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畢業論文

  交通運輸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參與主體。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析公路交通運輸

  【摘要】在中國東部鐵路和水運都較發達的地區,公路起著輔助運輸作用,承擔短途運輸;在西南和西北地區則擔負著幹線運輸的任務。公路運輸隨著治超的深入以及降低大噸位車輛路橋通行費等政策措施的落實,運價水平回落,貨運量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運輸市場將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

  【關鍵詞】公路運輸;運輸特點;運輸前景

  縱觀中國運輸現狀,各種運輸方式發展勢頭迅猛,公路運輸在中國仍發揮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我國公路在客運量、貨運量、客運週轉量等方面均遙遙領先於其他運輸方式的總和。

  一、公路運輸的地位和作用

  公路運輸在整個交通運輸業中處於基礎地位併發揮以下作用:

  ***1***公路運輸機動靈活、快速直達,是最便捷也是唯一***管道運輸除外***具有送達功能的運輸方式。

  ***2***其它運輸方式組織運輸生產,需要公路運輸提供集疏運輸的條件。

  ***3***公路運輸覆蓋面廣。

  ***4***隨著公路等級的逐步提高,公路客貨運量在綜合運輸體系中所佔的比重不斷提高。

  ***5***半個世紀以來,公路運輸是世界各國各種運輸方式中發展最快的一種,現已成為許多國家最主要的運輸方式。例如:我國汽車保有量逐年增加。

  二、公路運輸的特點

  1.機動靈活,適應性強:由於公路運輸網一般比鐵路、水路網的密度要大十幾倍,分佈面也廣,因此公路運輸車輛可以“無處不到、無時不有”。公路運輸在時間方面的機動性也比較大,車輛可隨時排程、裝運,各環節之間的銜接時間較短。尤其是公路運輸對客、貨運量的多少具有很強的適應性,汽車的載重噸位有小***0.25t~1t左右***有大***200t~300t左右***,既可以單個車輛獨立運輸,也可以由若干車輛組成車隊同時運輸,這一點對搶險、救災工作和軍事運輸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2.可實現“門到門”直達運輸:由於汽車體積較小,中途一般也不需要換裝,除了可沿分佈較廣的路網執行外,還可離開路網深入到工廠企業、農村田間、城市居民住宅等地,即可以把旅客和貨物從始發地門口直接運送到目的地門口,實現“門到門”直達運輸。這是其它運輸方式無法與公路運輸比擬的特點之一。

  3.在中、短途運輸中,運送速度較快:在中、短途運輸中,由於公路運輸可以實現“門到門”直達運輸,中途不需要倒運、轉乘就可以直接將客貨運達目的地,因此,與其它運輸方式相比,其客、貨在途時間較短,運送速度較快。

  4.原始投資少,資金週轉快:公路運輸與鐵、水、航運輸方式相比,所需固定設施簡單,車輛購置費用一般也比較低,因此,投資興辦容易,投資回收期短。據有關資料表明,在正常經營情況下,公路運輸的投資每年可週轉1~3次,而鐵路運輸則需要3~4年才能週轉一次。

  5.掌握車輛駕駛技術較易:與火車司機或飛機駕駛員的培訓要求來說,汽車駕駛技術比較容易掌握,對駕駛員的各方面素質要求相對也比較低。

  6.運量較小,運輸成本較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生產的礦用自卸車,長20多米,自重610t,載重350t左右,但仍比火車、輪船少得多;由於汽車載重量小,行駛阻力比鐵路大9~14倍,所消耗的燃料又是價格較高的液體汽油或柴油,因此,除了航空運輸,就是汽車運輸成本最高了。

  7.執行持續性較差: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在各種現代運輸方式中,公路的平均運距是最短的,執行持續性較差。如我國1998年公路平均運距客運為55km,貨運為57km,鐵路客運為395km,貨運為764km。

  8.安全性較低,汙染環境較大:據歷史記載,自汽車誕生以來,已經吞吃掉3000多萬人的生命,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開始,死於汽車交通事故的人數急劇增加,平均每年達50多萬。這個數字超過了艾滋病、戰爭和結核病人每年的死亡人數。汽車所排出的尾氣和引起的噪聲也嚴重地威脅著人類的健康,是大城市環境汙染的最大汙染源之一。

