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茶的知識文化
茶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作為當代的年輕人很有必要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為此,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茶的文化知識,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茶的文化知識1、茶書
我國悠久的茶業歷史為人類創造了茶業科學技術,也為世界積累了最豐富的茶業歷史文獻。在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中,不但有專門論述茶葉的書,而且在史籍、方誌、筆記、雜考和字書類古書中,也都記有大量關於茶事、茶史、茶法及茶葉生產技術的內容。據唐代陸羽《茶經》所載,我國唐代以前已經出現了不少茶葉文獻。到了唐代陸羽《茶經》問世以後,茶業專著更不斷出現,直至近代,不下近200種。其中唐代至清末,茶業書籍已發現的就有100餘部,既有綜合類的如《茶經》、《茶譜》、《大觀茶論》等,內容涉及茶樹栽培、茶葉採製、茶葉審評、製茶工具等多方面;也有就茶事中一項或幾項內容進行專門論述的專著,如講述烹茶用水的《煎茶水記》,介紹製茶、飲茶器具的《茶具圖贊》等;還有一類是專門論述某一地區、某種名茶的歷史、生產情況和茶葉特色的地方性茶書,如《東溪試茶錄》,專門記述福建建安茶葉等。
現將茶書擇要介紹如下:
《茶經》唐·陸羽撰,成書於公元758年前後。內容分3卷10節。上卷3節:“一之源”,論述茶的起源、名稱、品質,介紹茶樹的形態特徵、茶葉品質與土壤環境的關係,指出宜茶的土壤、茶地方位、地形,品種與鮮葉品質的關係,以及栽培方法,飲茶對人體的生理保健功能。還提到湖北巴東和四川東南發現的大茶樹。“二之具”談有關採製茶葉的用具。詳細介紹製作餅茶所需的19種工具名稱、規格和使用方法。“三之造”講茶葉種類和採製方法。指出採茶的重要性和採茶要求,提出了適時採茶的理論。敘述了製造餅茶的6道工序:蒸熟、搗碎、入模拍壓成形、焙乾、穿成串、封裝,並將餅茶按外形的勻整和色澤分為8個等級.中卷1節:“四之器”寫煮茶飲茶之器皿。詳細敘述了28種烹茶、飲茶用具的名稱、形狀、用材、規格、製作方法、用途,以及器具對茶湯品質的影響,還論述了各地茶具的好壞及使用規則。下卷6節:“五之煮”寫烹茶的方法和各地水質的優劣,敘述餅茶茶湯的調製,著重講述烤茶的方法,烤炙、煮茶的燃料,泡茶用水和煮茶火候,煮沸程度和方法對茶湯色香味的影響。提出茶湯顯現雪白而濃厚的泡沫是其精英所在。“六之飲”講飲茶風俗,敘述飲茶風尚的起源、傳播和飲茶習俗,提出飲茶的方式方法。“七之事”敘述佔今有關茶的故事、產地和藥效。記述了唐代以前與茶有關的歷史資料、傳說、掌故、詩詞、雜文、藥方等,“八之出”評各地所產茶之優劣。敘說唐代茶葉的產地和品質,將唐代全國茶葉生產區域劃分成八大茶區:每一茶區出產的茶葉按品質分上、中、下、又下四級。“九之略”談哪些茶具茶器可省略,以及在何種情況下可以省略哪些製茶過程、工具或煮茶、飲茶的器皿。如到深山茶地採製茶葉,隨採隨制,可簡化7種工具。“十之圖”提出把《茶經》所述內容寫在素絹上掛在座旁,《茶經》內容就可一目瞭然。
《茶經》是中國第一部系統地總結唐代及唐代以前有關茶事的綜合性茶業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書。作者詳細蒐集歷代茶葉史料,記述親身調查和實踐的經驗,對唐代及唐以前的茶葉歷史、產地,茶的功效、栽培、採製、煎煮、飲用的知識技術都作了闡述,是中國古代最完備的一部茶書,使茶葉生產從此有了比較完整的科學依據,對茶葉生產的發展起過一定的推動作用。
《茶經》除唐代陸羽最早撰寫以外,明代徐渭公元1575年前後、張謙德公元1596年和黃欽公元1635年前後等三人也均撰有《茶經》。此外,宋代周絳於1012年前後曾撰《補茶經》1卷.明代孫大緩於1588年輯《茶經水辨》和《茶經外集》兩書。清代陸廷燦於1734年曾撰《續茶經》3卷、附錄1卷見後。潘思齊撰有《續茶經》20卷。《煎茶水記》唐·張又新撰,公元825年前後問世,1卷。
