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班畢業論文

  會計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在企、事業單位會計部門,從事會計核算、出納、稅務等崗位工作或在相關部門從事社保、文祕、倉庫管理、收銀等工作的中級技能人才。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議新時期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提升

  一、會計職業道德概述

  會計職業道德,就是會計人員在會計事務中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經濟關係的行為規範總和,即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遵循的道德標準。會計職業道德好壞是導致會計資訊失真,影響會計工作質量的關鍵所在,故意會計資訊失真大部分與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有關。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中,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在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又與其所在的現實環境息息相關並受其影響。會計人員置身於經濟活動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糖衣炮彈的誘惑,以至於一些會計人員鑽法律的漏洞,為自己謀取利益。作為支撐會計制度的是會計環境,因此製造一種較好的會計環境,會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的樹立形成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對會計人員行為的約束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意義。

  二、新時期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人員缺失會計職業道德概念

  目前,我國多數財務人員對會計職業道德缺少必要的瞭解,在現實財務核算中,不能對國家新財經法規、稅收政策進行學習更新,片面地認為財務工作即是簡單記錄、核算,工作中存在消極怠工、得過且過態度,缺少對財務工作的職業理想與敬業精神。同時,由於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缺失及外部財政、稅務、物價等政府部門監管不到位,助長企業財務人員不斷違反職業道德,編制虛假財務報表。

  二財務人員整體業務素質偏低

  目前,我國企業財務人員學歷普遍偏低,多數財務人員只擁有職業中專學歷,甚至個別財務人員未取得會計職業資格證書。在日常財務核算中,缺少財經專業技術知識,特別是未熟練掌握會計電算化軟體操作,未對會計相關準則、制度進行專研,導致企業會計核算混亂、資產賬實不符、財務報表嚴重失實,不但降低了企業會計資訊質量,同時違背了會計職業道德對企業財務人員要求。

  三一味服從領導及追求利益促使財務人員喪失會計職業道德

  目前,促使會計人員違背職業道德的原因主要是領導授意與個人利益。一是多數企業為了達到偷稅、上市公司為達到發行股票標準及公開年報粉飾財務報表、通過金融機構資產貸款稽核,要求企業財務人員編制虛假財務資訊,財務人員在職業道德與領導壓力之間選擇前者,以保住現有工作崗位。二是財務人員自身受到外界不良資訊影響,為追求物質享樂,不惜違背職業道德與法律規定,通過編制作虛假憑證、賬簿和報表,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進行貪汙、挪用公款,使自己慢慢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新時期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措施

  一加強財務人員政治與職業道德學習,增強自我約束意識

  目前,我國絕大多數企業財務人員均埋頭於日常經濟核算中,加之受到社會複雜輿論的影響,使財務人員迷失方向,最終走向違反財經法規的犯罪道路。因此,企業應加強財務人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財務人員思想覺悟,認真遵守會計職業道德,熱愛本職工作。同時,通過反面案例對財務人員進行警示教育宣傳,以增強企業財務人員法制觀念,使財務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當面對內外部社會各種利益誘惑時,可以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維護會計職業尊嚴。

  二加強財務人員內外部監督,提高財務人員責任感與危機感

  企業應充分利用內、外部監督對規範財務核算、降低舞弊風險作用。一是建立內部審計機構。企業應在內部建立獨立的內審機構,並在人、財、物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援,以保證其可以公平、獨立地開展內審業務。同時,強化各業務部門對內審工作的配合,對於審計中發現的違規問題進行認真整改,不斷提高會計資訊質量及內部控制執行效果。二是企業應利用外部財政、稅務等政府部門及會計師事務所中介機構對其財務人員遵守職業道德情況審計結果,將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整改,在不斷提高會計資訊質量的基礎上,促使財務人員遵守國家財經法規及職業道德規範。同時,督促財務人員每年進行後續教育培訓,不斷更新財務人員業務知識,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觀,以適應新時期財務管理對會計工作人員專業素質與道德品德的要求。

  三定期輪換財務核算崗位,降低財務人員違規行為發生機率

  財務人員在同一崗位任職時間過長將會給財務人員貪汙舞弊提供土壤,也不利於企業及時發現經濟活動中存在的違規問題。企業應在內部建立財務崗位輪換制度,既加強企業內部監督,又可在企業內部通過崗位交接清查形成有效的牽制,以降低個別財務人員貪汙、挪用公款後不被發現的風險。同時,崗位輪換制度可使財務人員熟練掌握各崗位專業技能,提高財務人員整體業務素質並充分調動財務人員工作積極性,有助於激發財務人員創造業務工作進行新思路。

  四建立財務人員激勵制度,調動財務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積極性

  一是嚴把財務人員引進關。《企業會計準則》等國家財經法律法規及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若想執行到位,不但應由具備專業技能的財務人員完成,而且對財務人員政治素質、職業道德、事業心提出較高要求。目前,我國多數企業在選拔人才時,只將其專業、學歷、上崗證作為入職前提,而忽視對財務人員品格進行稽核,因此,建議企業在選用財務人員時,通過查詢財政局會計人員職業質量等方式,對財務人員職業道德、政治品德進行考核。二是建立財務人員激勵機制。將遵守職業道德規範情況作為財務人員職稱晉升、獎金髮放的重要參考標準,對於按照《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進行財務核算及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的財務人員,給予物質、精神方面的獎勵,以促使其提高工作效率,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規範。

  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培養與建設,即是廣大會計人員素質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又是一項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它不僅僅是某一個單位、某一個部門的任務,而是各地區、各部門、各單位的共同責任。因此各級部門在建立健全和貫徹實施財經法規制度、會計準則時,應當體現會計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要把思想引導與利益調節、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統一起來,加強督導檢查,嚴格考核、獎懲,為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培養與建設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參考文獻:

