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歷史備考發言稿

  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抓好中考歷史的複習工作,做到有計劃有步驟地提高複習效率,最終打好中考這一仗。怎樣的發言才能很好的在會議上激發同學們的鬥志呢?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篇一: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

  首先,感謝領導對我們學校的垂愛,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一個學習和交流的機會。2017年的中考即將來臨,在這段寶貴的時間裡,如何幫助學生做好中考複習的最後衝刺,提高中考成績,是每一位歷史老師應有的責任。下面我就針對歷史中考策略談談我的心得,不當之處敬請大家批評指正。

  心有多大,天就有多高

  在中考中要想取得好成績,我認為首先自己要敢於向自己挑戰,做就要做最好的,只要第一,沒有第二,給自己定一個奮鬥的目標,有目標才有動力,有壓力,才會讓自己全身心投入,去迎接挑戰,甘於奉獻,踏實工作。明確了自己的奮鬥目標,接下來更重要的是如何實施歷史中考複習任務,如何提升複習質量,注重實效?

  一、老師要了解課程標準要求,把握好複習方向。

  中考的考試依據是課程標準和中考說明,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很好地來熟悉這兩份材料的內容,從而瞭解中考的考試範圍,考試內容及目標要求,特別是中考說明裡面的考試內容及目標要求,可以讓我們瞭解了中考的考點範圍,這對於我們老師的複習教學工作是一個很好的方向指南。

  二、要分階段來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以本為本,鞏固好課本知識。

  中考歷史複習,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主要是幫助學生全面地夯實課本的基礎知識點。 第一階段複習的目標是紮實鞏固“雙基”,對課本進行了地毯式的大搜查,不放過一個知識點,查詢學生的遺漏點和盲點,有針對性地練習鞏固,真正夯實學生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能力。在這輪複習時,我主要以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為依據,在教學中指導學生掌握每一單元、每一章節所要熟記的課標要求的知識點,並根據具體的知識點進行適當的補充。主要措施是先讓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複習提綱, 將知識要點劃下來,一邊劃一邊記憶,,然後小組檢查學生背誦情況,教師再結合“知識結構”,幫助學生梳理本單元的知識框架,形成總體印象,,然後和學生一起解決“達標訓練題”,以瞭解學生的掌握情況,併力爭當堂反饋。

  第二階段是“專題複習”。將六本書的知識有機融合,根據中考的具體要求,選擇

  幾個專題進行歸納、整理、提高,同時配有相關的綜合訓練,目的是提升學生歷史知識的綜合能力。第二階段的複習模式基本這樣:先結合複習中考指導上的“專題線索梳理”,幫學生理清線索,搞懂知識點之間的聯絡,並要求學生理解記憶;接著組內檢查理解記憶情況,然後進行專題強化訓練,並當堂講評。講評一般放給學生講評,教師做好引導與補充。

  第三階段是全面演練,教授方法,提升能力。

  這一輪複習主要是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整合能力、運用能力,熟悉中考題型,全面演練知識、技巧、方法,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解題能力,幫助學生掌握一些解題技巧和方法。輕鬆迎接中考。

  針對每一種題型進行分析指導,特別是解題的方法、解題思路、 回答問題規範化的分析和指導。並且嚴格要求學生書寫必須工整、規範作答,養成良好的習 慣,有利於在考試中減少不必要的失分。 比如說材料分析題的解答, 從一些模擬試卷來看, 材料分析 題通常考查的內容,會有以下幾種情況:①回答材料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現象;②根據材料 所反映的歷史事件、現象結合所學歷史知識回答問題;③歸納材料的中心思想;④根據提問 在材料中找有效資訊,也包括比較幾則材料的異同;⑤依據材料提煉、概括出觀點;⑥聯絡 實際,談談啟示。 而考查的方式則會這樣, 也就是每一道材料題正常會有三個問題, 題目的題幹往往會表現為這三種方式:第一種, “根據材料,請回答……” ;第二種,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 知識,請回答……” ;第三種, “不寫根據材料,也不寫結合所學知識,直接提出問題” 。 那對於這三種題目的回答, 我是這樣指導學生的: 第一種 “根據材料, 請回答……” 那麼這個題目的答案往往是原本地出現在材料中, 這就得指導學生從材料中找出答案; 第二 種, “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請回答……” ,那麼這個題目的答案就會出現在課本當中, 這就得指導學生用材料所給的資訊去課本及資料找相關的答案;第三種, “不寫根據材料, 也不寫結合所學知識,直接提出問題” ,那麼這個題目的答案要麼直接從課本中找,要麼根 據材料結合課本來回答。 這樣, 把中考題型的特點分析一下, 學生的複習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階段的複習模式基本這樣:前30分鐘讓學生快速完成中考模擬試卷,後15分鐘進行講評,選擇題學生在小組內解決,教師重點講評材料題,加強審題思路和方法的培養,提高學生審題、解題的能力。

