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上的小鳥教學反思

  當一隻可愛的小鳥出現在你家的陽臺上,你會有什麼樣的想法呢?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陽臺上的小鳥》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陽臺上的小鳥》教學反思***一***

  我一直在想:我們一年級的語文課該如何上,該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呢?課餘談論這個問題,有老師說,低年級識字是重點,課文內容淺顯,不需要怎麼講,學生讀會就可以了。對這種觀點,我是不太贊同的,我認為:我們的課文,雖然篇幅短小,內容淺顯,但它也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也蘊含著作者深切的感情和其所體現的教育意義,孩子們年齡雖小,但他對事物也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剝奪孩子們對課本的理解感悟過程。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讓學生自己學會讀懂故事的內容,還要讓他們學會體驗這種內在的情感和意義,要讓他們在感知文意,感悟情感的過程中,培養思維、表達的能力,培養閱讀的能力。

  這學期,我改變了以前的那種老師提問學生回答的閱讀教學模式,而重視了學生的自我提問和釋疑。例如在教《陽臺上的小鳥》時,我是這樣設計的: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麼?於是孩子們提出了很多問題,有學生說:我想知道小鳥為什麼在陽臺上?有學生說:我想知道小鳥在陽臺上發生了什麼事?還有學生說:我想知道陽臺上的小鳥怎麼樣了?看到孩子們提出的問題,我心裡真是高興!孩子們心裡充滿了疑問,何愁他們沒有閱讀的慾望?接下來我告訴他們:你們想知道的答案就在課文中,現在就請你趕快讀讀課文,看誰最先找出答案。孩子們很快就進入了閱讀狀態,一段閱讀思考時間後,孩子們紛紛舉起小手,爭先恐後地表達著自己對那些問題的理解和看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不僅張揚了個性,問題得到了解決,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又因為他們是在解決自己的問題,所以整節課孩子們學得很開心,很愉快。

  新課標提倡自主學習,我想:只要我們老師時時處處為孩子們著想,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就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陽臺上的小鳥》教學反思***二***

  本課重點是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學會本課生字詞,並很好積累運用,同時教育學生愛護弱小,幫助弱小。教學完後,我覺得學生各方面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一、激發學生興趣。

  1.學生的生活圈子有鳥的影子,甚至有的學生也曾有過這樣的經歷,所以開篇的匯入,就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探究慾望。

  2.利用遊戲形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激發兒童學習的動力,遊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重複,喜歡錶現,於是我就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遊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如:找朋友、風車轉轉、開火車……將這些兒童學前生活中的遊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教師在樂中教,學生在樂中學,師生其樂融融,學生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二、以學生為主體,在讀中充分感悟。

  低年級閱讀教學,應以學生朗讀感受為主,為此,我在讀的方面特別注意:

  1.讓學生有目的性,有層次性地讀,每次在佈置學生讀之前都提出要求。一年級下期學生,具有了初步的理解能力,只要稍加指導,對淺顯的課文比較容易讀懂。更為可貴的是,他們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樂於表現自己,在平時生活中,他們會和文中的小朋友一樣,喜歡、愛護小鳥,甚至是小動物。通過學習,他們能體會到關心弱小、關愛動物、熱愛自然的快樂。

  2.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個性選擇,我讓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好朋友聽,並說說為什麼?

  3.把評價的主權還給學生,在學生讀後,大部分學生都能準確地評價他人朗讀時的優點和不足,並且說話較有禮貌,如“有個小意見”、“如果再大聲一些就更棒了”等等。

  教學活動抓住文字的“空白”,讓學生個性化地“補白”,這就充分啟用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從而溝通與作者的對話,加深對文字的理解;通過表述自己的理解與感受,抒發自己的情感與思想,評判他人的言論,質疑他人的觀點,從而實現一定情境中,師生之間多維的口語交際,增強學生關心弱小、關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意識。

>>>下一頁更多“陽臺上的小鳥閱讀原文”

p#副標題#e#

  陽臺上的小鳥閱讀原文

  陽臺上的小鳥陽臺上的鳥,鴿子居多。小區西邊有一家小工廠,廠區某棟樓的樓頂搭有鴿舍,早晨和傍晚,只要天氣合適,鴿子們常常三五成群在附近飛。屋外陽臺上孩子多,地上常留下零食的碎屑。鴿子一個俯衝,扇動寬大的翅膀,慢慢降落,然後尋尋覓覓。有人來,也不怕,警惕地盯著你,頭一伸一縮疾走。一有發現,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啄食之。再接著走,志得意滿。

