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村建設開發相關論文範文

  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力軍,農民的輿情變化直接影響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深度和廣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農村建設論文 ,供大家參考。

  新農村建設論文 範文一:淺談新農村建設中如何開發農村文化

  論文關鍵詞:新農村 開發 農村文化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程序不斷向前邁步,農村人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如何開發和建設農村文化成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由於現在農村文化的建設比較落後,文化形式單一以及缺乏專業的文化建設人才等等問題,開發和建設新農村勢在必行。本文就如何開發和建設新農村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

  農村文化是新農村建設的無形的動力,不能被其他要素所取代。積極的開發農村文化,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加的文化需求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據有很重要的意義,它是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原動力,是促進文化發展的最基本要求。

  一、開發農村文化的戰略背景

  1、農村文化建設的現狀

  農村文化的建設的現狀令人很不滿意,使得農村消極文化不斷滋長,並給其提供了發展的空間。隨著社會的發展,那些現代化和城鎮化的都市文化理念正在逐步取代農村文化。

  1新農村文化建設落後

  文化建設不想經濟建設一樣可以給人看到實質性的東西,也不能給人們帶來直觀的經濟收入,所以,政府大多把重點放在經濟建設上,而忽略了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2文化活動形式單一

  農民由於平時忙於勞作,很少有時間參與文化活動,最多也只是閒暇時看看電視什麼的,基本沒有其他的文化活動,文化生活較單調。隨著一些消極文化和低俗文化的湧入,使得積極地傳統文化被侵蝕,農村文化處於較危險的境地。隨著一些消極文化的流入,農民容易被這些消極文化所毒化,尤其是一些迷信思想,嚴重影響了個人和和社會的安定。此外,落後的農村文化,會使得農民的價值觀發生扭曲。

  3文化建設隊伍人才缺乏

  因為一些歷史原因和現實狀況的限制,文化系統的人員整體素質較低,缺乏一些專業的文化建設人才,文化隊伍的建設很不穩定。

  4文化產業發展滯後

  好多地方對文化產業的保護力度不夠,尤其是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還停留在較古老的保護層面上。

  2、缺乏農村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農業弱勢地位越來越嚴重,農村發展緩慢,農民增收乏力,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缺乏動力。除了這些較多因素的複雜問題外,農村文化的發展與農村經濟的發展相牴觸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越來越艱鉅,要完成這些任務,最關鍵的就是要提高農民的文化修養和素質。所以,要想讓經濟得以發展,首先要提高農民的修養和素質,這就要求將農村文化建設提升到重要的位置。

  3、文化是經濟競爭的軟實力

  文化是經濟競爭的軟實力,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重視,他將成為一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很多企業能夠取得競爭優勢,大多是依靠自身的企業文化。雖然我國有5000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相當的豐厚,但是隨著日趨加快的社會發展步伐,文化競爭越來越激烈,我們擁有的一些文化資源跟不上飛速發展的步伐,來不及轉化為文化競爭力。作為弱勢產業的農業,是發展的阻礙力量,同時又是發展的希望和前景,是國家經濟發展的後方力量。農村文化是我國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農村要在穩定中找尋發展的機會,開發出具有我國民族特色的農村文化,提升我國農村文化的實力,增加國家的競爭力。

  二、開發和建設農村文化

  1、加強政府的作用

  開發和建設農村文化是各級政府必須承擔的責任,也是建設社會不易新農村的必經之路。要加強政府的作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觀點出發,對農村文化建設需高度重視。把農村文化建設作為政府的重要日程,將其融入到經濟發展的規劃中,將其考慮到財政預算中,將其作為幹部升遷的考核指標。到文化工作出現倒退的地區,要採取責問制度。

  1加大文化開發建設力度

  政府根據社會主義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整體佈局,進行專項撥款用於公共文化設施的建設。此外,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融資,通過融資的形式實現文化建設多元投入機制。同時還規劃好新建文化設施以及現有文化設施的工作,使得文化設施發揮最大的功能。

  2加強政府的管理工作

  政府部門要根據農村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抓好農村文化活動,發揮文藝工作者的作用,將健康積極的文化活動呈獻給農民,此外,還要充分挖掘專業的人員,並對一些有潛力的人員進行培養,是他們成為文化活動建設的支柱,讓他們進入農村對農村文化活動進行相關的指導工作。 同時,還要鼓勵人們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加大群眾的參與力度,有效地抑制惡俗文化的傳播,開發健康的農村文化活動。另外,公安部門要嚴厲打擊一些低俗的消極的行為,比如對一些賭博參與者進行處罰。    3提升文化工作者的素質

