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教學畢業論文
基礎醫學一直被認為是一門專業性較強且教學難度相對較大的學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篇一
《 醫學教學與現代教育的對策 》
一、在醫學教育改革中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
醫學教育改革與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相適應,沒有現代教育技術作為強有力的支援,醫學教育的改革將會寸步難行。教育技術的主要內容為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促進學生學習,對學習的內容和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和管理評價,並對教育與學習的過程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使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達到最佳效果。在我國現代教育技術需要解決的問題還很多,如課程開發、教育規劃、教學管理和教學評價等。毫無疑問,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將有力地推動醫學教學改革的深入。
就醫學這門課本身來說,它是一門複雜深奧的學科,它的研究物件為人體,這樣也就決定了醫學教育的挑戰性。隨著科技的發展,醫學也發展迅速,使我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同時醫學的發展對醫學教育有了更高的要求。現代教育技術是以計算機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心技術,將它們運用到醫學教育中,使醫學教學觀念發生了實質性的變革,也深化了醫學人才培養的內涵。
通過多媒體技術和計算機網路技術,可使教師共享到優秀的醫學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技術,教師可將那些難懂抽象的醫學內容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面前,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學生的想象力,可最大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如有些醫學實驗,實驗動物、耗材和儀器都比較昂貴,或是實驗程序較慢、實驗時間較長的實驗,都可通過電子計算機的模擬在電腦上實現。而且這些實驗的過程和資料可隨時改動,使學生了解實驗各個方面的情況。
例如無機鹽對人體影響實驗,人體長期缺鹽時,血鈉和尿鈉會降低,而且參與迴圈的血量也會減少,但是這些變化比較緩慢,實施耗時時間較長。但是這些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可在模擬實驗中表現出來。又如將迴圈血量、迴圈系統的心率等因素相互變化時產生的影響可用計算機模擬體現出來,利用相關教學軟體,可幫助學生學習和分析。一些手術的教學也可以依靠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
通過計算機等多媒體教學極大地改變了醫學教學的模式,也推動了醫學教學方法的改進,使原本枯燥乏味、內容龐雜的醫學教學變得生動形象,極大地推動了醫學教育的改革。
二、深化醫學教學改革
新型醫學教育結構的構建。醫學研究領域為生命,醫學教育物件為人。它的嚴謹性和複雜性的學科性質決定了其人才培養的性質。傳統醫學教育的中心為教師,在課堂中以教師為中心,並主導整個教學活動,這樣對學生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沒有直接的好處。新型的醫學教學方式是以學生為主導,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才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當學生成為教育的主導時,他們將成為知識的接受者、資訊加工者和創造者。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可使醫學教育資訊傳遞速度增加,由原來單一的課堂教育模式向多元化教育模式發展。課堂的教育形式也由原來的以班級為單位向多種教學方式改變。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可進一步促進醫學教育體制的改革。現代教育技術不僅對傳統醫學教育形式進行改革,還對傳統醫學教育體制進行了改革。
三、現代教育技術中的問題和相應對策
建立立體化網路教學模式和醫學教育資源。立體化教育資源是指在現有醫學教育技術水平上,再增加優質教育資源,最大程度地滿足醫學教育需求。這樣它既有在巨集觀上的整體性,又可滿足不同水平、不同層次和不同教育物件的需求。立體化網路教學模式是以課程為單位教學、建立教育資源網站為教育物件服務的教育模式。網路教學以網路為平臺,可以使現代資訊科技和學校醫學課程結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對醫學的思考。這樣能在根本上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單一的教學結構,既發揮了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也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現代教育技術在醫學教育中深入應用。在醫學教育中,除了不斷改革外,還應該建立現代醫學教育管理體系,積極思考全新的現代醫學管理思路。應該高效利用各類醫學教育資源,建立長期醫學教育管理機構,為醫學教育服務。現代教育技術鼓勵一線教師使用各種現代化教育技術,也應該提供各種培訓機會,培養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組織一線教師開發各類醫學教育軟體,建立醫學教育資源共享網路,並建立醫學網路共享工程,並最終使醫學教育資源配製最優化,培養出高水平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構建現代教育技術新模式必須基於網路平臺,利用現代資訊科技等優質教育資源,使醫學教育課程與現代網路技術和資訊科技相結合;激發教師的教學熱情,引發學生對醫學學習的思考和學習興趣。我們可以通過現代教育環境構建新型教學和學習模式,改革過去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醫學教學結果,既發揮教師教學的主觀能動性,也體現課堂中學生的主導地位。
四、總結
