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語題解題技巧

  大多考生想必都會多成語題目感到困擾,特別是第一次看到的成語,有種無從下手的感覺。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關於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1、成語

  ★答題方法:

  ● 注意成語潛在的感情色彩。如“坐而論道”“頂禮膜拜”“生財有道”是貶義;“急公好義”是褒義

  ● 要注意成語使用範圍,搭配的物件,尤其是有些成語是不能帶賓語的,要注意,如“出奇制勝敵人”“漠不關心人民疾苦”“司空見慣這些現象”等。

  ● 注意一些近義成語的混用,如“聳人聽聞”和“駭人聽聞”、“臨危授命”和“臨危受命”等。

  ● 注意成語的使用與語境重複,如“三令五申地強調”“在心中耿耿於懷”“背地裡陽奉陰違”

  ● 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語越要注意陷阱。如“坐地分贓”。特別陌生的成語往往是對的。

  ● 弄清所用成語的前後語境,儘可能找出句中相關聯的資訊。

  ● 特別注意兩用甚至多義成語的意義和用法,如,潔身自好,昏天黑地,不偏不倚

  【示例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繼中大在唐家灣建分校後,清華大學科技大樓毗鄰而建,人民大學、北師大、北理工等重點高校也紛至沓來;這裡以中大珠海校區為先驅的大學城業已形成。

  B.邵經理催小劉儘快趕到揚州玉器廠進修學習,小劉嘴上應付著,背地裡卻陽奉陰違,仍每天往返於蘇州和上海之間。

  C.“年畫虎”事件使陝西省林業廳名聲掃地,關克乃至朱副廳長的誠信受到質疑,人們也開始懷疑他們以前一言九鼎的所謂誠信植保的話語了。

  D.當今社會高度重視人們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他雖然頗有才華,但性情孤僻,卓爾不群,因此不能得到公司的重用。

  【答案】A“陽奉陰違”與“背地裡”重複;“一言九鼎”形容某人說話的起決定作用,這裡搭配不當,可用“言之鑿鑿”。D,卓爾不群:超越別人,不同一般。褒義。

  【示例2】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A.當今傳媒界,炒作成風、虛假成災,在追名逐利甚囂塵上的汙濁氛圍中,季羨林主動摘冠脫冕的高風亮節之舉,猶如一束亮光,石破天驚,令人耳目一新。

  B.對於違法違紀的政府機關法人,我們是否應該對他們保持足夠的寬容,並期待他們自己幡然悔悟,重新做人呢?

  C.在此之前,朝鮮始終堅持朝美雙邊會談,拒絕日、韓參加,而美國始終拒絕同朝鮮進行單獨會談,雙方僵持不下,一時箭在弦上。

  D.老張拿最近發生在鄰縣的特大交通事故來現身說法,提醒大家注意交通安全。

  【答案】B A,石破天驚:原形容箜篌的聲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料,有不可名狀的奇境。後多喻文章議論新奇驚人;B幡然悔悟:形容很快就徹底悔改醒悟。使用正確。C,“箭在弦上”是說事情已經到了不得不做或者話不得不說的時候,不是形容局勢緊張,應改為“劍拔弩張”;D,用自己的遭遇和經歷為例證,對人進行講解或勸導。

  高考成語類試題的一些解題思路與方法

  學習、積累成語是為了使用。近幾年高考試卷“正確使用詞語”的考查中,重在考查成語的理解和運用。現將高考成語類試題的一些解題思路與方法整理歸納如下

  一、要切實理解成語的整體意義,不要望文生義。從成語的來源看,有的來自歷史故事、有的來自古詩文,是根據這些故事或古詩文的內容掐頭去尾抽象概括出來的精髓,它包含著深刻的思想意義和教育意義。對這些成語我們絕不能簡單地照字面意思作望文生義的理解。例如

  1.鑿壁偷光——不能把它解釋為小偷挖牆入室,把別人的東西偷得乾乾淨淨。如這樣理解就大錯而特錯了。而它的實際意思是鑿開牆壁,藉助鄰居的燈光讀書。此成語出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後來就用“鑿壁偷光”來形容勤學苦讀。

