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會計改革論文
作為財政管理的重要工具,歷年來我國的預算會計主要是為預算資金分配與使用服務的,改革開放以後,預算會計制度,為適應經濟體制和財政體制改革的需要,經歷了多次修訂和改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預算會計改革下支出週期理論研究 》
摘要:通過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西方國家基於支出週期理論,開始的預算會計改革,與我國現行的預算會計進行比較,初步探析出我國預算會計改革的方向。為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提供高效、精準、清廉的財政支援。
關鍵詞:支出週期;預算會計;改革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以英國、加拿大、紐西蘭等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預算會計進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掀起了發達國家預算會計改革的浪潮。我國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預算會計領域裡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改革的步伐比較慢。進入二十一世紀,隨著我國經濟總量的增加和與世界各國經濟交往的頻繁,在政府財政資金應用、對外資訊披露等方面已明顯地存在不適應,更難以支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而西方國家的支出週期理論對我國預算會計改革還是有積極的借鑑意義的。
一、預算會計與支出週期的概念
在我國,傳統的預算會計大多定義為:是以發展經濟和社會事業為目的,以政府預算和單位預算管理為中心,以預算收支核算為重點,用於核算社會再生產過程中屬於分配領域中的各級政府部門、行政單位、非營利組織預算資金運動過程和結果的會計體系。是政府會計或公共部門會計的重要分支,用以記錄、計量和報告需要在政府預算中反映的財政交易與事項。這裡的財政交易是指政府公共部門從事的具有財務意義的活動或事項,比如稅收徵納、經濟業務的購買承諾、收到對商品和服務與合同條款進行相符性核實、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以及支付供應商貨款等。這裡的“具有財務意義”是指可以通過貨幣形態對財政交易事項進行計量。由此可見,預算會計是反映與核算財政資金運動過程、流向及其結果的會計。財政資金的運動從納稅開始,到業務層付款終結,期間經歷了複雜的過程。支出週期就涵蓋了付款的全過程。支出週期是指財政預算經過立法機關審批後,預算資金從政府公共部門最後流向商品與服務供應者的過程。這一過程開始於財政撥款,終止於公共部門或組織向其商品與服務提供者的付款,這中間還需經歷承諾、核實兩個階段。所以支出週期一般包括對預算資金分配撥款與撥付資金、承諾、核實和付款四個階段。其中,撥款指立法機關通過法律授權某個政府單位或某個特定目的在一定期間內可開支的法定數額。其可分為確定撥款和分配撥款兩個步驟。承諾是指政府、支出部門或機構做出的已經導致財政支出義務發生並且需要在未來某個時候履行的決策或決定。核實指政府或公共部門對供應商交付的商品、服務與所簽署的合同和發出的訂單的條款進行相符性的核對。付款即公共組織向商品與服務供應者支付款項。其中支出週期中下游的承諾階段、核實階段和付款階段的交易統稱為機構交易。預算會計就是用於追蹤支出週期各階段交易的資訊系統。通過對支出週期各個階段記錄,預算會計可以用通用的會計語言提供的資訊,有效實現預算執行過程監控,評估政府財政狀況,對財政風險進行管控以及支援各級財政健康、持續發展。
二、中外預算會計的差異
和發達國家相比較,中外預算會計體系存在許多差異,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預算會計體系的構造基礎不同
發達國家以支出週期作為預算會計的構造基礎,我國依託組織類別構造。以支出週期構造的預算會計對於相同的經濟業務都採用相同的會計科目進行記錄,並同時記錄預算數與實際數。提高了會計資訊的可比性和加強了預算的適時監控。而我國是按照單位的組織類別作為預算會計的構造基礎,長期以來,雖經演變,但分為財政總預算、行政單位、事業單位三種會計制度的格局並無變化。會計資訊不通用,會計報告加總困難,不同部門核算的資訊不同,資訊失真。
二預算會計適用的範圍不同
多數發達國家的預算會計覆蓋支出週期的各個階段,而我國預算會計是由三種互不銜接的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組成。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西方國家預算會計的範圍比我國大的多。發達國家的預算會計可以反映應計支出、應計負債這類監控預算過程的資訊,而我國預算會計卻不能反映,從而造成財政監督職能落空、會計核算不充分、削弱支出控制的有效性、財政風險管理困難、損害公共承諾的可信度和約束力。
