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業學年論文
語音是口頭交際的基礎,也是語言教學的出發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情感過濾效應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
摘要:本文從情感過濾效應學說出發,解釋了語言教學過程,不僅是認識過程,傳授知識的過程,而且是情感交流的過程。同時,筆者認為情感過濾學說不夠完善,不能解釋語言教學中的各種現象,進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論文關鍵字:情感過濾效應 情感交流過程
情感過濾理論Affective Filters是在一九八三年由西方語言學家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他的理論可用正面圖說明:
Filter過濾器
Input
語言習得機制 學習者的能力
他認為,“在語言教學過程中,老師講授的語言知識即Input輸入需經過一個情感過濾器即filter的作用方可進入學生的語言習得機制即languageacquisition device,其後再轉換為學生的語言能力acquirer’s competence。”[1]所謂情感過濾器是指師生關係。他認為,“在語言教學過程中老師採取愈理想的態度,情感過濾器的阻力則愈小;若情感過濾器阻力降至最低點,過濾時教師的輸入對學生的語言習得機制將呈完全開放狀態,可完全通過過濾器而直達學生,使其獲得最佳學習狀態。”[2]這樣,學生就會激發起更高的學習慾望,主動要求更多的輸入,同時也能夠獲得更多的輸入。
克拉申Krashen提出的情感過濾理論把語言學理論與語言教學實踐聯絡起來,認為語言是通過接受可理解性輸入而產生的。由此可以看出,情感過濾學說是符合教育學與心理學規律的,有它新穎性,對語言教學活動,特別是對外語教學有重要指導意義。
教學過程是教師、學生的主要實踐活動。凱洛夫的《教育學》認為,“教學過程是一種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學習前人已經認識了的知識技能,培養一定觀點和道德品質的認識過程。”[2]即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這一理論雖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它僅從哲學的認識論角度去說明教學過程的特點,忽略了教學過程中其它成份,特別是心理成份的研究,因而不可避免地出現了簡單化和片面的傾向。按照這一理論,教師只要專業知識豐富、紮實、備好課,就可以使學生學好知識。其實不然,從心理學角度去看,教學過程不僅是一種認識過程,教育論文還包含情感交流過程。教學過程不僅需要知識,而且離不開情感。換言之,教學過程中的認識過程應通過情感交流過程進行,良好的情感交流過程是認識過程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證。教師的情感,特別是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對於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對於提高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不難看出,情感過濾說將這一心理學規律應用學於語言教學中,並能形象地解釋這一過程中的諸現象,不能不說是一個貢獻。
但是筆者認為,情感過濾說亦有其不夠完善之處,它還不能完滿的解釋教學過程的各種現象。本文下面提出三個改進型情感過濾效應圖,並以此為基礎提出若干看法。
情感過濾效應圖I
該圖示含義如下:1、語言教學過程是教師與學生間的雙向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教師為主導方面,而學生一方為主體方面。教師的職責是將教學內容儘可能地、最大限度地輸入到學生一方。學生一方的任務則是應儘可能地、最大限度地將教師輸入的知識吸收,為進一步轉化為能力作準備。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的主要任務。2、語言教學順利進行的中介體是師生間的情感過濾機制即情感過濾器。換言之,教學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是師生間的良好情感紐帶。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校裡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裝進另一個頭腦裡,而是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的接觸。”[3]“心靈”是世界觀、道德觀、個性品質的總稱。情感是心靈的視窗,心靈的接觸主要是通過情感來實現的。由此可知,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雙方不僅在傳授知識、學習知識,而且在進行“心靈的接觸”;教學過程不僅包含講授的理智認識過程,而是包含感染、感受的情感過程。參加教學過程的,不僅有“正式的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計劃規定的,而且還有教師、學生的精神、道德面貌、教和學的態度等“心靈”方面的“非正式課程”。美國心理學家華爾特·B·科勒斯涅把這種“非正式課程”稱為“看不見的課程”[3]。這種“看不見的課程”正是通過感情的渠道“傳遞”到教師和學生雙方的。
