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如何教育孩子

  法國兒童教育專家馬克•雷諾總結說,幼兒教育有兩個至為關鍵的因素:一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主能力,鍛造他們的自我個性;二是樹立家長權威,善於向孩子的任性說“不”。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法國人教育孩子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法國人著重培養孩子這六方面能力

  一自己交朋友的能力

  在法國,家長和老師不太參與孩子們之間的交往,至少在我居住的城市是這個狀況,好些家長會站在校門口聊天說地,但是不大會有更深的交情。老師也不會像國內的老師那樣始終把“團結友愛”掛在嘴邊。 所以,這種情況下,孩子們“如何和同學們交往,如何找到自己的朋友,如何找到自己適合的人群”的課題就顯現出來了。

  孩子來到圖爾時直接上一年級,他們班級的大多數同學都是本地的“坐地戶”,孩子們都是從幼兒園就認識了,所以根本沒有什麼意願結識新朋友,家長當然也沒有任何的好作用,所以法國的小朋友幾乎很小的年紀就開始“抱團”了。

  孩子那時已經不跟我抱怨沒朋友這件事了,她也知道抱怨也沒用,在學校裡的一天天,她媽我就是再能幹也不能逼著保守的法國孩子跟我家姑娘做朋友,所以就順其自然吧。閨女兩個月後有個固定的小夥伴。總算是不形單影隻。

  二解決彼此間問題的能力

  剛上一年級那會,經常會聽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們的口頭語“我要告訴老師”。二年級開始就很少聽到了,三年級截止到現在,除非是不得已,不然大家沒有人告狀。有問題,大家哪怕打個稀爛,只要大人沒看見,大人沒有采取懲罰措施,孩子們都是自己解決問題。

  三年級的一天,女兒回家告訴我,在學校有高年級的同學欺負她和她的好朋友。整個過程描述完了後,我問她怎麼不告訴老師,她一撇嘴說了句:“算了吧。有什麼好說的!老師估計不是罰這個就是罰那個……”

  女兒告訴我,大家都很煩那種愛告狀的人,每天圍著老師轉的同學會沒有朋友的。

  老公也曾經告訴我,在法國的學校,如果有學生天天圍著老師告狀,給老師當“眼線”,這種學生是要被大家“罵”死的,所以沒人願意惹那個雷區。

  三自我防範的能力

  小孩子聚在一起,免不了鬧事。女兒從上了三年級開始確實遇到了不少的挑戰:高年級欺負低年級、孩子們抱團、有些孩子還使壞、排擠、挑釁……說句實話,女兒所在的學校是一個各方面條件都非常優秀的學校,不存在外觀任何因素的介入,那麼這種情況下只能說孩子們到了這個年齡,這些問題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問題。

  作為10月懷胎一朝分娩的孩子媽,我確實擔心孩子,但是轉念一想,既然學校的大環境是這樣,那除了讓孩子學習自我防範,也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這個技能是需要長久鍛鍊才能具備的,而且在哪裡都能用得上,所以,讓她慢慢學吧。

  四面對挫折的能力

  法國老師雖然敬業,但是也有些“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特點。孩子在學校遇到大小挫折,只要不嚴重的,老師都會讓孩子自己面對,絕不介入。

  說到這裡我想起了與在國內的好朋友的一段對話。

  我們倆是初中同學。當年的她被老師安排在一個“大話癆”同桌。好朋友的話不多,但是如果“大話癆”說個笑話,她就會笑,所以那時經常被罰站。若干年後跟她說起這段經歷,她的口氣雖說有些許委屈,但是結論卻悟出了一個非常簡單且經典的道理:看似了不起的事,後來習慣了也就好了。

  她解釋說,第一次被老師誤會而後出門罰站,心情好灰暗、好傷心,覺得委屈、挫敗、傷心,恨死老師了。回家又不敢跟媽媽說,因為媽媽肯定會再說她一遍。所以這麼大個委屈自己就嚥了。等到第二次、第三次、第N次被同桌被迫背黑鍋時她已經不以為然了,最後修煉的在外面罰站時和同桌互相安慰,非常淡定。

