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鹽都區九年級化學上冊期末試卷

  化學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積累不斷創新的過程,同學們要如何準備即將到來的九年級的期末考試試卷來熟悉題型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第一部分 選擇題共20分

  每小題只有1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

  1.空氣成分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是

  A.氮氣 B.氧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2.下列過程只涉及物理變化的是

  A.蠟燭燃燒 B.酒精揮發 C.食物腐敗 D.動物呼吸

  3.喝牛奶可以補鈣,這裡的“鈣”指的是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單質

  4.下列圖示中,表示“禁止煙火”的是

  5.下列金屬中,活動性最強的是

  A.鈉 B.鋁 C.銅 D.銀

  6.化學反應前後肯定發生變化的是

  A.原子數目 B.原子質量 C.分子種類 D.元素種類

  7.遭遇重度霧霾天氣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停止室外建築施工 B.冬季長跑照常進行

  C.儘量減少外出活動 D.外出戴活性炭口罩

  8.下列物質在氧氣中燃燒時,產生大量白煙的是

  A.木炭 B.硫粉 C.蠟燭 D.紅磷

  9.將木柴架空可以使其燃燒更旺,這樣做主要是為了

  A.方便新增木柴 B.升高木柴的溫度

  C.降低木柴的著火點 D.使木柴與空氣充分接觸

  10.錳元素的相關資訊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屬於金屬元素 B.原子核內中子數為25

  C.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30 D.在地殼中的含量為54.94%

  11.下列實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12.下列物質的化學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A.氯化鈉 NaCl B.氧化鋁 Al2O3

  C.碳酸鈉 NaCO3 D.氫氧化鉀 KOH

  13.下列物質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液氮用於冷凍 B.天然氣用作燃料

  C.石墨用作電極 D.稀有氣體用作電光源

  14.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確的是

  A.燃放煙花爆竹時,遠離人群和可燃物

  B.天然氣洩漏,立即關閉閥門並開窗通風

  C.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D.燃著的酒精燈不慎碰倒,立即用溼布蓋滅

  15.下列符號中,能表示2個氧分子的是

  A.2O B.2O2 C.2H2O D.H2O2

  16.右圖所示裝置可用於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不能用木炭代替紅磷

  B.實驗時,紅磷一定要過量

  C.氮氣不與紅磷反應且難溶於水,是設計該實驗的依據之一

  D.開啟彈簧夾,最終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佔集氣瓶容積的1/5

  17.生產抗瘧藥“雙氫青蒿素”的主要原料是青蒿素。青蒿素C15H22O5是青蒿的提取物,它能溶於酒精、乙醚和石油醚,在水中幾乎不溶,其中含有的過氧基團是抗瘧作用中最重要的結構。過氧基團易受溼、熱和還原性物質的影響而被破壞。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青蒿素中含有三種元素

  B.將青蒿在水中熬煮可提取青蒿素

  C.可以用石油醚溶解的方法從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D.製藥過程應在低溫無水的環境中進行

  18.實驗小組用右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開啟K,向充滿CO2的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的澄清

  石灰水,立即關閉K,振盪,觀察現象。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B.長頸漏斗中液麵上升

  C.裝置內氣體壓強減小,最終與大氣壓相等

  D.該實驗說明CO2能與石灰水反應

  19.下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

  A 除去CO2中的CO 點燃

  B 比較黃銅與銅的硬度 將黃銅片和銅片互相刻畫

  C 分離鐵粉與銅粉混合物 加入足量稀硫酸,過濾

  D 檢驗H2中混有的CH4

  點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個乾冷燒杯

  20. 已知:C + 2CuO 2Cu + CO2↑。右圖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銅固體混合物受熱過程中,某變數y隨加熱時間的變化趨勢,其中縱座標y表示

  A.固體的質量 B.固體中氧化銅的質量

  C.二氧化碳的質量 D.固體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60分

  〖生活現象解釋〗

  外出旅遊是許多人的休閒方式。請回答21~24題。

  21.3分出發前購買食品。

  1食品包裝中充入的氮氣可以防腐,這利用了氮氣的性質是 。

  2雪碧屬於“碳酸”飲料。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右圖是某品牌礦泉水的部分標籤內容,其中鈉離子的符號是 。

