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畢業論文例文

  隨著全球資訊化時代的到來,當前我國企業資訊化正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作為企業資訊化的關鍵,財務會計系統是聯絡企業財務和業務的重要橋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財務會計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財務會計畢業論文範文一:中級財務會計教學改革

  《企業會計準則》的改革主要有最基本的準則和最具有準則性的企業會計指導改革,是實現會計財務及教育規格的新成果。《企業會計準則》改革使得會計財務課程在新準則下培養企業人才。

  1《中級財務會計》教學的不足

  1.1重理論輕實驗的課程模式

  根據《中級財務會計》課程要求,理論課程遠遠超出了實驗課時,致使會計財務原有的豐富知識難以體現。一般的教學模式是通過期末考試進行對學生平時學習程度的考核,然而實踐課程幾乎沒有具體上的考核,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實踐理解掌握得不夠透徹。

  1.2教材的質量不高

  自從《企業會計準則》實行後,各大高等院校對會計財務課程進行嘗試的改進,也編寫出很多關於會計財務方面教材,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內容的不清晰,解釋得不夠仔細,對相關的重要問題不能夠完全的解釋清楚和加以說明;對一些比較特別的問題不能夠按照特別的方式去對待;有的教材上的內容比較複雜,體現不出重點性知識點;雖然是高等院校教授編寫的教材被人們公認是較好的中級財務會計教材,然而也存在著教學參考資料缺乏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教學的質量。

  1.3教學形式單一

  《中級財務會計》是會計財務中最重要的核心體系。但是在教學中存在理論重視和輕實踐,注重傳授理論化,輕實踐的現象,從而對學生的思考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不利於學生在學習中綜合素質的提高,不利於受教者走向社會。

  1.4教學手段落後

  現在各大高校都已在教學上運用到新媒體技術教學方式,但是在網路化資源豐富的條件下並沒有合理地挖掘運用到教學中來。案例的教學是學生很好的一個學習促導,可是在教學中很少運用到,從而使得學生在學習中對知識點的模糊,對教學大綱的條理不清。

  1.5課程安排得不合理

  在教學中培養教學計劃課程安排得不合理,在會計專業中重要課程教材的不符合,出現了《會計基礎》與《中級會計》、《高階會計》等相關的課程相互交叉混合。

  2企業會計準則下中級財務會計的地位

  《中級財務會計》是會計專業中最核心的課程,在學習《中級財務會計》時應該掌握紮實財務會計資訊核心技能,還要在其他專業課程中的學習中具有較強的基礎知識。新準則中應該應用與會計人才具備下的財務會計核算能力,主要在於基本的方法指導,對會計的要素進行正確的理解認識,最終培養計算資訊能力突出者。這些觀點的提出都來自於《中級財務會計準則》對課程專業的改革。因此,對高等院校會計教育而言,中級會計課程的建設對會計專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3《中級財務會計》教學改革

  3.1改革教學方法

  《中級財務會計》課程在改革的基礎上必須大膽地改進教學思路,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體制,在結合理論實踐同進步的基礎上改革,能夠更好地突出《財務會計》課程在實踐中的重要性。

  3.2改革成績評價方法

  現在的學生學習情況主要以考試測評學生的學習能力情況,然而在平時的學習中不夠重視實驗的學習,考試測評也是不夠完善,只能通過書本上的學習進行對學生的考核,從而導致抄襲問題存在,對學生之間的真實水平不能夠完全的考核。所以,就此問題應該建議改革作業的評價批閱方法,對批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講解,採用課堂提問方式,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形成良好的思考能力。

  3.3選擇合適的教材

  提高中級財務會計教學質量首先要對教材進行合理上的選取,選取上應該針對教材的質量、分析體系準則等方面的要求,在難度適中的情況下編寫教材配套的資料。

  3.4聯絡財經法規,遵守會計職業道德

  財務會計是會計法規性很強的課程,如果不能夠很好的理解、聯絡財經法規,那麼在處理財務會計經濟業務上就不能夠嚴格依照法規執行。會計職業道德是會計職業行為和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由企業職業活動的具體特點以及所涉及到的利益關係等所決定的,是調整會計人員之間、會計人員與不同利益社會關係的道德規範。

  3.5提高授課效率

  在新《企業會計準則》改革的提出,使得中級財務會計在掌握內容越來越多的同時課時卻不斷減少,從而產生了課時的緊張,導致內容的不完善性。這就要加以改進,應該善於精煉內容的結構體系,從而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加強課時的把握程度,讓學生在課堂中學到有效的知識理論。

  3.6加強實驗課教學內容

  在理論課學習紮實的基礎上進行實驗課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具有效率性的工作能力、社會實踐能力及職業生涯意識,可以體現實踐能力,對職業工作提到很好的幫助作用。在會計模式試驗中學會運用會計電算化教學教育到了重要的作用,也是高等會計前提必不可少的學習基礎。加強對實驗的培訓力度,提高實驗水平,使得學生在學習中掌握理解會計財務。

  4結束語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業會計準則》的改革對學生教學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在新會計準則下的中級財務會計教學改革下,財務會計教育體制的形成能夠促進教育發展和學生在學習財務會計中更好地掌握學習方法,使得教育體系等各個方面不斷完善,從而對財務會計教育體系改革具有影響力。