三對機構層交易的控制機制不同
發達國家大多實行的是一種以集中為主,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預算會計控制機制,我國現行的預算會計實行的是高度分散化的會計控制機制。這種機制導致財政部門長期處於只是分配資金的角色,財政監督長期弱化。
四會計規範的模式不同
發達國家普遍採用準則規範,我國採用制度規範。準則規範是指指導和規範具體會計活動的文字,是由權威會計主管部門或會計組織定期不定期釋出會計準則來進行的。而制度規範則是指對會計主體的會計活動進行規範和約束的文字,是由政府制定預算會計制度來進行的。二者相比,準則規範比制度規範更具有靈活性和適應性。
三、我國預算會計改革的方向
會計是國際的語言,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序下和國際政府間協作加深的大背景下,我國預算會計改革勢在必行。其實,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在財政領域和預算會計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卓有成效的改革,比如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政府集中採購、部門預算制度、國庫集中支付、預算會計改革等等。這些改革舉措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意義,但與發達國家的支出週期理論預算會計還相差甚遠。未來我國預算會計應增強會計資訊的國際間可比性,拓寬預算會計核算功能與範圍,加強財政部門的監督、管控能力與提高政府公信力。參照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和我國的具體國情,發展更為全面的預算會計。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擴充套件預算會計的核算範圍
全面引入支出週期理論,建立追蹤支出週期各個階段交易的全面預算會計系統。改變現在按照單位類別確定預算會計範圍,而是將預算會計的核算範圍擴大到支出週期的各個階段,至少應包含付款和承諾階段。主要包括預算外資金的營運合併到正式的預算系統中;所有政府實體都應按照相同的分類進行編制和送呈財務與績效報告;對或有負債進行記錄和報告;按時編制和釋出財務報表。
二引入應計基礎會計和登記資產
或有負債是許多國家財政風險的主要來源,也是現金基礎會計下最容易忽視的風險專案之一。或有負債的範圍非常廣泛,常見的有貸款擔保、未決訴訟、挽救陷入嚴重財務困境的國有金融機構的可能等等。雖然我國各級政府積累了大量的或有負債,但是長期以來一直沒有進行全面的計量與確認,使得政府財務狀況難以評價。同樣的問題也在資產方面,對於政府掌握和控制的資產如何進行鑑定和確認,比如基礎設施、自然文化遺產、軍事資產、無形資產等。所以引入修正應計基礎會計和登記資產,編制權責發生制下的政府財務報告也是未來預算會計改革的必然趨勢。
三建立集中性預算會計控制,適時頒佈預算會計準則
把現行的財政總預算、行政單位、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進行合併,實行由權威部門釋出的預算會計準則,統一核算核心部門和機構層的財政交易,提高會計資訊的可比性和有用性。把三張皮有效地整合為高度統一的預算會計準則,核算支出週期各個階段的交易,將原來分散的預算控制改變為集中的預算控制,有效提高財政的監督職能和資金使用效益。預算會計準則至少包括基本準則、具體準則和運用指南,對預算會計目標、主體、核算基礎、會計要素及其確認計量、具體的會計實務及操作等作出規定。這也是預算會計發展的方向。
四開發預算會計財務管理資訊系統
未來的預算會計是涵蓋支出週期各個階段、既是核心部門政府整體與支出機構之間的會計聯絡的通道,也是各種辦事流程與控制的網路體系。依託現代化的科技與資訊科技,開發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政府預算會計財務管理資訊系統,為外部控制者如財政、國庫和其他核心部門和內部控制者如支出機構所分享,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管理活動以及財務與預算的營運效率,並對決策制定提供巨大的便利。其實,這種基於支出週期理論的預算會計改革,在我國已經拉開序幕,試編權責發生制基礎下的政府財務報告,政府會計準則——一般準則的頒佈,就是根據我國具體國情有步驟的推出的。相信,隨著我國國家治理的不斷規範與科學化,與世界經濟組織和發達國家資訊交流的加深,我國預算會計朝著支出週期理論框架構建將進一步加快,逐步構成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政府預算會計體系,為我國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提供高效、精準、清廉的財政支援。
參考文獻:
[1]王雍君.政府預算會計問題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8.