  22.2分乘坐汽車。

  1汽車電路中,常用銅做導線,這利用了銅的延展性和 。

  2車體的主要材料為鋼鐵的一種合金,工業上用赤鐵礦鍊鐵的化學方程式是 。

  23.3分到達景區。

  1景區繁花似錦、鳥語花香。從分子的角度解釋“花香四溢”的原因 。

  2玫瑰花香中含有香茅醇、橙花醇和丁香油酚等物質。其中丁香油酚C10H12O2的相對分子質量是 。

  3為了維護景區優美的環境,不能隨便丟棄垃圾。下列垃圾應投入可回收垃圾箱的是

  填字母序號。

  A.易拉罐 B.果皮 C.礦泉水瓶

  24.2分參觀溶洞景觀。

  【資料卡片】溶洞都分佈在石灰岩主要成分為碳酸鈣組成的山體中,石灰岩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CaHCO32〕。溶有碳酸氫鈣的水遇熱或當壓強突然變小時,溶解在水裡的碳酸氫鈣就會分解,重新生成碳酸鈣沉積下來,同時放出二氧化碳。天長日久就會形成形態各異的石筍和鐘乳石。

  1石灰岩屬於 填“混合物”或“純淨物”。

  2形成碳酸氫鈣的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5.2分空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寶貴資源。

  1醫療急救時需要用到純氧,這利用了氧氣的性質是 。

  2二氧化碳可用於滅火,這利用了二氧化碳的性質是 。

  26.2分生石灰可與水反應,其化學方程式是 。此反應可用於 填字母序號。

  A.吸收水分 B.加熱食物

  27.2分能源與環境已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問題。

  1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是 。

  2開發和利用新能源是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途徑。目前使用的新能源有 舉1例。

  28.4分水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1地下水多為硬水,生活中降低水硬度的方法

  是 。

  2右圖為汙水處理過程的示意圖。一級處理中,

  “格柵”可除去水中大塊懸浮物,相當於化學

  實驗操作中的 ;“沉砂池”和“初沉池”

  可用來分離汙水中的雜質,該雜質是 。

  3請你提出一條防止水汙染的措施: 。

  〖科普閱讀理解〗

  29.4分閱讀下列科普短文。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

  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的根本對策是全球參與控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為此科學家提出:制定措施限制過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利用過多的二氧化碳。具體做法有:將二氧化碳捕獲並使之隔離於地下或海底;將二氧化碳催化轉化成有價值的碳資源,研究人員藉助氧化銅奈米棒和陽光,將水溶液中的CO2轉化成甲醇CH4O和氧氣,這項技術減少了二氧化碳向空氣中的排放,同時獲得了燃料。

  除二氧化碳外,還有一些氣體也可以產生溫室效應。下面是主要溫室氣體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程度對照表。

  溫室氣體 空氣中濃度mg/m3 年增長率

  % 溫室強度

  CO2 為1 對全球氣候變暖

  的貢獻率%

  1750年 1990年

  CO2 280 353 0.5 1 55

  氯氟烴 0 0.00085 2.2 3400—15000 24

  CH4 0.8 1.72 0.9 21 15

  N2O 0.00029 0.00031 0.25 270 6

  為緩解全球氣候變暖,各國採取各種措施控制其他溫室氣體排放量的增長。如紐西蘭從2004年開始徵收牛、羊和鹿等的“放屁稅”。某研究發現,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是因為它的胃裡有一種特別的細菌。若把這種細菌移植到能釋放大量甲烷的動物體內,可以減少甲烷的排放。

  總之,我們要積極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大氣環境。

  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甲醇CH4O屬於 填字母序號,下同。

  A.單質 B.氧化物 C.化合物

  2紐西蘭地區收取“放屁稅”,針對的溫室氣體是 。

  3依據表格中的資料,分析“二氧化碳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貢獻率最大”的主要原因

  是 。

  A.二氧化碳的年增長率大於其他溫室氣體

  B.二氧化碳的濃度遠高於其他溫室氣體

  C.二氧化碳的溫室強度大於其他溫室氣體

  4請你提出一條減少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措施: 。

  〖生產實際分析〗

  30. 3分鈦是銀白色金屬,具有硬度大、熔點高、耐腐蝕等許多優良效能,被譽為“未來金屬”。由釩鈦磁鐵礦提取金屬鈦的主要流程如下:

  1鈦鐵礦的主要成分是鈦酸亞鐵FeTiO3,其中鈦的化合價為 。

  2 高溫時,通過反應II可製得TiCl4和一種可燃性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反應III為置換反應,該反應在高溫下進行,其化學方程式是 。

  31.3分合成氨是人類科學技術上的一項重大突破,對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做出了巨大貢獻。合成氨工藝的主要流程如下:

