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育論文範文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的總體水平相比小學美術教育發展的初期有了明顯的提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育論文,供大家參考。

  一:高師與中小學美術教育銜接探究

  一、突顯高師美術教育的師範性和示範性

  高師美術教育的特點就是師範性,“事實上,正像醫生、律師、工程師一樣,教師作為一種特殊的職業,它就必須有相應於這一職業的知識、才能、態度要求,開設教育課程,體現師範性,正是有助於大批的師範生儘快地系統地滿足這些要求,有效地適應教育工作”。那麼怎麼突顯這種師範性呢?具體做法就是高師美術教育要從側重“學科專業性”向“學科專業性”與“師範職業性”並重發展。首先,高師美術教育本身要對大學生起到示範性的作用。所謂“堪為人師而模範之”,高師的學生們,正是在大學的課堂上,想象著自己未來作為教師的樣子,也就是說大學教師對他們具有職業示範性。所以大學教師自己先要有師範意識,注意自己對學生的示範作用,加強對學生的職業引導。如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關心教育改革和實驗、掌握先進的教育技能、善於瞭解與聯絡學生、有意識地聯絡中小學美術教育、注意指導特殊學生、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教育科學知識等等。事實上,很多高師的大學生畢業後在一定程度上是模仿在大學裡所學,從方式方法的運用到所傳授的內容、教育教學的態度等都如此。到他真正適應和完全熟悉中小學美術教育,還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來到唐山一所小學,擔任三年級的班主任和從事本年級數學、語文教學工作,上課時他卻一時難以從大學所耳濡目染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所以表現出明顯的力不從心。他說感覺大學學的東西離這個課堂太遠了,一切都要從頭來,看似簡單的東西卻不知道怎樣傳授給學生,所以有時他上課上著上著就上不下去了,只好臨時去找經驗豐富的老師請教。這位大學生身上折射出高師缺乏師範性帶來的弊端,也是高師教育忽略師範性的必然,它所培養的學生無論是從教師職業的技能層面還是從知識層面都呈現出捉襟見肘的窘態,可以說是不合格的。在學科綜合性日趨加強的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師美術教育也必須迎頭趕上,加強學科融合。因為“據調查,目前大多數高師美專的技能訓練課程佔到課時總量約65%—70%,其餘除師範類通識課程外,美術史論課程僅佔6%左右,且由於種種原因,其他藝術門類的選修課及講座開設甚少,從課程量上難以承載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需求”。這也是當前高師美術教育的現狀。首先是擺脫重技輕理,實現美術專業技能與美術史論課程的融合。因為“師範院校美術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術史學習成績與小學美術教師專業素質之間在總體上存在著較高的相關性。美術史課程學習情況的好壞影響著小學美術教師專業素質尤其是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水平的高低。對美術史知識與方法的掌握程度一般可以簡明地表示師範生畢業後從事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水平,是預測在校師範生***未來小學美術教師***專業素質的一個很有價值的指標。”在此基礎上,注意美術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營造廣泛的文化情境,把美術學習當成文化的學習,引導學生參與文化的傳承和交流。再就是實現教育教學理論與教育實踐技能的融合。師範生要掌握廣博的教育科學知識,並注意把它們應用於具體的教育教學的實踐中,尤其要重視師範生的實習工作,保證實習的時間和質量。在上面三個融合的基礎上,實現“學科專業性”與“師範職業性”的融合統一,實現師範生的為人、為藝和為師於一身,方能在畢業後從容應對中小學美術教育。