  三、公路運輸的現狀

  我國傳統的公路運輸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在總體規模、運力、運量和服務質量等方面都達到一定的水準。在計劃經濟時代,傳統的公路運輸業比較能適應社會經濟對公路運輸業的要求,對過去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但是,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建立,脫胎於計劃經濟時代的傳統公路運輸企業已經越來越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其內在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目前我國傳統的公路運輸業主要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在行業管理上,由於公路運輸行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很低,因此公路運輸行業出現了運輸企業“規模小、數量多、管理混亂”的狀況。這種各自為戰、過度競爭的情況,使得公路運輸企業通常達不到經濟運營規模,形不成規模優勢,這嚴重影響了公路運輸的健康發展。

  2.在經營管理理念上,傳統的公路運輸企業中有很大一部分還沒有針對新的經濟環境及時改變經營觀點、轉變經營方式。企業所追求的仍然是噸公里、實載率等傳統指標的完成情況,僅為客戶提供低層次、低水平的運輸服務。在市場惡性競爭、無序經營盛行的情況下,公路運輸企業的經營步履艱難。

  3.在企業管理手段上,傳統公路運輸企業目前還停留在紙面操作的階段,大部分的運輸企業尚未應用先進的計算機管理系統,因此,所提供運輸服務在及時性、準確性、可靠性及多樣性等方面都處在較低水平。

  四、公路運輸發展趨勢

  1.隨著高速公路及汽車專用公路建成使用,加大開展公路快速客、貨運業務是趨勢。

  2.隨著公路網的完善,按規模化要求建立集約化經營的運輸企業在這過程中,行政區域的界限將趨於淡化。

  3.公路運輸將納入物流服務業發展系統中,將進一步加強專業化原則上的合作,包括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合作與服務物件的合作。

  4.在運輸管理方面將採用車輛執行動態監控系統以及車輛執行自動記錄儀。

  5.運輸組織方式按生產水平分層發展。在公路通行條件好、客貨流量大的公路上按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的運輸企業。

  6.逐步加強運輸規劃,是公路建設及運輸站場設施的配置與客貨流規律更好地協調起來。

  【參考文獻】

  [1]王俊.公路交通運輸淺析.2012,***07***.

  [2]王瑜.交通運輸業技能發展及創新軌跡.2012,***08***.

  [3]曹紅陽.交通運輸評估與對策.2011,***02***.

  篇2

  淺談智慧交通運輸系統 
      一、智慧交通運輸系統的概念

  智慧交通運輸系統***ITS***是將先進的資訊科技、通訊技術、感測技術、控制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等有效地整合運用於整個交通運輸管理體系,而建立起的一種在大範圍內、全方位發揮作用的,實時、準確、高效的綜合的運輸和管理系統。該系統將採集到的各種道路交通及服務資訊經交通管理中心集中處理後,傳輸到公路運輸系統的各個使用者***駕駛員、居民、警察局、停車場、運輸公司、醫院、救護排障等部門***,出行者可時時選擇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線;交通管理部門可自動進行合理的交通疏導、控制和事故處理;運輸部門可隨時掌握車輛的執行情況,進行合理排程。從而,使路網上的交通流執行處於最佳狀態,改善交通擁擠和阻塞,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網的通行能力,提高整個公路運輸系統的機動性、安全性和生產效率。

  二、智慧交通系統的發展及內涵

  20世紀80年代,各發達國家雖然已經基本建成了四通八達的現代化國家道路網,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國路網通行能力日益滿足不了快速增長的交通需求,交通擁擠、交通事故、環境汙染以及能源短缺等交通問題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性問題,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遭遇不同程度交通問題的困擾。在發達國家工業化程序中,最初解決交通問題的傳統辦法是修建道路,擴大路網規模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但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由於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用來修建道路的空間越來越小。與此同時交通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帶來的負效應日益顯現,面對這些交通問題,能否找到一種有效途徑解決以上交通問題,降低經濟損失,提高交通運營的效率和安全是發達國家最先研究智慧交通系統的主要動機。通訊、控制、資訊科技等先進技術的產生為智慧交通系統的產生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高交通運輸整體效率和水平,已經成為各國共識。

