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審美論文

  文學審美是指讀者對文學作品進行的鑑賞活動,它是一種特殊的精神享受活動。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網路文學的審美趨勢

  摘 要:網路文學近年來影響越來越大,它以網路代替傳統的紙質媒介,呈現出自己獨有的審美趨勢。它的這種審美趨勢主要體現在:審美創造的主體間性,審美態度的目的化,審美趣味的媚俗化。

  關鍵詞:網路文學;主體間性;審美態度;審美趣味

  網路文學作為文壇一支異軍突起的力量,從十多年前的無人問津,到現今佔據文學的主流市場,即便是傳統文學的銷售也要冠以“著名網路小說家”、“最新暢銷網路小說”等字樣藉以吸引讀者。網路文學較之於傳統文學,最大的區別在於傳播媒介的不同,傳統文學使用的紙張等傳統的媒介,網路文學的傳播媒介則是網路。網路的興起與廣泛的運用,是網路文學發展的最大推動力。網路文學的發展受到網路技術的發展和運用的重大影響,因此,網路文學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趨勢。

  一、審美創造的主體間性

  對網路文學發展最敏銳的莫過於它的審美接受者,即線上讀者。線上讀者不同於傳統的讀者,他們對文學的關注依賴於網路。線上讀者所閱讀的作品是作家在網路上寫作釋出於網路的,他們所閱讀的作品是很大程度上是在網路文學這個環境下所創作的。線上讀者所感知的文學活動中的世界,是網路所建構的一種“擬態環境”,網路文學作家的作品所反映的世界無論是客觀世界還是主觀世界都受到這種“擬態環境”的影響。傳播學家沃爾特·李普曼在《輿論學》中首次提出“擬態環境”的概念。所謂“擬態環境”並不是指現實環境的鏡子式的再現,而是傳播媒介通過對象徵性時間或資訊進行選擇和加工、重新加以結構化之後向人們展示的環境。這也就是說,線上讀者在網路作品中所感受到的世界並不是真實的世界,也不是現實世界在作家頭腦所顯現的主觀世界,而是一種擬態的非現實的世界。

  主體性是啟蒙時代的產物,它肯定了人的價值。傳統的文學創作是一種主體性的創作,作者佔絕對的主導地位。主體性拉開了主客體之間的距離,甚至把主客對立起來。在傳統文學中,由於作者與讀者之間是一種非共時性溝通,也就是說作者通過寫作而固定下來的意義與通過讀者進行理解的意義之間存在著距離導致了這種對立。現代美學認為審美是主體間性的活動,而不是片面的主體性的活動。網路文學的發展實現了這種從主體性到主體間性的轉變。傳統文學的審美創造模式是作家創作文字,讀者接受解讀文字,而網路文學則改變了這種單項的模式,作家創作文字,讀者接受解讀並且參與文字的再創作,甚至原本的作家也會變成審美接受者。

  王曉東在《西方哲學主體間性理論批判》中將主體間性的思想分為三個層次:社會學、認識論和本體論。

  社會學的主體間性是指作為社會主題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關涉到人際關係以及價值觀念的統一的問題,但是僅僅限於社會關係、倫理原則的範圍,沒有進入哲學的本體論的層面。而且社會學的主體間性是不充分的,在現實領域不可能真正解決主體和客體之間的對立。

  認識論的主體性是指認識主體之間的關係,它關涉到知識的客觀普遍性問題。審美創作中作家與文字則是這樣一種認識論範圍的主體間性。作家創作文字,通過對日常生活的感知和想象以文字為載體形成文字,看似作家是絕對的主體。事實上在文學創作中常常會有這樣的感覺,一旦當你塑造了某個人物,建構了某個敘事的線索之後,人物和情節的發展開始不受作家的控制,它們似乎有了自己的生命。並且當作品一旦完成之後,作品則成為了自行運作的主體而不受創作主體所控制。作家與作品不再是一種誰創造了誰的關係,而是一種平等的對話關係。