  我想,就算孩子現在有一時的委屈,長大後,也會有我這位同學相似的想法。

  五順應潮流,但找到自己的能力

  任何年代、任何學校估計都有潮流,誰用這種包,誰用這種文具,誰穿這樣的衣服,誰沒穿這樣的衣服,誰這樣走,誰那樣笑,誰這樣說話……

  當女兒也出現模仿他人言行的情況時,我和她進行了一次對話,明確告訴她:就算他們都一樣,也並不代表你就要這樣。為自己活,看看自己有什麼!

  這次對話也確實帶給她不少變化,她現在在慢慢地學習:學習如何做自己,如何找到自己,自己究竟想要什麼,自己究竟想玩什麼樣的遊戲,自己究竟想看什麼樣的書,自己究竟想要什麼樣的朋友……這個過程充滿了挑戰和艱辛,一個大人尋找自己的過程都不易,何況是一個孩子呢?但是找到自己太重要了,如果可以早些,為什麼不早點開始呢?

  六分辨是非的能力

  大是大非面前,家長和老師都會出面有所引導、有所進言,但是小是小非卻是對一個孩子綜合能力的測試。

  法國人教育孩子方式

  ●培養孩子獨立意識

  多數法國家庭中,每個孩子很小就有自己的存摺,通常家長作為獎勵的方式是為孩子存一筆錢。從小,孩子就非常明白自己成年後要離開父母的家,自立門戶,長大了還呆在父母家並不是光彩的事。筆者就讀的新聞學院同學全部自己租房住,父母送給他們的禮物可能就是為他們租一套離學校近且價錢便宜的房子;大部分同學上大學期間就自己開車,常常是二手車;他們為了節省開支,常主動邀請外國留學生在週末時乘他們回家的車去某地旅遊,與他們共同分擔汽油費和路上的其他費用。

  對於孩子上大學選擇什麼專業,完全由他們自己決定,家長甚至故意不參與意見,讓孩子在決定的過程中自己教育自己。筆者的一位媒體朋友說:“是他選擇自己的未來,當然要他自己拿主意,如果他想聽我的意見,他會問我。他們完全自信能決定自己的事。”我再去問同學,他們許多是從別的專業改學新聞的,一個叫安娜的女生說:“我喜歡自己選擇、決定,並承受自己的判斷結果,如果什麼事都聽父母的,會讓我覺得有依賴,我什麼時候才能真正長大成人呢?”

  ●父母與孩子平等交流

  一位朋友正在與老婆辦理離婚,3個孩子採取一個月在父親家,一個月在母親家住的方式。問起他們的感受,他們說自己過得挺快樂,並不比別人差。長子甚至坦率地表示,他更同情爸爸,今後找朋友或者結婚,要吸取爸爸的教訓,不能只圖女方漂亮,導致出現第三者。

  法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與父母平等交流的習慣,他們犯了錯誤要接受父母不讓看電視的懲罰,但父母如果說話不算數,他們不僅會提出意見,還會討價還價地再提出平時未得到滿足的要求,如要求週末不和家人而和同齡孩子一起度過。

  所以,家長凡事要以身作則,不輕易許空願,說話算數。

  ●給孩子寬鬆的環境

  據法國媒體報道,法國家庭“望子成龍”的願望與有些中國人相比並無二致,他們常常給孩子安排一系列課外課,孩子們的學習負擔因此而加重。一位叫科爾內的家長反省說:“我的女兒卡爾尼剛剛5歲,她從託兒所回來後,每週還要上三次業餘課:星期二學舞蹈,星期三學體操,週末學滑冰。後來我發現她累得不願從冰上站起來,才決定停了這些課,讓她喘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