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學籍管理規定

  為規範中小學生學籍管理,提高新形勢下基礎教育科學管理水平,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受教育的權利,制定,歡迎參閱。

  1

  一、學籍檔案是高校教學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真實地記錄了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部學習情況。為了進一步加強學籍檔案的管理,特制定本辦法。

  二、學籍檔案須分別經教務部稽核後方可歸入學院辦公室檔案部門。

  三、學籍表上的各項內容應包括:學生姓名、系別、專業、課程名稱、成績分數、畢業時間、畢業證書號、學位證書號,以及需要說明的情況等一律用碳素墨水填寫完整,字跡要工整,課程蓋章要清楚,填寫分數要準確,不得塗改。

  四、學籍表上必須有二級學院負責人和學生輔導員的簽字用碳素墨水或蓋章。

  五、學籍表上的照片應為2寸正面免冠照片分別為進校時照片和畢業時照片各一張。

  六、畢業生的學籍表應由教務部整理組卷、編目、輸入計算機,於學生畢業當年的12月底前向學院辦公室檔案部門歸檔。學院辦公室檔案部門負責編制檢索工具、安全保管及提供利用。

  七、利用者需要出具單位人事部門介紹信和本人學歷證明,方可由學院辦公室檔案部門提供中文成績單一份。並在成績單影印件背面加蓋檔案部門印章。由教務部稽核蓋章後方能生效。

  八、本規定自發文之日起生效。

  2

  1、檔案管理員負責收集、整理、保管和統計本單位的檔案,並及時輸入計算機。

  2、每期培訓班結束,檔案管理員必須及時對所有學員參加培訓班的時間、學習內容、考勤情況、成績等上檔。

  3、檔案管理員負責辦理職工培訓檔案的查閱、借用等有關事項。

  4、學籍檔案一般不外借,在特殊情況下經批准方可借用。

  5、查閱檔案時,嚴禁塗改、圈劃、洩露檔案內容,違者予以紀律處分。

  6、借出或收回檔案時,必須當面點清核實。

  7、凡歸入學籍檔案的材料,應及時整理,經科長審查後才能歸入本人檔案。所有資料要做到填報及時,數字準確,真實、可靠、齊全。

  8、建立檔案資料查閱簿,誰管誰負責,誰用誰簽字。

  9、學籍檔案資料,應妥善儲存,不得丟失、損壞。

  3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範中小學生學籍管理,提高新形勢下基礎教育科學管理水平,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受教育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有關法律,制訂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我國所有由政府、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的小學、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以下簡稱學校和在這些學校就讀的學生以下簡稱學生。

  第三條 學生學籍管理採用資訊化方式,實行分級負責、省級統籌、屬地管理、學校實施的管理體制。

  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巨集觀指導各地學生學籍管理工作,負責組織建設全國聯網的學生電子學籍資訊管理系統以下簡稱電子學籍系統,制訂相關技術標準和實施辦法。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本行政區域內學生學籍管理工作,制訂本省區、市學籍管理實施細則,指導、監督、檢查本行政區域內各地和學校學生學籍管理工作;按照國家要求建設電子學籍系統執行環境和學生資料庫,確保正常執行和資料交換;作為學籍主管部門指導其直管學校的學籍管理工作並應用電子學籍系統進行相應管理。

  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指導、督促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認真落實國家和本省區、市關於學生學籍管理的各項規定和要求;作為學籍主管部門指導其直管學校的學籍管理工作並應用電子學籍系統進行相應管理。

  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學校的學生學籍管理工作;應用電子學籍系統進行相應管理;督促學校做好學生學籍的日常管理工作。

  學校負責學籍資訊收集、彙總、校驗、上報,應用電子學籍系統開展日常學籍管理工作,確保資訊真實、準確、完整。

  第二章 學籍建立

  第四條 學生初次辦理入學註冊手續後,學校應為其採集錄入學籍資訊,建立學籍檔案,通過電子學籍系統申請學籍號。

  學籍主管部門應通過電子學籍系統及時核准學生學籍。

  第五條 學籍號以學生居民身份證號為基礎生成,一人一號,終身不變。學籍號具體生成規則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另行制訂。

  逐步推行包含學生學籍資訊的免費學生卡。

  第六條 學校不得以虛假資訊建立學生學籍,不得重複建立學籍。學籍主管部門和學校應利用電子學籍系統進行查重。

  學籍管理實行"籍隨人走"。除普通學校接收特殊學校學生隨班就讀、特殊教育學校、工讀學校外,學校不接收未按規定辦理轉學手續的學生入學。殘疾程度較重、無法進入學校學習的學生,由承擔送教上門的學校建立學籍。

  第七條 學校應當從學生入學之日起1個月內為其建立學籍檔案。

  學生學籍檔案內容包括:

  一、學籍基礎資訊及資訊變動情況;