  首先要規劃和正對農村文化隊伍,要根據不同的崗位選取相應的人才,同時要鼓勵一些高校畢業生進入到基層進行文化方面的工作。其次,通過公開招聘的方式,西區一部分高素質的人才,對一些有技能的藝人或文化,可以採取破格錄用的方式。對現有的人員進行培訓,確定各自的工作職責。

  4發展特色產業

  政府可以培育和法陣一些特色產業,同時要講一些特有文化和現代文化結合在一起,使得特色文化產業得以發展。

  5加強文化遺產的保護

  由各級政府和文化部門進行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特別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要重視對其的保護和開發,並對其投入一定的資金,對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傳人的培養。

  總的來說,經濟的發展必然伴隨著文化的發展,隨著經濟的快速進步,發展農村文化已是必然需求。

  2、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建設

  我們要堅持政府的主導地位,將農村文化建設作為重點,加強農村文化設施和文化場所的建設,使得農村文化服務的網路得以全面構建。

  3、改革文化管理體制

  對文化管理體制進行改革,能夠有效地提高文化服務的能力,政府需要積極地探索對現行文化管理體制進行改革的措施,激發文化設施的發展潛能,使得文化設施更具活力。此外,政府應該引入一些經濟投入來參與文化設施的建設工作。同時,為文化設施引入市場化運作的功能,對一些管理體制進行改革和創新。文化部門要緊抓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結合農村實際情況,採用多彩的文化活動,豐富農民的生活,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

  4、加強農村文化隊伍建設

  我們要加強農村文化隊伍的建設,並制定一些文化事業發展的保障措施,選擇有效的方式,發展一批專業的農村文化隊伍,並通過一定的培訓使得隊伍的整體素質有所提高。對文化隊伍中的人員進行專業的培訓,並堅持持證上崗的政策。一方面鼓勵一些相關藝術專業的畢業生來從事農村文化建設,一方面面向社會招聘,招收一批專業的人才。此外,還要大力的培養文化骨幹,將活躍農村文化和傳承民間文化的作用發揮到最大,使得群眾基礎更加穩固。對工作優秀或作出貢獻的農村文化工作者採取一定的獎勵措施,使得農村文化的發展建設保持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之中。

  5、融入社會力量

  我們可以鼓勵社會力量來支援農村文化的建設,開展一些與農村文化相關的活動,把農村文化建設融入扶貧機制,建立和完善一些相關的文化援助活動。積極地引導社會力量對農村文化事業進行捐助,以保證一些文化設施的建設。

  三、總結

  總的來說,發展健康有益的農村文化,及時農民的願望,又是時代發展的需求。大家要在政府的引導下,共同致力於農村文化的開發和建設。農民需要文化的薰陶同時文化也需要農民,農村文化是原生態的文化,更具有民族性。加強農村文化的建設,要根據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把社會的要求和群眾的需求聯絡在一起,切實把農民有需求的以及政府能夠創造條件做到的事做好。

  參考文獻:

  [1] 吳未;劉永強;謝嗣頻;;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發展問題——以江蘇省為例[J];小城鎮建設;2009年01期

  [2] 冼惠梅;鄉鎮政府在新農村建設中的公共服務職能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新農村建設論文 範文二:新農村資訊建設的幾點思考

  【摘要】隨著資訊化社會的不斷髮展,資訊化及其相關服務應該被納入基本公共服務範疇,通過資訊化應用提高人民群眾的社會參與能力,進一步促進社會公平和公正。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應該將資訊化作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容,從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程序。

  【關鍵詞】 社會主義新農村 資訊化 網路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資訊化建設的基本內涵和時代特徵

  1、社會主義新農村資訊化建設的基本內涵

  社會主義新農村資訊化建設,就是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所確立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應用資訊網路技術加速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通過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最終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新農村資訊化是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其實質是應用資訊網路技術解決“三農”問題,建設資訊時代的新型農村;其重點是農業和農村經濟資訊化;其核心是通過資訊化手段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產品競爭力增強。新農村資訊化是城市資訊化的自然延伸,是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社會資訊化及資訊資源開發利用與農村發展特點相結合的綜合體現。

