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在窗外讀後感
《學校在窗外》是讓老師和家長認真去反思當下教育的好書。那大家寫了哪些感悟?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最近,讀了《學校在窗外》一書。這本書的作者黃武雄先生曾任臺灣大學數學系教授,作者一向關心教育發展,是社群大學的創辦人和教改的先驅者。
作者以其獨特的眼光重新看知識,看學校教育,看當前社會。書中,作者提出了一連串的根本問題:孩子為了什麼去學校?受教育與不受教育有什麼區別?學校要不要存在?這些問題看似顯而易見,其實,卻最能引發人的深思。
作者認為,孩子去學校是為了與世界互動,開啟經驗世界與發展抽象能力,以便於與世界聯結。學生在學校教育中要形成自己的人格,看到自己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
人不只是要接受,而且要付出,這種對社會的付出,才能使學生形成自己獨立的人格。教育應以個人內在的發展作為唯一的目的,而不能以這一代人的價值觀為標準,去複製下一代人的思想行為。
是啊,知識只不過是人的經驗,並非顛撲不破的絕對真理,一個人必須把自己的經驗不斷地與他人的經驗相互驗證,視野才能廣闊,判斷才能周延,思路才會清晰,人的內在世界才會充分發展。
一般人常誤以為有教就有學,誤以為教師教某些知識,學生就可以學到那些知識。
其實“知道”對於學習者來說,還不成其為知識,因為“知道”這些東西並無法轉化為人的經驗,隔幾天、幾個月就可以忘掉,就可以由“知道”變為“不知道”。
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儘量為學生創造探索經驗、交流經驗、驗證經驗的機會。可以說是“知識經驗化”,但不能膚淺的解釋為“知識生活化”。只有“發生知識”沒有“學習知識”。
因為經驗不經過驗證,不經過批判,對學習者而言,便產生不了新的知識。因為那個新的知識沒有融入主體經驗,它依然是別人的客體經驗。只有學習者充分認識到自己主體經驗的存在,以自己的主體經驗去驗證,去批判客體經驗,才能發生新的知識。
所以說知識只有發生,無法只憑學習得來。
如今的教學中,我們經常說要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學生在獲取經驗的過程中,離不開獨立思考,所謂獨立思考,並不是閉門造車的思考,而是不從眾,不人云亦云的批判性思考。如果在課堂教學中,只著重操作性的訓練,不讓學生參與知識的抽象過程,那麼學生學到的經常是抽象語言,而非抽象能力本身。
人的抽象能力的成長,非常遲緩,而且需一點一滴地積累抽象經驗,才能往高層次發展。學生學習數學的困難,常因他的抽象能力尚未達到他要學的數學知識所相應的抽象水平。
給學生多點時間與自由,給學生多點問題去思考,重視每個孩子的個別差異,慢慢積累他的抽象經驗,數學對每個孩子都將變得簡單而有趣,數學對每個孩子抽象能力的培養,也都將扮演難以替代的角色。
記得國外有資料表明,同樣年齡的孩子,他們的理解能力最多能差上七年智障者除外,既然是這樣,我們有什麼理由非要求孩子們的數學成績都是優秀呢?