  樓上住戶在窗臺上種了蔬菜,剩飯剩菜就潑進池子裡。引來許多鴿子爭食,鴿子堅硬的爪子踩在玻璃鋼瓦上,發出踢裡踏拉的聲響。分贓不均,時有爭執,雜亂腳步聲尤其讓人心煩。有人惡作劇,拿起挑衣服的杆子,開開門,衝鳥爪密集處“砰”地搗一下。鴿子們魂飛魄散,拍打著翅膀倉皇飛竄,直衝到前面一棟樓的某個陽臺上,方才停下來,轉身驚魂未定地望著這裡,咕咕叫,大概沒什麼好話。

  我們外出覓食,陽臺大概就成了鳥雀的天下。先在地面蒐羅,再去犄角旮旯翻檢,然後憑興趣巡視一下工作,在陽臺空地或是晾晒的衣物上留下“墨寶”,一而再,再而三。有人很生氣,指著那些爪痕或汙跡氣憤地說,你看看、你看看。定下規矩:以後陽臺不留任何東西,水也不要留,沒有吃的喝的,看它們還來?我略有疑問:盆裡的水,是洗衣機排出的廢水,鳥喝得慣?人家不理會,堅決不留,半夜洗完衣服都要把廢水拎廁所去。

  沒有吃喝,鳥依然來。清晨,天才矇矇亮,窗外便傳來鳥鳴聲。鴿子咕嚕咕嚕哼,是低音;麻雀嘰嘰喳喳叫,是高音;一種不知名的鳥,則是與眾不同的唱,清亮而激越的唧唧唧之後,還要再來一聲短促的吱——,如唱歌劇,一詠三嘆。最熱鬧的是,它們在陽臺的欄杆上偶遇,碰上大家情緒都好,就在鐵欄杆上蹦跳嬉戲,從未失足。互相唱和,如演一出侉腔蠻調的地方小戲。之前沒有任何編排導演,竟然不顯得雜亂。我在室內,拿東西都輕手輕腳的,害怕影響它們唱歌的興致,雖然我一個字也聽不懂。

  陽臺來過貴客。某年夏天的一個午後,突然風雨大作。風雨過後,鄰居下班路上發現一隻野雞一樣的鳥落在鐵軌旁,動彈不得。隨手撿回來,送給我女兒當玩具。那隻鳥全身溼透,原先錦緞一樣的羽毛,一綹一綹地披掛著,很狼狽。鳥的腿部似乎有傷,碰一下就會一陣痙攣,估計傷痛和恐懼兼而有之。家裡沒有安頓它的地方,找籠子也來不及。見它楚楚可憐的樣子,又不忍心捆住它。只在陽臺牆角,用兩隻塑料盆一正一反扣住它,留出透氣的縫隙。第二天早起,首先就想起了陽臺的鳥,可是陽臺靜靜的,盆歪在一邊,那隻鳥已經不見蹤影。想來那廝開始驚慌失措,定神之後發現其實沒什麼束縛,身上某處雖然隱隱作痛,但並無大礙。經過一夜的休養,身體慢慢恢復。終於在天亮之前掀開頭上的塑料盆,縱身越上陽臺的矮牆,穿過欄杆,拍打翅膀,頭也不回地離去。

  陽臺上曾經有一株薔薇的,藤蔓順著矮牆和鐵欄杆爬滿了陽臺西南角,枝葉縱橫交錯,密密匝匝,***,開滿粉色小花,為單調的陽臺添了些許自然氣息。附近的麻雀最喜歡來這裡,停在薔薇的枝頭,或是梳理自己的羽毛,或是拿薔薇的枯枝磨嘴皮子,或是打一會盹。一旦有人開門去陽臺,全都醒過來了,但並不驚慌失措,還眨巴著眼睛與人對視。你盯著它,它也看著你,中間隔著防盜窗。

 

  我看小鳥活得挺自在,小鳥看我大概不盡然。即使沒有防盜窗,我也是籠中鳥,在自己的小天地自得其樂,得三五粒米便十分滿足,出力流汗之類的功能喪失殆盡。更加可笑的是,偶一離開熟悉的籠子還極度的不適應,非得回到籠子才能吃踏實,睡安穩。那隻曾經在這裡停留一宿,後來義無返顧振翅遠去的鳥,肯定是看透了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