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網格狀複習法

  所謂“網格狀複習法”,就是將所學過的知識編成知識網。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1高考語文文體知識網

  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詩歌、小說、散文、戲劇。

  2高考語文作家作品網

  古代作家、現代作家、外國作家。將初高中課本出現的作家按年代順序編輯成表格形式發給學生,具體專案有:年代、作家、字號、代表作、課文、課文出處

  3高考語文基礎知識網

  拼音、漢字、語素、詞、短語、句子、複句、句群、修辭、標點。這一部分依據初中語文語法部分,並藉助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書補充完善,形成體系。

  4高考語文寫作訓練網

  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應用文、詩歌、小說、散文。審題立意,結構,語言訓練。

  所謂“網”就是在進行授新課前,凡遇到與新課有關的初中知識,必須先溫故,講高二議論文前先複習高議論文,講高三議論文前將高、高二議論文彙總複習。對新內容從概念到類別系統講解,縱向橫向比較。試以文體知識網為例談下做法,在複習時發現初中對記敘文的概念只侷限於記人記事,而高中對記敘文的概念是記人、記事、寫景、狀物。於是把第單元“寫景狀物的要求”提到課前講解。這樣,講授新課前,記敘文知識點己整理成形:①記敘文的概念,②分類,⑧要素,④線索,⑤敘述方式,⑥立意,⑦寫法。《雨中登泰山》這則遊記,按記敘文7個方面對號入座:②分類:遊記;⑧要素:時問:60年代。地點:泰山。人物:“我”。起因:作者想領略泰山君臨滅下的雄姿、美景及豐富文化遺產的願望由來己久。事情的發展和結果:“我們”行克服了滅雨、地滑、山高、路險、入景等困難,終於攀上峰頂,亨受到晴日登山無法感受的雨趣;④線索:以“雨”為線索;⑤敘述方式:登山全程為順序,在此中問登天街用補敘;⑥立意:《雨》文通過對雨中登泰山的記敘,展現了雨中泰山的特有風貌,抒寫了雨中登臨的獨得之樂,反映了作者熱愛祖國山河的高尚情懷和敢於迎難而上的進取精神:⑦寫法:抓每篇最主要、最突出的特點分析。《雨》文移步換景,動靜結合,融情於景。只要弄清這些知識點,便不難掌握記敘文的特點了。

  運用此法,閱讀自讀課文《難老泉》,也可適用課外任何篇記敘文。

  這種文體知識網的體系是,溫故一知新一訓練一遷移。

  作家作品網:在講複習《記念劉和珍君》時,將初中學過的魯迅作品進行分類整理:課文、出處、體裁、寫作年代。與高中部分魯迅作品同複習,至六冊魯迅作品講完己形成個系統表格。然後對錶格作品進行比較。如魯迅的小說只有《祝福》是選自《彷徨》,其他均選自《吶喊》,反映辛亥革命失敗的小說有哪幾部。如講《阿Q正傳》時,讓學生讀《吶喊》中的小說,然後遷及《吶喊》自序的寫作。在講《藥》時,將夏四奶奶與高爾基的“母親”,葉聖陶的《夜》中母親形象比較。《瑪蒂爾德》與《一碗陽春而》中的母親比較。作家作品邊講積累,形成系統表格。

  如果把考試成績比喻為魚的話,那麼平時複習就可稱為“織網”了。“網”織得越好,捉到的“魚”自然也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