《採茶錄》唐·溫庭藥撰於公元860年前後,約失傳於北宋,僅存辨、嗜、易、苦、致五類六則,記事不足400字。
《十六湯品》唐·蘇囪撰,具體成書年代不詳,約在900年前後。原文佚,引自《清異錄》第四卷茗棄部。從全書文字看,似一篇遊戲文字,但對烹茶方法、茶具、茶湯審評仍有一定參考價值。
《茶錄》宋·蔡襄著,1051年撰成。蔡襄自序:因陸羽《茶經》沒有記載福建建安之茶,丁謂《茶圖》獨論採製之事,至於茶的烹試未曾有聞,遂寫《茶錄》。分上下兩篇,全書不足800字。
《東溪試茶錄》宋·宋子安撰,1064年前後寫成。作者因丁謂、蔡襄寫的建安茶事尚有未盡,因此寫成此書。全書約3000字,首為序論,次分總敘、焙名、茶病等8目。
《品茶要錄》宋.黃儒撰,成書於1075年前後,全書約1900字。作者對於茶葉採製不當對品質的影響及如何鑑別審評茶的品質,提出了十說。《大觀茶論》宋·徽宗趙佶撰,成書於1107年。大觀是徽宗的年號,大觀初年徽宗著《茶論》,後人於是名為《大觀茶論》。全書約3000字,內容包括茶樹的種植方法,採茶的時期、方法、蒸茶、榨茶、製茶方法,以及鑑別茶品方法,並根據陸羽《茶經》為立論基點,再結合宋朝的變革而詳加討論。
茶的文化知識2、飲茶方法的演變
第一個階段:煎飲法
當我們的祖先還處在原始部落時期,由於生產力低下,常常食不果腹。當他們發現茶樹的葉子無毒能食的時候,採食茶葉純粹是為了填飽肚子,而不是去享受茶葉的色、香、味,所以還不能算飲茶。而當人們發現,茶不僅能祛熱解渴,而且能興奮精神、能醫治多種疾病時,茶開始從食糧中分離出來。煎茶汁治病,是飲茶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裡,茶是藥。當時茶葉產量少,也常作為祭祀用品。
第二個階段:羹飲法
從先秦至兩漢,茶從藥物轉變為飲料。當時的飲用方法,正象郭璞在《爾雅》注中所說的那樣:茶“可煮作羹飲”;也就是說,煮茶時,還要加粟米及調味的佐料,煮做粥狀。至唐代,還多用這種飲用方法。我國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多在唐代接受飲茶的習慣,故他們至今仍習慣於在茶汁中加其它食品。
第三個階段:研碎衝飲
此法早在三國時代就已出現了,唐代開始流行,盛於宋。三國時代魏國的張揖在《廣雅》中記載:“荊巴間採葉作餅。葉老者,餅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飲,先炙令赤跡,搗末,置瓷器中,以湯澆覆之,用蔥、姜、桔子筆之。其飲醒酒,令人不眠。”這裡說得很明確,當時採下的茶葉,要先制餅,飲時再搗末、衝沸水。這同今天飲磚茶的方法是一樣的,應該說是衝飲法的“祖宗”。但這時以湯衝制的茶,仍要加“蔥、姜、桔子”之類拌和,可以看出從羹飲法向衝飲法過渡的痕跡。唐代中葉以前,陸羽己明確反對在茶中加其它香調料,強調品茶應品茶的本味。說明當時的飲茶方法也正處在變革之中。純用茶葉沖泡,被唐人稱為“清茗”。飲過清茗,再咀嚼茶葉,細品其味,能獲得極大的享受。宋人以飲沖泡的清茗為主,羹飲法除邊遠地之外,己很少見到。
第四個階段:泡飲法
飲茶的第四個階段,可叫做全葉沖泡法。
此法始於唐代,盛行於明清以來。唐代發明蒸青製茶法,專採春天的嫩芽,經過蒸焙之後,製成散茶,飲用時用全葉沖泡。這是茶在飲用上又一進步。散茶品質極佳,飲之宜人,引起飲者的極大興趣。為了辨別茶質的優劣,當時已形成了審評茶葉色香味的一整套方法。宋代研碎衝飲法和全葉沖泡法並存。至明代,製茶方法以制散茶為主,飲用方法也基本上以全葉沖泡為主。這同今天大多數人的飲茶方法是一樣的。
目前開始的速溶茶、茶飲料等飲用方式也許正是新興茶飲法的開端。
茶的文化知識3、茶文化的精神
目前,許多有關茶文化的概念存在一些分歧、模糊甚至混亂的現象,如到底什麼是茶文化問題,什麼是茶道問題,什麼是茶藝問題,茶道和茶藝的關係問題,都存在誤區,沒有統一的認識,需要加以探討,以求得共識。
在討論茶文化問題之前,必須先弄清什麼是文化。
按文化學的定義,目前通常使用的文化含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也就是說,人類改造自然和社會過程中所創造的一切,都屬於文化的範疇。
