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溶液知識點

  溶液是由至少兩種物質組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被分散的物質***溶質***以分子或更小的質點分散於另一物質***溶劑***中。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概念和基本特徵

  一、溶液的概念

  1.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組成:溶液是混合物,由溶質和溶劑組成。溶液的質量=溶質的質量+溶劑的質量;溶液的體積≠溶質體積+溶劑體積

  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一種溶液中的溶質可以是一種或多種物質。

  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水是最常見的溶劑。汽油、酒精也可以作為溶劑。

  二、溶液的基本特徵

  ①均一性:指溶液形成以後,溶液各部分的組成、性質完全相同。如溶液中部分的濃度、密度和顏色完全一樣。

  ②穩定性:外界條件不變是溶液長期放置,溶質不會從溶液中分離出來。 ③是混合物。

  【規律】溶液的判別

  ***1*** 澄清透明不代表是無色的。

  ***2*** 均一穩定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舉例】硬水、空氣、純淨水屬於溶液;泥水,油水,蒸餾水不是溶液。

  【技巧】溶質、溶劑的判定

  ① 通常不指明溶劑的溶液,一般是水溶液。

  ② 當固體、氣體溶於液體時,固體、氣體做溶劑,液體做溶劑。

  ③ 當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叫做溶劑,量少的叫做溶質。

  ④ 當物質溶解發生化學變化時,一定要正確判斷溶質。

  ⑤ 溶質和溶劑是溶液所特有的概念,懸濁液和乳濁液不存在溶質和溶劑。

  ⑥ 溶質質量是指溶液中已溶解溶質的質量。

  【拓展】

  影響物質溶解能力的因素:

  1、 相似相容,溶質和溶劑的性質相似,溶解能力越強。如:氯化鈉易

  溶於水,難溶於油,碘易溶於汽油,那溶於水。

  2、 大部分物質穩定越高,溶解能力越強。 對於氣體,壓強越大溶解能力越強。

  :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

  1. 概念

  ***1***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裡不能再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2***不飽和溶液:在一定溫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劑裡,能繼續溶解某種溶質的溶液。

  【拓展】

  ① 必須指明“一定溫度和”和“一定量的溶劑”

  ② 明確“某一物質”的飽和溶液或者不飽和溶液。

  ③ 飽和溶液是在一定條件下某一物質的飽和溶液,但對於其他物質就不一定是飽和溶液

  2.相互轉化

  【規律】

  ① 此條件適用於大多數固體

  ② 熟石灰***氫氧化鈣***在一定量水中的溶解量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3.溶液是否飽和的判定

  判斷一種溶液是否飽和的依據是看在一定溫度下加入某物是否能溶解。

  4.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溶液的“濃”“稀”之間的關係

  【解答】溶液是否飽和與溶液的“濃”“稀”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絡,不能根據溶液的“濃”“稀”來判斷溶液是否飽和。只有當溶質、溶劑、溫度相同時,飽和溶液才一定比不飽和溶液濃。

  :溶液的溶解度

  ***一***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 g溶劑裡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

  【理解要點】

  ①條件:在一定溫度下。不指明溫度,溶解度沒有意義。

  ②標準:在100g溶劑。比較物質溶解度的大小,必須要等量溶劑。

  ③狀態:達到飽和時。 ④單位:以克為單位。

  【例題】對照溶解度概念分析“36 g食鹽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食鹽的溶解度為36 g”這句話應怎樣改正。

  1.影響因素:影響溶解性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溶質、溶劑的本性,其次是溫度***固體溶質***或溫度和壓強***氣體溶質***等。固體物質的溶解度一般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變化較大的如硝酸鉀、變化不大的如氯化鈉,但氫氧化鈣等少數物質比較特殊,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反而減小。

  【拓展】溶解度不同於溶解性

  1、溶解性只是一般地說明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裡溶解能力的大小,是物質的一種物理性質。

  2、溶解度是衡量某種物質在某種溶劑裡溶解性大小的尺度,是溶解性的定量表示方法,在一定溫度,壓強下,在一定量的溶劑裡製成飽和溶液時時所溶解的溶質的質量。

  ***二***氣體的溶解度

  ***1***定義:在壓強為101 kPa和一定溫度時,氣體溶解在1體積水裡達到飽和狀態時的氣體體積。

  ***2***五要素:101 kPa、一定溫度、1體積水、飽和狀態、氣體體積。

  ***3***影響因素:溫度、壓強。

  升高溫度,氣體溶解度減小;降低溫度,氣體溶解度增大。 增大壓強,氣體溶解度增大;減小壓強,氣體溶解度減小。

  :溶解過程的熱現象

  在溶解過程中,發生了兩種變化。

  1.溶質的分子向水中擴散:放熱。

  2.溶質分子***或離子***與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離子***:吸熱。

  【規律】吸收的熱量小於放出的熱量時就表現為溫度降低;放出的熱量大於吸收的熱量時就表現為溫度升高。

  【舉例】常見的吸放熱溶液:

  1、 氯化鈉溶於水時溫度不變

  2、 硝酸銨溶解時吸收熱量

  3、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溶解時放出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