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心理護理論文免費

  醫學科學快速發展,患者的心理護理在婦產科的護理工作當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下載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下載篇1

  淺談做好婦產科心理護理的策略

  【摘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文化水平逐步提高,醫學衛生知識不斷普及,病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日漸增強,病人看病、住院、手術都會產生一系列心理問題,迫切需要解釋指導及安慰。心理護理對於婦產科的患者來說,顯得更加重要。因為心理護理在婦產科患者康復過程中的作用,是任何藥物都不能夠代替的。專業的醫院護理人員通過恰當的交談、細緻的服務以及熟練的技能,為患者創造出舒適、放鬆的醫療環境,從而使患者以健康的心理狀態面對疾病,並有效的緩解患者的壓力以及恐懼。

  【關鍵詞】 婦產科;心理;護理

  1 自卑心理護理

  首先護理人員要充分的瞭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多給予患者關心.接觸到孕婦後首先要與其親切的交談,掌握其第一手生理及心理資料,根據其不同的文化程度,給予孕婦不同語言方式的溝通,總之要讓其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其次要適當的選擇時機向患者介紹病情的治療以及預防的重要性,儘可能的消除患者悲觀、絕望的心理,從而使患者可以重新樹立信心,放鬆心情,接受治療。另外對一些特殊的孕婦,要在溝通中巧妙的讓其領會到醫院會對她的隱私做好充分的保密工作。要耐心傾聽孕婦的陳述,解答要熱情自信,作各項檢查一定要動作輕柔,準確無誤。只有讓孕婦對自己充分的信任才能更好的開展下一步的工作。護理人員應該著裝整潔大方,表情和藹可親,要做到感情上不疏遠,尊重其人格,關心照顧,消除其自卑感,為其保密,勸其自尊自愛,珍惜生命,鼓起勇氣面對人生。

  2 緊張、害羞心理護理

  通過暗示、轉移以及分散注意力的方式,有效地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做到細心、耐心、誠心、關心、熱心,有同情心。要給患者宣傳講解關於女性生理的知識,並提供相關書籍給她們進行閱讀。在進行注射、換藥、導尿、陰道沖洗的時侯,要儘量的讓異性迴避。面對接受子宮、卵巢或者乳房切除手術的患者,護理人員應該與患者以及患者家人進行交流,特別是患者的丈夫,讓他們充分的瞭解解決辦法,即使切除了卵巢,其他的內分泌系統也仍然會分泌雌激素,通過口服也可以進行雌激素的補充,從而維持女性的基本特徵。