  二、建立合理的執行機制和工作平臺

  建立合理的執行機制和工作平臺的關鍵在於提供高師美術教育和中小學美術教育有效銜接的機會,使二者相互依託,互為補充,共同發展。這兒提供兩種現成的模式希望對高師美術教育起到作用。目前一些學校採用頂崗實習,為期大約一個學期。其具體模式是安排師範生到中小學教學,先由當地學校教師指導一個月,然後當地學校教師就到實習生所在學校進修,其原來工作崗位就交給這些實習生,實現其頂崗實習。這裡如果在幾個環節注意搞好高師與中小學的合作與交流,就能使頂崗實習避免流於形式且富有成效。一是加強高師教師尤其是教學法教師與中小學專業教師的溝通對話,由他們共同切磋,共同指導實習生。二是大學的頂崗實習可實行定點實習,這樣便於在長期合作中摸索經驗發現不足,也便於雙方的合作交流逐漸深化。再一個環節就是保證實習學校教師進修的質量,使他能通過進修接觸到大學的先進理念、方法等。再有,高師既可以安排教師尤其是教學法教師到當地中小學進行調研、鍛鍊,以便了解中小學教育教學及改革的實際情況,在對師範生的培養上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高師也可以邀請中小學教師直接參與教師培養的隊伍中來,以加強培養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澳大利亞的大學非常關注當地中小學的的課程改革,因為它培養出來的學生主要面向當地中小學。如果不在課程設定、培養目標和計劃上與當地中小學保持密切的聯絡,那它的畢業生就有可能被當地中小學拒之門外。

  三、總結

  總之,實現高師美術教育與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有效銜接,才能在新課程背景下構建美術教育的優質生態迴圈系統。所以,方法探索已成必然。

  二:淺議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有效路徑

  一、對美術教育的認知仍存在不足

  在現行教育體制及教學條件下,農村的學生家長依然認為數理化等應試科目才是決定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指標,對美術教育無法提起興趣。正是基於這些認知,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被視為“雞肋”,讓人食之無味,棄之不能。家長和學生也很少將時間花在美術課程的學習上。大多數家長對美術課持可開與可不開的態度,這些家長認為學生現在面臨的升學壓力很重,對於基礎相對薄弱的農村學生來說學習時間已不夠用,不如把美術學科上課的時間節省下來上其他的基礎課程。在部分學校,美術教師僅是校內的“免費美工”,美術老師往往將大量本該放在教學研究上的時間用在完成一些沒完沒了的歡迎、宣傳標語的製作上。學校對美術教師的考核不是從教學角度,而是以其“校內美工”業務做得如何來評判。由於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美術課常被挪作他用,美術教師的作用亦無法完全得以顯現,教學積極性必然受到影響,學生很難得到連續、系統的美術學科教育。

  二、美術師資缺乏與浪費並存

  制約當前我國農村美術教育發展的一大因素就是師資隊伍相對薄弱,美術教師仍然是缺額最大、合格率最低的教師群體,專業人才極其匱乏。大量調查研究發現,農村中小學在美術教師上仍然存在著巨大缺口。由於政府所撥教育經費有限,因此,教師的實際待遇長期徘徊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這對於原本就不受重視的美術學科來說,學校難以做到對美術教師“待遇留人”,部分美術教師憑藉“一技之長”或努力爭取逃離農村學校,或幹起第二職業,從而導致美術教育師資流失,不得不用其他老師頂替。同時,美術教師在農村中小學得不到重視,其發展受到極大的制約,致使美術教師不能專心研究自己所教學科,甚至一些美術教師在幹上幾年之後,放棄自己所學專長,轉行到其他學科的教學之中。近年來,綜合性大學等非師範院校也參與、涉及中小學教師培養這一塊工作,以及各高校的擴招,美術師範專業畢業生數量增加,但農村中小學美術師資“來不了”“養不起”“不穩定”“配不齊”等現象仍沒有得到緩解,如上文提到的,部分學校的美術教師的日常工作就是充當學校的免費美工,所以,在相當多的農村中小學校裡往往只有一兩個美術教師,這一兩個美術教師需要面對學校所有的班級,從這個層面來看,農村中小學教育師資十分缺乏。但在瞭解部分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時我們卻發現:部分擔任美術課的教師並非是師範院校美術專業畢業生,甚至他們並不具有美術專業技能和美術教育知識,僅僅是因為他們能寫、會畫,略懂一點美術常識,而這些教師中有的還兼任其他課程;另一方面,受過良好美術專業教育的老師卻往往不能從事自己的專業,被學校分配了其他學科的教學工作。無論是其他老師兼任美術課程,還是美術教師轉教其他課程,對於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來說都是一種損失,必然導致美術課程的教學質量低下,進而影響到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使美術教育難以適應教育改革的發展需要。

