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課教學反思
老師們在授課《最後一課》的時候會是現實中的最後一課嗎?與都德先生的《最後一課》有什麼樣的不同呢?下面請欣賞網路編輯為你帶來的《最後一課》教學反思 ,希望你能夠喜歡!
《最後一課》教學反思一
《最後一課》是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說,由於其主題表現的深刻與藝術手法的生動,被許多國家選進課本,作為中小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無論是老教材還是新教材,這篇文章都被選入初中課文。從教近10年,這篇課文教了五六遍,但是每次教完後都有很多遺憾,如何在一堂課的時間裡把這篇文章完整的呈現給學生,我翻遍了教材和各種參考資料,到最後還是一頭霧水,該把什麼傳授給學生:生字、人物、環境、情節等,似乎哪一樣都不能少。在新課程理念的啟發和引導下,用新課程的理念重新來審視和思考這篇課文:第一,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第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三,教參僅僅是個參考,教材本身才是研究和琢磨的重點。
我把課文翻來覆去的讀了好多遍,祖國、語言、小弗朗士、韓麥爾先生這幾個詞語在我的腦中越來越清晰,最後變成了這幾個問題:
1、 你覺的什麼是祖國?你知道哪些轟轟烈烈的愛國行為?除了這些轟轟烈烈的愛國行動之外,你認為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具體的行為也是熱愛祖國的表現?
2、 聽完課文錄音後,完成以下句式:我聽到……,我感受到……,我想到……
3、 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眼中的小弗朗士,你能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嗎 ?你認為自己能從他的經歷中學到什麼***吸取到什麼教訓***?
4、 在最後一堂課的課前,課中,課後,小弗朗士對侵略者、學習和老師等的態度有什麼變化?是什麼使他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5、 作者為什麼要選擇小弗朗士這樣一個貪玩的孩子來表現文章的主題?
6、 抓住文中的細節描寫,說說韓麥爾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7、 拓展閱讀老舍和鄭振鐸的《最後一課》,比較三篇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感受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在同樣災難前表現出來的共同愛國情結,認識到珍惜時間,學好祖國語言的重要性。
8、 課外作業是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從上課到下課的內容。
9、 本課延伸出來的綜合實踐活動:你怎麼看待現在鋪天蓋地的日本動漫?你覺的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外來文化?請通過上網查詢資料和社會調查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一共是七個問題,外加兩個作業,我安排了4個課時來完成,第8題的寫作放到課後,寫完後用半節課時間講評,第九題的綜合實踐活動查詢資料放在雙修日進行,週一回來進行小組辯論,時間富裕了,學生的思考也充足了。
《最後一課》教學反思 二
《最後一課》是都德的著名短篇小說,由於其主題表現的深刻與藝術手法的生動,被許多國家選進課本,作為中小學生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瞭解法國文學的教材。無論是老教材還是新教材,這篇文章都被選入初中課文。從教近10年,這篇課文教了無數遍,但是每次教完後都有很多遺憾,記憶最深刻的是2002年教壇新秀評選上的那堂課,如何在一堂課的時間裡把這篇文章完整的呈現給學生,我翻遍了教材和各種參考資料,到最後還是一頭霧水,該把什麼傳授給學生:生字、人物、環境、情節等,似乎哪一樣都不能少,於是我哪一樣都取一點,教案提綱如下:
1、 匯入課文。
2、 簡介課文的寫作背景。
3、 學習生字。
4、 聽課文錄音,理請文章結構,並概括大意。
5、 找出文中環境描寫的語句,並說說有什麼作用。
6、 找出小弗朗士心理變化的語句,並說說分別表現了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7、 找出描寫韓麥爾先生外貌、語言、行動的語句,並說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8、 是什麼使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髮生了這樣的變化。
9、 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像拿著一把開啟監獄大門的鑰匙”這句話的含義。
