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艾灸穴位和注意事項

  艾灸能起到養心安神的作用,從而對失眠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艾灸對於治療失眠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那麼艾灸治療失眠要灸哪些穴位呢?以下是小編推薦失眠艾灸穴位知識,歡迎閱讀!

  失眠艾灸穴位

  內關穴

  內關穴位置:離手掌第一橫紋上2寸的兩條筋之間的凹陷處。

  艾灸此穴位有疏導水溼,寧心安神,理氣鎮痛的功效,對治療抑鬱導致的失眠,焦慮,健忘等症尤其有效。

  心俞穴

  心俞穴位置: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二指寬處。

  艾灸刺血有寬胸理氣,通絡安神的功效,主治心經及迴圈系統疾病,心痛,驚悸,咳嗽,失眠,健忘,胸痛,心悸,頭痛,噁心,神經官能症。

  神門穴

  神門穴位置:手掌緣靠近小指側,腕橫紋上的凹陷處。

  艾灸此穴位可以補益心氣,安定心神,主治心病,心煩,驚悸,健忘,胸肋痛等疾病。

  湧泉穴

  湧泉穴位置: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湧泉穴是神經上的保健藥穴,在防病,治病,人體養生,保健等各個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特別有助於治療神經衰弱和腰膝痠軟的治療。艾灸次穴位可以有效治療失眠症。

  足三裡穴

  足三裡穴位置:位於人體下肢小腿前外側,在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艾灸足三裡穴,可以扶正培元,疏理脾胃,強身健體,促進新陳代謝,還可以提高內分泌系統功能,增強人體免疫機能,幫助睡眠。

  氣海穴

  氣海穴位置: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1.5寸處。

  氣海穴有溫陽,強健全身的作用,艾灸該穴位可以溫養益氣,扶正固本,培元補虛,有助於改善失眠現象,先天稟賦虛弱,後天勞損太過,大病處於,產後體虛等症均可以起到調理作用。

  艾灸治失眠的注意事項

  1、極度疲勞,過飢、過飽、酒醉、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或婦女經期切記不可艾灸。

  2、要注意穴位的準確性:體位要適合艾灸的需要,同時要注意體位舒適、自然,要找準部位、穴位,以保證艾灸的效果。

  3、在施灸之前要保持心情平靜,大怒、大喜、大悲之後,不宜馬上艾灸。

  4、施灸後,要避免著涼,秋冬季待穿戴整齊後,頭上和身上的汗消下去後,再出門。春夏艾灸後,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當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風寒。

  5、在艾灸之前後,都要喝一杯溫白開水,有利於艾灸後排毒。

  6、要循序漸進,初次使用要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劑量,時間短一點,以後再加大劑量。

  7、使用灸法調理要有耐心,勿急於求成,灸從久,要有長久堅持下去的信心,這樣才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經常失眠的食療法

  ①苦瓜黑魚湯

  苦瓜、黑魚、鹽、雞精、胡椒粉、料酒。

  將黑魚去五臟洗淨,魚腹中放入蔥、姜,料酒待用,苦瓜去籽洗淨切成片。煎盤放油放入微波爐中預熱,將黑魚放在微波爐中,倒入料酒、開水15分鐘後取出,再加入苦瓜、鹽、雞精、胡椒粉再放入微波爐中6分鐘即可。

  ②紅棗芹菜湯

  水2碗、紅棗6粒、芹菜一斤、糖適量。

  芹菜摘除根、葉,將莖切成2寸1條後,將芹菜、紅棗,水放入煲內煮,放入糖調味,飲用時去渣只飲湯汁。

​猜你感興趣:

1.艾灸治失眠有哪些好的方法介紹

2.艾灸十大養生部位

3.鍼灸治療失眠的方法推薦

4.艾灸治療失眠症的方法及穴位

5.經絡按摩治療失眠

6.中醫失眠療法

7.具體的艾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