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在民族音樂中的發展與傳承
[摘要]竹笛是我國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其以明亮圓潤的音色與豐富獨特的技巧演奏出很多深受人們喜愛的作品。本文從笛子的發展史、技巧、派別闡述南北派笛子的不同特點,以及不同歷史時期笛子形制的變化發展。
[關鍵詞]笛子 發展史 派別 技巧 現狀
笛子的歷史幾乎與中華文明的歷史同步發生與發展,由於它的悠久性、廣泛性、群眾性,幾千年來成為大眾的親密夥伴。可以說在浩若煙海的中華民族音樂文化中,它有著一定的代表性,它的內涵包含著文、史、哲、聲、律、美等等諸多學科。它已經有著八千年的悠久歷史,特有的音色在中國民族樂器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笛子,又稱竹笛。顧名思義,是由竹子製成。笛身上面各開有吹孔和膜孔1個,按指孔6個,笛尾有上出音孔兩個下出音孔兩個。它音色清脆,音域寬廣。常見的笛子分兩類,就是曲笛和梆笛,為民間廣泛運用。曲笛善於表現悠揚溫婉細膩的情致,有濃厚的江南韻味。而梆笛要比曲笛短小,它的音色高亢明亮,善於表現剛健、豪放、活潑、輕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北方色彩。現在的演奏家一般都是曲笛、梆笛兼而習之,融南北笛韻於一身。李白曾在《春夜洛城聞笛》中這樣寫道:“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從這首詩中可感受到笛子藝術的魅力。
長期以來,對於“中國竹笛是從什麼時候才有的”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紜。近年來在河姆渡出土的文物中,骨笛與今天的六孔笛十分相近,距今已有八千多年的歷史,是至今我國發現的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在羅泊灣出土的一號墓中,一支用二節竹製而成的七個按音孔、橫吹的笛子,戰國時期七個按音孔橫吹的銅笛,戰國初曾侯乙墓中的兩支橫吹的笛子,馬王堆出土的三號漢墓中的兩支橫吹的笛子等等,都足已證明笛子是最原始的樂器。我國最早在黃帝時代就已經有了竹子製成的笛子,到了漢、晉根據音律學制出了長短不同的笛子。宋朝後竹笛的形制就和現在的六孔笛完全一樣了。由於地方戲曲的大範圍發展,笛子成了地方戲曲伴奏的重要樂器之一。
笛子外呈圓柱形,在管身上開有1個吹孔、1個膜孔、6個音孔、兩個基音孔和兩個助音孔。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笛塞:用軟木材製成的塞子,裝在吹孔上端管內一定的深度裡。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個孔。笛子能發音,就是通過吹孔把氣灌進笛管內,使笛膜和竹管內的竹簧產生振動。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個孔。主要用來貼笛膜。笛膜在這裡起著變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沒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種獨特的音色。笛膜:一般是用蘆葦膜做成的,經揉紋後取一小方塊使用。經過氣流振動笛膜,便能發出清脆、明亮的聲音。音孔:共有6個,分別開閉這些音孔,就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竹笛流傳地域廣大,品種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調笛。還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順笛等。曲笛:最初因給崑曲伴奏而得名,因盛產於蘇州,就又有“蘇笛”之稱。這種笛子主要以C、D調笛子為主,笛管身粗而長,音色渾厚而柔和,溫婉、清新而圓潤,廣流傳於我國南方地區。它適於合奏與獨奏,是江南絲竹、蘇南吹打等地方音樂和崑曲等地方戲曲音樂中最富有特色的重要樂器之一。梆笛因伴奏二人臺、梆子戲而得名。這種笛子通常以F調、G調、A調為主。管身較曲笛細而短。音色高亢、明亮,適合吹音域比較高的曲子,主要流傳於我國北方,多用於北方的吹歌、二人臺、梆子戲等一些的伴奏,也多用來獨奏,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定調笛:每支笛子固定一個調,每套有6支、7支或12支。它適應不同調的樂曲的演奏,最適宜獨奏或參加樂隊演奏。它給吹奏者帶來方便,可以不變指法,只用與樂曲相應的調笛吹奏即可。定調笛在笛身的吹孔與音孔之間,裝置銅製插口以調節吹孔與音孔的距離。這種經過改進的定調笛,能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可通過調節管長來控制音準。定調笛將對我國的竹笛名稱統一起積極作用,因為它不再有曲笛、梆笛之分,而是以第三孔的音高定名,這既符合民間傳統演奏習慣,又解決了笛子在調高問題上的混亂,併為記譜和演奏帶來很大方便,它完全適用於傳統的六孔笛和各種改革笛。玉屏笛:產於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用當地的小水竹製成。笛身呈橢圓形,外表刻有山水、花草、鳥獸、蟲魚或詩文等圖飾,工藝精細。成對的雌雄笛更為著名,雄的笛管稍粗,上面刻有“騰龍”;雌的笛管略細,發音明亮,上刻“綵鳳”。這種龍鳳對笛,在工藝上頗具特色。短笛:又叫學生笛,笛身短小,一般無基音孔。分有膜孔和無膜孔兩種,練習或合奏用的。低音笛:近幾年隨著民族樂器、民族音樂的發展,笛子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如:彎管低音笛、低音長管笛等等。在笛子第三孔的音高低於b1的稱為“低音笛”,比如:大G調、大A調、大C調、大降B調等。當代笛藝呈現五彩繽紛、水平很高的繁榮景象。名家眾多,各地出現極富代表的新作,極大地豐富了笛藝的舞臺。