  2、資訊化所體現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代特徵

  人類歷史上還沒有哪種技術能夠像資訊網路技術這樣,在短短10年的時間內就完成了從實驗室到全社會大面積推廣應用的過程。由於應用群體日益廣泛、應用內容日益豐富、應用功能日益強大,資訊化基礎設施及其應用條件已經越來越具有某種社會公共產品的屬性,併成為這個時代的基本要素和首要特徵。因此,只有資訊網路技術充分地應用於“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中,我們所建設的農村才能真正稱之為“新”農村。沒有資訊化,就沒有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二元結構的最大特徵就是農村地區與城市地區的資訊不對稱。對於農村建設來說,修建道路、美化村容和建造樓房等都是一種表面的變化,只有消除了城鄉之間的資訊鴻溝,才能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新農村建設任務才最終完成。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資訊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1、社會主義新農村資訊化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來,我國城市資訊化發展迅速,國家為電子政務、電子商務、資訊資源開發利用等資訊化工作制定了專門的政策,進行了大量的投入,這些都直接推動了資訊化應用領域的發展。但從實際應用效果看,這些資訊化投入的受益人群主要是城市居民,由於缺乏資訊化基礎設施的支撐,農村居民根本無法享受到資訊化所來的便利與高效,原有的城鄉差距因為“數字鴻溝”的出現而日益拉大。在目前情況下,“三農”資訊化可以看作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戰略的具體舉措。加快“三農”資訊化可以有效地縮小城鄉“數字鴻溝”,促進城鄉文化交融和農民思想觀念的更新,促使農業和農村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化解二元經濟結構的諸多矛盾,為城鄉統籌發展鋪平道路。

  2、資訊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手段

  我國農業正處於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過程,總體上仍然沒有改變靠天吃飯、粗放經營、弱質低效的局面。資訊化是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資訊科技的開發利用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誌。利用資訊科技對各種農業生產要素進行優化組合及管理控制、大幅度提高農業效益,是現代農業的主要內容,也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同時資訊化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加快農業資訊化建設、健全資訊服務網路,可以為農民提供及時有效的政策、科技、市場、就業等方面的資訊,幫助農民科學決策,提高生產經營水平,拓寬市場渠道,實現增產增收。

  3、社會主義新農村資訊化建設是建設和完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重要途徑

  資訊網路已經成為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公共基礎設施,極大地提升了城市公共服務能力和質量,農村公共服務要煥發生機和活力也必須與時俱進。加快農業資訊化建設,利用資訊科技手段改進農村公共服務的傳統運作模式,整合資源,建立農村遠端教育、遠端醫療、動植物疫情預報、資源環境監控等資訊系統,可以促進現代農村公共服務的快速發展。

  4、社會主義新農村資訊化建設是活躍農村文化、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的新型平臺

  資訊網路是一種快捷高效的資訊承載手段和工具,能夠廉價而又便利地讓農民獲取來自外部世界的科技、文化、教育、市場等資訊,打破了農民千百年來狹隘的思維空間,讓農民從封閉走向開放、從迷信走向科學。同時,資訊化也能以一種嶄新的方式表達和弘揚農村自身的傳統文化,讓農民真正地融入到資訊化洪流之中,成為傳統與現代相互結合的新型農民。

  5、社會主義新農村資訊化建設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的有力措施

  農業資訊化可以大大提高資訊透明度,資訊透明度對於農民自覺、自願並積極參與農村稅費改革,穩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重經營體制,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等各項農村改革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資訊化可以促進政務公開、加強民主管理、加快政府職能轉變,通過數字化、網路化等方面的技術支援,保障農村各項改革工作順利推進。

  三、社會主義新農村資訊化建設的路徑選擇

  經過3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國民經濟的總體實力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農村經濟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為新農村資訊化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資訊網路技術的進步及其大規模採用,使得資訊化應用成本大幅度降低,電信和行動通訊等現代資訊手段在我國農村地區已經基本普及,一些地方甚至接入寬頻網際網路,農民在家裡就能體驗網路世界的精彩。但是就全國的普遍情況來看,人們尚未意識到資訊化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及其基礎性作用,僅僅將資訊化看作響應上級政府要求而被動開展的工作任務,根本沒有將其看作當前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一項基本公共服務內容。為此,今後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快農村資訊化工作。

  第一,將資訊基礎設施建設作為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各地新農村建設規劃,使資訊化建設獲得充分的組織、資金和人才保障。其基本內容既包括面向農村地區的主幹網路建設和接入網路建設,也包括直接在行政村和自然村建立為村民提供資訊服務的資訊服務場所如農村資訊服務站等。第二,將農村資訊化建設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資訊化應用一方面要為提高當地農產品競爭力和農民收入水平服務;另一方面也要與基層政府的為民服務專案相結合,農村資訊化建設,基層政府要先行。第三,採取各種措施加強村民資訊化應用的基本技能培訓,讓農民想用、會用計算機和網路獲取資訊。第四,各級政府要採取各種鼓勵和支援措施,促進農村資訊化建設。要為農村地區的計算機購置、網路資費和資訊資源開發利用等制定專門的財稅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和基層組織積極開展農村資訊化建設。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農村資訊化建設已經初步具備加快發展的條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根據中央關於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農村資訊化建設,自覺地將資訊化作為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納入本職工作範疇,加快和諧社會的建設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