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自救的注意事項

  當地震來臨時,我們應該注意哪些自救事項呢?以下是小編為您分享的關於這方面的內容。以供參考。

  一:地震逃生技巧

  1、在學校,地震來了的話,我們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靠近門的學生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後排的同學儘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牆同學緊靠牆根。遠離外牆、門窗,不要使用電梯,不能跳樓。

  2、在野外,地震來了的話,我們可以到到開闊平坦地避震,要儘量避開建築物、高大樹木以及山坡、河溝等地,以防滾石、泥石流、滑坡等。室外情況複雜,震時要注意觀察,選擇恰當的方法避險,避免意外傷亡。

  3、公共場所,地震來了的話,不能跑進建築物中避險,應避開廣告牌、變壓器等危險物。儘可能作好自我防禦的準備,要鎮靜,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杆和圍牆,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

  4、地震來了的話,我們應該保持鎮靜,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切忌亂逃生。平時要熟悉地震知識,參加地震科普宣傳活動,掌握基本的地震防禦方法,震前震後都不要聽信和傳播謠言。

  5、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因為第一次地震後,接著會發生餘震,餘震威脅同樣很大。

  二:地震自救時應該避免的錯誤

  1、胸部有銳利物刺入忌拔

  震中建築物坍塌很容易導致銳利的器物刺入人體胸部,此時,很多傷者習慣性的動作是順手將銳器拔出。要注意,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原因有兩點:首先,在沒有救護措施時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危急生命。其次,大氣在拔出銳器的瞬間很容易進入負壓胸膜腔,造成氣胸,引發縱隔擺動,擠壓心臟而停跳。正確的做法先用手穩固住插入物,也可簡單用布條***緊急情況時可用衣服等代替***輕輕束縛住銳器刺入部位,避免劇烈活動,等待或尋求救援。

  2、腸子外露不能往回塞

  肚皮是人體上很薄很脆弱的部位,一旦在震中受傷,很容易造成肚皮被刺破使腸子脫出。遇到這種情況,大家的下意識動作是用手托住脫出的腸子往肚腔裡塞,這也是十分錯誤的做法。原因有三點:1、脫出腸子很容易被感染,在沒有醫療條件的情況下,自己往回塞很容易導致嚴重的腹腔感染;2、盲目地回塞腸子時,容易使腸子扭塞,導致機械性腸梗阻;3、脫落出的腸子很可能已經被刺破,回塞容易導致一些糞便等髒物透過腸壁溢位,導致嚴重腹膜炎。

  3、近肢端動脈出血綁紮點忌就近

  震中如果造成手臂部或小腿部近肢端***也就是靠近手、腳的踝部***動脈出血,在綁紮時,要注意不能在出血點就近部位縛扎,應選擇過膝、過肘的綁紮點。因為相應大血管穿行於尺橈骨和脛腓骨之間,不利於止血且易傷及相關神經***橈神經***。

  4、面板破損出血切忌用泥土糊

  民間有種說法,對於面板破損出血的情況拿泥土糊上去可消炎止血。這其實是一個誤區。泥土中含有一種厭氧菌——破傷風桿菌,用這種方法不僅起不到消毒止血的功效,還很容易導致破傷風,重者致命。

  5、骨折後***被砸後***肢體切忌“輕舉妄動”

  震中倘若遇到被砸的情況,首先要考慮骨折的可能性。那麼在自救的過程中,要避免被砸部位的活動,防止骨折斷端受到二次傷害,加重血管和神經的嚴重損傷。可因地制宜,找兩個小木棍之類的東西越過關節夾住骨折部位,再用繩或布條纏繞,以遠端指趾不麻木為宜,就會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6、遇有害氣體洩漏切忌順風躲避

  地震中各項設施損壞,有害氣體洩漏的情況時有發生。很多災民遇到這種情況時都十分慌亂,只顧逃跑躲避忽略風向。很多人甚至是盲目地跟著人群順風而跑。要注意,此時逆風而上是最正確的躲避方法,可有效避免有害氣體順風而下,致人體受到的傷害。

  7、自救時呼救忌盲目大喊大叫

  地震時如果被困無法逃脫,大家都知道通過呼救引起救援人員注意。但通常有很多人出於驚慌,在被困時聲嘶力竭地哭泣,拼盡全身力氣呼喊自己的親人,要注意這樣盲目的持續大喊大叫,會過多地消耗體力,導致肌體耗氧量增加,容易引起昏厥或休克。此時應抓住時機有效呼叫,尚可充分利用一些手邊的金屬物進行敲擊,或採用發光的亮片***如玻璃、鏡子等***,通過反射光引起救援人員注意,如有收音機可開大音響等多種呼救方式,從而達到自救呼叫的目的。

  8、頸椎損傷忌抬頜後仰

  地震中被長時間掩埋的傷員獲救時,常有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喜歡後仰一下頭、深呼一口氣,好像這樣才能把胸中的廢氣排除乾淨,但往往此時意外就發生了。由於地震坍塌、高處墜落等因素,頸椎最易受到損傷,在長時間不動的情況下突然後仰過深***這種後仰動作在急救醫學上稱為“鼻頜位”***,容易導致頸髓橫斷,造成脊髓休克,危及生命。正確的做法是用雙手扶住頸部,兩側相對制動,最大限度避免頸髓橫斷致命性二次損傷。

  9、被困時呼吸忌快而淺

  正常情況下,人體的呼吸頻率為每分鐘12—20次,在遇到地震等險情災難降臨時,人們處於驚慌失措或過度恐懼的狀態時,呼吸容易急速,換氣頻率加快。但快而淺的呼吸容易使二氧化碳的撥出過多,而人體呼吸機氧供不充分,引起呼吸鹼中毒,使氧解離曲線左移,組織釋放氧受阻,致機體缺氧更進一步惡化;由此而導致昏迷等危及生命的嚴重併發症的發生。故自救時應控制情緒、保持鎮靜,宜採用慢而緩的呼吸方式,避免上述情況。

  三:震後自救方法

  1、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一定要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

  2、地震後,往往還有多次餘震發生,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術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

  3、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溼衣服等物捂住口、鼻***但粉塵汙染的防護需乾燥的織物來捂住口鼻***。

  4、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儘量儲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訊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儘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

  5、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訊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儘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可用不透水的東西接水以備所需,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