  3 焦慮、恐懼心理護理

  3.1 重視營造科室人文環境:始終將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使入院的患者有一個潔淨、溫馨的就醫環境,以減緩由於陌生環境帶來的緊張感,並且為每個病房都設定了沙發、衛生間,方便行動不便的患者。在患者進行手術之前,醫護人員要進行必要的心理開導,這樣可以有效地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隨訪中要求做到:儀表儀態端正,語氣態度溫和,視線角度合適,回答問題恰當,掌握交流技巧,取得病人信任。在不斷實踐基礎上,我們指定了規範化指導語,並不斷進行修改、完善。在最近進行的病人焦慮自評測試的單項分析中顯示,病人術前一天與手術室護士交談後,焦慮值有不同程度下降。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秉持認真負責的態度,以熱情的服務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關係。告訴患者關於手術的資訊,使患者能夠對病情以及手術過程等情況有足夠的瞭解,從而有效的緩解患者的恐懼心理。除此之外,醫護人員還應該合理的為患者安排病房,讓老病友的經驗可以輕鬆的轉變成新患者在手術前的心理指導,這對於緩解患者手術前的恐懼以及焦慮狀態是有良好效果的。對於處在分娩期的產婦應該細心、耐心、誠心、關心、熱心,利用自己的這些心去解除產婦的各種心理問題,護理人員要和產婦家屬及時溝通,掌握產婦及產婦家屬的心理特徵,做好全面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的準備。第一產程是孕婦最痛苦也是決定產程是否順利最重要的一段時間。這段時間要做好胎心、宮口情況及其它一些醫療檢測外,生活和心理護理尤為重要。這時,孕婦陣痛加劇,表現出異常緊張和焦慮,渴望引起別人的注意和得到關懷。緊張和焦慮能增加體內兒茶酚胺的分泌,使子宮收縮乏力,產程延長。根據這樣的情況,我院二十年以來一直開展一對一陪產工作,效果很好,得到了家屬和產婦的一致好評。這個過程我們會有一個比較有經驗的助產土一直陪著產婦,為產婦做產程觀察,心理護理和幫助指導家屬做好生活護理。我們所做的一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使產婦儘量減輕疼痛,縮短產程。要儘量在宮縮間歇時給產婦聊一些輕鬆愉快的話題,宮縮時聽一些舒緩的音樂,幫助產婦按摩腰骶部,教會產婦吸氣呼氣的方法,或者根據需要採取一些藥物陣痛措施。鼓勵產婦進食,及時排小便,提倡自由體位,儘量滿足產婦的各種合理需要。使產婦對你產生信賴感,鼓勵其說出除陣痛外一切不舒服的問題,以便及時發現產程中的異常情況,及時解決問題。在無禁忌症的情況下,鼓勵產婦使用分娩鎮痛,會大大減輕產婦第一產程的痛苦,這就需要助產士更加嚴密的觀察產程。第二產程助產人員更應該和顏悅色,忙而不亂,熟練果斷,給產婦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援。出現異常情況要報告上級醫師,一定要回避產婦,免得為其造成不必要的精神負擔。指導產婦在宮縮時屏氣,以增加腹壓.促進胎兒下降及娩出。宮縮間歇時,全身肌肉放鬆,安靜休息,等待下次宮縮時再作屏氣。鼓勵產婦喝水,吃高熱量的食物,為其擦汗等。要儘量一直陪在產婦身邊,即使是寫記錄,也儘量要在產婦視野範圍內,讓她感覺到你一直在關心著她,給她信心,這樣相互密切配合,保證胎兒順利娩出。並做好正確的知識宣教工作,告訴孕婦有關於正常分娩的知識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症狀,在胎兒出生後應該在第一時間告訴產婦嬰兒的相關資訊。胎兒娩出後要及時抱給產婦看,儘量做好早期面板接觸工作。產婦觸控新生兒,使其享受陣痛後的喜悅,並對其分娩過程中的配合作出肯定和表揚,是對產婦的極大精神安慰。同時要求她儘量保持平靜的心理狀態,不可以太激動,利於子宮收縮,減少出血。尤其是對於高齡產婦,護理人員更應該給予她們多一些的關心以及幫助。

  4 結語

  總而言之,在婦產科的護理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專業知識以及專業的護理技能,還應該注意分析探討不同的患者在不同的情況下,所產生的心理反應,並且及時的進行相應的護理措施。要重視、理解和尊重患者,給患者最大程度的關懷,搞好醫患關係,這樣能夠預防和減少醫療糾紛,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也提高醫院的信譽。作為臨床護理工作人員,在工作之餘要多學習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只有不斷的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才能夠適應現代護理模式的轉變。

  下載篇2

  淺談心理護理在婦產科護理中的應用

  摘要:目的:根據本人在產科護理多年的工作經驗,分析總結在產科產前、分娩、產後三個時期的心理護理的重要作用。

  方法:根據產婦的文化程度、社會經驗、家庭工作環境及個人習慣等方面,因人而異靈活的採取不同的新路護理方法。

  結論:在這些產婦分娩過程中,充分的發揮心理護理的作用,從而達到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的思想障礙,保證產婦和嬰兒的身心健康。

  關鍵詞:心理活動 心理護理 待產期 分娩期 產後期

  人的心理活動對認得生理功能如大腦活動、免疫功能、內分泌功能等均能產生影響。在孕婦待產、分娩和產後期間對其進行正確的保證胎兒正常發育、順利分娩、產後正常恢復的必備條件。為了減少產婦心理因素造成的難產以及保證母嬰安全,使產婦的情緒穩定、精力充沛,與醫務人員緊密合作等心理護理是十分重要的。

  1 產婦妊娠心理型別

  1.1 緊張、恐懼不安型心理。這類產婦多為年輕第一次經歷生產的產婦,不瞭解生產的過程,對生產產生的各種不同的緊張恐懼心理。尤其是生產將會帶來的疼痛、可能出現的難產和手術效果的好壞等心理壓力過大產生的恐懼。對於她們出現這種緊張恐懼的心理的主要因素就是對生育知識的缺乏,而待產入院所處的新環境、醫護人員的不熟悉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1.2 憂慮型心理。由於有些產婦及家庭的傳統觀念比較落後,重男輕女的觀念根深蒂固,盼望養個兒子好傳宗接代,由於現在規定B超禁止做鑑別胎兒性別的檢查,所以大多數產婦在產前思想憂慮過重。對於這種憂慮心理,在臨產住院期間,需要護理人員與產婦及產婦家屬及時溝通,掌握產婦及產婦家屬的心理特徵,做好全面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的準備。產婦家屬在思想上消除重男輕女的思想是減輕產婦心理壓力的前提;產婦及產婦家屬達成共識是護理心理學在產科工作發揮作用的體現,是產婦家屬對產婦的支援、產婦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根本保證。