評價一所高等醫科學校教學質量的優劣,不能像以前那樣只根據教師的多少和教師的水平如何,還應該衡量其是否有現代教育技術和裝置,教師是否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和是否能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指導學生。要實現醫學教育改革,就不能離開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援。只有不斷的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在醫學教育中的作用,才能加快和深化醫學教育改革。
篇二
《 急診臨床醫學教學質量提升走勢 》
1.制定合理的臨床培養計劃於模式,促進教育創新
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結合急診醫學的發展現狀,我們在傳統的醫學教育觀念、教育體制基礎上,進行變革和揚棄,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來指導新的教育實踐。在教育管理體制、執行機制、人才培養模式和學科建設等方面,進行大膽探索和創新。①已正式招收急診醫學專業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目標是培養合格的急需的實用型急診醫學人才、高階人才;②成立了急診醫學教研室,聯絡了全國有實力的多個醫院作為臨床培養基地,按照培養計劃、模式、標準,統一管理和考評;③於“120”聯合建立覆蓋範圍廣泛的急救網路,開展院前急救;④在附屬醫院建立獨立的急救中心,包括內外婦兒手術麻醉重症監護等,開展院內急救、危重病醫學、毒物學、災害醫學、急診醫療服務體系管理及急診醫學教學等;⑤建立綠色通道,大大提高急診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這樣,既擴大了醫院急診科的建設規模,建立了新的急診工作模式,規範了急診危重病的診療工作,適應了時代及急診醫學的發展,又解決了以往急診教學零碎混亂、難以系統全面教學的難題,建成了適應急診醫學發展的新的臨床教學體系。
2.加強基礎理論的複習,提高臨床教學效果
由於急診科涉及疾病種類多、要求高、專業性強、內容多、課時相對少,且與生理、生化、藥理等基礎學科聯絡密切的特點,故在以往的教學中存在一種傾向,常認為基礎課已講過,在臨床教學中僅是一帶而過,加之內容較煩瑣、抽象,學生們聽過後如過眼煙雲。實際上急診疾病的臨床表現與生理等基礎知識密切相關,若能熟練掌握,學習起來將會事半功倍,就能避免同學們對於臨床表現死記硬背,容易忘記,結合基礎知識,從生理、病理生理等方面理解,推理臨床表現的機理和疾病的診斷,避免了盲目,減少誤診、漏診率。改變了以往慣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使用啟發性教學方法,使同學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知其然及其所以然。通過這種方式我們發現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同學們既能對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又能牢記重點,提高臨床診療水平。
3.重視三基三嚴的培養
臨床醫學是實踐醫學,只有通過日積月累的臨床實踐,才能形成一套科學/嚴謹的臨床思維方式,使已學過的理論知識得到充實和發揮。臨床醫生的成長,要經過一個理論知識應用於實踐,再從實踐中總結自己的經驗進一步指導實踐的過程。要求老師及同學重視三基***基本理論、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三嚴***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謹的作風***的培養。要求同學們必須密切注意病人的變化,利用自己掌握的基本理論、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以嚴肅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謹的作風,對病人做出正確的診斷和治療,並且及時總結經驗,形成一套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完善自己的理論-實踐迴圈過程。
4.深入病房,重視臨床實踐
我們要求急診醫學的實習同學一定要深入病房,親自管床,密切觀察病情的變化,解決實際問題。同時我們挑選責任心強基本功紮實的高年資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帶教,把好帶教師資關。啟發學生如何用臨床思維方式來理解各種臨床現象,讓學生學會用橫向聯絡的方式融會貫通理論知識。指導學生實際操作,這樣通過實際操作後,帶著問題結合臨床再去讀書,不僅理論知識得到了強化,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在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還經常用提問的方式督促學生深入病房,促其勤奮學習,同時對大綱所要求的重點進行強化,直到熟練掌握。
5.組織病例討論,選擇正確的臨床思維方向
各種疾病過程均有其一般的特點和規律,但臨床思維所把握的是千差萬別的具體表現形式。我們建立了住院醫師———主治醫師———主任醫師查房相結合的三級教學查房制度,定期進行教學查房。通過教學查房,同學不僅認識了疾病,而且學到了科學的思維方法,從而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目的地選擇一些臨床病例,讓學生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後帶教老師加以概括和總結,拓寬學生的思路,強化各科疾病之間的聯絡,學會運用相關學科的知識,並融會貫通,進行系統分析,在診斷思維中堅持如下原則:切不能是自己的判斷小於臨床資料,要注意反覆檢查判斷診斷是否恰當地解釋全部的臨床資料。這樣常常可以避免遺漏或忽視了超出自己知識結構和臨床經驗以外的東西,少犯片面性錯誤,提高臨床診斷的準確率。
6.實行全面素質教育,重視培養醫學生各種能力
醫學生不僅要具備較好的人文素質、合理的結構和專業診療能力,還應具備對未來社會的適應能力。所謂全面素質教育包括人文素質教育和科學素質教育兩個方面[2]。我們在急診醫學教學中,重視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的同時,也著眼於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因此,我們注重了其自學、科研、社會工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了解和應用現代化手段,對各種資訊、資料進行檢索、分析、評判,有效地獲取所需要的知識和資訊,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階段由淺入深地開展不同形式的科研活動,讓其從中學到科研的基本方法、手段和技能,培養創造意識和嚴謹的科學態度,提高觀察力、想象力、綜合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基礎理論紮實、診療水平高、科研能力強、創新意識強烈的優秀醫學科學人才,以適應急診醫學、21世紀現代醫學的發展。
有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