10、閱讀訓練,閱讀最後一部分,回答四個問題。***問題略***
以上10個環節,從語言到句子,從環境描寫到人物描寫,一步一步規規矩矩,涵蓋了課文的方方面面,所有的內容和問題都是教參中現成的,沒有自己的思維和創新。考慮了很多教材教法,但惟獨沒有考慮學生的思維特點,思考需要時間,我把一節課的時間排滿了,學生還怎麼思考呢?在特定的情境下。為了保持一節課的完整性,我採用了灌和塞的方式,本來很有趣簡單的一篇短篇小說在我的灌和塞下變的毫無生趣,學生聽的雲裡霧裡,一片茫然,我敢肯定,下課後學生的腦子裡已經什麼也沒有了。
今天在新課程理念的啟發和引導下,重新再接觸這篇課文,最初決定要上這一課的時候,仍然很茫然,過去失敗的經驗使我有點懼怕這篇課文,我喜歡這篇文章,但我怕自己又把它上壞了,小弗朗士的愛國情感是被逐步喚醒的,而學生的感受也應該是這樣的,怎樣讓學生對課文的感情象小弗朗士一樣逐步理解,加深,及至產生共鳴呢?我反思了過去教學環節和教案設計:時間不夠是客觀原因,以前為了趕教學進度,每篇課文的課時都摳的死死的,就怕課時拖的太多了,整個學期的教學任務完不成,或者上新課時間過多了,留下來複習的時間不夠,有了這些顧慮自然就不敢在課堂上給學生留太多的時間考慮;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自己的教材處理不夠大膽,我害怕學生這個不懂,那個不會,所以凡是教參上提到的我都予以重視,都想教給學生,就是這個自認為聰明但恰恰是最愚蠢的想法讓我的課堂成了滿堂灌。面面俱到其實就是面面不到啊,我怎麼就意識不到這點呢?再就是過度的依懶拘泥於教參,被教參縛住了手腳,自己反而不知道該怎麼進行教學設計和創新了。理清楚了這些原因之後,我用新課程的理念重新來審視和思考這篇課文:第一,要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第二,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三,教參僅僅是個參考,教材本身才是研究和琢磨的重點。
我把課文翻來覆去的讀了好多遍,祖國、語言、小弗朗士、韓麥爾先生這幾個詞語在我的腦中越來越清晰,最後變成了這幾個問題:
1、你覺的什麼是祖國?你知道哪些轟轟烈烈的愛國行為?除了這些轟轟烈烈的愛國行動之外,你認為在生活中還有哪些具體的行為也是熱愛祖國的表現?
2、聽完課文錄音後,完成以下句式:我聽到……,我感受到……,我想到……
3、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眼中的小弗朗士,你能從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嗎 ?你認為自己能從他的經歷中學到什麼***吸取到什麼教訓***?
4、在最後一堂課的課前,課中,課後,小弗朗士對侵略者、學習和老師等的態度有什麼變化?是什麼使他發生了這樣的變化?
5、作者為什麼要選擇小弗朗士這樣一個貪玩的孩子來表現文章的主題?
6、抓住文中的細節描寫,說說韓麥爾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7、拓展閱讀老舍和鄭振鐸的《最後一課》,比較三篇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感受不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在同樣災難前表現出來的共同愛國情結,認識到珍惜時間,學好祖國語言的重要性。
8、課外作業是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改寫課文從上課到下課的內容。
9、本課延伸出來的綜合實踐活動:你怎麼看待現在鋪天蓋地的日本動漫?你覺的我們應該如何對待外來文化?請通過上網查詢資料和社會調查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最後一課》教學反思 三
《最後一課》的高潮部分,韓麥爾先生站起來,“‘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我盡力迴歸到韓麥爾先生當下的心情,用心去讀這一句話,力圖創設一種情景,喚起學生情感共鳴。學生隨我一起走近韓麥爾先生,似乎也觸控到一點,最後一課》的靈魂。可是後排竟有幾位學生在竊笑,我沒有責怪他們,因為他們沒有真正走進韓麥爾先生的內心世界,沒有與他的心靈形成共鳴。
我問學生:韓麥爾先生究竟想說什麼?那是怎樣的難以言壯的痛苦?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他的心頭洶湧澎湃?請你做一回韓麥爾先生,說出他沒有說出的話。
學生這下可忙開了,或爭論、或沉思、或口中唸唸有詞……
生1:我——我——我的朋友們,我的孩子們,你們要永遠記住法語,她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是我們民族的根,記住她就有了根,誰也不能使我們屈服。
生2:我——我——我的朋友們,我的孩子們,雖然我走了,但我今天把愛國的種子撒下了,希望它在你們心中生根發芽。
生3:我——我——我的孩子們,我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在應該好好教育你們的時候卻不負責任,我愧對你們!
