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過敏急救流程
藥物過敏也稱藥物變態反應,是由藥物引起的過敏反應,是藥物不良反應中的一種特殊型別,與人的特異性過敏體質相關,僅見於少數人。下面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藥物過敏方面的急救流程,供大家參考。
藥物過敏搶救流程
1立即停藥,平臥、保暖、給氧氣吸入。
2即刻皮下注射0.1%鹽酸腎上腺素0.5~1毫升,小兒酌減。如症狀不緩解,可每20~30分鐘皮下或靜脈再注射0.5毫升。同時給予地塞米松5毫克靜脈注射,或用氫化可地鬆200~300毫克加入5%~10%葡萄糖溶液中靜脈滴注。
3抗組織胺類藥物:如鹽酸異丙嗪25~50毫克或苯海拉明40毫克肌肉注射。
4針刺療法:如取人中、內關等部位。
5非糖尿病患者用5%的葡萄糖,建兩條輸液通路,經上述處理病情不見好轉,血壓不回升,需擴充血容量,可用右旋糖酐。必要時可用升壓藥,如多巴胺、阿拉明間羥胺,去甲腎上腺素等。
6呼吸受抑制可用呼吸興奮劑,如尼可剎明可拉明、山梗萊鹼洛貝林等。必要時行人工呼吸或行氣管切開術。
7心搏驟停時,心內注射強心劑,並行胸外心臟按壓。
8肌肉張力減低或癱瘓時,皮下注射新斯的明0.5~1毫克。
9胃腸痙攣嘔吐可用654——2入液靜滴。
在搶救同時應密切觀察病情,如意識狀態、血壓、體溫、脈搏、呼吸、尿量和一般情況等,根據病情變化採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藥物過敏幾種特殊型別的反應
1短程銻劑皮炎型 這是50年代我國採用酒古酸銻鉀靜脈注射短程治療日本血吸蟲病時所見的一種輕型毒性皮炎。其特點為:①患病率高,一般在30%~40%,有的可高達60%~70%。②潛伏期短,均在開始治療後2~3日內發病。③均在銻劑用量達到0.3克後發疹。④夏季多見。⑤皮疹對稱分佈於面、頸、手背和手指伸面,偶見於胸腹部,酷似痱子,密集而不融合,炎症反應輕微,自覺微癢或燒灼感,個別有發熱等全身症狀。⑥病程有自限性,即使不停藥,皮疹亦大多於3~5日內自行消失,伴以糠秕樣脫屑。⑦再治偶有復發。未見任何併發症和後遺症。組織化學檢查發現皮疹與正常面板含銻量無甚差異均約2.5μg/dl。組織病理似接觸性皮炎,無特異性。
2乳頭狀增生型 多由於長期服用左碘、溴劑等引起,潛伏期常為一月左右,對症治療後逐漸消退,全程約3周。
3紅斑狼瘡樣反應 自60年代初期發現肼屈嗪肼苯噠嗪可以引起紅斑狼瘡樣反應後,迄今已知道有50多種藥物諸如青黴素、普魯卡因胺、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保泰鬆、甲基硫氧嘧啶、利血平、滅滴靈及口服避孕藥物等可引起這類反應。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多關節痛、肌痛、多漿膜炎、肺部症狀、發熱、肝脾和淋巴結腫大、肢端發紺和皮疹等。但實驗室檢查抗雙鏈DNA抗體陰性、補體值正常;臨床症狀較輕;腎和中樞神經系統侵犯甚少發生;停藥後症狀消退,這些和特發性紅斑狼瘡表現不同。
4真菌病型反應 由於大量抗生素、皮質類固醇和免疫抑制劑的應用,常引起體內環境平衡擾亂和菌群失調,出現真菌病例反應,表現為白念珠菌、麴菌或面板癬菌感染,前兩者可有胃腸道、肺或其他內臟感染,可同時累及多個臟器。生前應用免疫抑制劑者尸解中發現嚴重的全身性真菌感染並非少見。值得注意的是一部分患面板癬菌病者,由於上述藥物的應用,癬病皮損範圍變得更加廣泛,且不易治療,即使治癒亦易復發,造成癬病防治上的困難。
5皮質類固醇型反應
若激素應用的劑量較大,時間較久,常可引起多種不良反應,甚至導致死亡。它引起的副作用主要有:①繼發性細菌或真菌感染:最多見。②胃腸道:類固醇潰瘍,甚至併發出血、穿孔。③中樞神經系統:欣快、易激動、頭暈、頭痛、失眠等。④心血管系統:心悸、血壓升高、血栓形成、心律不齊等。⑤內分泌系統:庫欣樣症候群、骨質疏鬆、糖尿病、皮質功能減退及兒童生長髮育抑制等。⑥面板:痤瘡、多毛、毛細血管擴張、瘀斑、面板萎縮等。⑦眼:視力模糊、眼壓增高、白內障及青光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