  生存論主體上的主體間性是指主體間的存在,不僅包括人與人的關係,也包括人與自然的關係。主體間性的根據在於生存本身,生存不是在主客二分的基礎上主體構造、征服客體,而是主體間的共在,是自我主體與物件主體間的交往、對話。在網路文學創作中,讀者的參與創作是它獨特的創作樣式,互為主體的雙方是雙方能動的、雙向的相互作用,而不僅僅是主客體的反映與被反映的關係。這種主體之間的交流首先是一種共同參與,一種主體的分有、共享或一種共同創造。

  在審美創造中,作家、作品和讀者之間的關係成為真正的主體間的關係,人與作品與讀者的關係變成了我與另外一個自我的關係,我把作品與讀者當做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主體,我與之交往、對話、和諧相處,三方都獲得了昇華。

  二、審美態度的目的化

  人為了得到詩意和美感就必須超越主客關係的模式,為進入天人合一的審美境界準備條件。這個條件,在西方美學史上,叫審美態度。在中國美學史上,叫做審美心胸。朱光潛強調,有審美態度才能看到美。網路文學的審美態度是一種目的化的審美態度,以自身為目的追求生活娛樂般的非現實的愉悅。

  傳統的美學家他們都認為在審美活動中存在著一種不同於實踐的、理智的、道德的態度的審美態度。叔本華的審美靜觀,認為審美態度就是一種從意志和慾望的束縛中獲得暫時解脫的一種方式,這是一種和觀察事物的普通方式迥然有別的審美觀照方式;或者說就像布洛所說的在審美主體和審美物件之間要有一定的“心理距離”;或者正如康德所說,這種審美是無關利害的。一句話,這種審美就是要超越現實、超越實體,超越個人的慾望及實用的目的,超越抽象的概念思維,超越道德上的需求,而使審美主體專注於事物的形式和外表以取得一種審美觀照的愉快。網路文學環境中的審美主體完全從個人的喜好出發,選擇自己的審美觀照的方式。也不要求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保持一定的距離,相反,正是因為審美物件與審美主體的相近,使得審美主體更願意去關注它。傳統的審美方式所要求的距離,很容易造成審美主體與審美物件的隔膜。現今,網路文學目的化的審美態度要求讀者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審美物件,這種興趣首先得建立在與審美物件能夠很好的契合與共鳴。這種審美距離的拉近使得這種契合和共鳴能更好的實現。最後,無論網路文學這樣的作品所帶來的快感是功利的還是非功利的,都給審美主體以審美的愉悅。

  審美主體的審美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審美物件。也就是說,審美物件的審美特質能不能為審美主體發現和欣賞,這要看審美主體採取的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是以什麼精神狀態去注意和觀看它。如果主體以一種實用的或是一種科學的態度去面對審美物件,那他便不可以將注意力投注到對物件的審美觀照之中,當然不能發現和欣賞到美。這些都說明了主體的審美態度在審美活動中是至關重要的。網路文學中的審美物件,不同於傳統的審美物件那樣晦澀難懂,而是根據讀者的喜好來創造審美的物件。比如網路文學的受眾多為青少年,則網路文學大部分的題材都是圍繞親少年所喜愛的奇幻、愛情、青春等。再不如當下流行的穿越題材也是由於審美主體的大量關注所導致這型別的作品的大量產生。也就是說,網路文學中讀者的審美態度比傳統文學更打程度的決定著審美物件。   對於審美態度的總體特徵,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這就是“超越性”。審美態度所要超越的是日常生活的實利意識以達到一種暫時的超脫,簡言之,就是對實用功利的超越。這種超越還包括對人的情感等官能快適的超越,對道德的超越。審美超越的最後一層含義是,是對審美快樂自身的不斷超越,體現為審美快樂的不斷超越提升,最後走向極致。網路文學帶有某種致幻的力量,無論從文學創作者所依賴的世界還是他所創造的世界,與現實的世界都存在者很大的差距,網路文學的讀者流連於這種“擬態”的世界,過分的追求對個人慾望的滿足,對個人情感的宣洩。這樣的審美態度並不具備超越性,反而沉溺於非現實的世界無法自拔,甚至放任自己在自我的世界中掩耳盜鈴般的活著。一方面網路文學的作家也安逸於這種環境,另一方網路文學的讀者把這樣的世界誤認為是真實的世界。