[2]趙建勇.我國政府預算與預算會計改革趨勢之我見[J].經濟科學,200001.
[3]劉玉廷.我國政府會計會計改革的若干問題[J].會計研究,20049.
篇二
《 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改革影響 》
摘要:預算會計制度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制定了,其間經歷了兩次改革,現如今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預算會計面臨著第三次改革。由於我國事業行政單位現已存在的許多弊端急需糾正,預算會計制度的第三次改革需要適應我國行政事業的發展。本論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對此加以論述,首先指出了現行預算會計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後闡述了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最後重點分析了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
關鍵詞: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影響;改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會計行業也迅速發展,特別是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會計和社會的關係更加緊密。由於我國財政管理體制的不斷改革,同時也越來越體現出會計國際化的趨勢,在此背景下,當前的社會經濟已經不能採用舊形勢下的會計制度,必須要對現行的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會計制度進行改革,以適應新形勢下會計制度的發展需求,下面進行詳細的分析論述。
一、現行預算會計存在的主要問題
預算會計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具體如下所示:
一不合理的體系結構
我國政府財務會計分三種: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事業單位會計。三種會計自成體系,分條分塊,各有一套會計報表,但沒有一套是完整、集中、系統的反映政府財務全貌的。雖然2006年國家統一了企業會計制度的行業規定,但是預算會計制度仍處於探索階段,不合理性已經充分顯現。
二不合理的收付實現制度
收付實現制是現金制,只能採用現金收支行為,也就是說只有現金收支行為才能記錄為收入和費用。這導致對於非現金交易的事項就無法記錄,影響政府的資產和負債的記錄情況。從而無法準確知曉政府的財政和績效狀況,給各部門財政政策的下達造成阻礙。
三缺乏靈活性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我國加入世貿和貨幣籃子,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已經不適用於現在的經濟情況,需要儘快做出調整,以前的預算會計制度太機械刻板,已經無法保證資訊質量。現在需要的是靈活、適應性強的預算會計制度。四資訊的透明度不高現今,人們都越來越重視會計資訊的公開透明,而我們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核算簡單,無法反應政府財政的實際情況,缺乏養老金、失業金、資本安全情況等資訊,造成資訊的不公開透明,不利於我國經濟的轉型。
二、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求
中國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曾經在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建立了深圳珠海等地的經濟特區,隨後迎來了改革開放。1992年黨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十幾年來,我國不斷推進並逐漸實現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在此之前的20世紀50年代,已經建立了預算會計制度,為了適應財政體制和財務改革的需要,我國的預算會計制度進行了兩次改革,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後,預算會計制度面臨著第三次改革,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只有不斷適應我國國情,才能有助於政府及各事業單位企業的財務工作順利開展,有助於政府對各單位的管理,最重要的是有助於促進社會的公平。
二單位內部維護髮展的內在需要
