鍼灸治頸椎針什麼穴位

  鍼灸是治療頸椎病的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鍼灸能最快疏通經絡,緩解或治癒頸椎病。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頸椎病針什麼穴位

  1、頸夾脊

  頸夾脊穴在第二頸椎到第七頸椎棘突間兩側,後正中線旁開0.5寸處。

  2、天柱穴

  正坐低頭或俯臥位,在啞門***督脈***旁1.3寸,當頂後髮際內斜方肌之外側取穴。

  3、後溪穴

  後溪在手掌尺側,微握拳,當小指本節***第五掌指關節***後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

  4、申脈穴

  在足外側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5、配穴治療

  根據頸椎病臨證分型,督脈、足太陽經證可配伍風府穴、崑崙穴;手陽明經證可配伍小海穴、少澤穴;手陽明經證可配伍肩髃穴、曲池穴、合谷穴。風寒痺阻可配伍風門、大椎;勞傷血瘀可配伍膈俞穴、合谷穴;肝腎虧虛可配伍肝俞穴、腎俞穴。兼有頭暈頭痛症狀的可配伍百會穴、風池穴;伴有噁心、嘔吐症狀則可配伍中脘穴、內關穴;伴有耳鳴、耳聾症狀者可以配伍聽宮、外關穴。

  頸椎病按摩法

  1、揉捏風池穴

  取穴定位:位於頸後兩側枕骨下方,髮際兩邊大筋外側的凹陷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在被按摩者身後,一隻手扶住被按摩者的前額,另一隻手用拇指和食指分別置於被按摩者的風池穴處,揉捏半分鐘左右,以區域性有酸脹感為佳。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平肝息風,祛風解毒,通利官竅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暈、頭脹痛、頸項強痛不適、頸椎活動受限、頸椎怕風怕冷等。

  2、按揉秉風穴

  取穴定位:在肩胛骨岡上窩中央,天宗穴直上,舉臂有凹陷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對側食、中、無名三指按揉秉風穴2分鐘,以肩背有酸脹、上肢發軟無力為度。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散風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落枕、頸部肌肉痠痛、頸部僵硬、肩胛疼痛、上肢痠麻等。

  3、按揉天牖***yǒu***穴

  取穴定位:在乳突後下方,胸鎖乳突肌後緣,約平下頜角處。

  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拇指螺紋面按揉3分鐘,可兩側同時進行,手法用力適中,以區域性有明顯酸脹或痠痛感為佳。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清頭明目、通經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痛、頭暈,以及頸肩背部痙攣強直。

  4、按揉肩井穴

  取穴定位:在後頸根部第7頸椎與肩峰之間的中點處。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取坐位,按摩者站於身後,用雙手拇指按壓肩井穴約1分鐘,然後按揉約2分鐘,以區域性感到酸脹為佳。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祛風清熱、活絡消腫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頭項強痛、頸椎活動受限、頸項肌痙攣,肩背部痠痛、肩周炎、肩膀疼痛、不能伸舉等。

  5、按揉曲池穴

  取穴定位:位於屈曲肘關節,肘橫紋的外側頭。

  按摩方法:按摩者左手托住被按摩者手臂,用右手拇指順時針方向按揉曲池穴2分鐘,然後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左右手交替,以區域性感到酸脹為佳。

  功效主治:此穴具有清熱和營、降逆活絡的作用。多用於治療頸椎病所致的頭痛、頭暈,及頸椎疼痛、上肢過電樣疼痛、手臂麻木等。

  頸椎病患者日常注意事項

  1、改正不良姿勢和習慣。患有頸椎病的人多是學生以及上班族,需要長時間伏案學習、工作或面對電腦辦公,久而久之因不正確的姿勢導致了頸椎病的發生。因此,有頸椎病的人在學習或工作時應保持脊柱挺直,眼睛正視書面或電腦,不要偏頭或趴在桌案上,並在睡眠時降低枕頭的高度。注意休息,勞逸結合。

  2、鍛鍊頸部及肩部。在工作與看書學習之餘,適當進行頭部、上肢與頸部、肩部的活動,可做伸展運動以及轉體、拉伸運動,緩解肩、頸部的疲勞,加強肌肉的韌性,進而增強肩頸部的靈活性與穩定度,提高其運動的能力和適應突然運動的靈敏度。

  3、積極配合醫生治療頸椎病。減少頸肩處軟組織的勞損,採用正確科學的方法來防止頸椎病的復發。

  4、保護頸椎,避免受傷。尤其在急剎車時不要過度拉伸或挫傷頸椎。

  5、在寒冷空氣中注意保暖。上班族在辦公室工作時避免長時間吹空調,在冬季或潮溼空氣中注意頸椎與肩部的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