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佛教是怎樣的

  佛教傳入東南亞,最早的地區應在緬甸之卑謬或泰國中部之佛統。古代東南亞佛教,小乘和大乘彼此興廢交替,以南傳上座部勢力較大。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泰國佛教概況

  泰國位於中南半島中央,古稱墮羅缽底。居民為傣族,原住我國雲南省西南部,由於受到漢人壓迫,漸漸遷徙到湄南河、湄公河沿岸,公元7世紀左右,征服近鄰,建立王國的基礎。13世紀中葉,於湄南河上、中游分別建立蘭那泰王朝與素可泰王朝,至14世紀中葉,兩王朝合併定立國都,正式統一,建立阿逾陀王朝,我國稱之為暹羅。統一之前,佛教信仰已頗興盛,造佛建寺的風氣也極普遍,據《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所載,唐朝義淨大師西行求法的時候,泰國佛法已經盛行。傣族人立國前的佛教大約可分為上座部佛教***公元前3世紀***、大乘佛教***8世紀***、蒲甘佛教***11世紀***、錫蘭佛教***14世紀***的傳入等四個時期。

  泰國佛教歷史

  素可泰王朝初期的佛教兼揚上座部與大乘,第五代的立泰王精通內外典,著作《三界論》,詳細論述佛教的宇宙觀與人生觀,又領導鑄造佛像,就是現今供奉在彭世洛府大舍利寺的清那叻銅佛,與曼谷善見寺的大銅佛。十四世紀中葉,大城王朝取代素可泰王朝,曾興建佛陀最勝寺、巴考寺;怛萊洛迦王更將舊王宮改為佛寺,命名為最勝遍知寺;拉瑪鐵波底二世更敕造十六公尺高的大佛;頌曇王少年時曾出家,法名淨法,曾下令在 1767年,皇室傾軋,內亂頻仍,緬甸乘機入侵,後由漢人鄭信光復,建立吞武裡王朝,但只維持了十五年就發生叛亂,鄭信的部將昭披耶查克里,乘機殺害鄭信,開創曼谷王朝。昭披耶查克里就是現今泰國王室之祖拉瑪一世***1782年―1809年在位***。

  拉馬一世曾校訂三藏,改革僧團;拉瑪三世***1824年一1851年在位***諭令翻譯三藏及特別論典為泰文;他的弟弟是四世1851至一1868年在位***,曾出家二十七年,法號金剛智,提倡嚴格持戒,創立法宗派,原有的眾多僧侶就稱為大宗派,泰國僧團自此分成兩派,流傳至今;五世朱拉隆功王***1868年一1910年在位***以泰文刊行巴利語聖典,建立大舍利寺學院為高階巴利文研究中心,皇冕學院為高階佛學研究中心,併發行《法眼雜誌》迄今,是泰國佛教流通最久的刊物;拉瑪六世***1910年―1925年在位***著有《佛陀覺悟什麼》、《東方猶太》等書;拉瑪七世***1925年―1934年在位***改編巴利三藏,成為泰國現行最完備、最新編的巴利三藏;拉瑪八世***1934年一1946年在位***時,佛教僧伽組織曾仿照國會形式,僧王為最高領袖,下設僧伽部長、僧伽議會、僧伽法庭。拉瑪四世到六世期間所修建的佛統大塔,高約120餘公尺,周圍240公尺,為泰國最大的佛塔。

  泰國佛教現狀

  佛教是泰國代代相承的傳統宗教,也是泰國人的生活重心。在四千七百萬人口中,佛教徒佔了百分之九十五。泰國95%以上的人信奉佛教,據說全國有3萬多所寺廟;而“天使之城”的首都曼谷便有“佛廟之都”之稱。由於泰國曆代國王都護持佛教,所以佛教成為泰國國教,僧侶備受敬重,在社會各階層有很大的發言權。

  甚至王室儀式、國民教育及生活種種,都以佛教作為規範,而且規定男子結婚前,必須要出家,一般為一週至一個月,每天清晨出外託缽、過午不食。大部分青年僧侶是學生,泰國約有九千所教授巴利文和佛學的佛學院,另有兩所佛教大學,只教授佛學,長老比丘指導靜坐及修行,或致力於佈教、教會行政和心理諮詢。在泰國,寺廟是主要的社會教育和慈善機構,所以它有很多的社會功能,如供奉僧侶、信徒朝拜、擺設歷史文物、接待外賓和遊客,甚至還收受社會上無法生活的鰥寡孤獨等窮人養老等。

  教育

  和平無憂寺和法身寺的建立最為泰國信眾矚目。在曼谷那孔巴東佔地一千英畝的佛陀曼陀羅公園,是為慶 現代泰國佛教備受泰王和人民護持。僧俗二眾共同面對西方文明的衝擊,與政府一起引進西方現代教育制度,建立新式教會行政,奠定佛教教育現代化的基礎。泰國所出版的巴利藏經,稱為“暹羅皇家三藏”,普獲各界讚譽。另設立皇家圖書館,以儲存佛教聖典。摩訶馬固和摩訶朱拉隆功是特為僧侶設立的兩所佛教大學,一者利於進修佛學,再者便於接受現代教育。

  社群發展是泰國佛教另一重要課題。佛教大學和寺院均設有社會福利及鄉區發展的課程,並安排課程訓練農村弘法人員。各寺院及佛教寺院特別在假期舉辦短期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