  1合成塔中的反應在高溫、高壓、催化劑條件下進行,其化學方程式是 。

  2生產過程中可迴圈使用的物質是 。

  3根據表中的資料回答問題。

  物質 H2 N2 O2 NH3

  沸點/℃1.01×105 Pa –252 –195.8 –183 –33.35

  在1.01×105 Pa時,欲將NH3與N2、H2分離,適宜的方法是 。

  〖物質組成和變化分析〗

  32.4分甲、乙、丙、丁4種氣體,由氫、碳、氧3種元素中的1~2種組成。

  1甲是最清潔的燃料。甲是 。

  2乙和丙均為氧化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它們相互轉化的化學方程式是 、 。

  3在一定條件下,丁與氧氣反應生成乙和水,參加反應的丁、氧氣和生成水的質量比為13︰40︰9。則丁中各元素的質量比是 。

  〖基本實驗〗

  33.6分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 。

  2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是 ,所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字母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 或E。在加入藥品前,應進行的操作是 。

  34. 4分“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裝置如右圖所示,回答表格中的問題。

  實驗步驟 1預先在集氣瓶中放入少量水,其作用是 。

  2待火柴快燃盡時,再將鐵絲伸入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

  “火柴快要燃盡時再伸入集氣瓶中”的目的是 。

  實驗現象 鐵絲劇烈燃燒, ,放出大量熱,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實驗結論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5. 3分通過電解水實驗可以研究水的組成。

  1電解水的裝置如右圖所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檢驗a管中氣體的操作:先 ,再開啟活塞。

  2電解水的微觀示意圖如下,請在方框中補全相應微粒的圖示。

  +

  〖實驗原理分析〗

  36.4分利用下圖裝置進行實驗。

  實驗裝置 實驗過程

  【實驗1】探究可燃物燃燒的條件

  ① 在A、B中各放一小塊白磷著火點為40℃,A中加入約1/3試管的80℃水,A、B中白磷均不燃燒;

  ② 從a處通入O2使A中熱水恰好完全進入B中,A中白磷燃燒,B中白磷不燃燒;

  ③ ,B中白磷燃燒。

  【實驗2】探究MnO2在H2O2分解中的作用

  ① A中加入約1/3試管的H2O2溶液,B中放入一面粘有MnO2的玻璃片,A、B中均無明顯現象;

  ② 從c處抽氣,使A中液體進入B中,觀察到玻璃片上粘有MnO2的一面產生大量氣泡,另一面無明顯變化。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1:步驟③中的操作是 。能說明“可燃物燃燒需要溫度達到著火點”的

  實驗現象是 。

  2實驗2: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該實驗能否得出“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劑”的結論?你的判斷及理由是 。

  〖科學探究〗

  37. 5分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對“鐵生鏽的條件”進行實驗探究。

  【進行實驗】

  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1 .A B 一段時間後,

  A中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生成

  B中鐵絲無明顯變化

  C D 一段時間後,

  C中

  D中鐵絲無明顯變化

  鐵生鏽需要與O2接觸

  某同學在家中發現,炒完菜的鐵鍋表面容易生鏽。

  【猜想與假設】可能是食鹽對鐵生鏽的速率產生了影響。

  【進行實驗】該小組用實驗裝置E、F同時進行實驗。其中集氣瓶的容積相同,量筒內盛有等體積的水,F中集氣瓶內另加入了某種物質。

  實驗裝置 實驗過程 實驗結論

  E F 一段時間後,開啟止水夾,記錄實驗過程中量筒內剩餘水的體積每次測量時間間隔不等,實驗資料見下表。E中鐵絲和F中另加入的物質表面均出現紅色物質。 食鹽可以加速鐵的生鏽

  實驗記錄表

  次數 1 2 3 4 5 6

  量筒中剩餘水的體積/mL E 68 57 44 30 30 30

  F 71 65 56 a 30 30

  1實驗裝置F中,集氣瓶內另加入的物質是 。

  2實驗記錄表中,a的取值範圍是 。

  【反思與應用】結合上述實驗,談談你對家中鐵鍋使用的建議: 。

  〖實際應用定量分析〗

  38.4分秸稈是一種相對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平均含硫量只有0.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為1%。某地燃燒秸稈的發電廠一年燃燒秸稈約2.0×105 t,相當於燃燒1.0×105 t煤。假設燃料中硫元素經燃燒後都轉化為SO2,試計算該發電廠燃燒秸稈比燃燒煤每年少排放多少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