  三、 狠抓課堂教學,向課堂要效率

  為了保證課堂的實效性,老師結合自己學生實際情況和自己的教學特色來實施教學設計;九年級的每一分鐘都是非常寶貴的,我們按要求做到“四講”、“四不講”, “四講”是講中考的重點、熱點,講學生的易錯、易混、易丟分點,講一題多變、一題多做, “四不講”是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討論研究會解決的不講,超綱的內容不講,偏題、怪題不講,真正做到高效教學。

  四、提高自身教學業務水平

  1.確實要加強教法和學法研究,提高複習課的效率,規範複習課的教學,保證複習課的容量和質量。

  2.科學設計訓練題,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培養學生解題的能力。

  3.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複習時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均有所獲。

  4.多鼓勵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5.定期檢測,及時調整複習進度和複習方法,盯準目標,確保目標實現。 中考歷史學科可用的複習時間短,任務重。這要求我們複習時得有目的性、針對性和計劃性,以提高複習效率。如果能讓學生做到輕車熟路那是我們的最高境界,也是我們各位老師的目標。我相信只要我們全體老師和學生一起努力,一定能打好中考這一仗。

  以上只是我們備考工作的一些做法,談不上什麼好經驗,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願與大家共勉。

  謝謝大家!

  除此之外,還注重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和心理諮詢。指導學生課堂上要有參與意識、獨立思考意識、批判意識與總結意識,做題要具有審題意識、目標意識、規範意識和反思意識。做到作一題會一類,舉一反三。同時我們經常跟學生的談心,對學生的思想、生活和心理做深入的瞭解,及時發現問題,排除他們的各種障礙,對學生多加鼓勵,幫助他們樹立必勝的信心

  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首先,感謝領導對我們學校的垂愛,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好的一個學習和交流的機會。都說一屆中考是三年準備,這裡著重談談我們學校在總複習階段的備考工作。

  一、領導重視是我們成功的保障

  上一屆歷史中考取得了不錯成績,對我們這一屆的歷史中考來說,既是動力,更有壓力,對我們將是嚴峻的考驗。為了使我們年級在2017年中考中考出好成績,實現歷史中考成績的新突破,歷史組召開了畢業班工作研討會。就我校及全市全區2016年的中考情況做了全面而詳細的分析,並提出“明確目標,團結協作;甘於奉獻,踏實工作;分層歷史,因材施教;提升質量,注重實效”的方針,為我們後期工作指明方向。同時,制定詳細的中考備考計劃,對中考備考提出明確的目標和要求,職責分明,措施落實到位,做到早規劃、早落實,確保中考備考的質量。

  二、團結協作是我們成功的基石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團結的力量是無窮的。中考是一場講究整體配合的大戰役,我們歷史組是一支具有敬業精神、創新能力,教改科研上積極主動的教師隊伍。在中考備考工作中,我們改變了過去單打獨鬥的做法,進一步加強合作,互相學習,共同提高。我們每兩週召開一次科組會議,不管是任教七、八年級還是任教九年級的教師,都緊緊圍繞“如何提高中考備考效率”這一主題,大家暢所欲言,積極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交流教學經驗,為畢業班中考備考創造了良好的氛圍。九年級教師也充分利用集體備課的時間,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研究,統一教學進度,研究備考方案。特別是有經驗的老教師,積極指導年輕教師開展備考,把自己多年來總結的教學經驗和積累以及近幾年的中考資料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真正實現資源共享,達到教學相長。我們共同營造和諧的教研氣氛,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也就隨之帶來高效的教學效果。

