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音樂課教學反思

  音樂——是人類進行感情表達和情緒交流的手段與工具。下面是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範文1

  新課標下一年級音樂課的內容非常豐富,欣賞,創編,器樂,歌唱教學等等幾乎每堂課都有涉及。內容看起來非常的豐富而有趣,可是如果把握不好,課堂就會顯的很亂而教學任務完不成。我覺得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音樂學習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遊戲"。只有當孩子在音樂遊戲過程中獲得快樂,才能喚起他們對音樂學習的那種緣自心底的熱愛,併成為他們終身學習的不竭動力。所以在我的課堂裡,一般都是遊戲和活動貫穿的,那樣小孩子的興趣很濃厚。例如,歌曲教學《爺爺過生日》,我會先讓孩子們在歌曲的旋律下來扮演爺爺過生日,小朋友為爺爺舉行慶祝晚會。讓同學們玩中學,學中玩,潛移默化下引導孩子熟悉歌曲,學會歌曲,並且獲得表演的樂趣。

  在進行遊戲教學時,一定要有好的組織紀律才能有的放矢,就是說沒有好的組織教學,遊戲就不會達到效果。因此,每一節課都會要精心準備,精心設計,靈活的將走、坐、站、唱以及表演等各種音樂課的常規與 "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均溶入遊戲之中,讓學生在遊戲中掌握各項音樂課常規、在遊戲中聆聽、在遊戲中自出想象、在遊戲中積極表現、在遊戲中大膽創造。遊戲中,學生有個體的獨立活動,更有充分的師生、學生合作活動 ***如;小組合作聽辯高音與低音,學小金魚吐泡泡、分角色扮演歌曲包含的角色***,在這些合作的遊戲活動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相關的本領,體會到了音樂活動的快樂,更為重要的是: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學會了與人交流,與人對話,鍛鍊了膽識,增強了自信心。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中,"知識與技能"的目標達到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也達到了。真是"一舉三得"。這"得"全受益於採取了"遊戲、合作"的學習方式,方式的改變也讓老師教得輕鬆愉快,學生學得快樂有效,並使音樂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散發著濃濃的人文氣息。

  範文2

  新課程不僅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應成為學生探討新知識過程中的合作者、促進者、教師要在新的課程環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在近一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也逐漸摸索出了一些心得,現總結下:

  1.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允許學生從事有意義的獨立學習活動;允許學生髮表自己的認識和見解,想說就說;可嘗試取消舉手點名發言的做法,學生隨時可以站起來。

  2.多一些創造,少一些模仿。教師應該多組織一些創造性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想創造、敢創造,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敢於懷疑書本、教師、他人的觀點,回答問題有新思路、新觀點、說真話、說實話,能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新問題。

  3.多一些開放,少一些封閉。教學要求遵循教學大綱,但教學內容不拘泥於課本。聯絡社會、生活科技選取素材,學科知識滲透,實現教學內容開放。

  4.多一些討論,少一些講解。成立自學討論學習小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建立學習責任依存關係,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討論;自學討論活動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使討論經常化;自學討論活動有充足的時間,使討論得到深入;教師和學生都能容忍他人的不同看法,形成民主化討論氛圍。這裡要強調的是,討論必須是有效果、有意義且目的性強的。必須要以解決問題為最終目標,像一些簡單的問題就不需要花上大把時間拿來討論了。

  以上點滴是本人在這學期低年級音樂教育中的一些體會和感想,我將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範文3

  第一次教一年級的音樂,完全陌生,不知道該怎樣教、教什麼,所以一邊學習,一邊摸索,一邊反思。本以為一年級的音樂只要教會學生唱歌就可以了,沒想到一年級音樂的內容非常豐富,欣賞、編創、器樂、歌唱教學等等幾乎每一堂課都有涉及,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實際教起來,就出現了很多難題。

  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學習音樂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遊戲”中學習,只有當孩子在音樂遊戲過程中獲得快樂,才能喚起她們對音樂的熱愛,成為他們學習的動力。所以,在最初的幾堂課中,我開始嘗試將遊戲活動貫穿到音樂學習中。在聆聽《玩具兵進行曲》一課時,初聽樂曲時,我給孩子們講玩具兵的故事,孩子們聽的很認真很安靜,在復聽時,我讓孩子模仿玩具兵的樣子在教室裡行走,大多數孩子都表演的非常好。但由於樂曲較長,孩子的注意力持續時間短,孩子們逐漸開始亂走、打鬧、說話,總之自己玩的不亦樂乎。所以不得不停止了樂曲的聆聽,讓孩子們回到座位做好,準備歌曲的學唱。通過“遊戲”可以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熟悉歌曲,學會歌曲,並且獲得表演的樂趣,但如果沒有好的教學組織,遊戲就不會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每一堂課都要精心準備,精心設計,靈活的將聽、唱、表演等各種音樂常規訓練融入遊戲之中,讓學生充分在遊戲中體會音樂學習的樂趣。

  關於組織課堂教學這一方面,我一直做的不是很好,學生在遊戲活動時不能像成人一樣按遊戲規則來進行,經常會發生“失控”的現象,因此一段時間內我都不敢再讓這群孩子在課堂裡進行大幅度的活動,就只是通過獎勵“小花朵、小音符”、小組得到老師的“笑臉”這樣簡單的措施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但這種方式在三、四周之後就失去作用了,有幾個孩子甚至直接告訴我“老師我不想要小音符了”。當時雖然表現的很鎮靜但心裡已經驚慌了,接下來該用什麼方式讓孩子們靜下來,不隨意的打鬧、說話。一年級的孩子模仿能力特別強,所以在教唱歌曲時就編一些簡單的小動作,讓學生邊唱邊表演,大部分孩子都能很認真的學唱,只有幾個特別“調皮”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我想時間長了他們應該會被其他孩子感染,就沒有過多的管束。

  一開始考慮到一堂課要完成的教學任務太多,一首歌曲的學唱,一首樂曲的聆聽欣賞,有時還要學生進行編創等等,我總是將40分鐘安排的滿滿的,生怕跟不上教學進度,就略了一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很多孩子開始“躁動”起來。情急之下,就開始喝責這群孩子,逼迫他們安靜下來,但是孩子們反而越來越亂,令我頭疼不已。最近一直在看《心平氣和的一年級》這本書,雖然是關於語文教學方面的,但我想總歸是一年級,多少會有幫助的,其中有一篇文章就講到“常規教育圍繞一箇中心詞——靜,講課聲音儘量小,學生讀書要求用心但輕聲。”我便不斷提醒自己上課時要溫和,範唱時聲音小一點但要聲情並茂,希望這樣能讓孩子靜靜的學唱歌。幾節課下來,效果是有一些的,但沒有我想象中那麼好,同時我又開始擔心孩子本就是天真活潑好動的,這樣過於強調安靜會不會與音樂學習的初衷背道而馳。

  音樂蘊涵著真、善、美,有著無盡的文化內涵,陶冶著孩子們的情操,只有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不斷探索、勇於實踐,才能讓音樂課成為孩子們增長知識和接受教育的樂園,才能讓孩子們熱愛音樂,熱愛學習。

  
看了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