生4:我——我——我的朋友們,我的孩子們,不要悲傷,不要絕望,留著一份信仰,那就是對法蘭西的愛。
生5:我——我——我的孩子們,這是最後一課,卻是你們人生的起始課,你們將從這裡走向成熟。……
孩子們的回答精彩紛呈,這裡有主旨的多義性以及解讀的生成性,與小弗郎士一樣,他們也在經歷人生的一課:面對失去,我們該怎樣,一個人的心靈是如何成熟的,什麼是生命中的根,人要有懺悔意識等等。
我說:既然意蘊是如此豐富,你們不妨一一添出來。
一位學生表示反對:韓麥爾先生欲言又止言不成句,更能體現他複雜的心情,可謂百感交集。另一位學生補充:語言只是冰山一角,人的內心才是海洋,說不出來才顯得他痛苦之深、愛國之深、悔恨之深。
一位學生又說:這是無聲勝有聲,說出來反而索然無味。
思考:語言比讀法不同於語言分析與單純的表情朗讀,他通過詞語的增刪、句式的變換,使學生對文字的解讀在比較中,獲得一種思想的頓悟,比如主旨的多義性以及解讀的現場生成會紛至沓來;通過語言的增刪、句式的變換,體味原文的妙處,獲得一種雋永的回味。語言的玩味,應集中在重點段落和關鍵語句上,尤其是那些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句子,或增或減,精心設計;竅用甚至“創造”一些用以比較、參照的詞句,在比照朗讀中,優劣高下,彰明昭著,達到選詞***句***知文的效果。可見,這種變式朗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又有有效方法。
片斷案例一:
教室裡鴉雀無聲。“啊!這最後一課,我真永遠忘不了!小陸同學滿懷感情的朗讀深深感染了同學。
“當、當、當……”錄音機裡突然傳出了敲鐘聲,沉重,遙遠。趁同學驚詫之際,我出示一張韓麥爾先生寫完“法蘭西萬歲”兩個大字後的彩色圖片,要求學生圖文對照,仔細觀察,仔細閱讀,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用飽含感情的語言描述課堂上莊嚴肅穆的場景,描述韓麥爾的神情、語言、動作以及他內心的痛楚和期望,描述此時此刻小弗郎士的心情和感受,說明這個場景在“最後一課”中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觀察,閱讀,情不自禁地朗讀,極其認真地尋找“驚人”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的看法——
生1:這是一個令人心碎的場景,真的,令人心碎!
生2:教堂的鐘聲,祈禱的鐘聲,普魯士兵的號聲,是驅趕韓麥爾出課堂出學校的最後訊號,所以他難過到極點,臉色慘白……
生3:他心裡亂極了,他要和同學們作最後的告別,但痛苦使他的喉嚨哽住,不能用語言表達。“我的朋友們啊”,說明他對同學,對鎮上的人愛極了,留念極了。
生4:他只向學生做了一個手勢,話也不說,其實,坐在課堂裡的人心裡都明白,韓麥爾被迫離開學生,離開家鄉,痛苦極了,我覺得這裡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生5:寫“法蘭西萬歲”兩個大字的情景激動人心。這是韓麥爾使出全身的力量寫的。他把喪失故土的痛楚,把對侵略者的仇恨,對自己祖國的熱愛,對恢復失地的嚮往和信念,都聚在裡面了。
生6:韓麥爾的神情、寫的字使小弗郎士更加震動了,他從沒有這樣敬仰他的老師,老師對祖國故土一往深情的熱愛使他感動不已。
生7:這個場景是《最後一課》的高潮,我要是小弗郎士,這一課我真的永遠忘不了。
生8:我不是小弗郎士,我也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