狹義的文化,是指社會的意識形態,即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等,同時也包括社會制度和組織機構。
因此,茶文化應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茶文化是指整個茶葉發展歷程中有關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的茶文化則是專指其“精神財富”部分。王玲教授在《中國茶文化》一書中是主張狹義說的,她強調指出:“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長、培植、製作、化學成份、藥學原理、衛生保健作用等自然現象,這是自然科學家的工作。也不是簡單地把茶葉學加上茶葉考古和茶的發展史。我們的任務,是研究茶在被應用過程中所產生的文化和社會現象。”
按照文化學的研究,文化可分為技術和價值兩個體系。技術體系是指人類加工自然造成的技術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觀的東西;價值體系是指人類在加工自然、塑造自我的過程中形成的規範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觀的東西。這兩個體系經由語言和社會結構組成統一體,也就是廣義的文化。
文化的內部結構包括下列幾個層次: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心態文化。
物態文化層是人類的物質生產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是可觸知的具有物質實體的文化事物。
制度文化層是人類在社會實踐中組建的各種社會行為規範。
行為文化層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以禮俗、民俗、風俗等形態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心態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意識活動中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相當於通常所說的精神文化、社會意識等概念。這是文化的核心。
那麼,茶文化也應該有這樣的四個層次。
1、茶文化的四個層次
物態文化——人們從事茶葉生產的活動方式和產品的總和,即有關茶葉的栽培、製造、加工、儲存、化學成份及療效研究等等,也包括品茶時所使用的茶葉、水、茶具以及桌椅、茶室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物品和建築物。
制度文化——人們在從事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所形成的社會行為規範。如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歷代統治者不斷加強其管理措施,稱之為“茶政”,包括納貢、稅收、專賣、內銷、外貿等等。據《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早在周武王伐紂之時,巴蜀地區的“茶、蜜、靈龜皆納貢。”至唐以後貢茶的份額越來越大,名目繁多。從唐代建中元年公元780年開始,對茶葉徵收賦稅:“稅天下茶、漆、竹、木,十取其一。”《舊唐書,食貨志》。大和九年公元835年開始實行榷茶制,即實行茶葉專賣制《舊唐書,文宗本紀》,宋代蔡京立茶引制,商人領引時交稅,然後才能到指定地點取茶。自宋至清,為了控制對西北少數民族的茶葉供應,設茶馬司,實行茶馬貿易,以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對漢族地區的茶葉貿易也嚴加限制,多方盤剝。
