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形成的階段有哪些有什麼功能

  態度是個體對特定物件所持有的穩定的心理傾向,形成態度需要經過三個階段,這些階段缺一不可。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態度形成的三個階段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態度形成的三個階段

  凱爾曼於1958年提出態度形成的 3階段說:①服從。或是出於主體的意願,不知不覺地模仿;或是受到群體規範的壓力,從而產生的服從行為。②同化。態度不再是表面的改變,也不是被迫,而是自願地接受他人的觀點、信念、行為或新的資訊,這一階段已經與所要形成的態度相接近,但沒有同自已全部態度體系相融合。③內化。內心發生了質的變化,新的觀點、新的情感和新的意願已經納入了自己的價值體系之內,成為自己態度體系中的一部分,比較穩固,也不太容易改變。到了這一階段,態度才真正地形成。後來,此假說被認為是無法得到證實的,凱爾曼也對此做過補充。

  態度的定義

  對於態度的定義最早是斯賓塞和貝因1862年提出,認為態度是一種先有主見,是把判斷和思考引導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觀念和傾向,即心理準備。

  奧爾波特1935年受行為主義影響,認為態度是一種心理和神經的準備狀態,它通過經驗組織起來,影響著個人對情境的反應。他的定義強調經驗在態度形成中的作用。

  克瑞奇Krech 1948則認為態度是個體對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現象的動機過程、情感過程、知覺過程的持久組織。他的定義強調當下的主觀經驗,把人當成會思考並主動將事物加以建構的個體,反映了認知派的理論主張。

  美國心理學家巴克1984年認為態度是對任何人、觀念或事物的一種心理傾向。強調態度是一種觀念、意見等主觀的東西。

  邁爾斯1993年對於態度的定義較為完善,認為態度是對某物或者某人的一種喜歡或者不喜歡的評價性反應,他在人們的信念、情感和傾向中表現出來。

  態度的結構

  邁爾斯1993年指出,態度的機構涉及三個維度:情感、行為意向和認知。即態度的ABC機構。

  認知成分

  認知因素就是指個人對態度物件帶有評價意義的敘述。敘述的內容包括個人對態度物件的認識、理解、相信、懷疑以及贊成或反對等。

  情感成分

  情感因素就是指個人對態度物件的情感體驗,如尊敬——蔑視,同情——冷漠,喜歡——厭惡等。

  行為意向成分

  意向因素就是指個人對態度物件的反應傾向或行為的準備狀態,也就是個體準備對態度物件做出何種反映。

  態度的功能

  工具性功能

  也叫適應功能,這種功能使得人們尋求酬賞與他人的讚許,形成那些與他人要求一致並與獎勵聯絡在一起的態度,而避免那些與懲罰相聯絡的態度。如孩子們對父母的態度就是適應功能的最好表現。

  認知功能

  態度能給個體待人接物的行為方式提供必要的信念,以利於保持清醒的意識狀態和正確的定向行為。充當圖式和心理框架的作用。

  自我防禦功能

  態度決定行為的潛在動機,能夠促進個體心理衝突的解決,增加對挫折的忍耐力,實現預期的目標,這種觀念來自於精神分析的原則。

  價值表現功能

  態度還有助於人們表達自我概念中的核心價值,比如一個人青年人對志願者的工作持有積極的態度,那是因為這些活動可以使他表達自己的社會責任感,而這種責任感恰恰是他自我概念的核心,表達這種態度能使他獲得內在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