  財務會計畢業論文範文二:財務會計同所得稅會計關係探析

  0引言

  會計與稅法之間存在著不可避免的聯絡,只要是企業經營過程中涉及會計核算,就必然會涉及稅法,二者之間相互影響與制約。一方面立法部門需要結合會計實施規定來制定稅法,同時稅法的執行也以會計核算為主要方式;另一方面稅法的制定與執行又影響著會計的發展與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確保了會計資訊的合法性與真實性,同時隨著會計核算方式的更新,也促使稅法逐步改革與完善,兩者的相互影響共同促進社會的進步。因此,本文對財務會計同所得稅會計關係探索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1財務會計與所得稅會計

  1.1財務會計

  財務會計是在傳統會計基礎上形成的一個會計分支,是現代企業的一項重要的基礎性工作,它以貨幣為主要衡量手段,通過一系列會計程式,對企業產生的經濟交易或事項進行確認與計量,並通過財務會計報告形式來具體體現,最終向企業經濟利益相關者提供會計資訊的經濟管理管理活動。財務會計屬於對外會計,其服務物件主要包括企業所有者、債務人及社會公眾等,它承擔著準確提供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效益的任務,會計工作者以對外報告為目標。

  1.2所得稅會計

  所得稅會計是稅務會計的一個分支,它以國家稅收相關規定為標準,其和核心內容是應稅所得,通過收集、整理與研究財務會計資料處理會計所得與應稅所得關係,它是反映企業所得稅確認與計量的各種程式與方法的總和。所得稅會計是依據所得稅法中的各項規定對企業的收支以及盈利或虧損情況進行核算,並得到企業應繳納所得稅的一種專門會計程式,其目的是實現財務會計與稅務會計之間的協調發展,並確保企業財務資訊的真實性與合法性。

  2財務會計與所得稅會計的相互依賴關係

  2.1所得稅會計在財務會計的基礎上發展與完善

  所得稅會計是由財務會計發展而來的,所得稅會計的出現是以社會經濟發展、工商業增加及資本積累增多等環境的誘導為基礎的。同時會計資訊的準確性,對企業涉稅經濟事項的準確記錄有利於所得稅計算的準確性。首先,會計分期假定為企業計算相應使其內的應稅所得額提供了時間基礎,同時也方便了企業投資人、債權人等及時掌握企業財務狀況及經營效益;其次,會計收益確認與計量為所得稅提供了計稅基礎,它主要是針對企業所得利潤進行徵稅,而會計中的收益計算,為所得說中的所得計算奠定了基礎,所得稅設計就是以會計收益計算理論為原理的。最後,在會計賬簿系統逐步完善的基礎上,所得稅也逐漸有了其發展與成熟的書面依據。所得稅既包含了實賬戶,也包含了許多虛賬戶,當會計發展到虛實賬戶相互分離,並通過虛實賬戶來準確體現會計收益時,所得稅便出現了。

  2.2所得稅會計的發展依賴於財務會計理論

  所得稅的發展經歷了各種曲折而複雜的歷程,這主要是因為所得稅在發展過程中未能充分結合會計理論。美國政府早在1861年就開始徵收第一聯邦所得稅,這時的美國會計正處於初步發展階段,所得稅制定與實施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1909年,財政部發文,表示允許企業估算財務年度的期末庫存,以權責發生製為依據確認收入、費用等,此時美國會計理論正處於成熟發展時期,要求企業所得稅的計算需依據公認的會計原則,至此,美國所得稅制度在會計理論的支援下基本上確立。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所得稅會計的發展依賴於財務會計理論,是在充分借鑑與發展會計理論中相關概念、方法的基礎上逐漸成熟起來的。現代所得稅依據會計理論來調整會計收益,計算合理的應納稅所得額。這樣,不僅減少了所得稅計算的程式,提升了所得稅計算效率,同時也使所得稅理論能夠在會計理論更新與改革的帶動下更好地適應現代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2.3財務會計在所得稅會計發展的條件下更加規範化

  會計的發展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密切相關,尤其是工商業的繁榮發展,大大提升了會計工作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所得稅會計對財務會計的影響也在逐步擴大。一方面現代所得稅制度使會計工作的重要性日漸凸顯,英美等發達國家的會計準則制定機構先後頒佈了所得稅會計準則,使財務會計及所得稅會計更加規範化,同時使會計所提供的計稅資料與稅法要求能夠更一致,讓投資人也能夠從財務會計報告中獲得更有效的資訊。另一方面所得稅會計推動了會計的進步,並拓寬了會計應用範圍。所得稅法規定納稅所得需要依賴於會計記錄,所得稅更加廣泛地打開了會計的研究領域,促使所得稅會計逐步脫離財務會計,進一步完善會計理論與方法,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財務資訊。

  3財務會計與所得稅會計的差異

  財務會計與所得稅會計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核算依據、物件、目的及原則四方面。在核算依據方面,前者屬於企業對自身經營情況的核算,主要依據的是《企業會計準則》等,後者則是依據《企業所得稅》等法律檔案確定應納稅所得額,具有法律效力;在核算目的方面,前者是通過對企業會計資訊的記錄、整理等得到企業經營狀況,為企業管理者決策提供依據,而後者是國家制定的對企業經營收益進行依法徵收的稅額,是國家強制實施的;在核算物件方面,前者主要是以企業日常經濟活動為依據,並將企業主要的經營情況體現在收支表上,而後者主要以企業應繳納的稅款為依據,是依賴於財務會計出現的,同時並非企業的任何一筆進出賬都需要繳納所得稅,與稅收無關的專案是不需要徵稅的;在核算原則方面,其差異主要體現在確定性原則、稅款支付原則和謹慎性原則三方面。

  4結論

  綜上所述,財務會計與所得稅會計之間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又存在著核算依據、物件、目的及原則等方面的差異。因此,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要處理好二者的關係,以促進二者的協調發展與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