  三、審美趣味的媚俗化

  審美趣味就是一個人審美感知的外在表現形式。網路文學影響下的審美趣味是一種大眾的審美趣味。社會學家赫伯特·布尼黙,指出大眾具有規模大、分散、匿名和無限性的特點,既不同於有一定組織性的社會群體,也不同於鬆散的易衝動的群集,更不同於有政治自覺意識的公眾。大眾沒有任何組織性,沒有穩定的結構、規範和領導者,缺乏為實現自身目的而行動的意願和手段,但是對那學超出其直接經驗範圍或直接控制之外的事物感興趣,並對之關注有加。正因如此,網路文學的審美趣味呈現出從眾性和盲目性。

  第一,從眾性。審美趣味的從眾性是指,在網路文學中並不是所有的讀者都知道怎樣的作品是好的,而是看大家在看什麼就看什麼。例如,在廣大讀者群中有一群小資派的讀者,他們看安妮寶貝,把安妮寶貝的作品看作是文學小資標誌。這種從眾性表明,大部分的讀者追逐的是文學所指向符號而不是文學本身。在消費社會裡,藝術具有了某種可消費的性質。讀者對作品的消費已經不再想原來那樣出於審美的需要,而是在追求一種慾望的滿足。審美需要是一種對作品本身的需要,而慾望滿足卻只求從作品那裡獲得一種象徵符號,這就造成了以符號消費為主要特徵的現代趣味。對象徵符號的需求不要求作品能給人帶來某種愉悅,它只是作為一種空洞的能治而漂浮於作品之上。作為消費的符號,這些作品實際上已經喪失了其所指。

  第二,盲目性。審美趣味的盲目性是指,網路文學的受眾盲目跟從大眾潮流的喜好選擇審美物件。網路文學中所體現的審美趣味是一種虛假的趣味,它並非來自於生命內在的衝動,而是迫於外力的驅使而表現出來的趣味。這種審美趣味則具有盲目性,總是隨著“潮流”而變,缺乏一定的穩定性。消費時代邏輯就是人們不再是理性地捫心自問“我”需要什麼,而是盲目地跟著傳媒製造出來的慾望走。在布迪厄看來,趣味是某一階級成員通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對自己階級歸屬的認同,它對分配的控制是通過消費進行的,不同的趣味就會產生不同的消費觀,不同的消費觀又決定了一個人在社會空間中的階級歸屬。網路文學的讀者盲目的與網路中相應的階層保持趨同,藉以顯示自己緊跟時代潮流並帶有某種炫耀性。這種盲從性,使得讀者一直追逐這代表“潮流”趨勢的審美趣味,他們認為只有追趕上了領跑者,自己的審美趣味才會是合法的和有意義的。但是有諷刺意味的是,追逐者跑得越快,他們離自己真實的趣味就越遠,越難以表達自己真正的審美需求。

  四、結語

  網路文學以文學為依託,是生長在文學土壤下的一朵豔麗的花朵,它與傳統文學雖然存在著如此多的不同之處,存在著如此多的獨特之處,但是它還是文學的一個分支,它仍然要肩負著傳統文學索要肩負的使命。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一切東西都被拿來消費,我們甚至開始消費我們的文學。如若一切都是可消費的短暫的,那麼總要有東西來展現它永恆的魅力,它就是文學。文學之所以長久被人喜愛在於它所具有的超越性,網路文學也該以此為使命,追求不朽與超越。***作者單位:武漢紡織大學傳媒學院***

  參考文獻:

  [1]沃爾特·李普曼.輿論學[M].華夏出版社,1989.

  [2]王曉東.西方哲學主體間性理論批判[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3]葉朗.美學原理[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4]範玉吉.審美趣味的變遷[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5]張賢根.互文性:在藝術、美學與哲學之間[M].長江文藝出版社,2011.

<<<下頁帶來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