事業行政單位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參與管理著社會公共資源,而現今,它也面臨著轉型和升級,從管理型姿態轉變為服務型姿態是事業行政單位的重點。而在單位轉型的過程中,其十分關鍵的一個方面就是財務轉型,它是單位轉型的根基。所以改革預算會計制度就顯得十分重要。必須要做到專款專用、預算公開透明、弄清楚每一筆資金的來源去向、保質保量。要確保上述要求更好的執行,需要相關監督單位強有力的監督。只有這樣才能得民心、為民想、同當前時代發展保持一致並且不斷的進步和發展。
三、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
一引入應計制會計的影響
應計制會計又稱責權發生制會計,是中國大多數企業採取的會計核算制度。相對於現金制會計,應計制會計可以更好的健全政府會計體系。應計制會計是責權發生制,以是否進行賬務處理、是否應計入當期成本費用而定,完善對資產、負債的計算,除去收付實現制在成本控制上的缺陷,更好地加強管理基礎。事業行政單位也可以慢慢向企業採取的會計核算制度靠攏,但也不能盲目引進應計制會計,要符合我國國情,慢慢引進改良,適合我國經濟發展。
二部門預算會計改革後的影響
由於事業行政單位慢慢向企業採用的財務管理方式靠攏,以各個部門為個體,依據每個部門當月的業務實際情況,形成獨立的預算方案,而不是以前總體的預算方案。這種變革使預算更加細緻、更有條理、更清楚、更靈活、更符合實際。可以時刻作為財管部門對其他部門的參照,知曉這個月的業務情況,是否需要作出調整,以控制財務風險。而單位的總預算只需要把各個部門的會計預算加起來就可以了,方便簡潔。
三政府採購的建立產生的影響
政府集中採購制度是指財政部門不再分散執行大宗裝置資產的購置,而是由各個行政事業單位分別編制其預算,國庫統一撥付款項,在此之前政府統計各個行政事業單位分別編制的預算總數。這樣,財政部門不再是購買過程的參與者,而是直接將資金流動的權力授權給國庫,由國庫直接把撥付款項給銷售方。這種改革後的制度,有利於政府管理權和執行權的分離,可以更好的遏制腐敗的滋生,明確國庫資金的去向來源,避免了財政部門出面採購的種種弊端。
四國庫的單一管理產生的影響
資金的集中有助於更好的管理,每一筆資金流動會更加明確,方便控制,所以由國庫掌握資金的管理,使資金得到了集中,收入和支出更加透明化。對於行政事業單位來說,也有很大的好處。資金的流動性加強,流動程式更加透明公開完善。國庫的統一支付是從國庫單一賬戶到企業賬戶的直接劃轉,減少了現金的使用。每到年底的時候,政府部門考核各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效果就可以用國庫單一賬戶為各單位制作相關的會計報表。
五對財務隊伍的更高要求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財會隊伍的建設問題。優秀高素質的財會隊伍可以帶來新的活力和生機,現在都講究財會的經驗,這並沒有錯,畢竟經驗老道的人經歷更多,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但青年人熱情有幹勁,思想新穎,善於接受新觀念,隨著大批大批的青年財務人才的崛起,如何優化這批人成了工作的重點。可以組成老中青三代的財會隊伍,讓老帶動中青兩個層次的人才,發揮各自不同的優勢。
總而言之,一是要迅速革新政府會計制度。對於行政單位而言,其應慢慢向非營利性組織的會計方向轉變。比如,社會團體會計、學校以及醫院會計等。二是要必須要將權責發生制引入其中。這種型別的會計核算制度就是同國際相接軌,從我國當前的財務環境來看,越來越迫切的需要將權責發生制這一會計基礎引入其中。除此以外,當前在行政單位從事財務工作的人員在素質上也存在差異,加之如今也未進一步明晰政府公共開支的界限,所以權責發生制的引入也是一種迫切需要。比如,有些行政單位既擁有國家財政補助,同時自身也還能創造相應的業務收入,則應慢慢引入權責發生制;同樣的,有些行政單位收入和開支能夠相抵,其經濟完全實現了自主,也應當慢慢引入權責發生制。
四、結語
綜上所述,預算會計制度的改革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改革制定出一個完整的政府會計體系,這個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利於政府對市場經濟的巨集觀調控,有利於人民對公共財政的監督,也有利於社會自身的服務體系的建設,這一體系使資訊使用者能把握經濟執行的風向標,時時調整企業經營策略,促進經濟科學、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清淦.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J].現代商業,201209.
[2]鄭芳.論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J].中國總會計師,201504.
[3]李勝平.對於行政事業單位而言預算會計制度改革所帶來的影響分析[J].商,201422.
[4]張國棟.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J].現代經濟資訊,201523.
[5]沈麗欣.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影響探微[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601.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