  二、學籍資訊證明材料戶籍證明、轉學申請、休學申請等;

  三、綜合素質發展報告含學業考試資訊、體育運動技能與藝術特長、參加社群服務和社會實踐情況等;

  四、體質健康測試及健康體檢資訊、預防接種資訊等;

  五、在校期間的獲獎資訊;

  六、享受資助資訊;

  七、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資訊和材料。

  學籍基礎資訊表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制訂。

  第八條 學籍檔案分為電子檔案和紙質檔案。電子檔案納入電子學籍系統管理,紙質檔案由學校學籍管理員負責管理。

  逐步推進學籍檔案電子化,同時保留必要的紙質檔案。

  第九條 學生轉學或在基礎教育階段升學時,學籍檔案應當轉至轉入學校或升入學校,轉出學校或畢業學校應保留電子檔案備份,同時保留必要的紙質檔案影印件。學生最後終止學業的學校應當歸檔永久儲存學生的學籍檔案,或按相關規定辦理。

  學校合併的,其學籍檔案移交併入的學校管理。

  學校撤銷的,其學籍檔案移交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單位管理。

  第十條 如學生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提出修改學生基礎資訊的,憑《居民戶口簿》或其他證明檔案向學校提出申請,並附《居民戶口簿》影印件或其他證明覆印件,由學校核準變更學籍資訊,並報學籍主管部門核准。

  第三章 學籍變動管理

  第十一條 各學段各類學籍變動的具體條件和要求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當地實際統籌制定。

  第十二條 正常升級學生的學籍資訊更新,由電子學籍系統完成。

  第十三條 學生學籍資訊發生變化,學籍進行轉接或學生畢業結業、肄業時,學校應及時維護電子學籍系統中的有關資訊,並將證明材料歸入學生學籍檔案。學籍主管部門應及時對學生學籍變動資訊進行更新。

  第十四條 學生轉學或升學的,轉入學校應通過電子學籍系統啟動學籍轉接手續,轉出學校及雙方學校學籍主管部門予以核辦。

  轉入、轉出學校和雙方學校學籍主管部門應當分別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學生學籍轉接。

  第十五條 學生辦理學籍轉接手續後,轉出學校應及時轉出學籍檔案,並在1個月內辦結。

  第十六條 學生轉學或升學後,轉入學校應當以收到的學籍檔案為基礎為學生接續檔案。

  第十七條 特教學校學生轉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或普通學校隨班就讀殘疾學生轉入特教學校就讀的,其學籍可以轉入新學校,也可保留在原學校。

  進入工讀學校就讀的學生,其學籍是否轉入工讀學校,由原學校與學生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商定。

  第十八條 省區、市直管學校、設區的市直管學校學生的轉入轉出情況,由學校每學期書面告知所在地縣區教育行政部門。

  第十九條 學生休學由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提出書面申請,學校稽核同意後,通過電子學籍系統報學籍主管部門登記。復學時,學校應及時辦理相關手續。

  學生休學期間學校應為其保留學籍。

  第二十條 學生到境外就讀的,應當憑有效證件到現就讀學校辦理相關手續。回到境內後仍接受基礎教育的,應接續原來的學籍檔案。

  第二十一條 學生死亡,學校應當憑相關證明在10個工作日內通過電子學籍系統報學籍主管部門登出其學籍。

  第二十二條 學校應將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情況依法及時書面上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縣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籍主管部門,在義務教育年限內為其保留學籍,並利用電子學籍系統進行管理。

  義務教育階段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輟學的,就讀學校的學籍主管部門應於每學期末將學生學籍檔案轉交其戶籍所在地縣區教育行政部門。

  第四章 保障措施

  第二十三條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為學籍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配備或指定學籍管理員,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機制。

  對學籍管理員當實行先培訓後上崗,並保持相對穩定。各級學籍管理員的基本資訊須報送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

  第二十四條 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當每學期複核學生學籍,確保學籍變動手續完備、學生基本資訊和學籍變動資訊準確。

  第二十五條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建立嚴格的保密制度。非經學籍主管部門書面批准,學籍資訊一律不得向外提供,嚴防學籍資訊外洩和濫用。

  第二十六條 教育行政部門違反本辦法的規定,由上一級教育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處理。

  第二十七條 學校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校長和相關人員責任:

  一、不為已接收學生建立學籍檔案的;

  二、以虛假資訊建立學籍或學籍檔案的;

  三、不及時把學籍變動資訊納入學籍檔案的;

  四、不及時報告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情況的;

  五、接收學生不為其辦理轉學手續的;

  六、不按規定為學生轉接學籍檔案的;

  七、洩露或非法使用學生學籍資訊的;

  八、違反本辦法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的外籍學生和港澳臺學生學籍管理,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二十九條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制訂或完善實施細則。

  第三十條 本辦法自20xx年9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