  三、科學備考是我們成功的關鍵

  1.做好備考前的學情、考情分析。

  為了準確把握中考的命題特點,使複習更具實效性,在第一輪複習之前,我們九年級全體歷史教師共同研讀了《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並結合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在備課組展開了大討論,歸納、總結出中考命題的特點:中考試題試題穩中有變,變中求新。穩以基礎為主體,變以選拔為導向,能力溶於“靈活”之中。為此,我們將以2014年百色市右江區中考題作一次摸底測度試,認真分析和研究測試情況,及時把握本屆學生的學情,針對本屆學生的實際,制定出科學的複習目標和詳盡的複習計劃及進度,計劃具體細到備課、授課、輔導、檢測及每週一練等諸多環節之中。

  2.明確第一輪複習的重心

  1 師生共同明確複習目標

  我們告訴學生備課組中所制定的複習計劃及側重點,這樣使學生明確自己的努力的方向,確定出自己的複習目標和計劃,使教與學達到和諧統一。

  2 依照大綱,緊扣課本

  第一輪複習的目標是紮實鞏固“雙基”,對初中數學課本進行了地毯式的大搜查,不放過一個知識點,查詢學生的遺漏點和盲點,有針對性地選編變式練習加以鞏固,真正紮實學生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3 狠抓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為了保證課堂的實效性,我們採取共同研討、集體備課形成公共教案,然後每個老師再加入適合自己學生實際情況和具有自己教學特色的教學設計;九年級的每一分鐘都是非常寶貴的,我們按要求做到“四講”、“四不講”, “四講”是講中考的重點、熱點,講學生的易錯、易混、易丟分點,講一題多變、一題多解,講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四不講”是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學生通過討論研究會解決的不講,超綱的內容不講,偏題、怪題不講,真正做到高效教學。

  4 有計劃、有針對性的練習、測試、講評

  在每週的學科教研會上,我們備課組對此做出明確要求和規劃,每週一次周練,及每月一次階段性綜合訓練,選編試卷輪流分包到人,備課組集體把關,做到符合我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具有針對性、指導性和實效性。考後還集體分析試卷中的得失,並確定講評方式及內容。

  3.精心策劃第二、三輪複習

  第二輪複習是整個複習過程中的中間環節,也是重要的一環,它既是對第一輪複習成果的進一步鞏固,也要為進行第三輪複習的綜合模擬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輪複習中我們備課組按知識板塊、知識網路、按歷史思想、歷史方法、知識交匯等方面自己編寫導學案。打造精品專題課:①變複習知識為題型訓練,②變介紹方法為選擇方法,③變全面覆蓋為重點講練,④變以量為主為以質取勝。

  同時抓規範訓練,提高學生的解題準確率與速度。指導學生應用知識、正確運算和變形,尋求設計合理、簡捷的運算途徑。每次練習都要求學生做到“四要”:一要熟練、準確;二要簡捷、迅速;三要注重思維過程、思維方式的科學性;四要注重解題過程的規範。

  除此之外,還注重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和心理諮詢。指導學生課堂上要有參與意識、獨立思考意識、批判意識與總結意識,做題要具有審題意識、目標意識、規範意識和反思意識。做到作一題會一類,舉一反三。同時我們經常跟學生的談心,對學生的思想、生活和心理做深入的瞭解,及時發現問題,排除他們的各種障礙,對學生多加鼓勵,幫助他們樹立必勝的信心

  最後我們還將時刻關注中考新動向,時刻關注其他兄弟學校和其他地市的各類中考資訊,對比知識點、題型,查漏補缺,不斷調整。認真學習專家的指導性報告,準確地把握中考動向。

  教學講究一個“實”字,只要我們根據學生的整體水平和歷史學科的實際情況選取好複習起點,一步一個臺階,全面、系統、靈活、紮實地做好每一個細節,一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

  以上只是我們備考工作的一些做法,談不上什麼好經驗,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專家領導和同仁批評指正,願與大家共勉。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