  [1]胡瑞春.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J].會計之友,200910

  [2]範以玲.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1310

  [3]萬青.試論會計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師,201002

  篇2

  淺析資料探勘技術下戰略管理會計

  摘要:隨著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企業要保持競爭優勢必須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內外部資訊全面及時的掌握,並制定出全面、準確的競爭戰略,而其實現需建立在以資料探勘為基礎的戰略管理會計基礎上。本文以此為研究物件,對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體系框架構建和實施等問題展開研究,為挖掘現代企業的競爭優勢作出努力。

  關鍵詞:資料探勘;戰略管理會計;問題

  在資訊科技不斷深化和推廣過程中,戰略管理會計的重要性逐漸凸顯。但資訊作為重要的企業戰略資源,其及時性、可靠性、收集處理、管理方式等方面都發揮著顯著的變化,使企業戰略會計管理受到嚴峻的挑戰。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可提升其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實現企業的競爭優勢,所以對其展開研究現實意義顯著。

  一、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體系框架構建

  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的實施要以戰略管理及其基本原理為指導,要實現資料支援和經驗判斷的充分結合,要在人機結合的同時堅持以人為主,順應企業的組織流程和文化內涵,以此實現企業對相關資訊的充分利用,使其對資料資訊的理解更加全面,進而提升戰略管理會計在企業決策中的相關性,提升企業整體的競爭實力。現階段通常將大資料、雲端計算、商務智慧等資訊環境下企業資訊化實踐中資料探勘理論和技術相關的戰略管理會計活動稱為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所以其體系框架必然要涵蓋基礎理論與方法、資料儲存、資訊分析與整合、知識發現、戰略管理五個層次,結合戰略管理相關理論和企業總體、業務、職能等方面的戰略目標,實現整合、挖掘、分析不同資料來源的資料,進而通過資料探勘提升企業的戰略決策和整體運營的水平,在此過程中資料探勘主要發生於資訊分析與整合和知識發現兩層結構中,可見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體系是實現將資料轉化為資訊、知識、智慧、價值的循序漸進的過程。

  二、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體系框架實施分析

  此過程的實現需要經過以下流程:首先,要以戰略管理會計的基本要求為依據對分析問題進行定位,對需要的內外部資訊進行判斷。現階段大部分企業通過向管理者和員工組織調查的方式進行確定,保證蒐集資訊的系統化,在此過程中要求企業管理者對分析需求的提出和過濾有較強的能力,使分析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保證。其次,將企業經營過程中相關的內部外部資訊利用各種資料收集系統輸入企業資料庫,使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資訊、企業巨集觀環境分析、產業分析、競爭市場分析等通過資訊管理系統可以得到準確的反映,在清洗、轉化、整合等資料處理後將相關資料輸入資料倉庫,為企業資料探勘提供支援。再次,結合戰略管理會計相關理論方法,如戰略成本管理、戰略綜合業績評價等,實現資訊資源向決策知識的轉變,為資料探勘主題、資料理解、模型選擇、評價分析結果等方面提供思路和指導,使資料分析的結果得到不斷優化,而且在人機反饋的過程中戰略管理會計相關工具可得到針對性的優化。然後,利用資料探勘資訊服務的分支系統以各種形式定期向相關管理者提供資料探勘結果,並結合不同員工的許可權進行鍼對性的安全設定,保證企業的戰略資訊保安,因此企業不同職位的員工都可以結合與其職位相對應的資料探勘結果進行自我管理與提升,進而提升企業整體的運營效果。

  可見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的實現需要高層管理者的支援,以此保證資料分析和收集的全面性和及時性;需要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的作用需要結合組織管理實現,而員工是組織管理的主要物件;需要安全高效的資料庫管理系統作支援,使企業資料系統化分析、安全可靠應用得到保證;需要具有較高專業能力的會計人員參與,使蘊藏在資料探勘中的相關關係得到發現和應用。

  三、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的作用

  在企業競爭環境分析、危機預警等方面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在競爭環境分析中通過定義問題、資訊源確定、資料蒐集與整理、輸入資料儲存系統、資料探勘、結果分析與表達等環節,可以使企業的應變能力得到提升,使競爭環境得到實時的監控,而且將企業的管理落實到企業內部員工個體中,極大的提升企業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在危機預警方面,利用業務資訊系統和環境監測系統,通過提出預警需求,確定資訊源、蒐集加工資料、資料探勘、獲取預警報告,進行預警反饋等流程,有利於企業構建建立在資料探勘基礎上的財務預警模型,全面生產經營和外部環境預警分析、實現企業經營過程中的信用風險分析和客戶欺詐預警,可見其有利於減少企業經營過程中的風險,使企業發展的持續性和穩定性更有保證。戰略管理會計是企業為實現長久發展而探索的成果,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資訊的規模、可靠性等方面都發生較大的變化,這要求戰略管理會計要加大資料探勘的能力,所以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是現代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四、結束語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是企業在資訊科技不斷髮展過程中為實現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其有利於企業在大資料中準確獲取並應用有利資訊,挖掘自身優勢,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所以基於資料探勘的戰略管理會計應受到現代企業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孟巖,武文龍。資料探勘在戰略管理會計中的應用--以AB公司為例項[J].會計之友下旬刊,2010,06:54-57

  [2]蔣堯明。對戰略管理會計若干重要問題研究[N].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01:56-61

  [3]翟坤。基於資料探勘的成本管理方法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