  1.美國。

  注重ITS安全設施建設,根據本國交通基礎設施特點和實際需要,已建立起相對完善的車隊管理、公交出行資訊、電子收費和交通需求管理四大系統及多個子系統及技術規範標準。“9.11”恐怖事件引發了美國政府和交通界人士反思,認為ITS應該而且能夠有效預防***,加強基礎設施和出行者安全並可用於評價災難程度與加快交通恢復,實現快速疏散和隔離。因此,美國ITS今後建設趨勢之一就是研究ITS在美國安全體系中維護地面交通安全作用,重點集中在安全防禦、使用者服務、系統性能和交通安全管理方面。

  2.日本。

  注重ITS誘導設施建設,建設組織以豐田公司為首的25家公司聯合研發自動公路系統***AHS***。近幾年,日本還投入15億日元開發全國公路電子地圖系統,打開了車輛電子導航市場,已有近400萬套車內導航系統在市場上應用。日本的ITS建設主要集中在交通訊息提供、電子收費、公共交通、商業車輛管理及緊急車輛優先等方面。

  3.歐洲。

  注重構建ITS基礎平臺,ITS建設進展介於日本和美國之間。目前正在全面應用開發遠端資訊處理技術,計劃在全歐洲建立專門交通***以道路交通為主***無線資料通訊網,ITS的主要功能和交通管理、導航和電子收費等都圍繞遠端資訊處理技術及全歐洲無線資料通訊網來實現。目前,開發先進的旅行資訊系統***ATIS***、車輛控制系統***AVCS***、商業車輛執行系統***ACVO***、電子收費系統等方面。

  從以上發達國家智慧交通產生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出:智慧交通系統的產生是歷史發展的產物,它是經濟與技術發展在交通運輸領域的融合體現。它的發展離不開經濟促進,離不開技術支撐體系,智慧交通的最終目標是促進交通運輸的高效、安全、舒適、可持續發展。

  三、智慧交通運輸系統的應用

  目前世界上應用智慧交通系統最為廣泛的是日本,日本的VICS系統已經達到了相當完善和成熟的階段。美國、歐洲等地區的智慧交通系統也已經廣泛普及應用。

  1.省際公路***高速公路***交通管理。

  省際公路交通管理主要包括國道、省道等城市之間的普通公路及高速公路管理系統。目前省際公路交通管理主要應用的系統為“國家高速公路聯網不停車收費和服務系統***ETC***”,簡稱不停車收費系統。將來,ETC系統將在區域甚至全國進行聯網。

  2.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城市道路管理系統中還包括訊號燈控制系統、路況指示系統、車牌識別系統、道路視訊監控系統等。

  訊號燈控制系統和路況指示牌主要幫助管理部門和車輛更瞭解所處的路況條件,以便進行最合理的道路管理和道路選擇,提高道路運輸的效率;車牌識別系統和道路視訊監控系統除提高道路運輸效率外,還對城市治安監控起到一定的作用;道路視訊監控系統是以上系統中只用最為廣泛的系統,在眾多城市的“平安城市”建設中,道路視訊監控已經被納入建設範圍。

  3.城市公共交通管理。

  城市智慧公交系統是主要針對城市內部公共交通的指揮、管理、排程、應急等方面智慧系統。城市智慧公交系統主要實現對城市公共交通線路、車站、車輛的全面監控。通過各種輔助裝置預知併合理排程公交資源,優化公交系統,並與道路交通管理系統進行協作,實現既定的城市交通策略。如,北京奧運期間通過GPS對公交車定位和訊號燈遙控系統協作,實施“公交優先”的交通策略。

  4.高速鐵路交通系統管理。

  高速鐵路資訊化數字化系統,也稱高速鐵路智慧化系統,主要包括五個系統:通訊系統、訊號系統、電力系統、電氣化系統和資訊系統。

  四、小結

  智慧交通系統是全面應用資訊科技的一個交通運輸發展領域。智慧交通系統的建設絕不僅僅是各種先進的電子系統的堆積,而應該大力強調資訊在智慧交通建設中的核心作用,緊緊圍繞資訊這個核心,強化對公路、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和軌道交通設施的管理,實現更安全、更便捷、更有效、與環境更協調的客貨運輸。

  參考文獻:

  [1]杜一萍,智慧交通運輸系統綜述[J].江蘇省交通科學研究院,2001.5

  [2]魏明、龔家傳,智慧交通運輸系統及其發展現狀[J].貴州大學學報***農業與生物科學版***,200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