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翻譯中的文化差異

  論文關鍵詞:文化差異 文化意識 翻譯 影響
    論文摘要:翻譯是一種跨語言的交際活動,同時也是一種跨文化的交際活動。也就是說,翻譯作為語際交流,它不僅只是語言的轉換過程,而且是文化移植的過程。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傳統,使中西方在價值標準、審美取向、行為準則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相當大的文化差異。因此,文化差異對翻譯有著重要的影響。
    翻譯涉及的不僅僅是兩種語言,更涉及兩種文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由於地理位置、種族淵源、自然環境等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傳統,擁有其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風俗習慣和價值觀。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文化表達和傳播的重要手段。因此,每種語言不可避免地帶有某種民族文化的積澱和印證,翻譯成了一種必然的文化活動。由於語言和文化的密切關係,語言受著文化的影響和制約,譯者在理解和表達的過程中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不斷地進行著文化的比較,所以譯者必須具有較強的文化意識。所謂文化意識,就是譯者要認識到翻譯既是跨語言、又是跨文化的資訊交流,而文化的差異跟語言差異一樣,可能成為交流的障礙。以下就幾個方面具體闡述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
    一、價值標準對翻譯的影響
    在眾多文化因素中,價值觀是核心內容之一。它具有永續性、穩定性,併為社會成員所普遍接受。作為文化構成的深層因素,它既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社會文化因素在人們心中長期滲透、積澱的結果。它持久地影響著人們的態度、需要和行為方式。
    狗在西方人的價值觀念中是一種最為人鍾愛的動物,是忠誠的伴侶,憐愛無比。故英語中帶“狗”的詞語多為褒義,如:lucky dog幸運兒,gay dog快樂的人,bull dog硬漢,run-ning dog乖順的家犬等。而狗在中國人眼裡卻有“仗勢欺人”、“為虎作悵”之嫌。故漢語中用狗比喻人多帶貶義,如:“狗仗人勢”、“走狗”、“狗腿子”、“做人鷹犬”等。
    又如在中國,當人們去朋友家吃飯時,飯前男女主人經常會說:“飯菜不好,請多包涵。”對於中國人來說,主人對客人說這話是極為自然和恰當的,有“謙虛、好客、請隨意”之意。如果這句話直譯為“These dishes are not good , please made do withthem.”給不懂中國文化的人的反應可能是“Why don’t you treatguests with good dishes?”英美人則正相反,他們請人吃飯,一定會說這道菜如何可口,那道菜如何美味,即使對自己做的菜沒有十分的把握,至少也不會說“飯菜不好”的話。故把原句變通一下,譯成“These are the best dishes we can supply.Please feel athome and help yourself.”這就是漢文化所崇尚的謙虛與西方文化所推崇的誠實、自信形成鮮明對比的例子。
    二、審美取向對翻譯的影響
    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審美觀。同一事物.在這一民族看來美崙美奧,而另一民族卻不這樣認為,甚至視之為醜陋不堪。
    wise as an owl意為像貓頭鷹一樣聰明,可能令中國人費解。owl在漢語中是“貓頭鷹”或“夜貓子”。兩詞都含貶義,因為它們的叫聲嚇人,樣子醜陋,因此中國人對它們並無好感,常把它與厄運、死亡、荒涼聯絡在一起。而英國人則會聯想到智慧。在兒童讀物、漫畫和動畫片中,貓頭鷹通常很嚴肅,很有頭腦,儼然一付學者的派頭。 
  龍dragon,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一種神祕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降雨,它也是中國古代帝王的象徵,如“龍袍、龍顏、龍體”。現在它作為一種文化積澱,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人以自己為“龍的傳人”、“東方巨龍”而自豪。“龍騰獅舞”、“龍鳳呈祥”、“龍騰虎躍”等一系列比喻無一不是極美之詞,它們渲染著熱情洋溢的氣氛、奮進的力量。所以,成語“望子成龍”中的“龍”意味著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出人頭地、飛黃騰達。整個句子應譯為:"Everyone wants his child toshine.”而在英語中“龍”是一種恐怖的怪物,稱為mythical mon-ster like reptile,常用來比喻邪惡的勢力。
    三、行為準則對翻譯的影響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歷史過程中,儒家思想一直佔據著根深蒂固的統治地位,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其深刻而久遠的影響。中國人向來以自我貶仰的思想作為處世經典,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為行為的基本準則。“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處世要以儒家仁、義、禮、智、信的思想.道德觀念作為每個人的行為指南,接人待物、舉止言談要考慮溫、良、恭、儉、讓,以謙虛為榮,以虛心為本,反對過分地顯露自己表現自我。因此,中國文化體現出群體性的次化特徵,這種群體性的文化特徵是不允許把個人價值凌駕於群體利益之上的。
    西方國家行為準則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人文主義,即以崇尚個人為中心,宣揚個人主義至上,竭力發展自己表現自我。“謙虛”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價值是忽略不計的。生活中人們崇拜的是“強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強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無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體現出個體文化特徵,這種個體性文化特徵崇尚個人價值凌駕於群體利益之上。
    正因為如此,中西兩種文化在對某些單詞所帶有褒貶色彩上有差異。如:ambition一詞,本身具有褒貶兩種含義。中國人用其貶義,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則取其褒義,表示“雄心壯志”。aggressive一詞,中國人常用來形容某人“挑釁”“好鬥”,而美國人則用來形容某人“進取上進,有開拓精神”。
    四、生活方式對翻譯的影響
    我國的群體性文化,非常重視家庭親友關係,把它視為組成社會的細胞;而在西方國家,崇尚獨立自主自強自立。中國人重視傳統的君臣、父子,論資排輩,等級森嚴。而在英美國家,長輩與晚輩間地位平等,不計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處。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歷來崇尚“四世同堂”“閤家團圓”,自古就有“父母在,不遠遊”的良言古訓;而在英美國家,is歲的子女仍住在家裡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他們必須依靠自己的雙手去獨立生活。同樣,年齡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會拖累子女,他們往往要住進老人院,由社會關照。所以當出現“core family”和“dink family”這樣的外來詞彙時,大部分的中國家庭無法理解也無法接受這種生活模式。
    總之,英漢翻譯既是英漢語言的轉換,也是英漢雙語文化的對接,不同語言的轉換必須服從一定文化的習慣。這就要求我們對語言具有敏銳的感受力和高超的表達能力,增強對文化共同之處的掌握度,提高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避免或減少文化差異對翻譯的影響。只有這樣,譯文才能真實地反映原文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