簡言之,語言教學過程要求師生間保持良性的情感紐帶以保證其順利進行。師生間情感融合,情感過濾機制的阻力則小,有利於知識的傳播和吸收;反之,情感過濾機制的阻力則大,不利於知識的傳播和吸收。3、語言教學過程中師生間的情感交流是互為依存,相互激發的。任何一方的情感變化都會影響對方,引起對方的情感變化,從而影響情感過濾機制阻力的強弱變化,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
情感過濾效應圖Ⅱ
體育論文
圖Ⅱ可稱最佳情感過濾效應圖。其含義為:在語言教學過程中,當師生雙方的情感紐帶達到最佳狀態時,即處於最為融洽狀態時,情感過濾機制的阻力趨於0,教師對學生的輸入呈完全開放狀態,而學生的學習機制也同樣處於完全開放的狀態。此時教師與學生同處於最佳情感狀態之中,保證並協助知識傳授過程處於最佳狀態。具體來說,在最佳情感過慮效應下,作為教學過程主導一方的教師的良好自身精神風貌及時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尊重、鼓勵、期望等會激發學生對教師油然而生的親近感、順從感、敬佩感。這種情感的產生會直接從學生的眼神、面部表情、語言、行動中反饋給教師。師生雙方在這種情感的彼此刺激下,教師一方的授講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一方積極的學習興趣、動機、態度都會激發出來,從而能最大地吸收教師所傳授的知識。換言之,在這種最佳情感過濾效應下,師生間掃除了情感上的壁壘,能在最融洽的氣氛中,使教學的主導一方充分發揮教學的主動性,能使教學的主體一方充分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從而獲得最完滿的教學和學習效果。
情感過濾效應圖示Ⅲ
學生
論文 龍源網
圖示Ⅲ亦可稱最差的情感過濾效應圖。其含義為:在語言教學過程中,當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紐帶被破壞,雙方無法進行情感溝通時,情感過濾機制的阻力就會達到最大值,使教師對學生的知識輸入無法到達學生的學習機制;從而嚴重影響,甚至完全中斷學生對知識的吸收,使教學活動中斷或形存實亡。具體地說,在最差情感過濾效應情況下,畢業論文由於師生雙方情感的嚴重對應,學生一方難於或拒絕接受教師的知識講授,無論教師的知識水平多高,他們都拒絕接受;另一方面,學生的對立情感反饋到教師一方,教師的情感也受到影響,從而降低授課的積極性,講授水平不能正常發揮或達到拒絕授課的程度。如此反覆反饋,就會造成惡性迴圈,輸入嚴重減弱或中斷,使教學過程歸於失敗。
克拉申的情感過濾理論將語言習得完全歸功於語言教學輸入者,習得者僅是個受感情因素影響的被動接受者,嚴重忽視了語言習得者輸出的價值和作用而過於片面。眾所周知輸入和輸出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互動互補的關係,因此僅靠輸入不能使語言習得者準確,流利地掌握和使用語言,如果語言習得者想使他們所學的語言流利而又準確,這不僅需要可理解的情感輸入更需要可理解的輸出,只有輸出才能使習得者觸發對己儲存的語言知識的鞏固和語言習得過程中的問題得以糾正,從而產生出修正後的再輸入,達到輸入的最終目標既輸出的最大化並內化所學的知識和語言規律。再者輸入和輸出兩者之間既需要互動互補也需要互相轉化,以實現語言習得者對語言輸入材料中的知識的掌握的準確性和靈活性,縮短學習和運用之間的差距。
以上簡單介紹了情感過濾理論及在此基礎上個人的一些思考,筆者認為,情感過濾效應在理論上是可信的,在實踐上是可行的。它對我們共外教學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交際方式的多樣化的出現,社會各界對外語教學的要求回越高,越全面。因此教師吸收新教學理論的同時,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自覺同學生建立正常的、良好的情感關係,獲得最佳情感過渡效應,以取得最完美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2]S.D.Krashe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Pergamon,Oxford.1981
[3]凱洛夫.教育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1951
[4]蘇霍姆林斯基.蘇霍姆林斯基選集[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5]科勒斯涅克.
