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科技博物館

  ,位於大慶市讓胡路區,隸屬於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歡迎欣賞閱讀。

  一、簡介

  ,位於大慶市讓胡路區,隸屬於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它的前身是1960年始建的大慶油田開發實驗陳列館***又名地宮***,隨著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而逐步完善和發展起來,1995年9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

  大慶石油科技博物館在當地被稱為"地宮",它位於讓胡路區中央大街

  大慶油田開發科學實驗陳列室。如果你來到大慶,打聽地宮在什麼地方,當地人恐怕沒有一個人不知道的。它於1995年9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1996年經國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共青團中央、解放軍總政治部決定,將博物館定為"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目前每年接待觀眾達四五萬人,建館以來,已累積接待參觀者上百萬人。

  現在的博物館佔地面積7000多平方米,是一座三層樓的漂亮建築物,建築面積1萬多平方米。1995年9月博物館又重新進行了改造,增加了化工展廳和恐龍化石等內容。館內充分顯示了大慶油田油氣勘探、油田開發現狀和石油生產的輝煌歷史,並將複雜深奧的石油科學和石油生產技術用顯明的手法展現在觀眾面前,讓人受到切實的啟發和教育。為此,館內設立了35個電動模型,陳列巖芯、化石、礦物標本1280件,其它實物527件,技術圖表282張,大中型電子屏2個,模型25個。為了更增加觀眾的實感,在主展廳內陳列了"大慶油田地面建設模型***顯示油田區域性、龍南小區和油田注劑廠***"的巨大沙盤,還在院內建造了一處油田地下儲油層模型,參觀者可以進到裡面觀看石油儲存狀況和原油出露地表的簡要工藝過程,一目瞭然。

  二、樓層設定

  目前全館民法廳面積4000平方米,設有以下展廳:一樓的油氣勘探廳,主要陳列內容是序言,油氣勘探;二樓的油田開發廳,共分油田開發地質、油田開發部署、自噴開採、機械採油、調整挖潛、提高採收率、外圍油田開發7個部分;三樓的工業技術廳,主要展示大慶油田在地震勘探、石油鑽井、地質錄井、裸眼井測井、試油試採等9個方面所取得的先進工藝技術和科研成果;此外還有大慶油主要地面建設概貌廳、恐龍廳、標本廳和"新時期鐵人"展覽館等。館內圖表282張,大中型電子屏2個。主要展示大慶油田氣勘探和油田開發現狀及工藝技術的發展。在這裡可以瞭解石油的生成與開採,石油的勘探與利用,這裡實物與電動模型的生動流程,給你一個直觀的印象。

  三、內部簡介

  歷程廳

  該展廳重點展示大慶油田發現50年來科技創新發展歷程。大慶油田廣大職工堅持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嚴格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高速度、高水平建成了我國最大石油生產和化工基地

  科普廳

  該展廳將石油行業上下游產業鏈條融為一體,在介紹地球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圍繞生物進化及生油、尋油、採油、石油加工、產品應用為主線,採用聲、光、電技術加以展示,達到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和通俗性的統一。

  勘探廳

  該展廳展示了在陸相生油和構造聚油論的指導下,松遼平原油氣勘探發展過程,並發現了大慶油田。還找到了油氣田50多個,探明石油地質儲量超過60億噸,天然氣近3000億立方米。

  油藏廳

  該展廳主要展示大慶油田通過科技攻關和開發實踐,創立和發展了一套陸相非均質多油層砂岩油藏開發理論和方法,形成了儲層描述、剩餘油研究、水驅開發調整、三次採油、天然氣開發、油藏數值模擬等系列技術

  資訊廳

  該廳主要展示大慶油田的資訊化建設伴隨著油田勘探開發建設而發展。五十年來,資訊科技已成為油田建設發展的技術支撐和科技創新的動力,是工業化與資訊化融合的具體實踐。

  鑽採廳

  該廳主要展示鑽井完井、採油採氣、測井和試井等專業技術。介紹了大慶油田地質開發特點和不同發展階段要求,鑽採工程系統發展行程了優質快速鑽井和同井分層開採為代表的技術系列。

  地面廳

  該展廳主要展示大慶油田的油氣田地面工程:油***氣***井採出液的分離、計量、集輸、處理、儲運的全過程;油田水驅和聚驅開發系統配套的地面工程設施;油田生產中的節能降耗、環境保護設施等。

  煉化廳

  該廳主要展示大慶煉化產業的發展歷程,主要裝置技術水平和節能環保技術。隨著油田開發建設,大慶油田已建成以石油加工、天然氣化工、輕烴利用為主體的我國特大型石油化工基地。

  影像廳

  該廳主要播放有關大慶石油題材的記錄影像以及科普影像。

  

的人還:

1.幸福大慶徵文

2.鐵人王進喜同志紀念館導遊詞介紹3篇

3.大慶油田工人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4.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