行為文化——人們在茶葉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的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通常是以茶禮、茶俗以及茶藝等形式表現出來。如宋代詩人杜來“寒夜客來茶當酒”的名句,說明客來敬茶是我國的傳統禮節;千里寄茶表示對親人的懷念;民間舊時行聘以茶為禮,稱“茶禮”,送“茶禮”叫“下茶”,古時諺語曰“一女不吃兩家茶”,“即女家受了“茶禮”便不再接受別家聘禮;還有以茶敬佛,以茶祭祀等等。至於各地、各民族的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飲茶習俗更是異彩紛呈,各種飲茶方法和茶藝程式也如百花齊放,美不勝收。
心態文化——人們在應用茶葉的過程中所孕育出來的價值觀念、審美情趣、思維方式等主觀因素。如人們在品飲茶湯時所追求的審美情趣,在茶藝操作過程中所追求的意境和韻味,以及由此生髮的豐富聯想;反映茶葉生產、茶區生活、飲茶情趣的文藝作品;將飲茶與人生處世哲學相結合,上升至哲理高度,形成所謂茶德、茶道等等。這是茶文化的最高層次,也是茶文化的核心部分。
因此,廣義的茶文化應該由上述四個層次組成。但是第一層次物態文化中早已形成一門完整、系統的科學——茶葉科學,簡稱茶學。第二層次制度文化屬於經濟史學科研究範疇,而且也是成績顯著,碩果累累。所以作為新興的學科,茶文化學應該將研究重點放在過去比較薄弱的第三、第四兩個層次,也就是狹義的茶文化。
茶的文化知識4、品茶,如品人生
月明、風清;草長、鶯飛,一抹新綠;
茶醇、話濃;心曠、神怡,一縷茶香。
茶 ,千年之飲。
它吸納著陽光、沐浴著雨露,融天地之精華、集文化之精粹,與人的精神追求形成了和諧與共鳴。
品茶,如品人生。
在歲月的變遷裡,茶以淡雅和諧、寧靜致遠、樸素自然、清廉修身的極致境界感化著人。多少仁人志士、多少文人墨客,只要有心,都能從茶中獲得超然物外的愉悅。
茶之味醇美悠長、回味無窮;茶之性平易近人,榮辱不驚;茶之品雅俗共賞,超逸絕塵。
茶有品,飲茶者也有品。自古茶品與人品一脈相承。
飲茶者得健康、飲茶者得清正。古往今來,多少流芳百世的正人君子都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
文人雅士,或物外高隱,賞花觀月;或群賢畢集,賦詩酬詞。輕呷一口,文思潮湧;雅飲一杯,文氣靈暢。陶淵明南山採菊,以茶會友;蘇東坡西湖泛舟,將茶喻人,留下了千古絕唱的詩文。
茶中有智慧,茶中有文化。陸羽著《茶經》,開宗明義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個“嘉”字,便兼寓著善良與美好、自然與社會之義。茶有美德,一曰節儉勤勞;二曰平和寧靜;三曰清正寬容。
由茶品人:節儉者不貪婪,寧靜者不浮燥,清正者不腐敗。
國家呼喚節儉;社會提倡平和;人民需要清正。
歷朝歷代,都在渴望盛世太平,但掌權者擋不住酒色的進攻、推不開錢財的包圍;暗了日月,失了民心,腐了政權,敗了江山。以史為鑑,唯有中國共產黨把人民的利益高高舉起,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勤政廉潔、克己奉公,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創了一個公正、清明的中華盛世!
“君子之交淡如水,清茶一杯見真情。”共產黨人倡導的正是這種清純這種真意。
茶裡沒有煙霧瀰漫;沒有酒氣沖天;沒有聲嘶力竭的叫喊;沒有爾虞我詐的算計。品茶也品人。
茶裡有清靜輕鬆;有清廉雅緻;有推心置腹的交流;有情思真純的智慧。茶品亦人品。
品茶,還能醒腦清心,去病養生。在反腐倡廉、實行法治的新世紀,作為共產黨人,時刻都需要一個清醒的頭腦和一顆清正的心靈!
月明、風清;草長、鶯飛,一抹新綠;
茶醇、話濃;心曠、神怡,一縷茶香。
茶文化的知識5、茶葉運輸要求
1、輸有機茶的工具必須清潔衛生、乾燥、無異味。嚴禁與有毒、有害、有異味、易汙染的物品混裝、混運。
2、裝前必須進行有機茶的質量檢查,在標籤、貨號和貨物三者符合的情況下才能運輸。填寫的有機茶運輸單據,要字跡清楚,內容正確,專案齊全。
3、輸包裝必須牢固、整潔、防潮,並符合有機茶的包裝規定。在運輸包裝的兩端應有明顯的運輸標誌,內容包括:始發站和到達站名稱,茶葉品名、重量、件數、收貨和發貨單位地址等。
4、輸過程中必須穩固、防雨、防潮、防曝晒。裝卸時應輕裝輕卸,防止碰撞破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