我們期盼著有朝一日所有人都能夠覺悟到這一點。
篇2
繼《童年與解放》之後,臺灣著名教育家黃武雄又推出另一扛鼎之作《學校在窗外》。該書直指受教育與不受教育有什麼差別,知識是什麼,學校要不要存在,為什麼要學語文與數學等一連串的根本問題,在探尋中一一揭露出學校教育、知識和當下教改的真面目。
書中講到,學校教育應做兩件事:開啟人的經驗世界,發展人的抽象能力。“維生”、“互動”、“創造”是人存在的3個支架。人首先是生存,在匱乏社會裡創造與維生猶能共存,寓創造於維生,使生命不致乾枯。而創造的動力,更依賴於人與世界的互動。為維生而進行的互動,無法彌補人內心孤獨的空虛。只有獨立的互動,才會讓人精神健全,人格獨立。
人接受學校教育多與少到底有無差異?作者通過一系列的追問,終於釐清學校教育對人關鍵性的影響是人的抽象能力。發展抽象能力是為了在聯結別人的創造經驗時,能夠洞悉並掌握這些經驗的普遍性,從而回歸特殊世界,這樣才稱得上與世界真正聯結。
如此說來,孩子去學校,最主要的是學會與世界真正聯結,而聯結的方法恰恰是開啟經驗世界,進一步發展他與人、與自然、與社會的互動。可是,今日學校教育,純為加強孩子的競爭力,為他們未來的出路服務,以致扭曲了孩子的價值觀,背叛了學校教育的宗旨。所以,學校教育應做而且只做這兩件事,開啟人的經驗世界,發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說學校教育還有第三件事該做,那麼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去創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嘗試錯誤、去表達自己、去做各種創作。
理想的教育應該培養獨立思考和成熟心智。而現行各級教育中知識被套裝化。在本書中,作者多次批判學校教育是純粹傳授套裝知識,並指出過分推崇套裝知識的地位,是今日教育出錯的主要癥結。
學校裡傳授的套裝知識只是知識的一部分。一般說來,教科書上所鋪陳的材料,是套裝知識的典型。數學與語文的系列課程,尤其是其典型中的典型。習慣於學習套裝知識,長期被遺忘了的是人最真實的經驗知識。
破解之法是通過拓廣知識視野,進行價值思辨,培養抽象能力,來培養、發展人的獨立思考能力。教育者應該做的事就是創造人發展獨立思考的環境及催化機制。讓教育內容迴歸知識的本來面目,把知識還原為人與世界互動的經驗,而非疏離於主體經驗之外的概念與資訊。
目前學校的主流價值與教師正在扮演的角色,其實不利於學生心智的成長,它們嚴重壓抑了學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教育成為複製知識的機器。實際上,人的學習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賴教師。教師最多從旁協助,所以教育的重點,首先在於解除學生身上的壓抑,讓他恢復童年時的好奇,讓他想學。其次是向他提出問題,讓他看到方向。再其次是營造討論問題的環境。最後才是“教材與教法”。
篇3
《學校在窗外》這本書,解答了多年來困擾著我的一個問題:學校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什麼?
曾經因為對於教授“套裝知識”的厭惡,更因為痛心於一些孩子在課堂中迷惘空洞的眼神,懷疑甚至否定過學校教育。作為教師或一個有情感體驗的人,我只有兩個選擇:或自欺欺人,裝作自己依舊是所謂“靈魂工程師”;或麻木地得過且過。然而,內心對於自己工作價值的渴望,也只有在那段時間最為強烈。
直到某一天,很偶然地讀到日本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大江健三郎關於童年的回憶,為之一振,他用童年的故事告訴我們,人需要繼承與“互動”,所以任何孩子都必須去學校。黃武雄教授的《學校在窗外》一書,開篇即用了大江健三郎的回憶作引線,立刻就吸引了我,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我所尋找的答案漸漸露出水面。黃武雄教授認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維生”、“互動”與“創造”,其中,學校教育能且只能著眼於“互動”這一要素,從而“開啟人的經驗,發展抽象能力”。
那麼,我們一直苦心經營的應對高考的教育教學,就是對正常應有的“互動”的干擾,甚至是毀滅性的破壞。如果在高一、高二年級,教學就一切向高考看齊,導致的結果將是:學生即使順利通過高考,也因為接受的大多是支離破碎的“套裝知識”,基本沒有繼承與“互動”。我們苦口婆心、費盡心機,實際上是拆“聯結”與“互動”的臺。這樣的臺,高三拆一年,是忍痛、是不得已;若整個高中三年一直拆,是殘忍、是居心叵測;如果從小學、從初中就開始拆,那簡直就是劊子手。
並且,在“互動”這一學校教育任務的前提下,學生就不存在“好”與“差”的分別,存在的只是每個學生與這個世界聯結的“點”的不同;教師所做的,就是幫助學生找到這些聯結的“點”。學生學習的困難,“常因他的抽象能力未達到他要學的知識所相應的抽象水平”,實現更順暢聯結的方式應該是降低抽象水平,“給學生多點時間與自由,給學生多點問題去思考”。這一點,其實每個學生是一樣的。並不是說,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因為學得好,就有機會更自由地發展;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就應該被剝奪“互動”的權利,“死揪”高考。
教育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