範文二:情境教學法在警務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
論文摘要 本文介紹了情境教學法在公安警察院校警務英語口語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以及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情緒上投入情境、在特定情境中學習和提高警務英語口語,提高公安警察院校學生英語語言綜合應用水平,作者還總結了情境教學法在警務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教學效果及影響其應用的因素。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 公安警察院校 警務英語口語 教學效果 影響因素
為了改革大學英語教學,提高大學生英語語言應用水平,教育部於2004年年初頒佈了《大學英語課程標準試行》。《大學英語課程標準試行》明確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增強其自學能力和綜合文化素養。提倡建立新的教學模式,且“新的教學模式應體現英語教學的實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則,應能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尤其要確立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育部還在《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提出要“促進大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的提高”。
在公安警察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中,警務英語口語教學屬於新出現的教學內容,其針對的教學物件是全校各個專業的本、專科學生。對於學習了多年英語的學生來說,不管其基礎多麼薄弱,提高英語口語會話能力的願望都是強烈的,警務英語口語課程,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求。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對學生的“聽、說、讀、寫”中“說”的能力,也就是英語口語能力進行訓練。通過這門課程的教學,幫助他們訓練和發展“說”的技巧和策略,以便有效地學習和提高口語水平。如何更好的使用有效的英語口語教學法, 幫助學生掌握口語技能、訓練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尤其是在警務活動中英語會話的能力,並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情境教學法的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傳授得到,而是在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藉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夥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由於學習是在一定的情景中,即社會文化背景下,藉助其他人的幫助即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而實現的意義建構過程,所以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情景”、“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是學習環境中的四大屬性。教師應藉助於各種教學媒體和教學工具,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交流,最後使得學生自己主動建構對知識的意義的理解。
情境化學習理論:情境化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情境化的。建築類論文情境化學習理論堅持兩條最基本的原則:一是對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應當置於一個真實度很高的情境中;二是學習需要社會互動與合作。創設情境成為教學設計最重要的內容之一,要求我們將傳統的教學設計,改變為設計情境化的學習環境,針對特定的學習目標,將學習內容安排在情境化的真實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通過參與真實的問題求解等實踐活動而獲得更有效的學習。
活動教學理論:皮亞傑認為,活動是認識發生的前提。活動可分為外部活動和內部活動,學習的發展是內部活動和外部活動雙重建構的過程。通過活動創設一定的情境,學生在主動參與整個活動過程中,獲得了感性認識,最終,活動實現內化,促進學習思維邏輯的形成,從而提高學生主體的整體認識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它要求從現實問題出發,提出解決該問題的假設,通過不斷地解決問題,達到對事物更深刻的認識。
情境教學法在警務英語口語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結合教材特點,運用情境教學法,創設情境訓練學生使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實用警務英語口語教程》是筆者使用的警務英語口語教材,是一本融警務工作與語言學習技能的實用英語教材。全書由情景對話構成,所有的情景對話均與警務工作的實際有緊密的聯絡,具有鮮明的職業實用英語特點。如:日常警務服務、警務管理、案件調查/訊問/詢問等情景對話,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語言素材與角色。
該教材將英語的實用性放在首位,對話內容真實體現警務執法與服務活動的過程與內容,高度體現了語言的交際功能。語言在本質上即是交際工具,而人們在使用語言的過程即在語言情景中才能更好地學會語言。
1 、根據教材情景對話內容,為語言交際創設物化情境和人化情境
