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身成仁的成語故事

  成語是中華民族的語言瑰寶,它的產生基於中華民族的悠久文化。成語活用是對成語解構後運用的一種特殊表達形式。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殺身成仁的成語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殺身成仁的意思:

  【解釋】: 成:成全;仁:仁愛,儒家道德的最高標準。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捨棄自己的生命。

  :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向孔子請教說:“先生,您講的仁德、忠義都是極好的。人人相愛,以仁義待人,確實是一種美德。仁德我很想得到,但活在世界上也是我的慾望。假如仁德與生命兩者發生了衝突,該怎樣處理呢?”

  孔子嚴肅地回答說:“這還有什麼可猶豫的呢?凡是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會因為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義,應該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弟子恭敬地給孔子施禮,表示敬服。這時,孔子的學生子貢又問先生說:“仁德一定是很難得到的吧?我們應當怎樣去培養它呢?”孔子回答說:“培養仁德可以從頭做起。

  比如說,工匠要做好他的活計,必須先有得心應手的工具。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應該選擇那些大夫中的賢者去敬奉他;對於自己來說,就應該挑選那些士人當中的仁者交朋友。這樣,才會培養起仁德來。

  殺身成仁造句:

  1*** 今天為了國家殺身成仁,我有何遺憾?

  2*** "那麼,即使他願意殺身成仁,也辦不到了!"伊莎貝爾嘆了口氣。"他的處境實在太可憐了。"。

  3*** 阿連德後來殺身成仁,倒使他的政治色彩不那麼顯目了。

  4***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不都是讀聖賢書者所當為?

  5*** 他殺身成仁的典範,將永留人間。

  6*** 因為有革命先烈的殺身成仁,才有今天的中華民國。

  7*** 他們為真主而戰鬥;他們或殺敵致果,或殺身成仁。

  8*** 各位,你們應該學習胡云峰將軍為國殺身成仁,在接下來的戰事中誰敢不服從命令隨意後退,格殺無論。

  9*** 誰為主道而戰,以致殺身成仁,或殺敵致果,將賞獲重大的報酬。

  10*** 斷後往往和慷慨赴義、殺身成仁等等詞語聯絡在一起。

  11*** 有縱橫捭一言興邦者,有捨生取義、殺身成仁者。

  12*** 歷史上有多少剛毅之士,為了進步事業而殺身成仁。

  13*** 革命志士,一旦落入敵人手中,大都準備殺身成仁。

  14*** 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他總覺得那些殺身成仁的烈士還活著。

  15*** 被捕以後,面對敵人的屠刀,殺身成仁是我唯一的選擇。

  16*** 許多仁人志士在革命的道路上殺身成仁了。

  17*** 不懷著殺身成仁的決心,是無法完成革命大業的。

  18*** 老將軍為了悍衛國家而殺身成仁,令人敬佩!

  19*** 舉事前夕,他在日記上寫著:"明日之事雖成功機會不大,但求殺身成仁。"。

  20*** 傳統文化的仁愛倫理精神,主張“仁者人也”、仁者愛人”、忠恕之道”、克己復禮”、殺身成仁”等道德思想,可為企業安全倫理建設提供新的借鑑和啟發。

  21*** 日軍破城後,官兵們“不願受暴敵殘殺,均以***自炸而死”,“臨難不苟,殺身成仁”與山河共存亡的矢志。

  22*** 刺客樓派刺客聶氏兄弟前往刺殺,折其羽翼,斬其幫凶,卻又惹命運作弄,兄弟反目,壯士斷腕,終殺身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