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備考

  在考前做好備考的準備,具有關鍵的意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知識以供大家學習。
 

  :商品

  1.商品和商品經濟的含義

  【導讀】本考點最近幾年沒有出題,複習時只要有所瞭解即可。

  2.商品的基本屬性

  【導讀】商品的基本屬性是價值和使用價值。複習的重點放在商品的使用價值、價值與使用價值的關係上。複習時要結合企業良好信譽形象、以產品質量開拓市場、打擊假冒偽劣商品等知識,比如結合我國個別企業出口到歐美等國家的兒童玩具存在質量隱患,從而引發“中國製造”危機,給我們國家的聲譽及相關企業造成重大損失,來認識重視產品質量的意義。

  3.商品的價值量

  【導讀】商品的價值量是歷年考試的重點,主要從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係角度命題。所以2009年備考仍然要加強對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係的理解和運用能力的訓練。

  【試題舉例】

  假定去年生產1克黃金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生產1克白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黃金。如果今年全社會生產黃金的勞動生產率提高1倍,那麼5件A商品的價格用白銀表示為  

  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勞動生產率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關係。解題有兩種思路:第一種思路是技巧型,即題目中提問的是5件A商品和白銀的比例關係,生產黃金的社會勞動生產率雖然發生變化,但是生產白銀和5件A商品的勞動生產率卻沒有變,故選C;第二種思路是知識型,生產黃金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一倍後,1克黃金=4克白銀,5件A商品=4克黃金,故5件A商品=16克白銀。


 

  :貨幣

  1.貨幣的產生和本質

  【導讀】本考點歷年高考試題沒有直接考查,能夠識記即可。

  2.貨幣的職能

  【導讀】本考點的考查主要集中在貨幣的基本職能上,考查方式往往與對其他知識的考查相結合。2009年高考複習過程中特別要注意貨幣職能的靈活運用。

  【試題舉例】

  二戰期間,國際紅十字會向納粹集中營裡的戰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菸等物品。戰俘之間進行物品交換或用勞務換取物品的行為經常發生,交換中,香菸逐漸成為大家普遍樂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襯衣值80支香菸,為他人洗1件衣服可換取2支香菸……

  請運用所學經濟常識簡要回答:

  在這個故事中,香菸充當了什麼角色?執行了哪些功能?

  【答案】香菸在交換中充當了貨幣的角色。執行了交換媒介和計價單位的功能。

  3.紙幣的產生和發展

  【導讀】本考點近年沒有在高考中直接體現,只需識記即可。

  4.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

  【導讀】本考點主要掌握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原因、表現、危害、抑制措施。2007年以來,房價、食品價格上漲明顯,通貨膨脹壓力巨大,是全社會關注點之一。本考點考查主要是選擇題,所以複習時要側重識記、理解。

  【試題舉例】

  防止經濟生活出現過高通貨膨脹是政府巨集觀調控的重要目標。發生通貨膨脹時通常會出現  

  A.商品普遍滯銷 B.正常的生產流通秩序被擾亂

  B.居民紛紛搶購消費品 D.物價全面持續上漲

  【答案】BCD

  【解析】本題考查通貨膨脹的表現。通貨膨脹最突出的表現是物價的上漲。物價上漲造成生產成本提高和人們對消費品的搶購,所以B、C、D都是正確選項。A是通貨緊縮時的表現,不選。

 

  :價值規律

  1.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導讀】本考點在複習過程中要重點掌握價格與供求之間的相互制約關係,等價交換原則的表現、意義。

  【試題舉例】

  “貴上極則反賤,賤下極則及貴。”《史記·貨殖列傳》從經濟學角度看,這是  

  A.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B.計劃機制作用的結果

  B.勞動決定價值的體現 D.供求關係對價值的影響

  【答案】A

  【解析】本題題意為價格在供求的影響下上下波動,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所以選A;計劃機制下,價格是統一且穩定的,B不能選;C與本題無關;D觀點是錯誤的,供求只是影響價格,而不會影響價值。

  2.價值規律的作用

  【導讀】市場經濟從根本上說就是主要由價值規律調節的經濟,所以價值規律的作用是歷年考查的重點。結合2008年國家調整石油、天然氣、自來水、煤等資源的價格;重視自主智慧財產權創新等實際看,價值規律的作用仍然是重要的出題點。

  【試題舉例】

  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企業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的兼併和破產現象也越來越多。企業間的兼併和企業破產  

  ①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 ②是股份制改造的最佳途徑 ③是市場失靈的具體表現 ④是優化資源配置的客觀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本題以企業的兼併與破產為背景,考查對價值規律作用的正確理解和運用。①④分別用價值規律作用的知識說明了企業兼併的必然性和必要性。②對企業兼併與破產的認識是錯誤的,③市場失靈是指價值規律不能調節,而企業的兼併與破產正是價值規律作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