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理論
教育部頒佈最新的《中小學資訊科技課程標準》規定高中資訊科技課的教學總目標是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在現在的高中資訊科技課中,雖已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但中心還是圍繞考綱,所以現在的教學過程中運用的多的還是僅僅以掌握一些基本操作作為主,至於如何獲取資訊、怎樣獲取資訊,如何獲取處理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教之甚少。比如,高中學生學業考試網上報名填個人資訊時,只要根據括號內的例子在前面的文字框填好個人資訊就行了,但許多同學對這個例子視而不見,甚至認為這個例子多餘的,當它不存在,有的乾脆坐著等老師來解決。其實他們只要動動滑鼠在空文字框上點選一下,下拉選單中也已有提示。所以說培養高中學生的資訊素養是勢在必行的。下面,我結合自己在高中資訊科技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嘗試,談一談如何在資訊科技教學中對學生資訊素養進行培養。
一、充分利用教學常規管理,有效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
在資訊科技課中我們要求學生養成最基本的資訊素養習慣。第一:要求學生遵守機房的規章制度。要求學生上課時應對號入座,操作時要規範,不瀏覽不良網站,不沉溺虛擬遊戲,不要為了躲避老師,亂拔網線或是破壞鍵盤等,要愛護裝置。第二:保持機房整潔美觀。學生進入機房要穿布鞋套,除跟上課有關的都不允許帶入。第三: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在必修教材最後一章中我們也講到資訊資源的管理:如何有序管理好資訊資源,使之井井有條。比如電腦中資料夾的管理、桌面的管理等等。通過資訊資源管理來提高資訊利用的效率,更好地實現了資訊的價值。生活中處處包含資訊素養的影子。
二、充分利用資訊科技教材,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
高中資訊科技課程的學習模組旨在培養學生獲取資訊、處理資訊資訊和應用資訊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資訊素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認真研究教材,發現教材中有用的資訊素養內容,運用到教學中去。
例如我們在教學選修教材中“網頁設計”這一節中,以綠色和地球為方向,讓學生找有關綠色和地球相關方面的資料和圖片,進行製作和加工,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自己動手,分工合作,這樣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不僅學會了網頁製作中圖片、文字的應用和選題立意規劃,還提高了學生資訊獲取的基本操作能力和處理能力,而且對學生進行了極具說服力的環保意識的培養,同時這種教育也得到了昇華,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做為地球主人的責任感和危機感,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資訊素養。
再比如,在講計算機病毒這一章節時,可同時進行加強道德法律教育。
我校竟然有學生在百度貼吧裡創設東南中學吧,然後對老師進行言語攻擊,此外還公佈老師生活中的私人照片等等,這給老師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也給學校造成了不良影響。老師應該是學生的良師和益友,怎麼會有那麼多恨和怨,有什麼不能好好說的,這恰恰說明了學生缺乏資訊倫理道德,所以加強道德法律教育是很重要的,也是很必要的。
計算機病毒、網路上不健康的、反動的內容,還有版權問題、應遵守的道德規範和相關的法律法規等,需要老師培養學生辨別資訊真偽的能力,做個社會和網路文明人。
三、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發展學生的自主獲取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的資訊素養
學生填鴨式教育,讓他們在遇到實際問題時就不能自我解決。資訊科技教學是以操作為主,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比如,在學生上機練習時發現,有的學生操作時對話方塊中已提示出錯,但他們還是按照錯誤的操作繼續重複或等老師來解決。對於這種情況,不能讓他們等待老師來告知結果,應該讓學生根據資訊提示和幫助選單嘗試解決問題。比如,學生在模擬試題庫做習題時,最後顯示的評分視窗應直接點選“關閉”按鈕,才能一次性關掉這一套試題,這樣才能進行下一套練習,而有的同學根據以往經驗,直接點選視窗右上角的“X”,結果只是關閉當前的評分視窗,並未關掉整套試題。等做同一題庫中另外一套試題時怎麼也打不開。這時候我們應該要考慮,一般開啟的視窗在工作列上都有顯示,萬一操作不當,我們可以直接關閉工作列上最小化視窗,而不是定向思維式重複開啟試題庫但卻怎麼也打不開。所以教學最終目標的不是會一個問題,而是要獲得處理、解決這個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最終目標資訊素養。
四、提高教師的資訊素養水平是提高學生資訊素養的關鍵,教師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榜樣
教師是資訊的傳播者,所以教師自身的資訊素養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資訊素養。老師們不僅僅要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基本技能和網路知識,而且要培養和強化自己的資訊意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用自己的榜樣力量教育學生,把資訊素養的培養滲透到教學中去。
總之,資訊科技教學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資訊素養為中心,使學生的資訊素養真正成為有用的基本技能,這就需要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把資訊素養作為一個基本條件和重要手段,為社會培養合格的人才。