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急救的注意事項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那麼,你知道骨折有哪些注意事項嗎?以下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骨折後急救原則

  1.搶救生命

  嚴重創傷現場急救的首要原則是搶救生命。如發現傷員心跳、呼吸已經停止或瀕於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應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其口咽部異物;病人有意識障礙者可針刺其人中、百會等穴位;開放性骨折傷員傷口處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壓包紮止血。嚴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帶止血,一定要記錄開始使用止血帶的時間,每隔30分鐘應放鬆1次***每次30至60秒鐘***,以防肢體缺血壞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險的骨折病人,應快速運往醫院救治。

  2.傷口處理

  開放性傷口的處理除應及時恰當地止血外,還應立即用消毒紗布或乾淨布包扎傷口,以防傷口繼續被汙染。傷口表面的異物要取掉,外露的骨折端切勿推入傷口,以免汙染深層組織。有條件者最好用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沖洗傷口後再包紮、固定。

  3.簡單固定

  急救現場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條、樹枝、手杖或硬紙板等都可作為固定器材,其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為準。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帶直接將傷肢綁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懸於胸前;骨折的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4.必要止痛

  嚴重外傷後,強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應給予必要的止痛藥。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劑,如***10毫克或***50毫克。但有腦、胸部損傷者不可注射***,以免抑制呼吸中樞。

  5.安全轉運

  經以上現場救護後,應將傷員迅速、安全地轉運到醫院救治。轉運途中要注意動作輕穩,防止震動和碰壞傷肢,以減少傷員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適當的活動。

  骨折戶外急救注意事項

  發現或可疑骨折,現場人員首先要使傷者部位制動!用制式夾板或就地取材如木棍、竹片、樹枝、手杖、報紙等做成的夾板進行骨折固定。如果這些條件均不具備,傷者自身身體也是良好的夾板。固定的目的是避免骨折處再次受損,減輕疼痛,減少出血,易於搬運。

  上夾板前,凡是和身體接觸的地方要用棉花,軟物墊好,避免進一步壓迫,摩擦損傷。骨的凹凸處,四肢,軀幹的凹凸處,因骨折造成的畸形處,一定要加夠厚的棉織品軟墊才能避免再度損傷。

  骨折固定綁紮時應將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同時固定,才能限制骨折處的活動。所以,夾板長度要超過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只有大腿骨折時夾板的長度是從腋下至足跟,因為大腿肌肉豐厚,僅僅固定髖及膝關節,難以固定牢固。

  骨折固定綁紮的順序是應先固定骨折的近心端,再固定骨折的遠心端,然後依次由上到下固定各關節處。下肢骨折和脊柱骨折要將兩腳靠在一起,中間加厚墊,用“8”字包紮方法固定。綁紮鬆緊度以綁紮的帶子上下能活動一釐米為宜。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以便隨時觀察末梢血液迴圈狀況。如果指***趾***尖蒼白、發涼、發麻或發紫,說明固定太緊,要鬆開重新調整固定壓力。

  幾種骨折肢體臨時固定方法

  1、上肢骨折主要用夾板固定,用三角巾懸吊,並將傷肢用繃帶固定在胸壁上;

  2、下肢骨折主要用半環托馬斯架固定或綁在健腿上,膝以下骨折固定在小夾板上;

  3、疑有脊柱及骨盆骨折損傷時,應儘量避免骨折處有移動,以免引起或加重損傷。在搬動時,最好3人站在同側,用手平平托起,再平放於木板上,以防脊柱扭曲造成截癱;

  4、無論病人是仰臥或俯臥,儘量不變動原來位置將四肢理直,準備好硬板擔架後,由兩人輕輕將病人滾翻到木板上仰臥,用寬布帶捆在擔架上;

  5、如骨折位於頸部,則一人必須把住下頦和枕部略加牽引。滾翻時脊柱應保持中立位。腰或頸下墊一小布卷則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