  2.文不加點——有的同學把它解釋為寫文章不加標點。如果這樣按今天 常用的字面義,對“點”字進行望文生義地理解,是會貽笑大方的。而成語的實際意思是指寫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此成語出自《文選·禰衡<鸚鵡賦>序》“衡因為賦,筆不停綴,文不加點。”

  ——此類容易望文生義的常見成語還有差強人意、不刊之論、不易之論、首當其衝、萬人空巷、目無全牛、久假不歸、為之側目、從井救人、不讚一詞、口血未乾、明日黃花、目不窺園、再作馮婦、七月流火、述而不作、登高自卑、尾大不掉、河魚之患、不忘溝壑、悼心失圖、南州冠冕、一定不易、具體而微等。

  二、要切實把握成語的結構特徵,不要肢解成語含義。 成語為固定短語,在結構上已凝固成形,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其意義構成並非簡單相加,更不能胡亂、隨意地理解。我們應該根據其結構特徵來理解掌握。例如

  1.不學無術——從結構上看,它是由兩個動賓構成的並列結構,而不是主謂結構。此成語理解的難點在“學”、“術”二字上學,是名詞“學識”、“學問”,並不是動詞“學習”;術,是“技術”、“本領”。因其是並列結構,根據古漢語行文對舉、意義互訓的特點,此成語可以理解為沒有學問,因而沒有好辦法。或沒有學問,沒有本領。如果將其看作主謂結構,像個別同學理解的“不學習,就不會做算術題”或“不學習,就沒有法術”那就大錯而特錯了。

  2.一衣帶水——有個同學為了表明自己遵守紀律、時間觀念強,在作文中寫道“星期三,我一看時間不早了,儘管剛洗過的襯衫一衣帶水、沒有晾乾,可我還是穿上它一口氣跑到了學校。”顯然,這是因對成語“一衣帶水”錯誤的理解而導致地錯誤運用如果說在此句中還勉強能講得通話,那也絕不是成語意義了。這個同學把“一衣帶水”看作主謂結構,理解成“一件衣服還帶著水”;而實際上“一衣帶水”是偏正結構“一”是用來修飾“衣帶”和“水”的,成語本身是個不含比喻詞的比喻,指像一條衣帶那樣窄的水,形容很窄水面的間隔。如我們常說“中日是一衣帶水的友好鄰邦”,用的就是這個意思。

  ——此類因結構而容易誤解的常用成語還有樹之風聲、離群索居、智盡能索、黨同伐異、狗尾續貂、窮形盡相、高山景行、河山帶礪、相去無幾、指手畫腳、乘堅策肥、災梨禍棗、乾柴烈火、南面百城、齊家治國、樹之風聲、髮短心長、平原十日、危言危行等。

  三、要切實把握成語的適用範圍,不要界限不清。

  作為固定短語的成語,有一些具有特定的使用範圍,它們只此非彼、只能用於適合它的範圍。運用時必須遵循這些限制,否則就會鬧出笑話。例如

  1.雨後春筍——成語例句“幾乎所有造化假者都是這樣,隨便找幾間房子、拉上幾個人就開始生產,於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廠就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了。”“雨後春筍”,詞典解釋為大雨過後,春筍旺盛地長出來。比喻新生事物特別是順應社會潮流的事物的大量湧現和蓬勃發展。適用於值得讚揚的新好事物方面。而此處用來形容造化假的垃圾食品廠,顯然與其適應的範圍合。 2.有口皆碑——成語例句“整改不光是說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到行動上,相信到下一次群眾評議的時候,大家對機關作風的變化一定都有口皆碑。”很明顯,句中的“有口皆碑”犯了範圍不明的錯誤碑,記功碑。成語意思是說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記功碑。比喻突出的好人好事,受到眾人的一致頌揚。此成語是常常用來形容對人已有的事蹟成就的交口稱讚的,而例句卻用來形容將來的“機關作風的變化”,顯然不妥,這是成語運用中的範圍失當。

  ——此類容易範圍界限不清的常見成語的還是美輪美奐僅限於高大建築物、登堂入室、乾雲蔽日、狗彘不食限於品格方面、七手八腳、相濡以沫限於困境、天倫之樂限於家人、下車伊始限於官員到任、反戈一擊限於同夥、內部、禍起蕭牆、如坐春風等。