《實用警務英語口語教程》教科書的內容均為具體的警務工作情景下的英語對話,根據這些對話內容,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圖片展示、視訊播放等手段展現真實情境,呈現情景對話的背景環境即物化環境,使學生置身於一個多維、模擬的語言環境中,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警務工作情境各個不同環節的要求,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物化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表演慾望,不但很好地再現情景對話內容,還有許多意想不到學生自由發揮的豐富語言內容。
在物化情境中的人的活動自然就形成人化情境。這體現在師生互動、學生合作。在教與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展現真實情境和真實情境的對話過程,引導學生在情感上投入對話發生的情境,引導學生不要為了模仿而模仿,而是投入情境,將語言、能力、技巧相結合,產生情感協調效應,更真實地體現語言交際的功能。這樣,學生在扮演對話中的警察或者外國人等不同角色時,能夠在情境中運用語言交際時使英語聽說能力得到的鍛鍊。
2、情境熱身。情境熱身主要通過對特定情景對話內容的初步瞭解,如瞭解該部分英語會話的內容,總結對話基本過程, 解決疑難、生詞等,同時幫助學生掌握相關詞彙。作為沒有實際執法經驗的在校學生,大家普遍缺乏對警察執法與服務的切身體驗,對執法與服務的有關過程、要求也不清楚。筆者在指導學生學習特定情景對話內容的過程中用英語講解有關的知識,使學生了解在特定警務執法與服務過程中的真實情形,同時精心匯入情境,激發交際活動;並採取微型情境模擬,片斷情境模擬、操練,激勵調動等方法引導學生模擬參與在該特定情境下的對話。這一過程可以引導學生逐漸的在情緒上投入,感受在這樣特定的對話情境下的語言表達,從而引導學生在思考方式上進入用英語思考的思維狀態。
3 深化情境。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在情境熱身的基礎上,利用教材中的設定情境,並對設定情境進行細節化,按照實際警務活動的情形,結合警察執法服務的過程,引導學生設計對話。通過對話現場佈置、學生參與模擬特定情境下的人物活動與言語行為、製作對話過程中使用的道具執法裝備等方式,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心理感受,從而深化對話情境。教學過程中,通過發揮學生主動性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有效引導作用,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將模擬情境過渡到真實情境,在情境熱身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設計對話,即根據教師設定的模擬情境的實際需要進行交際, 利用手邊任何可以利用的道具,在情境中,認真進行操練,用心投入,在交際實踐中培養實際語言交際能力。
情境教學法在警務英語口語教學應用的總結
在警務英語口語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通過課堂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強化訓練,實現了所有的學生在課堂上開口說英語的目標,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方法,提高了學生英語口語自主學習能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增強了學生繼續提高英語口語會話能力的自信心。絕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目的和重要性都有正確的認識,在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具有了自主學習能力之後,學生在今後只要繼續學習,英語口語應用能力必將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當然,由於學生對警察實際警務執法與服務的經驗不足,缺乏真實的心理體驗,在情境英語對話的某些環節中,尚不能緊密結合警務工作實際,某些環節對話內容有欠缺;校園內沒有很好的英語環境,絕大部分學生接觸外教或者來訪專家學者的機會非常少;所有的語言環境完全由自己創造,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不夠強烈,這些因素影響了警務英語口語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孔娜,高職高專實用英語口語技能培訓模式探索[J]. 高等教育與學術研究, 2008; 1: 138-140
[2]陳麗芳,淺談情境交際教學法與酒店英語教學[J]. 雙語學習, 2007; 12:畢業論文66-67
[3]陳艾莎, 情景語言教學在我國外語教學中的意義探討[J]. 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J]. 2008; 4:123-127
[4]樊寧, 淺析交際教學法中的師生角色[J]. 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8;8:36-37
[5]劉曉琴, 論交際教學法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8,01:58-61
[6]林莉, 情景語言教學在商務口語中的應用[J]. 武漢科技學院學報, 2005;9 : 111-112
[7]王巧文, 情景教學法在聽力教學中的運用[J]. 今日科苑, 2008;06:262
[8]於瑤, 情景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哈爾濱金融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3: 66-68
- 英語專業學年論文
- 簡單學院教師辭職報告範文精選五篇
- 北師大五年級下冊數學期中試卷
- 夏季什麼天氣適合淺灘釣魚
- 和平鴿的作文
- 吃海帶的好處及禁忌
- 電腦雙通道記憶體和主機板怎麼組裝
- 辭職報告範文精選
- 一段自己傷感的話
- 中考關於母親的滿分作文
- 電腦電腦總是會藍屏宕機怎麼辦
- 炒菜食譜的製作方法有哪些
- 教師辭職報告範文精選
- 關於學習方法的英語諺語
- 關於童年趣事作文精選集小學六年級
- 河北省公務員面試真題帶答案
- 法學專業實習報告總結範文
- 政策性農業保險論文
- 班主任高一學生髮展報告評語
- 六一兒童表演化妝圖片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