在歷史長河中,民族器樂伴隨著人民的生活,在逢年過節、婚喪喜慶、迎神廟會等習俗中,在歷代的宮廷、官府的禮儀及宗教活動中,都有著大量的器樂演奏活動。同時在歌舞、說唱、戲曲等姐妹藝術中,器樂得到了發展。而在民族音樂的形成和發展中,器樂常常與歌、舞相結合為一體。如《周禮﹒春官》記載中說的“大司樂…:而分樂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組成唐大麴的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散序”,是純器樂演奏,而第二部分“中序”和第三部分“破”***或“舞遍”***中,器樂與歌和舞相結合。又如:周代的琴歌***自彈自唱***、間歌***奏與唱相間***;秦漢時的鼓吹***以打與吹為主,還常加入歌唱***、相和歌***絲竹與歌唱相和***。以及宋代的秧歌和說唱;明代的戲曲藝術中,器樂除有一些單獨演奏的段落外,它主要是和歌、舞相結合。在民族音樂的傳承中,不斷湧現一些將聲樂曲和舞曲加以器樂化加工而發展成獨立的器樂曲,所以笛子經過了兩千多年的歷史發展,近代以來從合奏走向了獨奏的舞臺,開創了新的歷史。
[關鍵詞]笛子 發展史 派別 技巧 現狀
笛子的歷史幾乎與中華文明的歷史同步發生與發展,由於它的悠久性、廣泛性、群眾性,幾千年來成為大眾的親密夥伴。可以說在浩若煙海的中華民族音樂文化中,它有著一定的代表性,它的內涵包含著文、史、哲、聲、律、美等等諸多學科。它已經有著八千年的悠久歷史,特有的音色在中國民族樂器中有著重要的地位。笛子,又稱竹笛。顧名思義,是由竹子製成。笛身上面各開有吹孔和膜孔1個,按指孔6個,笛尾有上出音孔兩個下出音孔兩個。它音色清脆,音域寬廣。常見的笛子分兩類,就是曲笛和梆笛,為民間廣泛運用。曲笛善於表現悠揚溫婉細膩的情致,有濃厚的江南韻味。而梆笛要比曲笛短小,它的音色高亢明亮,善於表現剛健、豪放、活潑、輕快的情致,具有強烈的北方色彩。現在的演奏家一般都是曲笛、梆笛兼而習之,融南北笛韻於一身。李白曾在《春夜洛城聞笛》中這樣寫道:“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從這首詩中可感受到笛子藝術的魅力。
笛子外呈圓柱形,在管身上開有1個吹孔、1個膜孔、6個音孔、兩個基音孔和兩個助音孔。笛身由一根竹管做成,裡面去節中空成內膛。笛塞:用軟木材製成的塞子,裝在吹孔上端管內一定的深度裡。吹孔:是笛身左端第一個孔。笛子能發音,就是通過吹孔把氣灌進笛管內,使笛膜和竹管內的竹簧產生振動。膜孔:是笛身左端第二個孔。主要用來貼笛膜。笛膜在這裡起著變化音色的作用。笛子沒膜孔,也能吹奏,但得不到有笛膜的那種獨特的音色。笛膜:一般是用蘆葦膜做成的,經揉紋後取一小方塊使用。經過氣流振動笛膜,便能發出清脆、明亮的聲音。音孔:共有6個,分別開閉這些音孔,就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竹笛流傳地域廣大,品種繁多。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調笛。還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和順笛等。曲笛:最初因給崑曲伴奏而得名,因盛產於蘇州,就又有“蘇笛”之稱。這種笛子主要以C、D調笛子為主,笛管身粗而長,音色渾厚而柔和,溫婉、清新而圓潤,廣流傳於我國南方地區。它適於合奏與獨奏,是江南絲竹、蘇南吹打等地方音樂和崑曲等地方戲曲音樂中最富有特色的重要樂器之一。梆笛因伴奏二人臺、梆子戲而得名。這種笛子通常以F調、G調、A調為主。管身較曲笛細而短。音色高亢、明亮,適合吹音域比較高的曲子,主要流傳於我國北方,多用於北方的吹歌、二人臺、梆子戲等一些的伴奏,也多用來獨奏,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定調笛:每支笛子固定一個調,每套有6支、7支或12支。它適應不同調的樂曲的演奏,最適宜獨奏或參加樂隊演奏。它給吹奏者帶來方便,可以不變指法,只用與樂曲相應的調笛吹奏即可。定調笛在笛身的吹孔與音孔之間,裝置銅製插口以調節吹孔與音孔的距離。這種經過改進的定調笛,能在不同的氣候條件下,可通過調節管長來控制音準。定調笛將對我國的竹笛名稱統一起積極作用,因為它不再有曲笛、梆笛之分,而是以第三孔的音高定名,這既符合民間傳統演奏習慣,又解決了笛子在調高問題上的混亂,併為記譜和演奏帶來很大方便,它完全適用於傳統的六孔笛和各種改革笛。玉屏笛:產於貴州玉屏侗族自治縣,用當地的小水竹製成。笛身呈橢圓形,外表刻有山水、花草、鳥獸、蟲魚或詩文等圖飾,工藝精細。成對的雌雄笛更為著名,雄的笛管稍粗,上面刻有“騰龍”;雌的笛管略細,發音明亮,上刻“綵鳳”。這種龍鳳對笛,在工藝上頗具特色。短笛:又叫學生笛,笛身短小,一般無基音孔。分有膜孔和無膜孔兩種,練習或合奏用的。低音笛:近幾年隨著民族樂器、民族音樂的發展,笛子的種類越來越豐富。如:彎管低音笛、低音長管笛等等。在笛子第三孔的音高低於b1的稱為“低音笛”,比如:大G調、大A調、大C調、大降B調等。當代笛藝呈現五彩繽紛、水平很高的繁榮景象。名家眾多,各地出現極富代表的新作,極大地豐富了笛藝的舞臺。
▸ 音樂劇的發展過程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