  四、要切實把握成語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貶失當。

  有些成語在長期的使用中已著上鮮明的感情色彩,只有注意它與全句內容的和諧一致,才能準備地表情達意。否則,褒貶不分,或者褒詞貶用、貶詞褒用都是會影響意義的表達。例如

  1.無所不為——成語例句“這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祕。”“無所不為”,詞典解釋為為,做、幹。沒有不做的事。指什麼壞事都幹得出來。可見是個貶義詞。而例句是在讚揚科學家的不畏艱難險阻、勇於探索的精神,很明顯,用在這裡是語境不合、褒貶失當。

  2.趨之若鶩——成語例句“齊白石畫展在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競相觀摩,藝術愛好者也趨之若鶩。”這也是個因沒有把握好成語的感情色彩而錯用的例子“趨之若鶩”,詞典解釋為“趨,奔赴、歸附;鶩,鴨子。像鴨子一樣成群地爭先恐後地跑去。比喻成群的爭著去。多含貶義。”如此,用在“藝術愛好者”身上顯然不恰當。

  ——此類容易褒貶失當的常見成語還有始作俑者、彈冠相慶、心勞日拙、侃侃而談、重整旗鼓、捲土重來、耿耿於懷、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當場出彩、推波助瀾、搖身一變、處心積慮、一意孤行、居心叵測、朋比為奸、欺世盜名、擢髮可數等。

  五、要切實把握成語語義的大小程度,不要輕重失度。 有些成語的適用範圍有大有小,其蘊含的意義也有輕重的程度之別,使用時需根據語境做恰當的選擇,小詞大用或大詞小用都是不妥的。例如

  1.罄竹難書——有個同學在日記中寫道“我的同桌上學好遲到、上課愛說話、考試喜歡抄襲、又經常搞惡作劇嚇唬女同學„„總之,是個磬竹難書的壞孩子,我很討厭他。”此句明顯犯了用詞語意輕重打當的錯誤。“罄竹難書”,詞典解釋為“罄,盡;竹,古代寫字的竹簡;書,寫。意思是用盡終南山的竹子也寫不完他的罪行。形容罪行多得寫不完。” 例句中的“我”,雖然列舉了同桌很多很多毛病,但“毛病”絕不能等同“罪行”,用“罄竹難書”來形容語義程度過重,顯然是錯誤的。

  2.浩浩蕩蕩——在學生的作文裡看到“上課——自習——自習——上課,這兩天實在把我們憋壞了;當聽老師說派我們小組去打掃衛生,組長很快就準備好了工具,然後帶領我們三個浩浩蕩蕩地開進分擔區。”“浩浩蕩蕩”,本指水勢廣闊浩大。後來形容規模很大,氣勢雄壯。例句中“組長”、“我們三個”,一共才四人,雖然非常高興、喜歡前往,但充其量能有多大規模的氣勢和陣容?顯而易見,也是犯了大詞小用的錯誤。

  ——此類容易犯輕重失當毛病的常用成語還有無惡不作、不共戴天、慘絕人寰、恪守不渝、高山仰止、幡然悔悟、風聲鶴唳、風雨飄搖、休養生息、江河日下、轟轟烈烈等。

  六、要切實把握成語的一詞多義現象,不要“一概而論”。 一般說來,一個成語只有一個義項。我們只要掌握了這個義項,讀書理解、交際運用就不會出錯。但這僅僅是“一般說來”,實際上有的成語不僅一個義項,在流傳使用中它除了適用於一般語境的常用義項外,還派生出適合於特殊語境的非常用義項,有的甚至三四個之多,如果不瞭解這一點,特別是拘泥於思維定勢,就會先入為主、以對為錯。

  1.燈紅酒綠——成語例句“每當夜幕降臨時,飯店裡燈紅酒綠,非常熱鬧。”“燈紅酒綠”既可以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是貶義詞;又可以形容都市或娛樂場所夜晚的繁華景象,是褒義詞。這是個典型的兩用語境成語,例句無疑是正確的。但大多數考生,只注意到前種用法,誤以為使用不當而判錯。

