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來研究三課堂聯動教學在社會體育專業中的應用。

  2.3.3從科研中獲取理論知識鼓勵教師從科研中提煉實驗課程專案,把科研成果引入實踐教學,加深大學生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鼓勵大學生參與教師的課題研究,進入實驗室參與課題實驗,從課題研究與實驗中領會理論知識,使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結合起來,從而加深對自己所學專業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2.3.4大力推行學歷證書與職業證書並重制度制定適合學生髮展的學籍管理制度,逐步實現學歷證書與職業證書培養內容的銜接和互通,體現職業培養能力為主導,以職業素質、崗位能力和職業發展為輔的實踐教學目標。

  2.4創新能力的培養

  2.4.1建立學生科研團隊建立學生科研創新團隊,學生主持或參與教研、科研專案,訓練大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實踐中發揮自己的創造力,提高學生專業技術素質以適應崗位需要。

  2.4.2鼓勵學生參加科研競賽類活動鼓勵學生結合專業教育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與科技競賽活動,通過實戰提升學生對行業知識的瞭解,加深書本知識的運用,學生的專業技術適用能力得到鍛鍊。

  2.4.3鼓勵學生策劃、管理學校賽事大部分學校將社會體育專業的培養方向定於體育賽事策劃、管理,但是能提供給學生的實際操作機會並不多,所以學校應該鼓勵學生策劃校園比賽,並自行組織、管理賽事。基於“驅動—受動—調控—保障”和“四個子系統、四個平臺、四個層次”相結合的模式,本論文將構建以社會體育專業能力的培養為核心的實踐教學目標體系,並在該體系的指引下,搭建各種實踐教學平臺,把實踐教學活動作為構建內容體系的主線,依據具有社會體育專業特點的教學目標體系和內容體系課程體系,構建目的在於提高教學質量的教學管理體系,並根據管理體系的結構要素,採取相關措施,重塑以學生為主的教學保障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