  1.3 悲觀型心理。由於某種特殊原因使個別產婦不孕、流產或者新生兒夭折,這給產婦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由於對面臨分娩產生悲觀心理,而導致對醫院產生恐懼、對醫療技術產生懷疑和對醫護人員產生不信任,不能夠積極的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針對這類患者,護理人員應該根據患者的經歷,做好耐心安撫和細緻的疏導工作,消除患者過去生產過程中的失敗陰影,讓她們相信現代醫學技術,相信醫護人員的服務水平,形成醫患和諧的氛圍,讓患者完完全全徹底的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

  2 心理護理

  2.1 產前心理護理。產婦的產前心理護理是保證正常分娩的基礎條件。這個護理環節常常最容易被忽略,我們的護理人員在這個時期應該首先穩定孕產婦的情緒,消除心理顧慮。

  大部分孕產婦入院以後,由於對新環境產生的陌生感以及缺乏對分娩知識的必要了解,由此產生的焦慮甚至恐懼,這種心理對其順利分娩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因此,作為護理人員在這種時候應該及時的給病人心理的關注和滿足,為她們耐心且細緻的講解分娩知識,幫助她們解除顧慮,以取得她們的信任,從而使她們能夠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方案。

  同樣應該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階段最忌諱的就是護理人員缺乏對孕產婦的同情心和耐心。一些產婦在產前可能由於疼痛導致情緒不穩,如果此時護理人員在缺乏耐心而訓斥產婦,結果不但不會止痛,相反還會直接影響分娩的過程,增加產婦的疼痛。此時,醫護人員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給患者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溫暖的話語,一杯淡淡的水,這些看似簡單的舉動都會讓這些準媽媽感受到溫暖,增強信心,更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分娩期的心理分析和心理護理。在分娩期間醫護人員應該營造溫馨舒適環境,排除產婦的心理雜念。分娩雖然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但是對初產孕婦卻是陌生的,分娩時產生的應激源既可以導致生理應激,也可以導致精神、心理上的應激。眾所周知,一個人的情緒有時會對自身的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樣,孕婦的精神心理因素也會影響機體內部的平衡,適應力的好壞還會直接影響到分娩的程序和胎兒能否順利平安的分娩。因此護理工作中在分娩期間尤其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這裡不僅包括和產婦本人的溝通,還包括對產婦家屬的心理疏導。

  在這個期間,護理人員還要要細緻耐心地為孕婦聽胎心和檢查宮目的情況,教導產婦正確地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對產婦提出的疑問耐心詳細解答。因為,醫護人員的冷漠地坐視等待、同事間隨意地說笑、對產婦大聲地斥責都會使產婦產生心理陰影,人為地造成產程延長、胎兒窘迫、宮縮乏力等難產情況。

  2.3 產後的心理護理。由於現在大多數產婦壓力大,我們在這個階段還應該精心的做好產後護理,有效地預防產婦產後抑鬱。產婦的生產過程已經不能僅僅是生完孩子就結束了,還包括產婦的產後恢復過程,尤其是精神上的恢復。

  3 討論

  在以往的產婦護理工作中,就有個別的產婦因為一時無法適應自身角色的轉換,導致情緒不穩定、失眠、焦慮,嚴重者甚至會離家出走、自殺等。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產後抑鬱症。這是一直以來困擾著產婦的產後恢復卻又容易被產婦忽視的問題,解決產婦心理問題則是預防產婦產後抑鬱的關鍵。很多護理人員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首先應提前告知家屬密切關注產婦的言行舉止,及時反映產婦出現的異常,聯合產婦家屬共同治療;然後應該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多向產婦介紹有關母乳餵養及育嬰的常識,指導產婦儘快適應母親的角色;最後動員家屬關愛產婦,給予產婦心理安慰,指導產婦進行產後體形恢復訓練,使其保持自信,達到更好更快地恢復。

  總之,產婦安全生產的前提是做好妊娠期的婦產科基礎知識教育和心理護理,而輔助條件是加強產婦生產是的心理護理。醫護人員要有積極的態度、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做好適當的心理護理。做到醫護工作之間的融合、護理學與心理學的融合,來實現醫患關係的融合,建立科學和諧的工作環境和減少產婦的分娩產程,減少難產的發生,保證產婦的分娩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劉春紅.產婦護理中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端教育.2010,8***22***

  [2] 李宛真.產科180例剖宮產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09年20期

  [3] 陶富芬.心理護理在產科應用的臨床效果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2007年2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