  2.拭目以待——此成語1998年全國高考試題考查過,其例句是“北京大學‘五四劇社’為百年校慶排練的話劇《蔡元培》是否會以全新的風格出現在舞臺上,大家拭目以待。”“拭目以待”的語義一是形容期望十分殷切或確信某件事情的出現,二是表示要等著瞧。高考題,就是取第二個義項,是正確的;但多數考生只知其一,因而必然導致誤判。

  ——此類多義成語非常多。常見兩個義項有數米而炊、貪多務得、粗枝大葉、狗尾續貂、按圖索驥、暗渡陳倉、不絕如縷、暴虎馮河、布衣之交、閉門造車、斷線風箏、習蛾投火、間不容髮、空中樓閣、夸父逐日、龍飛鳳舞、十羊九牧、胸有成竹、木人石心、淋漓盡致等。常見的三四個義項成語有暗中摸索、不衫不履、楚楚可憐、大模大樣、獨來獨往、海闊天空、海枯石爛、苗而不秀、來者不拒、兩袖清風、末路之難、昏天黑地、一日千里、沒頭沒腦、東塗西抹、殘山剩水、寸草不留等。

  七、要切實把握成語的謙敬意義,不要主客顛倒。

  成語是語言的化石,它沉積著諸多的文化現象。有些表現為謙詞、有些表現為敬詞。謙詞要用於自己,而敬詞只能用於他人。如果分辨不清楚,就會出現主客顛倒、物件失當的使用錯誤。例如

  1.拋磚引玉——先請看下面的句子“今天的座談會開得很成功,我非常感謝大家都能拋磚引玉、各抒己見,既對我們過去的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又對未來工作提出前瞻性的切實可行的意見。”“拋磚引玉”,詞典解釋為丟擲磚去,引回玉來。比喻自己先發表粗淺的意見或文章,目的在於引出別人的高見或佳作,表示謙虛。可見,“拋磚引玉”是謙詞,只能用於己方,而此處是陳述“大家”、用於他方,顯然是錯的。

  2.鼎力相助——再看下面的句子“我說親愛的老王同志,這事你就放心去做好了,到時候有我們幾人鼎力相助,不能完成不了任務?”“鼎力相助”,詞典解釋為鼎力,大力;是敬詞。整個成語意思是希望或感激別人的大力幫助。只能用於請託或感激別人,不能用於自己。而例句中“我們幾人鼎力相助”,用於己方,顯然是錯誤的。

  ——此類表謙、敬意義的常用成語還有蓬蓽生輝、大筆如椽、敬謝不敏、敝帚自珍、高風亮節、高抬貴手、公門桃李、恭敬不如從命、大方之家、忝列門牆、芻蕘之議等。

  八、要切實把握成語的語法特徵,不要濫加功能。 一些成語,雖然它作為一個固定的短語,其使用位置具有一定的靈活性,但不是所有成語都可以任意來做句子的某個成份,有的只能做謂語或定語,有的雖然是動詞性的,但卻不能帶賓語。這些,我們必須清楚。例如

  1.肝膽相照——請看下面句子“假如我們的作家肯肝膽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那麼一定會寫好的作品。”“肝膽相照”,詞典解釋為肝膽,比喻真誠的心意。指對人忠誠,以真心相見。無疑,用在這裡是符合語境的。但它只能做謂語或定語,可以說“我有一個肝膽相照的朋友”、“作家要和人民肝膽相照”,但不能做狀語說“作家肯肝膽相照地和人民打成一片”。

  2.妄自菲薄——請看下面的句子“我們不應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績,也不應輕易滿足自己的成就。”“妄自菲薄”,詞典解釋為妄,胡亂;菲薄,小乍、輕視。指毫無根據地看輕自己或自輕自賤。無疑,此成語用在這裡也是符合語境的,但它屬於不及物性的自動詞,不能帶賓語。說“我們不應妄自菲薄”可以,說“我們不應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績”就不符合語言習慣了。 ——此類語法功能特別的成語還有漠不關心不能帶賓語、大名鼎鼎只能做定語,不能做謂語、赫赫有名能做定語、謂語、求全責備不能帶賓語、正襟危坐不能帶補語、津津有味只能做“吃”、“讀”的補語、載歌載舞不能做補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