  三、教育設施資源分配不均,美術教育資源相對落後

  城市與農村、經濟發達地區與經濟欠發達地區由於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因而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存在差距,而這種差距也影響著教育設施的分配問題。比較而言,農村中小學教育設施與發達地區學校還存在著一定差距,這種差距在美術學科上更加明顯。由於大多數農村中小學都面臨經費緊張、學校資金不充足等問題,學校對美術課堂教學以及教具的支援與投入很小,部分學校把本該用於美術學科的資金投入到了語文、數學、外語等課程的教學上,使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在教育設施、隊伍素質、教學效果等方面嚴重滯後。具體來說,主要體現為:1.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師較為缺乏,教學設施沒有配套;2.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師缺少應有的“陣地”,不能安心教學;3.農村中小學受傳統教育理念“主”“副”科影響較大,美術課受其他主課衝擊現象比較普遍;4.農村中小學由於受地域差距影響,資訊相對閉塞,美術課程更是缺少交流,提高較慢。這些差距的產生有著多種原因,正是因為教育設施資源的分配不均、美術教育資源相對落後,導致了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與城市美術教育的差距越來越大,長此以往,對美術教育的發展極其不利。

  四、對策研究

  筆者認為,要轉變當前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現狀,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轉變觀念,加強對美術教育的重視

  美術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單純地培養畫家。豐子愷曾經說,“我教藝術科,主張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間接效果;不求學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畫,但求涵養其愛美之心。能用作畫的一般的心來處理生活,管理人生,則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為藝術最大效用。”通過美術教育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對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感受,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情感,進而對學生德、智、體等其他學科產生積極的推動和促進作用。學校及教育系統的工作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學校教育必須在滿足社會各方面的需求的同時也要滿足人類個性均衡發展的需要。

  2.改善教育資源分佈不均衡、投入不合理的狀況

  中小學教育對兒童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教學設施是保證學校正常教學的前提。美術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重要的歷史使命,當前教育資源的分佈及分配模式,並不利於中小學美術課程的開展及美術人才的培養。調整現有學科佈局,加大對農村美術教育資源的投入力度,有效利用學校現有美術教育的師資、資金、圖書、實驗室、裝置等教學條件進行美術教學,是改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首要任務。在此基礎上,各級主管部門及學校相關職能部門應切實重視,從實際行動上消除美術教育與其他課程之間的差別,根據新課程要求,加強學校的硬體、軟體的設施配備,從根本上改善農村中小學美術教學辦學條件,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會上的美術資源,積極開發學校周圍的美術教學資源,如校園環境資源等,創造和諧的美術教學環境。

  3.加強農村美術教育的師資力量建設

  針對農村中小學美術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的問題,上級主管部門首先要對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給予足夠的關注與扶持,配齊美術專業師資及對專業師資進行合理利用。學校應加強美術教師隊伍建設,抓好教師的培訓工作,有計劃、有規模地組織年輕美術教師赴美術院校、師範院校進修、培訓,提高教師整體業務水平。定期進行素描、色彩、水墨畫、美術史論等方面的知識培訓,積累經驗與素材,從而提高美術教師的自身業務素質和工作積極性。培訓中要充分發揮業務能力較強的教師的帶動作用,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渠道提高教師美術素質修養,邀請專家進行指導,提高農村美術教師待遇,使美術教師得到和其他學科教師一樣的重視,同時,加強美術教師的培養,提升農村美術教師的業務素養和專業水平。同時鼓勵和支援一部分城市美術教師到農村中小學支教,促進城市與農村美術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

  《新課程標準》頒佈實施以來,美術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農村中小學校的美術教育也取得了長足進步,積累了許多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好經驗,但與國家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們應抓住素質教育及政府工作報告把文化發展改革列入各級政府效能和領導幹部政績考核體系的契機,向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投入更多的關注,實現農村中小學美術教育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